支妙音,东晋孝武帝时尼姑。孝武帝司马曜(公元372—396年)在位期间重用同母弟司马道子,谢安受排斥。谢安死后,朝政全由司马道子掌握。由此开始了宫廷内部的权力之争,东晋统治开始衰弱。孝武帝曾从高僧竺法义听经,后又从高僧支昙龠受五戒。孝武帝对比丘尼更加敬重,致使她们窃权干政,妙音便是最典型的一个。当时妙音极受孝武帝及太傅司马道子尊重,司马道子于公元385年在京都特为妙音立简静寺,以妙音为寺主。简静寺仿佛成了东晋朝廷的一个办公场所,每日门庭若市,无论贵贱道俗纷纷造访,权倾一朝,威行内外。到后来妙音甚至还有了一定的生杀予夺之权。荆州刺史空缺,桓玄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企图让殷仲堪而不是王恭补上。结果打通妙音,只需妙音在孝武帝面前稍动口舌,事情就办成了。这一方面反映了东晋后期统治的腐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巨大影响。
[正 史]
于时孝武帝不亲万机,但与道子酣歌为务,姏姆尼僧,尤为亲昵,并窃弄其权。①……
于时朝政既紊,左卫领营将军会稽许荣上疏曰:“今台府局吏、直卫武官及仆隶婢儿取母之姓者,本臧获②之徒,无乡邑品第,皆得命议,用为郡守县令,并带职在内,委事于小吏手中;僧尼乳母,竞进亲党,又受货赂,辄临官领众。无卫、霍之才,而比方古人,为患一也。臣闻佛者清远玄虚之神,以五诫为教,绝酒不淫。而今之奉者,秽慢阿尼,酒色是耽,其违二矣。……尼僧成群,依傍法服。五诫粗法,尚不能遵,况精妙乎!而流惑之徒,竞加敬事,又侵渔百姓,取财为患,亦未合布施之道也。”……疏奏,并不省。中书郎范宁③亦深陈得失,帝由是渐不平于道子,然外每优崇之。国宝即宁之甥,以谄事道子,宁奏请黜之。国宝惧,使陈郡袁悦之因尼妙音致书与太子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帝因发怒,斩悦之。国宝甚惧,复谮宁于帝。帝不获已,流涕出宁为豫章太守。道子由是专恣。
《晋书·简文三子》卷六四
中书郎范宁,国宝舅也,儒雅方直,疾其阿谀,劝孝武帝黜之。国宝乃使陈郡袁悦之因尼支妙音致书与太子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帝知之,托以他罪杀悦之。……
《晋书·王湛传附国宝传》
〔注 释〕
①“于时”句:孝武帝:东晋皇帝司马曜(公元362—396年),公元372—396年在位,晋简文帝司马昱第3子。当政间发生淝水之战。后重用同母弟司马道子,自己则沉缅酒色,荒废朝政。司马道子(公元364—403年),简文帝之子,初封琅邪王,后改会稽王。排挤谢安后掌握朝政,专事聚敛,激起孙恩起义。姏姆(qian mu),以好话取悦于人的老婆子。②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③范宁:东晋顺阳(今河南淅川西南)人,字武子。深恶尼僧干政及玄学空谈。王国宝为其外甥。
〔相关史料〕
简静寺尼妙音,未详何许人也。幼而志道,居处京华,博学内外,善为文章。晋孝武帝、太傅会稽王道子①并相敬奉,每与帝及太傅中朝学士谈论属文,雅有才致,藉甚有声。太傅以太元十年②为立简静寺,以音为寺主,徒众百余人。一生内外才义者,因之以自达,供无穷,富倾都邑。③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乘。荆州刺史王忱死,帝意欲以王恭代之。时桓元④在江陵,为忱所拆挫;闻恭应往,素又惮恭。殷仲堪时为黄门侍郎,生知仲堪弱才,亦易制御,意欲得之。乃遣使凭妙音尼为堪图州。既而帝问妙音,荆州缺,外闻云谁应作者。答曰:“贫道出家人,岂容及俗中论议?如闻内外谈者,并云无过殷仲堪。以其意虑深远,荆楚所须。”帝然之,遂以代忱。于是权倾一朝,威行内外。
《比丘尼传·支妙音传》
〔注 释〕
①“晋孝”句:晋孝武帝司马曜与会稽王司马道子为兄弟,时司怪道子任太傅。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周代始置,后屡省置,东汉后历代太傅称上公,与太师、太保同为加官,仅示荣宠。②十年:孝武帝司马曜年号,公元385年。③“内外”句:内外,信佛者或是不信者。(chen):衬钱,施与的钱财。④桓元:即桓玄,桓温子,时在江陵积聚势力。因避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之讳而改玄为元。此处《支妙音传》选自清朝编纂的《图书集成》。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910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