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宋英宗赵曙(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15 评论:0

宋英宗赵曙,景佑三年改名宗实,嘉佑七年立为皇太子后复名曙。太宗曾孙,父濮安懿王允让,母仙游县君任氏。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生,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卒,终年36岁。
赵曙4岁时曾由仁宗养于宫内,后归濮邸。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赵曙被立为皇太子,次年仁宗卒,即位为帝,时年32岁。
英宗即位当年,因病不能理事,由曹太后垂帘听政,翌年始亲政。他在政治上无所作为,曾为生父典礼之事,闹得朝中争议纷纷,而面对西夏大举入侵却束手无策。他在位4年,国家财政亏空,统治危机加剧,唯以书籍为嗜好,诏令司马光修《通志》八卷。英宗死葬永厚陵,谥曰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正史]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讳曙,濮安懿王允让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及帝生,赤光满室,或见黄龙游光中。四岁,仁宗养于内。宝元二年,豫王生,乃归濮邸。
帝天性笃孝,好读书,不为燕嬉亵慢①,服御俭素如儒者。每以朝服见教授,曰:“师也,敢弗为礼。”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宗室大箴,仁宗付宗正,帝书之屏风以自戒。
景佑三年,赐名宗实,授左监门卫率府副率,累迁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略)
嘉佑中,宰相韩琦等清建储②,仁宗曰:“宗子已有贤知可付者,卿等其勿尤。时帝方服濮王丧。六年十月辛卯,起为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帝以终丧辞。奏四上,乃听。丧终,复授前命,又辞。七年八月,许罢宗正,复为岳州团练使。戊寅,立为皇子。癸未,改今名。帝闻诏称疾,益坚辞。诏同判大宗正事安国公从古等往喻旨,即卧内起帝以入。甲辰,见清居殿。自是,日再朝,或入侍禁中。九月,迁齐州防御使,钜鹿郡公。
八年,仁宗崩。夏四月壬申朔,皇后传遗诏,命帝嗣皇帝位。百官入,哭尽哀。韩琦宣遗制。帝御东楹见百官。癸酉,大赦,赐百官爵一等,优赏诸军,如乾兴故事。遣王道恭告哀于契丹。帝欲亮阴三年,命韩琦摄冢宰③,宰臣不可,乃止。乙亥,帝不豫。遣韩贽等告即位于契丹。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己卯,诏请皇太后同听政。壬午,皇太后御小殿垂帘,宰臣覆奏事。乙酉,作受命宝。丁亥,以皇子右千牛卫将军仲鍼为安州观察使、光国公。
荧惑自七年八月庚辰不见,命宰臣祈禳,至是月巳丑见于东方。
庚子,立京兆郡君高氏为皇后。五月戊午,以富弼为枢密使。戊辰,初御延和殿。以疾未平,命宰臣祈福于天地、宗庙、社稷及寺观,又祷于岳渎名山。六月辛卯,契丹遣萧福延等来祭吊。
秋七月壬子,初御紫宸殿。帝自六月癸酉不御殿,至是始见百官。癸亥、岁星昼见。乙丑,星大小数百西流。戊辰,百官请大行④皇帝谥于南郊。八月癸巳,以生日为寿圣节。
九月辛亥,以光国公仲鍼为忠武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淮阳郡王,改名顼。戊午,上仁宗谥册于福宁殿。
冬十月甲午,葬仁宗于永昭陵。十一月丙午,袝于太庙。大风霾。己酉,减东西二京罪囚一等,免山陵役户及灵驾所过民租。辛亥,契丹遣萧素等来贺即位。
十二月己巳,初御迩英阁,召侍臣讲读经史。乙亥,淮阳郡王顼出合。
是岁,于阗、西南蕃来贡。
治平元年春正月丁酉朔,改元。戊戌,太白书见。已亥,寿圣节,百官及契丹使初上寿于紫宸殿。甲寅,赏知唐州赵尚宽修沟堰、增户口,进一官,赐钱二十万。
三月壬寅,命修秦悼王冢,置守护官。戊午,录囚。辛酉,雨土。
夏四月癸未,放宫女百三十五人。甲午,祈雨于相国天清寺、醴泉观。赐诸军钱有差。
五月戊申,皇太后还政。庚戌,初日御前后殿。壬子,诏:“皇太后称圣旨,出如仪卫如章献太后故事。其有所须,内侍承圣旨付有司,覆奏即行。”丙辰,上皇太后宫殿名曰‘慈寿’。己未,荧惑犯太微上将。壬戌,以病愈,命宰臣谢天地、宗庙、社稷及宫观。
闰月戊辰,辅臣进爵一等。
六月己亥,以淮阳郡王顼为颍王,祁国公颢为保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阳郡王,鄂国公頵为左卫上将军。增宗室教授。丁未,增同知大宗正事一员。辛亥,作睦亲、广亲宅。辛酉,太白昼见。壬戌,岁星昼见。
八月甲辰,录周世宗后。甲寅,太白入太微垣。乙卯,遣兵部员外郎吕诲等四人充贺契丹太后生辰、正旦使,刑部郎中章岷等四人充贺契丹主生辰、正旦使。丙辰,内侍都知任守忠坐不法,贬保信军节度副使,蕲州安置。丁巳,以上供米三万石振宿、亳二州水灾户。
九月丁卯,复武举。庚午,诏夏国精择使人,戒励毋紊彝章。
冬十月丙申,诏中外近臣、监司举治行素着可备升擢者二人。
