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62 评论:0

清圣祖玄烨,世祖福临第3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生,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卒,终年69岁。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年仅24岁的福临去世,8岁的皇三子玄烨即位,遗诏由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四位大臣辅政。鳌拜排挤异己,专擅朝政,威逼皇权。但康熙在孝庄太皇太后的辅佐下,很快铲除了鳌拜集团,稳定了政局。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清廷觉察吴三桂谋反,下令撤藩,吴三桂率先倒戈起兵,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等起兵响应,史称“三藩之乱”。经8年苦战,康熙帝一举平定三藩之乱。之后,康熙出兵台湾,攻灭了郑克塽政权,又出兵黑龙江,驱逐沙俄侵略军,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并在对周边地区的用兵中屡获胜利,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格局。他在位年久,文治武功多有建树,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为一代名君。康熙死葬景陵,谥曰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正史〕

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讳玄烨,世祖第三子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顺治十一年三月戊申诞上於景仁宫。天表英俊,岳立声洪。六龄,偕兄弟问安。世祖问所欲。皇二子福全言:“愿为贤王。”帝言:“愿效法父皇。”世祖异焉。
顺治十八年正月丙辰,世祖崩,帝即位,年八岁,改元康熙。遗诏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
二月癸未,上释服①。乙未,诛有罪内监吴良辅,罢内官。丙申,以嗣简亲王济度子德塞袭爵。
三月丙寅,诏曰:“国家法度,代有不同。太祖、太宗创制定法,垂裕后昆②。今或满、汉参差,或前后更易。其详考成宪③,勒为典章,集议以闻。”
四月,予殉葬侍卫傅达理祭葬。甲申,命湖广总督驻荆州。乙酉,命将军线国安统定南部军镇广西。丙戌,以拉哈达为工部尚书。癸卯,安南国王黎维祺遣使入贡。丙午,大学士洪承畴乞休,允之,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戊申,赐马世俊等三百八十三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罢各省巡按官。(略)
(略)
十一月丙子朔,上亲祀天於圜丘。己亥,世祖章皇帝升祔太庙。甲辰。湖南巡按御史仵劭昕坐赃弃市④。
十二月丙午,平西王吴三桂、定西将军爱星阿会报大军入缅,缅人执明永历帝朱由榔以献,明将白文选降。班师。丁卯,宗人府进玉牒。
康熙元年壬寅春正月乙亥朔。乙酉,享太庙。庚寅,录大学士范文程等佐命功,官其子承谟等俱内院学士。
二月壬子,太皇太后万寿节,上率群臣朝贺。(略)
四月丙辰,上太祖、太宗尊谥。(略)
冬十月壬寅,以成克巩为大学士。癸卯,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仁宪皇太后,母后为慈和皇太后。
十一月辛巳,冬至,祀天於圜丘,免朝贺。
十二月辛酉,命吴三桂总管云南、贵州两省。(略)
