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桂,生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卒于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着名医学家,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先世自皖迁苏,祖辈、父辈皆精于医道。
叶氏14岁丧父,于是跟着父亲的门人学医。他聪颖过人,很快便超过了老师,加之在医艺上不断精益求精,“自十二至十八,凡更十七师,闻某人善治某证,即往执弟子礼”,因而终成一代大家。
叶氏在医理上,主遵张仲景,能师古而不泥古,亦能采纳民间单方、验方。温病学说方面,总体构架源于仲景之说而辅以刘完素之论。杂证则综合孙思邈、李杲、朱震亨、张景岳、喻昌诸家,并有所发挥。他一生致力于临床工作,救人无算,因而着述不多。流传下来的《临证指南医案》、《温热论治》是其学生辑录他的医学成果而成。
叶氏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医德很好。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清人的笔记小说多有记述。
[正 史]
叶桂,字天士,江苏吴县人。先世自歙①迁吴,祖时、父朝采,皆精医。桂年十四丧父,从学于父之门人,开言即解,见出师上,遂有闻于时。切脉望色,如见五藏②。治方不出成见,尝曰:“剂之寒温视乎病,前人或偏寒凉,或偏温养,习者茫无定识。假兼备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朝用一方,晚用一剂,讵③有当哉?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
其治病多奇中,于疑难证,或就其平日嗜好而得救法;或他医之方,略与变通服法;或竟不与药,而使居处饮食消息④之;或于无病时预知其病;或预断数十年后,皆验。当时名满天下,传闻附会,往往涉于荒诞,不具录。卒,年八十。临殁,戒其子曰:“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桂神悟绝人,贯彻古今医术,而尠⑤着述。世传所注《本草》,多心得。又《许叔微本事方释义》、《景岳发挥》。殁后,门人集医案为《临证指南》,非其自着。附《幼科心法》一卷,传为桂手定,徐大椿谓独精卓,后章楠⑥改题曰《三时伏气外感篇》;又附《温证证治》一卷,传为口授门人顾景文者,楠改题曰《外感温证篇》。二书最为学者所奉习。
同里薛雪,名亚于桂,而大江南北,言医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最着者,吴瑭、章楠、王士雄。
《清史稿·叶桂传》卷五○二
[注 释]
①歙:县名。即今安徽省歙县。②藏:通“脏”。③讵:难道。表示反问。④消息:平息。⑤尠(xian):同“鲜”。少。⑥章楠:清末医家。字虚谷,浙江会稽人。受叶桂、薛雪关于温病学说的影响较大,对温病学有一定贡献,在杂病的辨证论治上经验亦丰富。着有《医门棒喝》。[相关史料]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先世自歙迁吴,祖时,父朝采,皆精医术。范少参①长倩晚年生子,无谷道,延朝采视之,曰:“是在膜里。”用金刀割之而开。子即伏庵太史②也。朝采兼工书画,好吟咏,善鼓琴,轻财好施,年未五十卒,时桂年才十四耳。
父既殁,从学于父之门人朱某。朱即以得于师者授之。桂闻言即解,见出朱上,有闻于时。……
桂治病多奇中。一富室新娶妇,病如騃③,治而无效。桂诊之,命于空室掘地作池,贮不洁其中,覆板,舁病者卧其上,静伺之,俄而呻吟,逮旦④还内室,神识清爽。或问其故,曰:“此香闭也。臭可以解香耳。”一女子性嗜笋,卧病经年,如瘫痪状,投以白凤仙根,病若失。天官坊⑤章松岩司马,老年致仕,患呃逆不能言语,延视,令用人参四两,附子四两,同煎一大碗,小匙频进,一夜药尽,呃止而安。其时章之子器商侍侧,桂熟视之曰:“日内必疟作,势重且久。”疏方令服。明日果患疟,医治百日始愈。
桂治痘尤神,远立而嗅之,死生立判。其次孙坤出痘,桂揭帷即嘻曰:“此死气也。”不视而出。卒不治。长孙堂,幼时身甫热,桂诊之,惊曰:“此闷痘也!”急疏方与服,危而后安。桂易箦时,执堂手曰:“汝脉色可得大年,惟终身不可服凉药。”后堂年逾七十,婴小疾,偶服羚羊、连翘等药,即汗出神昏,忽忆前言,改服温剂而愈。