十一月乙亥,科陕西户三丁之一,刺以为义勇军,凡十三万八千四百六十五人,各赐钱二千。谏官司马光累上疏谏之,不允。戊寅,复内侍养子令。
十二月乙巳,雨土。丙辰,契丹遣耶律烈等来贺寿圣节,萧禧等来贺明年正旦。
是岁,几内、宋毫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州、光化高邮军大水,遣使行视,疏治振恤,蠲其赋租。西蕃瞎毡子瞎欺米征内附。
二年春正月甲戌,振蔡州。
二月甲辰,大风,昼冥。丁未,录囚。是月,赐礼部奏名进士、明经诸科及第出身三百六十一人。
三月己巳,班《明天历》。
夏四月戊戌,诏议崇奉濮安王典礼。辛丑,诏监司、知州岁荐吏毋徒充数。丙午,奉安仁宗御容于景灵宫。丁未,白气起西方。
五月癸亥,诏以综核名实励臣下。丙子,诏:自今皇子及宗室属卑者,勿授以检校师傅官。乙酉,诏:宗室封王者子孙袭爵。
六月壬辰,录囚。己酉,诏尚书集三省、御史台议奉濮安懿王典礼。甲寅罢尚书省集议,令有司博求典故,务在合经。诏遣官与契丹定疆界。
秋七月,癸亥,富弼罢。丙寅,诏减乘辇服御。丙子,放宫女百八十人。丁丑,太白昼见。己卯,群臣五上尊号。不允。庚辰,张昪罢,以文彦博为枢密使。
八月庚寅,京师大雨,水。癸巳,赐被水诸国米,遣官视军民水死者千五百八十人,赐其家缗钱,葬祭其无主者。乙未,以雨灾诏责躬乞言。初,学士草诏曰:“执政大臣,其惕思天变。”帝书其后曰:“雨灾专以戒朕不德,可更曰‘协德交修’。”己亥,以水灾罢开乐宴。壬子,以工部郎中蔡抗等充贺契丹生辰使。侍御史赵鼎等充贺契丹正旦使。乙卯,减兖冕制度。丙辰,陕西置壮城兵。
九月壬戌,雨,罢大宴。己巳,以灾异风俗策制举人。壬午,太白犯南斗。乙酉,以久雨,遣使祈于岳渎名山大川。
冬十月乙巳,雨木冰。
十一月庚午,朝飨景灵宫。辛未,飨太庙。壬申,有事南郊,大赦。上皇太后册。册皇后。以齐州为兴德军节度。辛酉,加恩百官。
十二月辛亥,太白昼见。
是岁,蒋、波、、云、龙赐等州来贡。
三年春正月丙辰朔,契丹遣使耶律仲达来贺正旦。戊午,契丹遣使萧惟辅等来贺寿圣节。丙寅,幸降圣院,谒神御殿。癸酉,契丹改国号为辽。己卯,温州火,烧民屋万四千间,死者五千人。丁丑,皇太后下中书门下:“封濮安懿王宜如前代故事,王夫人王氏、韩氏、任氏,皇帝可称亲。尊濮安王为皇,夫人为后。”诏遵慈训;以茔为园,置守卫吏,即园立庙,俾王子孙主祠事,如皇太后旨。辛巳,诏臣民避濮安懿王讳,以王子宗懿为濮国公。壬午,黜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
二月乙酉朔,白虹贯日。
三月庚申,彗星晨见于室。辛酉,黜谏官傅尧俞、御史赵鼎赵瞻。戊辰,上亲录囚。庚午,以彗避正殿,减膳。辛未,以黜吕诲等诏内外。癸酉,以灾异责躬,诏转运使察狱讼、调役利病大者以闻。辛巳,彗晨见于昴,如太白,长丈有五尺。壬午,孛于毕,如月。
夏四月丙午,诏有司察所部左道、淫祀及贼杀善良不奉令者,罪毋赦。
五月甲子,罢知杂御史、观察使以上岁举人。乙丑,彗至张而没。戊辰,谓宰相曰:“朕欲与公等日论治道,中书常务有定制者,付有司行之。”
六月己酉,录囚。
秋七月乙丑,进濮王子孙及鲁王孙爵一等。
八月庚子,遣傅卞等贺辽主生辰,张师颜等贺正旦。
九月壬子朔,日有食之。癸亥,定待制、谏官、朝官少卿郎中迁选岁月补员格。庚辰,禁妃嫔、公主以下荐服亲之夫。
冬十月壬午朔,以仙游县君任氏坟域为园。乙酉,诏两日一御迩英阁。丁亥,诏礼部三岁一贡举。甲午,诏宰臣、参知政事举才行士可试馆职者各五人。
十一月戊午,帝不豫,祷于大庆殿。己未,宰相始奏事。辛酉,降天下囚死罪一等,流以下释之。
十二月乙未,宰相祈于天地、宗庙、社稷。壬寅,立颍王顼为皇太子。癸卯,大赦。赐文武官子为父后者勋一转。辽遣萧靖等来贺正旦、寿圣节。
是岁,遣使以违约数寇责夏国,谅祚献方物谢罪。
四年春正月庚戌朔,群臣上尊号曰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降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大风霾。辛亥,蠲京师逋麹钱。丁巳,帝崩于福宁殿,寿三十六。谥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
帝自居睦亲宅,孝德着闻。濮安懿王薨,以所服玩物分诸子,帝所得悉以与王府旧人既葬而辞去者,宗室有假金带击以铜带归,主吏以告,帝曰:“真吾带也。”受之。命殿侍粥犀带,直钱三十万,亡之⑤,帝亦不问。
初辞皇子,请潭王宫教授周孟阳作奏,孟阳有所劝戒,即谢而拜之。奏十余不允,始就召,戒舍人曰:“谨守吾舍,上有适嗣,吾归矣。”既为皇子,慎静恭默,无所猷为⑥,而天下阴知其有圣德。即位,每命近臣,必以官而不以名,大臣从容以为言,帝曰:“朕虽宫中命小臣,亦未尝以名也。”
一日,语神宗曰:“国家旧制,士大夫之子有尚帝女,皆升行以避舅姑之尊,义甚无谓。朕尝思此,寤寐不平,岂可以富贵之故,屈人伦长幼之序也?可诏有司革之。”会疾不果,神宗述其事焉。
赞曰:昔人有言: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信哉!英宗以明哲之资,膺继统之命,执心固让,若将终身,而卒践帝位,岂非天命乎?及其临政,臣下有奏,必问朝廷故事与古治所宜,每有裁决,皆出群臣意表。虽以疾疢不克大有所为,然使百世之下,钦仰高风,咏叹至德,何其盛也!彼隋晋王广、唐魏王泰窥觎神器,矫揉夺嫡,遂启祸原,诚何心哉!诚何心哉!