二年三月荷兰国遣使入贡,请助师讨台湾,优赉之。(略)
六月,葬世祖章皇帝与孝陵,孝康皇后、端敬皇后祔焉。戊申,以龚鼎孳为左都御史。乙卯,故明将李定国子嗣兴来降。乙丑,以哈尔库为浙江提督。(略)
冬十月壬寅,耿继茂、施琅会荷兰师船剿海寇,克厦门,取浯屿、金门二岛,郑锦遁於台湾。(略)
四年九月辛卯,册赫舍里氏为皇后,辅臣索尼之孙女也。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尊号,加恩中外。(略)
五年十一月丙申,辅臣鳌拜以改拨圈地,诬奏大学士管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罪,逮下狱。四大臣之辅政也,皆以勋旧⑤。索尼年老,遏必隆阍弱,苏克萨哈望浅,心非鳌拜所为而不能争。鳌拜横暴,又宿将多战功,叙名在末,而遇事专横,屡兴大狱,虽同列亦侧目焉。
十二月丙寅,鳌拜矫旨杀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甲戌,给祭太庙。(略)
六年夏四月甲戌,加索尼一等公。甲子,江南民人沈天甫撰逆诗诬告人,诛之。被诬者皆不论。御史田六善言奸民告讦,於南人不曰‘通海’,则曰‘逆书”,北人不曰‘于七党⑥’,“则曰‘逃人’,请鞫诬反坐。从之。
五月辛酉,吴三桂疏辞总理云南、贵州两省事。从之。(略)
秋七月己酉,上亲政,御太和殿受贺,加恩中外,罪非殊死,咸赦除之。是日,始御乾清门听政。甲寅,命武职官一体引见。己未,辅臣鳌拜擅杀辅臣苏克萨哈及其子姓。癸亥,赐辅臣遏必隆、鳌拜加一等公。(略)
八年二月庚午,命行南怀仁⑦推算历法。庚午,上巡近畿。(略)
五月乙未,以黄机为吏部尚书,郝惟讷为户部尚书,龚鼎孳为礼部尚书,起王弘祚为兵部尚书。戊申,诏逮辅臣鳌拜交廷鞫⑧。上久悉鳌拜专横乱政,特虑其多力难制,乃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是日,鳌拜入见,即令侍卫等掊而系之。於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⑨。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馀坐谴黜。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嗣敬谨亲王兰布降镇国公。褫遏必隆太师、一等公。
六月丁卯,诏曰:“朕夙夜求治,念切民依。迩年⑩水旱频仍,盗贼未息,兼以贪吏朘削,民力益殚,朕甚悯焉。部院科道诸臣,其以民间疾苦,作何裨益,各抒所见以闻。”戊辰,敕改造观象台仪器。壬申,诏复辅臣苏克萨哈官及世职,其从子白尔图立功边徼,被枉尤酷,复其世职,均令其子承袭。戊寅,诏满兵有规占民间房地者,永行禁止,仍还诸民。以米思翰为户部尚书。戊子,诏宗人有罪,遽绝属籍,心有不忍。自顺治十八年以来,宗人削籍者,宗人府详察以闻。(略)
十一月己亥,先是山西陕西总督莫洛、陕西巡抚白清额均坐鳌拜党罢。至是,西安百姓叩阍(11)称其清廉,乞还任。诏特许之。壬子,太和殿、乾清宫成,上御太和殿受贺,入居乾清宫。(略)
九年庚戌春正月丙申,予宋儒程颢、程颐后裔《五经》博士。丁酉,飨太庙。辛丑,祈谷於上帝,奉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成祖章皇帝配飨。起遏必隆公爵,宿卫内廷。己酉,诏明藩田赋视民输纳。壬子,上幸南苑。(略)
五月丙辰朔,加上孝康章皇后尊谥,升祔太庙,颁发恩诏,访隐逸,赐高年,赦诛死以下。丙子,纂修《会典》。(略)
冬十月庚巳,颁《圣谕》十六条。甲午,改内三院,复中和殿、保和殿、文华殿大学士。丁酉,谕礼部举经筵。(略)
十一年六月庚寅,命更定《赋役全书》。(略)
八月壬子,上幸南苑行围。癸丑,诏曰:“帝王致治,在维持风化,辨别等威。比来官员服用奢僭,竞相效尤。其议禁之。”庚申,上御经筵。壬戌,上奉太皇太后幸遵化汤泉。甲子,阅蓟州官兵校射。丁卯,上谒孝陵。(略)
