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屈原(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31 评论:0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为楚怀王左徒、三闾大夫,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子兰、郑袖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流放沅湘流域。秦攻陷楚都郢,遂自投汩罗江而死。
屈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人。所创“骚体诗”广泛吸收了楚地民间文学的营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作品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楚国贵族的种种罪行,表现了对国事民生的关切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文彩优美,想象丰富,洋溢着浪漫的气息。《汉书·艺文志》着录《屈原赋》二十五篇,其书久佚,后代所见,皆出自刘向所辑《楚辞》。


〔正 史〕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①,屈平属②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③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④。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⑤,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⑥,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⑧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⑨,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⑩,赵不内(11)。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12)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13),为我心恻(14),可以汲(15)。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不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16)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17)。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18),受物之汶汶者乎(19)!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20)!”
乃作《怀沙》之赋。其辞曰:
陶陶(21)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22)南土。眴兮窈窈(23),孔静幽墨(24)。冤结纡轸兮(25),离愍之长鞠(26);抚情效志兮,俯诎以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27),常度未替;易初本由兮(28),君子所鄙。章画职墨兮(29),前度未改;内直质重兮,大人所盛。巧匠不斫兮,孰察其揆正?玄(30)文幽处兮,蒙谓之不章(31);离娄微睇兮(32),瞽以为无明。变白而为墨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雉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夫党人之鄙妒兮,羌不知吾所臧(33)。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得余所示。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诽骏疑桀兮(34),固庸态也。文质疏内兮,众不知吾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牾兮(35),孰知余之从容!古固有不并兮(36),岂知其故也?汤禹久远兮,邈不可慕也。惩违改忿兮(37),抑心而自强;离愍而不迁兮(38),愿志之有象(39)。进路北次兮(40),日昧昧(41)其将暮;含忧虞哀兮(42),限之以大故(43)。
乱曰(44):“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修路幽拂兮(45),道远忽兮。曾唫(46)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47)。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曾伤爰哀(48),永叹喟兮。世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49)。
于是怀石遂自沉汩罗以死。


《史记·屈原传》卷八四



〔注 释〕

①造为宪令:制订法令。②属:作文。③伐:夸耀。④皭然:明亮的样子;滓:杂质,污黑。⑤绌:通“黜”,贬斥。⑥从亲:战国时六国诸侯联合抗秦,称合纵。此称从亲,亦即齐楚亲盟的意思。⑦详:通“佯”,假装。⑧如:往。⑨顾反:回返。⑩亡走赵:逃亡到赵国。(11)内:通“纳”,纳入。(12)冀幸:希望。(13)井泄不食:水井淘浚干净了,仍然无人饮用。泄,浚治去除泥浊。(14)恻:凄恻,伤心。(15)可以汲:井水是可以汲用的。按,这里是用井水之清来比喻人之有道可以引用。(16)短:说别人的坏话。(17)迁:迁流,放逐。(18)察察:洁白貌。(19)汶汶:昏暗不明貌。(20)温蠖:尘埃,污秽。(21)陶陶:阳气蒸腾貌。(22)汩:行;徂:往。(23)眴:视;窈窈:隐晦。(24)孔:甚,很;墨:沉静无声。墨,同“默”。(25)纡轸:隐痛在心,郁结不解。(26)离愍:身遭忧患。离,通“罹”,遭受。愍,忧病;鞠:穷困。(27)刓方以为圜:削方为圆。(28)易初本由:改变本来的道路。由,道。(29)章画职墨:规矩法则既然标明就一定要持守。章画,明白计画。职,志,念。墨,绳墨,规矩。(30)玄文:黑色的花纹。(31)蒙:盲者;章:明。(32)离娄:古代明目者;微睇:能看见非常微小的东西。(33)羌:作语助,用在句首,无义;臧:善。(34)诽骏疑桀:诽谤贤才,猜疑豪杰。(35)重华:虞舜,名重华,远古社会的贤君;牾:逢。(36)古固有不并:圣君贤臣古来就不能同世并生。(37)惩违改忿:停止怨恨,排除愤懑。惩,戒止。违,错失。(38)不迁:意志不为迁移。(39)愿志之有象:但愿我的心志能成为后人的榜样。象,法。(40)进路北次:向北行进。(41)昧昧:昏暗不明。(42)虞:通“娱”,娱乐,排遣。(43)限之以大故:理想不得实现,最终以身殉之。限,极限。大故,死亡。(44)乱:辞赋末尾总结全篇要旨的一段。(45)幽拂:幽蔽。(46)曾:乃;唫:闭口。(47)错:安。(48)曾:乃;爰:乃。(49)类:法,例。

〔相关史料〕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


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荒淫之杂。原既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


朱熹《楚辞集注·九歌序》


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黄伯思《东观余论·翼骚序》


楚,泽国也。其南沅、湘之交,抑山国也。叠波旷宇,以荡遥情,而迫之以崟嵚戌削之幽菀,故推宕无涯,而天采矗发,江山光怪之气,莫能揜抑。


王夫之《楚辞通释·序例》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836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