《宋史·英宗本纪》


[注释]

①燕嬉亵慢:轻浮嬉闹和怠慢无礼。②建储:确立继位之君。③宰冢:宰相。④亡之:已死。⑤亡之:丢失。⑥猷为:志向与作为。

[相关史料]

英宗治平元年夏五月,帝疾大瘳①。韩琦欲太后撤帘还政,乃取十余事禀帝,帝裁决悉当。琦即诣太后覆奏,后每事称善,琦因白后求去,后曰:“相公不可去,我当居深宫耳,却每日在此,甚非得已。”琦曰:“前代之后,贤如马、邓,不免顾恋权势,今太后便能复辟,诚马、邓之所不及。未审决取何日撤帘?”太后遂起,琦即命撤帘,帘既落,犹于御屏后见太后衣也。帝亲政,加琦尚书右仆射。


《宋史纪事本末》


初,帝(指仁宗)既连失三王,自至和中得疾,不能御殿,中外惴恐,臣下争以立嗣固根本为言,包拯、范镇尤激切(略)帝曰:“宫中尝养二子,小者甚纯,近不慧。大者可也。”琦请其名,帝曰:“宗实。”琦等遂力赞之,议乃定。(略)
嘉佑七年八月己卯,立宗实为皇子,赐名曙。九月乙巳朔,进封皇子曙钜鹿郡公(略)诏下,宗实复称疾固辞,章十余上。记室周孟阳请其故,宗实曰:“非敢邀福,以避祸也。”孟阳曰:“今已有此迹,设固辞不受,中人别有所奉,遂得燕安无患乎!”宗实始悟。(略)。将入宫,戒其舍人曰:“谨守吾舍,上有适嗣,吾归矣!”因肩舆②赴召,良贱不满三十人,行李萧然③,唯书数厨而已。
(八月)三月辛未,帝崩于福宁殿,年五十四,遗制皇子即皇帝位(略)黎明,召皇子入嗣位。皇子惊,再言曰:“曙不敢为!”因反走,韩琦等共掖留之。夏四月壬申朔,皇子即位。