十二月丁未,裕亲王福全、庄亲王博果铎、惠郡王博翁果诺、温郡王孟峨疏辞议政。允之。戊午,上召讲官谕曰:“有人请令言官风闻言事。朕思切中事理之言,患其不多。若借端生事,倾陷扰乱,深足害政。与民休息,道在不扰。虚耗元气,则民生蹙(12)矣。”己未,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疏辞议政。不许。庚午,袷祭太庙。(略)
十二年十一月丁卯,故明宗室朱议潈以蓄发论死,得旨免死入旗,给与妻室房地。庚午,诏民间垦荒田亩,以十年起科。
十二月壬子,以姚文然为左都御史。吴三桂反,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贵州提督李本深、巡抚曹申吉俱降贼,总督甘文焜死之。丙辰,反问至,命前锋统领硕岱率禁旅守荆州。丁巳,召梁清标、陈一炳还,停撤二藩。命加孙延龄抚蛮将军,线国安为都统,镇广西。命西安将军瓦尔喀进守四川。京师民杨起隆伪称朱三太子,图起事。事发觉,起隆逸去。捕诛其党。诏奸民作乱已平,勿株连,民勿惊避。己未,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讨吴三桂。执三桂子额驸吴应熊下之狱。庚申,命副都统马哈达帅师驻兖州,扩尔坤驻太原,备调遣。辛酉,命直省巡抚仍管军务。壬戌,诏削吴三桂爵,宣示中外。命都统赫业为安西将军,会瓦尔喀守汉中。以倭内为奉天将军。吴三桂陷辰州。甲子,袷祭太庙。(略)
十三年夏四月癸卯,调西安副都统德业立守襄阳。丁未,吴三桂子应熊、孙世霖伏诛。初,三桂仓卒起兵,而名义不扬,中悔。至澧州,颇前却。至是,方食闻报,惊曰:“上少年乃能是耶?事决矣!”推食而起。诏削孙延龄职。以阿密达为扬威将军,驻江宁,赖塔为平南将军,赴杭州。甲寅,潮州总兵刘进忠以城叛。戊午,以根特为平寇将军,赴广西讨孙延龄。河北总兵蔡禄谋反,命阿密达袭诛之。辛酉,诏削耿精忠爵。癸亥,诏以分调禁旅遣将分防情形寄示平南王尚可喜。
五月丙寅,皇子胤礽生,皇后赫舍里氏崩。戊寅,安西将军赫业等败吴之茂於劄阁堡,复朝天关。壬午,浙江平阳兵变,执总兵蔡朝佐,应耿精忠将曾养性,围瑞安。命赖塔进兵讨之。壬辰,副都统德业立败洪福於武当。(略)
十四年九月,上次昌平,诣明陵,致奠长陵,遣官分奠诸陵。丙申,上奉太皇太后还宫。辛丑,诏每岁正月停刑,着为令。(略)
十二月丙寅,立皇子胤礽为皇太子,颁诏中外,加恩肆赦。乙亥,以勒尔锦师久无功,夺其参赞巴尔布以下职。宁夏兵变,提督陈福死之。壬午,袷祭太庙。(略)
十五年冬十月辛酉,上奉太皇太后还宫。乙丑,康亲王杰书师次延平,贼将耿继美以城降。耿精忠遣子显祚献伪印乞降,桀书入福州,疏闻。上命复其爵,从征海寇自效。其将曾养性、叛将祖弘勋俱降。浙江官兵复温、处二府。撤兖州屯兵。癸酉,命讲官进讲《通鉴》。(略)
十二月壬子,遣耿昭忠为镇平将军,驻福州,分统靖南藩军。叛将严自明犯南康,舒恕击走之。丁巳,尚之信使人诣简亲王军前乞降,且乞师,疏闻。许之。吴三桂将吴世琮杀孙延龄,踞桂林。庚申,海澄公黄芳世自贼中脱归。上嘉之,加太子太保,与其弟黄蓝并赴康亲王大军讨贼。建威将军吴丹复山阳。辛未,颁赏诸军军士金帛。丙子,袷祭太庙。耿继善弃邵武,海寇据之。副都统穆赫林击之,贼将彭世勋以城降。(略)
十六年三月甲申,以莽依图为镇南将军,督兵广东。己丑,谕礼部:“帝王克谨天戒,凡有垂象,皆关治理。设立专官,谨司占候。今星辰凌犯,霜露非时,钦天监不以实告,有辜职掌。其察议以闻。”庚寅,命翰林长於词赋书法者,以所业进呈。乙未,原任总兵刘进忠、苗之秀诣康亲王军降,命随大军剿贼。癸未,诏:“军兴以来,文武官身殉封疆,克全忠节,其有旅榇不能归,妻子不得养者,深堪轸恻。所在疆吏察明,妥为资送,以昭褒忠至意。”甲辰,含誉星见,庆云见。乙巳,吴三桂聚兵守长沙。命勒尔锦进临江,图海守汉中,喇布镇吉安,莽依呼进韶州,额楚驻袁州,舒恕防赣州。(略)
五月己卯,尚之信降,命复其爵,随大军讨贼。特擢谪戍知府傅弘烈为广西巡抚。先是,弘烈以首(13)吴三桂反状谪梧州。及兵起,弘烈上书陈方略,故有是命。旋加授抚蛮灭寇将军,与莽依图规取广西。甲午,额鲁特噶尔丹攻败喀尔喀车臣汗,来献军实,却之。(略)
