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孙思邈(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13 评论:0

孙思邈(约公元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唐代着名的医药学家,精通老子、庄子及其他诸家之学,兼好佛学。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多次征召他为官,均被拒绝。毕生致力于医药学的研究,民间尊称为“药王”。着有《备急千金方》和《千金翼方》各30卷。

[正 史]
孙思邈,京兆华原①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②,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


《旧唐书·孙思邈传》卷一九一


思邈于阴阳③、推步④、医药无不善,孟诜⑤、卢照邻⑥等师事之。
《新唐书·孙思邈传》卷一九六
(照邻为之赋,其序曰:)“……时有逊思邈处士居之。邈道合⑦古今,学殚⑧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诘耳。⑨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闳、安期先生之俦也。”……自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代。又撰《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及《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


《旧唐书·孙思邈传》卷一九一



[注 释]
①京兆华原:京兆,陕西西安市,华原,今陕西省耀县附近。②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因此以“弱冠”泛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纪。《后汉书·章帝纪》:“朕在弱冠,未知稼穑之艰难。”③阴阳:古代算命、占卜、看风水一类的事。④推步:推算天文历法。⑤孟诜:汝州梁(今河南临汝)人。少好方术,官至同州刺史。⑥卢照邻:唐朝诗人。字升之。幽州范阳(今北京)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慨之词,以《长安古意》为最有名。⑦合:原意为闭合,合拢,这里引申为符合的意思。《荀子·性恶》:“合于文理。”⑧殚:尽,竭尽。⑨“高谈正一”句:正一,不二:正一,至正专一,纯洁无杂。南齐·顾欢《夷夏论》:“泥洹仙化,各是一术;佛号正真,道称正一。”《崆峒问答》:“正者不邪;一者不杂。”正一心则万法归一,是法门不二的最高境界。不二,即不二法门,佛家语。谓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亦可简称为“不二法”或“不二门”。


〔相关史料〕
孙思邈,华原人,七岁就学,日诵千言。及长,善谭①庄老百家之说。周宣帝时,以王室多故,隐于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②,不就。常谓人曰:“过是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生。”太宗召,诣京师,嗟其颜貌甚少,谓之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之徒岂虚也哉。”将授之以爵位,固辞不受。高宗召拜谏大夫,又固辞。时年九十余而视听不衰,颇明推步导养之术。永徽③初卒,遗令薄葬,不设明器牲宰之奠。月余颜色不变,举尸入棺如空焉,时人疑其尸解④矣。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


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所以青衿⑤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至于切脉诊候,采药合和,服饵节度,将息避慎,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至于弱冠,颇觉有悟,是以亲阾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在身之患,断绝医门。故知方药本草,不可不学。吾见诸方,部帙浩博,忽遇仓卒,求检至难。比得方讫,疾已不救矣。呜呼!痛夭枉之幽厄,惜堕学之昏愚⑥,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虽不能究尽病源,但使留意于斯者,思过半矣。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方·自序》


有唐真人孙思邈者方其人也,以上智之材,抱康时之志,当太宗治平之际,思所以佐乃后庇民之事,以为上医之道,真圣人之政而王官之一守也。而乃祖述农、黄之旨,发明⑦岐、挚之学,经掇⑧扁鹊之难,方采仓公之禁。仲景《黄》、《素》,元化《录帙》,葛仙翁⑨之《必效》,胡居士之《经验》,张苗之《药对》,叔和之《脉法》,皇甫谧之《三部》,陶隐居⑩之《百一》,自余郭玉、范汪、僧垣、阮炳,上极文学之初,下讫有隋之世,或经或方,无不采摭(11),集诸家之所秘要,去众说之所未至,成书一部,总三十卷。莫不十全可验,四种兼包,厚德过于千金,遗法传于百代。使二圣二贤之美不坠于地,而世之人得以阶近而至远,上识于三皇之奥者,孙真人善述之功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宋·林亿序)