又有人患痼疾,桂往诊之,曰:“此时尚可治,十二年后复作,则不可为矣。”其人果历十二年而殁。有富人眠食如常,忽失音,百药无效,延桂诊之,曰:“此有痰结在肺管阻其音,非药力所能化也。”邀针科尤松年至,令于肺俞穴下针,少选,病者猛嗽一声,吐出痰核而愈。又嘉兴人卧病两月,偏服柴胡、葛根等解散⑥之剂,不效,就诊于桂。桂于原方中加厚朴一钱、老姜三钱,一服而洞下,宿垢盈器,寒热大作,再服大汗,至家霍然。其神效如此。
桂内行修备,尤能拯人之危。卒年八十。……生平无暇着述,行世者有《临证指南》等书,皆及门弟子所搜辑,或为后人所伪托云。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学术》编四
雍、乾间,吴县叶天士,名桂,以医名于当时。自十二至十八,凡更十七师,闻某人善治某证,即往执弟子礼,既得其术辄弃去。生平不事着述,今惟存《临证指南医案》十卷,亦其门人取其方药治验,分门别类,集为一书,附以论断,非尽天士本意也。……
有木渎⑦富家儿病痘闭,念非天士不能救,然距城远,恐不肯来。闻其好斗蟋蟀,乃购蟋蟀数十盆;贿天士所厚者,诱以来,出儿,求治。天士初不视,所厚者曰:“君能治儿,则蟋蟀皆君有也。”乃大喜,促具新洁大桌十余,裸儿卧其上,以手展转之,桌热即易,如是殆遍,至夜,痘怒发,得不死。
有外孙甫一龄,痘闭不出,抱归求活。天士难之,女愤怒,以头撞,曰:“父素谓痘无死证,今外孙独不得活乎?请先儿死。”即持剪刀欲自刺。天士不得已,俯思良久,裸儿键置⑧空屋中,自出外与博徒戏。女欲视儿,则门不可开,遣使数辈促父归,博方酣,不听,女泣欲死。至夜深归,启视,则儿痘遍体,粒粒如珠。盖空屋蚊多,借其⑨肢以发也。邻妇难产数日夜,他医业立方矣,其夫持问,天士为加梧桐叶一片,产立下。后有效之者,天士笑曰:“吾前用梧桐叶,以是日立秋故耳,过此何益?”因其时制宜之巧如此。以医致富,然性好嬉戏,懒出门,人病濒危,亟请,不时往,由是获谤,然往辄奏奇效,故谤不能掩其名。以高寿终。
清·梁章巨《浪迹丛谈·叶天士遗事》
吴门叶天士精医理,求治者踵相接。一日,乘肩舆出,有乡人迎道左,乞视疾。叶停舆诊之,曰:“六脉均调,奚病耶?”乡人曰:“公名医,奇疴险症无不洞悉,小人所患者,贫病也,不识公能疗之乎?”叶笑曰:“是疾也,亦颇易治,子于晚间来取方,一服即愈矣。”至暮,乡人敲其门,乞医贫良药。叶令拾城中橄榄核种之,俟苗茁来告,当获厚利。乡人如其教,未几,苗芃芃⑩然,走告叶。叶曰:“即日有求苗者,高其值,勿贱售也。”叶自是药引皆用橄榄苗,病者争往购,数日苗渐稀,求者益众,值益昂,乡人获钱无算。苗尽而药引亦除矣。既而乡人具礼来谢,叶曰:“病愈乎?”乡人曰:“赖公力,已全瘳(11)矣。”叶笑而遣之。至今吴人传为美谈。
清·陆长春《香饮楼宾谈》卷一
……医道至叶天士,已成名手,尤耻不及人而精益求精,彼后生小子不过读得《脉诀》、《本草》,居然吾道是在,大胆行医,人命其何堪哉!
清·吴芗《客窗闲语·续集》
吾吴叶天士先生,以岐黄妙术擅名于时者,五十余年,凡一时得奇疾而医药罔效者,先生一诊,视而洞悉源委,投以斤剂,沉疴立起。远近之向风慕义,老无闲言。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李国华序》
历代名家,制方不可数计,能望仲圣背者,盖亦鲜矣。惟近贤叶天士先生,实传仲圣心印,惜乎识者尤希。或言其用西瓜衣、花露等品为戏者,或以案中无大黄之方,谓先生不能治伤寒者。殊不知《内经》云:“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12)
清·章楠《医门棒喝·方制要妙论》
[注 释]
①少参:即参议,官名。范允临(字长倩)曾任福建通政司参议(佐通政使受理四方章奏)。②伏庵太史:指范必英,伏庵为其号。曾参于修撰《明史》。③騃(ai):呆痴。④逮旦:等到天明。⑤天官坊:官署名。疑为吏部之别称。⑥解散:解热散毒之省。⑦木渎: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⑧键置:犹锁闭于。⑨(zan):同“噆”。叮咬。⑩芃(peng)芃:茂盛貌。(11)瘳(chou):病愈。《诗经·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瘳!”(12)该句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是:“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病因单纯或病所浅近,则用以一种药物为主的方子治疗(奇方);反之,则用二种以上的双数药味来主治(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