秋七月庚子,郑锦将刘国轩自惠州犯东莞,尚之信大败之,贼将陈琏以惠州降。甲辰,上御便殿,召大学士等赐坐,论经史,因及前代朋党之弊,谕加警戒。以明珠、觉罗勒德洪为大学士。
八月丁未,明宗人朱统锠起兵陷贵溪、泸溪。己未,上御经筵。丙寅,册立贵妃钮祜禄氏为皇后,佟佳氏为贵妃。戊辰,傅弘烈等复梧州。(略)
十七年戊午春正月己丑,副都统哈当、总兵许贞击韩大任於宁都,大任遁之汀州,诣康亲王军前降,命执送京师。壬辰,以郭四海为左都御史。乙未,诏曰:“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以备顾问。朕万机余暇,思得博通之士,用资典学。其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勿论已仕未仕,中外臣工各举所知,朕将亲试焉。”於是大学士李霨等荐曹溶等七十一人,命赴京齐集请旨。(略)
六月壬申,尚善遣林兴珠败三桂舟师於君山。丁亥,上以盛夏亢旱,步祷於天坛。是日,大雨。壬辰,吴三桂将犯永兴,都统伯宜理布、统领哈克山与战,败殁。海寇犯廉州,总兵班绍明等击走之。吴三桂兵犯郴州,副都统硕岱与战,不利,奔永兴。丁酉,诏曰:“军兴以来,将士披坚执锐,盛暑祁寒,备极劳苦,朕甚悯焉。其令兵部察军中有负债责者,官为赏之,战殁及被创者恤其家。”
秋七月,郑锦陷海澄,前锋统领希佛、副都统穆赫林、提督段应举死之。甲辰,郑锦犯泉州。甲寅,以安珠护为奉天将军。壬戌,以魏象枢为左都御史。丙寅,召翰林学士陈廷敬、侍读学士叶方蔼入直南书房。是月,吴三桂僭号於衡州。
八月己卯,安远靖寇大将军、贝勒尚善卒於军,命贝勒察尼代之。庚午,西洋国王阿丰肃使臣入贡。癸未,上御经筵,以《御制诗集》赐陈廷敬等。乙未,吴三桂死,永兴围解。颁行《康熙永年历》。丙申,诏曰:“逆贼倡乱,仰服天诛。絓误之徒,宜从宽典。其有悔悟来归者,咸与勿治。”(略)
冬十月癸未,上巡近边,次滦河,阅三屯营兵。己丑,将军鄂内败吴应麒於石口。丁酉,皇四子胤禛生,是为世宗,母曰吴雅氏。(略)
十八年秋七月甲午,靳辅疏报淮扬霸工成,涸出田地,招民种之。丁未,上视纯亲王隆禧疾。隆禧薨。乙卯,额楚败吴世琮於南宁,世琮遁。庚申,京师地震,诏发内帑十万赈恤,被震庐舍官修之。壬戌,召廷臣谕曰:“朕躬不德,政治未协,致兹地震示警。悚息靡宁,勤求致灾之由。岂牧民之官苛取以行媚欤?大臣或朋党比周引用私人欤?领兵官焚掠勿禁欤?蠲租给复不以实欤?问刑官听讼或枉平民欤?王公大臣未能束其下致侵小民欤?有一於此,皆足致灾。惟在大法而小康,政平而讼理,庶几仰格穹苍,弭消沴戾(14)。用是昭布朕心,愿与中外大小臣工共勉之。”(略)
十九年八月戊辰,上御经筵。己巳,命赖塔移驻广州,以博济军益之。戊寅,大学士索额图免。壬午,将军莽依图卒於军,以勒贝代之。甲申,尚之信以属人王国光讦告其罪,擅杀之,诏赐之信死。其弟之节,其党李天植,皆伏诛,家口护还京师。(略)
二十年九月辛亥,上巡幸几甸。故平南王尚可喜丧至通州,赐银八千两,遣官奠茶果。戊午,上次雄县,召见知州吴监,问浑河水决居民被灾状。丙寅,上还京。诏停本年秋决。壬申,复运丁工银。(略)
十一月辛亥,诏从贼诸人,除显抗王师外,馀俱削官放还。以诺迈为汉军都统。癸亥,定远平寇大将军贝子彰泰、平南大将军都统赖塔、勇略将军总督赵良栋、绥远将军总督蔡毓荣疏报王师於十月二十八日入云南城,吴世璠自杀,传首,吴三桂析骸,示中外,诛伪相方光琛,余党降,云南平。是日,以昭告孝陵,车驾次蓟州。丁卯,祭孝陵。辛未,召贝子彰泰、将军赵良栋还京。乙亥,上猎於南山,发矢殪三虎。己卯,徊銮。
十二月戊子,设满州将军驻荆州,汉军将军驻汉中。癸巳,群臣请上尊号。敕曰:“自逆贼倡乱,莠民响应,师旅疲於征调,闾闫敝於转输。加以水旱频仍,灾异叠见。此皆朕躬不德所致。赖宗社之灵,削平庶孽。方当登进贤良,与民休息,而乃侈然自足,为无谓之润色,能勿恧(15)乎!其勿行。”补广西乡试。戊戌,大学士图海卒。己亥,上御太和门受贺,宣捷中外。癸卯,加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徽号,颁发恩诏,赐宗室,赉外藩,予封赠,广解额,举隐逸,旌节孝,恤孤独,罪非常赦不原者悉赦除之。以于成龙为江南江西总督,吴兴祚为广东广西总督。丁未,袷祭太庙。(略)