迨及(12)唐世孙思邈出,诚一代之良医也。其行事见诸史传。撰《千金方》三十卷,辩论精博(13),囊括众家,高出于前辈。犹虑或有所遗,又撰《千金翼方》以辅(14)之。一家之书,可谓大备矣。


宋·高保衡等校正《千金翼方·表》


思邈以绝人之识(15),操慈仁恻隐之心,其叙《千金方》、《翼》,及粗工害人之祸,至为愤切,后人稍闯其藩垣,亦足以其术鸣(16),但不制(17)伤寒之书,或不能无遗憾也。


明·虞博《医学正传》卷一


孙思邈,京兆年原人。七岁就学,日诵千言。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18)器大难为用耳。”及长,好谈庄、老百家之说。周宣帝时,以王室多事,隐于太白山,学道练气养形,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推步,精究医药,审察声色。常蕴仁慈,凡所举动,务行阴德,济物为功。后着《千金方》三十卷,散龙宫方在其内。又以声色诊人之疾,着《脉经》一卷,大行于世。
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不就。尝谓人曰:“过此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生人。”至唐太宗时,召诣京师。上讶其容貌甚少,曰:“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之徒,岂虚言哉?”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高宗初即位,拜谏议大夫,复固辞。时年九十有九,视听不衰。
高宗后,无何制授承务郎,致之尚药局,不就。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时年已百有余岁,晨沐浴,俨(19)其衣冠,端拱以坐,谓子孙曰:“我为世人所逼,隐于洞府修炼,将升无何有之乡,臣于金阙,不能应召往来。”俄而气绝。遗命令薄葬,不设明器牲牢之奠。月余颜色不变,举尸入棺,如空衣焉,已尸解矣。……
臣道一曰:孙思邈炼气养神,精究医药,务行阴德,常蕴仁慈,汲汲以善为务。小蛇之伤,昆虫之微尔,思邈以药封而放之,其德及昆虫,非人可及。至于龙宫之报,感灵异之若此。《道德经》曰:“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孙思邈以(20)之。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孙思邈传》卷二九


思邈,博通经传,洞明医术,着用药之方,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忌之法,以至导养养生之要,无不周悉(21)。后世或能窥其一二,未有不为名医者,颇恨(22)其独不知伤寒之数云。


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七五


其所论病,未尝不依内经,而不无杂以后世臆度(23)之说。其所用方,亦采择古方,不无兼取后世偏杂之法。其所用药未必全本于神农,兼取杂方单方及通治(24)之品。故有一病而立(25)数方,亦有一方而治数病,其药品有多至数十味者……然其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下



[注释]
①谭:通“谈”,谈论。②国子博士:即“国子学博士”,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始设,后代沿用,品秩以唐国子学博士正五品上为最高。③永徽:唐高宗年号(公元650—656年)。④尸解:道家指修道的人死去以后,灵魂从躯体解脱而成仙。⑤青衿:穿青色衣服的人,借指青少年。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青衿旅进,虽末技而毕陈;黄屋天临,知下情之无壅。”⑥昏愚:糊涂落后。⑦发明:阐述,阐发。《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慎到等)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⑧经掇:整理疏通。⑨葛仙翁:东晋道士葛洪,着《抱朴子》。⑩陶隐居:陶弘景。(11)采摭:摘取,拾取。(12)迨及:等到……。(13)精博:精细而广博。(14)辅:辅助、补充。(15)识:知识,见识。(16)鸣:着名,闻名。(17)制:写、着。(16)顾: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而”、“不过”。(19)俨:原意是庄重、整齐,这里是收拾整齐之义。(20)以:用。屈原《九章·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1)周悉:周到而详尽。(22)恨:遗憾,不满意。《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23)臆度(duo):即臆测,主观地猜测,凭想象揣测。(24)通治:指一方可治数病。(25)立:设立,订立。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850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