《宋史纪事本末》


翰林学士刘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悚然改容,太后闻之,亦大喜,两宫之疑渐释。


《宋史纪事本末》


初,帝疾甚,举措或改常度,遇宦者尤少恩,左右多不悦,乃共为谗间④,两宫遂成隙,内外恟惧。知谏院吕诲上书两宫,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然两宫犹未释然。一日,韩琦、欧阳修奏事帘前,太后呜咽流涕,具道所以。琦曰:“此病故尔,疾已必不然。子疾,母可不容之乎!”后意不解。修进曰:“太后事先帝数十年,仁德着于天下,昔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今母子间反不能容耶!”后意稍和。修复曰:“先帝在位久,德泽在人,故一日晏驾⑤,天下奉戴嗣君,无敢异同者。今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书生耳,非先帝遗意,天下谁肯听从!”后默然久之。琦进曰:“臣等在外,圣躬若失调护,太后不得辞其责。”后惊曰:“是何言,我心更切也!”同列闻者,莫不流汗。后数日,琦独见帝,帝曰:“太后待我少恩。”琦对曰:“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独称舜为大孝,岂其余尽不孝哉!父母慈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惟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为可称。但恐陛下事之未至耳,父母岂有不慈者哉!”帝大感悟。


《宋史纪事本末》


(治平)二年春三月,罢三司使蔡襄。帝自濮邸立为皇子,闻近臣中有异议,人疑为襄。及即位,数问襄何如人?韩琦等为救解,帝意不释⑥。
(英宗)以文彦博为枢密使。彦博自河南入觐,帝曰:“朕之立,卿之功也。”彦博悚然对曰:“陛下入继大统,乃先帝意,皇太后协赞之力,臣何功之有!且其时臣方在外,皆韩琦等承圣志,受顾命⑦,臣无预焉。”因避谢不敢当。帝曰:“暂烦卿西行,即召还矣。”乃改判永兴军,寻有是召。


《宋史纪事本末》


故事郊而肆赦,奉祠不敬,不以赦论。治平中,郎中易知素贪饕⑧,赐食大官,醉饱失容。御史以不敬闻,韩魏公请论如律,谓不行,后将废礼。英宗不许,曰:“宁以他事坐之。士以饮食得罪,使何面目见士大夫乎?”


《宋稗类钞》


故事,建储皆大臣议定,召学士锁院。英宗大渐,遣御药院供奉官高居简就第⑨召张文定至寝幄,文定时在告也。英宗冠白角冠,被黄服,凭几语文定曰:“久不见学士。”意惨然。榻上有纸一幅,上有“明日降诏立皇太子”八字,而未有主名。张公曰:“必颍王也。”盛言⑩颍王身居嫡长,而无失德,上颔之。文定乃进纸恭请其名。上力弱,字疑似,不可辨,再请书,乃大书“大大王”三字,遂归院草制。明日大臣始知颍王为皇太子。神宗皇帝每谓文定曰:“国朝以来,卿可谓顾命矣。”
又:真宗时,皇嗣未生,以绿车旄节迎濮安懿王养之禁内。至仁宗生,用箫韶部乐,送还邸。仁宗方盛年而嗣未立,以故事请杨太后选濮安懿王诸子。英宗甚幼,初不在选,杨后见之,抱之以归。
又:富弼见英宗,面奏曰:“方仁宗之世,宗属与陛下亲相等者尚多,必以陛下为子者,以陛下孝德彰闻也。今皇太后谓臣与胡宿、吴奎曰:‘无夫妇人无所告。’至不忍闻,臣实痛之。”以笏指御床曰:“非陛下有孝德,孰(11)可居此?”英宗俯躬曰:“不敢。”
又:英宗于仁宗为侄,宣仁于光献为甥,自幼同养禁内。温成有宠,英宗还本宗,宣仁还本宅。温成薨而竟无子。一日帝谓光献曰:“吾夫妇老无子,归养十三(英宗行第)、滔滔(宣仁小字)各已长立。朕为十三、后为滔滔主婚,使相嫁娶。”时宫内谓天子娶妇,皇后嫁女云。


《邵氏闻见录》


治平时,英宗疾既愈,犹不得近(12)嫔御。慈圣一日使亲近密以情谕之曰:“官家即位已久,今圣躬又痊平,岂得左右无一侍御者耶?”宣仁不乐曰:“奏知娘娘,新妇嫁十三团练耳,即不曾嫁他官家。”时多传于外朝。


《铁围山丛谈》


[注释]

①瘳:痊愈。②肩舆:肩抬轿子。③萧然:稀少。④谗间:挑拨离间。⑤晏驾:去世。⑥不释:不高兴。⑦顾命:先帝授命。⑧贪饕:贪婪。⑨就第:到住处。⑩盛言:极力主张。(11)孰:谁。(12)近:亲近,同房。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847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