二十一年壬戌春正月壬戌,上元节,赐廷臣宴,观灯,用柏梁体(16)赋诗。上首唱云:“丽日和风被万方。”廷臣以次属赋。上为制《升平嘉宴诗序》,刊石於翰林院。丙寅,调蔡毓荣为云贵总督。戊辰,王大臣奏曰:“耿精忠累世王封,甘心叛逆,分扰浙、赣,及於皖、徽,设非师武臣力,蔓延曷极。李本深、刘进忠等多年提镇,高官厚禄,不能革其鸮音,俯首从贼,抑有何益。均宜从严惩治,大为之防,以为世道人心之范。谨拟议请旨。”得旨:耿精忠、曾养性、白显中、刘进忠、李本深、均磔死枭首。耿精忠之子耿继祚,李本深之孙李象乾、李象坤,其侄李济祥、李济民,暨祖弘勋等俱处斩。为贼絓误(17)之陈梦雷、李学诗、金境、田起蛟均减死一等。己巳,特封安亲王岳乐子岳希为僖郡王。(略)
二十二年八月庚子,命经筵大典,大学士以下侍班。戊申,以哈占为兵部尚书,科尔坤为左都御史。戊辰,施琅疏报师入台湾,郑克塽率其属刘国轩等迎降,台湾平。诏锡克塽、国轩封爵,封施琅靖海侯,将士擢赍有差。(略)
冬十月,上至五郎河行宫,奉太皇太后还京。丁未,群臣以台湾平,请上尊号,不许。癸亥,以萨布素为新设黑龙江将军。乙丑,诏沿海迁民归复田里。(略)
二十三年甲子春正月辛巳,上幸南苑行围。丙戌,加封安亲王岳乐子袁端为勤郡王。壬辰,命整肃朝会礼仪。罗刹(18)踞雅克萨、尼布楚二城,饬断其贸易,萨布素以兵临之。(略)
夏四月己酉,设台湾府县官,隶福建行省。壬子,刑部左侍郎宋文运乞休,命加太子少保致仕。庚申,谕凡一事经关两部,俱会同奏。乙丑,谕讲官:“讲章以精切明晰为尚,毋取繁衍。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义俱精实,无泛设之词,可为法也。江南江西总督于成龙卒,予祭葬,谥清端。(略)
冬十月壬寅,上次泰安,登泰山。祀东岳。辛亥,次桃源,阅河工,慰劳役夫,戒河吏勿侵渔。临视天妃闸。与河臣靳辅论治河方略。壬子,上渡淮。甲寅,次高邮湖,登岸行十余里,询耆老疾苦。丙辰,上幸焦山、金山,渡扬子江,舟中顾侍臣曰:“此皆战舰也。今以供巡幸,然艰难不可忘也”丁巳,弛海禁。戊午,上驻苏州。庚申,幸惠山。谕巡抚:百姓远道来观,其不能归者资遣之。
十一月壬戌朔,上驻江宁,癸亥,诣明陵致奠。乙丑,回銮。泊舟燕子矶,读书至三鼓。侍臣高士奇请曰:“圣躬过劳,宜少节养。”上曰:“朕自五龄受书,诵读恒至夜分,乐此不为疲也。丁卯,命伊桑阿、萨穆哈视察海口。谕曰:“海口沙淤年久,遂至壅塞。必将水道疏通,始免昏垫。即多用经费,亦所不惜。”辛未,临阅高家堰。次宿迁。过白洋河,赐老人白金。戊寅,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积殿,览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祥,赐官助教。诣孔林墓前林酌酒。书‘万世师表’,额。留曲柄黄盖。赐衍圣公孔毓埏以次日讲诸经各一。免曲阜明年租赋。庚寅,上还京。以马哈达为满州都统。(略)
二十四年三月壬戌,上撰孔子庙碑文成,亲书立碑。重修《赋役全书》。辛巳,赐陆肯堂等一百二十一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略)
六月庚寅朔,上巡幸塞外,启銮,戊戌,上还京。癸卯,诏曰:“鄂罗斯入我边塞,侵扰鄂伦春、索伦、赫哲、飞牙喀等处人众,盘踞雅克萨四十年。今克奏厥绩,在事人员,咸与优叙。应于何地永驻官兵,即会议具奏。”上试汉军笔贴式、监生,曳白八百人,均斥革,令其读书再试。乙巳,上巡幸塞外。
秋七月壬申,设吉林、黑龙江驿路,凡十九驿。(略)
二十五年丙寅春三月戊午,命修栖流所。己未,命纂修《一统志》。甲戌,以汤斌为礼部尚书,兼管詹事府。(略)
五月丁亥,诏毁天下淫祠。
二十六年二月癸丑,上大阅於卢沟桥。原任湖广总督蔡毓荣隐藏吴三桂孙女为妾,匿取逆财,减死鞭一百,枷号三月,籍没,并其子发黑龙江,原谳尚书禧佛等坐隐庇,黜革有差。甲寅,以余国柱为大学士。庚申,命八旗都统、副都统更番入值紫禁城。丁卯,以张玉书为刑部尚书。壬申,户部奏浒墅关监督桑额溢徵银二万一千余两。得旨:“设立榷关,原为稽察奸宄。桑额多收额银,乃私封便民桥,以致扰害商民。着严加议处。嗣后司榷官有额外横徵者,该部其严饬之。”(略)
秋七月戊子,鄂罗斯遣使议和。命萨布素退兵。丙午,户部请裁京员公费。得旨勿裁。(略)
二十八年己巳春正月庚午,诏南巡临阅河工。丙子启銮。诏所过勿令民治道。献县民献嘉禾。壬午,诏免山东地丁额赋。甲申,上驻济南。乙酉,望祀泰山。庚寅,次剡城,阅中河。壬辰,次清河。癸巳,诏免江南积欠二十余万。乙未,上驻扬州。诏曰:“朕观风问俗,卤簿(19)不设,扈从仅三百人。顷驻扬州,民间结采盈衢,虽出自爱敬之诚,不无少损物力。其前途经过郡邑,宜悉停止。”(略)
三月戊辰朔,发江宁。甲戌,阅高家堰,指授治河方略。丙戌,上还京。闻安亲王岳乐之丧,先临其第哭之,乃还宫。丁亥,命八旗科举先试骑射。戊子,诏靳辅治河劳绩昭然,可复原官。丁酉,增设八旗火器营,副都统领之。(略)
十二月乙丑,诏免云南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民欠。丙寅,上朝皇太后於慈宁新宫。戊辰,以张英为工部尚书。乙亥,内大臣索额图疏报与俄罗斯立约,定尼布楚为界。立碑界上,以五体文书碑。(略)
二十九年八月乙未朔,日有食之。抚远大将军裕亲王福全大败噶尔丹於乌兰布通,噶尔丹以喇嘛济隆来请和,福全未即进师。上切责之。乙丑,上还京。丙子,噶尔丹以誓书来献。上曰:“此虏未足信也。其整师待之。”(略)
三十年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乙丑,上御经筵。命步军统领领巡捕三营,兼辖五城督捕。戊午,厄鲁特策旺阿拉布坦使来,噶尔丹之侄也,厚赍其使,比旋(20),遣郎中桑额护其行。
五月丙戌,上驻多罗诺尔。喀尔喀来朝。先是,喀尔喀土谢图汗听哲卜尊丹巴唆,杀其同族扎萨克图汗得克得黑墨尔根阿海,内乱迭兴,为厄鲁特所乘。至是,遣大臣按其事。土谢图汗、哲卜尊丹巴具疏请罪。上赦之。以扎萨克图汗,七旗之长,饬其弟策旺扎布袭汗号,封为亲王。丁亥,上御行幄,土谢图汗、哲卜尊丹巴入觐,俯伏请罪。大臣宣赦,泣涕谢恩。赐茶赐宴赐坐,大合乐,九叩首而退。戊子,复召土谢图汗、哲卜尊丹巴、策旺扎布、车臣汗及喀尔喀诸部济农、伟徵、诺颜、阿玉锡诸大台吉三十五人赐宴。谕曰:“朕欲熟识尔等,故复飨宴。”赐之冠服。策旺扎布年幼,以皇子衣帽数珠赐之。以车臣汗之叔扎萨克济农纳穆扎尔前劝车臣汗领十万众归顺,身为之倡,请照四十九旗一例,殊为可嘉,许照旧扎萨克,去其济农之号,封为郡王。余各封爵有差。传喻喀尔喀曰:“尔等困穷至极,互相偷夺,朕已拯救爱养。今与四十九旗一体编设各处扎萨克,管辖稽察,其各遵守。如再妄行,则国法治之矣。”己丑,上御甲胄乘马,遍阅各部。下马亲射,十矢九中。次大阅满洲兵、汉军兵、古北口兵,列阵鸣角,鸟枪齐发,声动山谷。众喀尔喀环瞩骇叹曰:“真神威也!”科尔沁喀尔喀各蒙古王贝勒请上尊号。不许。庚寅,上按阅喀尔喀营寨,赍牛羊及其穷困者。辛卯,遣官往编喀尔喀佐领,予之游牧。乌珠穆秦台吉车根等以降附厄鲁特,按实罪之。壬辰,上回銮。癸卯,还京。辛亥,分会试中卷南左、南右、北左、北右、中左、中右,从御史江蘩之言也。壬子,群臣请上尊号。不许。(略)
三十三年甲戌春正月乙卯,盛京歉收,命马齐驰往,以仓谷支给兵丁,海运山东仓谷济民食。丙辰,召见河道总督于成龙,问曰:“尔前言减水霸不宜开,靳辅糜费钱粮,今竟何如?”成龙曰:“臣前诚妄言。今所办皆照靳辅而行。”上曰:“然则尔所言之非,靳辅所行之是,何以不明白陈奏,尚留待排陷耶?”因谕大学士曰:“于成龙前奏靳辅未曾种柳河堤,朕南巡时,指河干之柳问之,无辞以对。又奏靳辅放水淹民田,朕复至其地观之,断不至淹害麦田。而王骘、董讷等亦附和于成龙言之。下部议,将于成龙革职枷责。上曰:“伊经手之工未完,应革职留任。”王骘休致(21),董讷革职。(略)
三十五年夏四月辛卯,上次格德尔库。壬辰,上驻塔尔奇拉。谕:“兹已抵边界,自明日始,均列环营。”前哨报噶尔丹在克鲁伦,命蒙古兵先进据河。
五月丙辰朔,上驻跸拖陵布拉克。辛酉,次枯库车尔。壬戌,侦知噶尔丹所在,上率前锋先发,诸军张两翼而进。至燕图库列图驻营。其地素乏水,至是山泉涌出,上亲临视。癸亥,次克鲁伦河。上顾大臣曰:“噶尔丹不知据河拒战,是无能为矣。前哨中书阿必达探报噶尔丹不信六师猝至,登孟纳尔山,望见黄幄纲城,大兵云屯,漫无涯际,大惊曰:“何来之易耶!”弃其庐帐宵遁(22)。验其马矢,似遁二日矣。上率轻骑追之。沿途什物、驼马、妇孺委弃甚众。上顾谓科尔沁王沙津曰:“虏何食皇至是?”沙津曰:“为逃生耳。”喀尔喀王纳木扎尔曰:“臣等当日逃难,即是如此。”上上书皇太后,备陈军况,并约期回京。追至拖纳阿林而还,令内大臣马思喀追之。戊辰,上班师。是日晨,五色云见。癸酉,次中拖陵。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大败噶尔丹於昭莫多,斩级三千,阵斩其妻阿奴。噶尔丹以数骑遁。癸未,次察罕诺尔。召见蒙古诸王,奖以修道凿井监牧之劳,各赐其人白金。(略)
十一月戊寅,噶尔丹遣使乞降,其使格垒沽英至,盖微探(23)上旨也。上告之曰:“俟尔七十日,过此即进兵矣。”庚辰,回銮。
三十六年丁丑春正月丙辰,上幸南苑行围。戊辰,哈密回部擒噶尔丹之子塞卜腾巴尔珠尔来献。己巳,遣官存问勇略将军赵良栋,赐人参鹿尾。甲戌,谕:“朕观明史,一代并无女后预政,以臣陵君之事。我朝事例,因之者多。朕不似前人辄讥亡国也。现修《明史》,其以此谕增入敕书。”
二月丁亥,上亲征噶尔丹,启銮。是日,次昌平。阿必达奏哈密擒获厄鲁特人土克齐哈什哈,系害使臣马迪之首犯。命诛之,子女付马迪之家为奴。戊戌,上驻大同。丁未,次李家沟。戊申,诏免师行所过岢岚、保德、河曲等州县今年额赋。是日,次辇鄢村,山泉下涌,人马沾足。庚戌,遣官祭黄河之神。
夏四月辛亥,上次狼居胥山。甲寅,回銮。庚申,命直省选文行兼优之士为拔贡生。送国子监。甲子,费扬古疏报闰三月十三日噶尔丹仰药死,其女钟齐海率三百户来降。上率百官行拜天礼。敕诸路班师。是日,大雨。厄鲁特人请庆贺。止之。先是,上将探视宁夏黄河,由横城乘舟行,至湖滩河朔,登陆步行,率侍卫行猎,打鱼射水鸭为粮,至包头镇会车骑。(略)
三十七年戊寅春正月庚寅,策旺阿拉布坦奏陈第巴匿达赖圆寂(24)之事,斥班禅而自尊,恳请睿鉴。上答之曰:“朕曾敕责第巴具奏认罪,若怙终不悛,朕不轻恕也。”并遣侍读学士伊道等赍敕往。癸卯,上巡幸五台山。甲辰,次涿州。命皇长子胤禔、大学士伊桑阿祭金太祖、世宗陵。(略)
四十三年十一月丁酉朔,日有食之。上还宫。上以仪器测验与七政历不符,钦天监官请罪,免之。郎中费仰嘏以贪婪弃市。辛亥,定吏部行取知县例,停督抚保荐。戊午,湖广巡抚刘殿衡建御书楼,上斥其糜费,并严禁籍修建侵帑累民者。四川陕西总督博霁疏参凉州总兵官魏勋年老,上曰:“魏勋前有军功,兵民爱戴,与师帝宾、麦良玺、潘育龙俱系旧臣,难得,何可参耶?”壬戌,诫修《明史》史臣公论(25),明是非,以成信史。(略)
四十四年乙酉春正月戊午,《古文渊鉴》成,颁赐廷臣,及於官学。癸亥,上幸汤泉。
二月乙丑朔,上还宫。癸酉,上南巡阅河。诏曰:“朕留意河防,屡行阅视,获告成功。兹黄水畅流,尚须察验形势,即循河南下。所至勿缮行宫,其有科敛累民者,以军法治罪。”壬午,次静海。遣官奠故侍郎厉杜讷墓,予谥文恪。(略)
四十五年冬十月乙酉朔,敦拜罢,以温达为吏部尚书。庚寅,武殿试。谕曰:“今天下承平日久,曾经战阵大臣已少,知海上用兵者益少。他日台湾不无可虑。朕甲子南巡,由江宁登舟,至黄天荡,江风大作,朕独立船头射江豚,了不为意。迨后渡江,渐觉心动。去岁渡江,则心悸矣。皆年为之也。问之宿将亦然。今使高年奋勇效命,何可得耶?”壬寅,命大学士席哈纳、侍郎张廷枢、萧永藻覆按土司田舜年狱。丁未,以迓图为满洲都统。己酉,诏免山西、陕西、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十省逋赋。
十一月癸酉,命尚书金世荣、侍郎巴锡、范承烈督浚清河。免八旗官兵贷官未归银三百九十五万六千六百两有奇。甲戌,以阿山为刑部尚书。庚辰,上谒陵。辛巳,以邵穆布为江南江西总督。癸未,以山东私铸多,听以小钱完正赋,责有司运京鼓铸。甲申,上巡幸塞外。西藏达赖喇嘛卒,其下第巴匿之,又立伪达赖喇嘛。拉藏汗杀第巴而献其伪喇嘛。西宁喇嘛商南多尔济以闻。(略)
四十七年夏四月己酉,宋荦罢,以徐潮为吏部尚书,以齐世武为四川陕西总督。戊午,山东巡抚赵世显报捕获朱三父子,解往浙江。上曰:“朱三父子游行教书,寄食人家。若因此捕拿,株连太多,可传谕知之。”辛酉,湖广提督俞益谟密请剿除红苗。上以红苗无大罪,不许。以阿喇衲为蒙古都统,李林盛为汉军都统。内大臣明珠卒,命皇三子胤祉奠茶酒,赐马四匹。(略)
九月乙亥,上驻布尔哈苏台。丁丑,召集廷臣行宫,宣示皇太子胤礽罪状,命拘执之,送京幽禁。己丑,上还京。丁酉,废皇太子胤礽,颁示天下。
十一月癸酉朔,削直郡王胤禔爵。幽之,己卯,致仕大学士张英卒,予祭葬,谥文端。辛巳,副都御史劳之辨奏保废太子,夺职杖之。丙戌,召集廷臣议建储贰。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及诸大臣以皇八子胤禔请。上不可。戊子,释废太子胤礽。己丑,王大臣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丙申,以宗室发度为黑龙江将军。庚子,复胤禔贝勒。(略)
四十八年己丑春正月癸巳,召集廷臣问举立胤禔,孰为倡议者。群臣惶恐莫敢对,乃进大学士张玉书而问之。对曰:“先闻之马齐。”上切责之。次日,列马齐罢状,宥死拘禁。已而上徐察其诬,释之。丙申,上幸南苑。己亥,命侍郎赫寿驻藏,协办藏事。初拉藏汗与青海争立达赖喇嘛,不决,特命大臣往监临之,王鸿绪、李振裕免。
三月辛巳,复立胤礽为皇太子,昭告宗庙,颁诏天下。甲午,赐赵熊诏等二百九十二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略)
冬十月壬寅,诏福建、广东督抚保举深谙水性熟知水师者。戊午,册封皇三子胤祉诚亲王,皇四子胤禛雍亲王,皇五子胤祺恒亲王,皇七子胤佑淳郡王,皇十子胤䄉敦郡王,皇九子胤禟、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禵俱为贝勒。壬戌,诏免江苏被灾之淮、扬、徐,山东之兖州,河南之归德明年地丁额赋。(略)
四十九年冬十月甲子,诏曰:“朕临御天下垂五十年,诚念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迭次蠲租数万万,以节俭之所余,为涣解之弘泽(26)。惟体察民生,未尽康阜,良由生齿日繁,地不加益。宜沛鸿施,藉培民力。自康熙五十年始,普免天下钱粮,三年而遍。直隶、奉天、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九省地丁钱粮,察明全免。历年逋赋,一体豁除。其五十一年、五十二年应蠲省分,届时候旨。地方大吏以及守令当体朕保之怀,实心爱养,庶几升平乐利有可徵矣。文到,其刊刻颁布,咸使问知。”丁卯,谕外藩已朝行在,勿庸朝正。丙子,以郭瑮为云南贵州总督,以郭世隆为刑部尚书,鄂海为湖广总督。癸未,谕大学士:“江南亏空钱粮多至数十万两,此或朕数次南巡,地方挪用。张鹏翮谓俸工可以抵补。牧令无俸,仍以累民,莫若免之为善。其会议以闻。”
十一月辛卯朔,诏凡遇蠲赋之年,免业主七份,佃户三分,着为令。大学士陈廷敬以老乞休,温旨慰谕,命致仕。乙巳,上谒陵。以萧永藻为大学士,王掞为礼部尚书,徐元正为工部尚书。丁未,以孙徵灏为兵部尚书。乙卯,以桑额为吏部尚书。(略)
五十年二月辛酉,以班迪为满洲都统,善丹为蒙古都统,丁卯,阅筐儿港,命建挑水霸。次河西务,上登岸步行二里许,亲置仪器,定方向、钉椿木,以纪丈量之处。谕曰:“用此法可以测量天地、日月交食。算法原於《易》。用七九之奇数,不能尽者,用十二、二十四之偶数,乃能尽之,即取象十二时、二十四气也。”庚午,上还京。辛巳,上御经筵。
三月庚寅,王大臣以万寿节请上尊号。自平滇以来,至是凡四请矣。上谦挹(27)有素,终不之许。(略)
八月庚午,高宗纯皇帝生。以王原祁为掌院学士。设先贤子游后裔《五经》博士。(略)
五十二年二月庚戌,赵申乔疏言太子国本,应行册立。上以建储大事,未可轻定,宣谕廷臣,以原疏还之。乙卯,上巡幸几甸。编修戴名世以着述狂悖弃市。进士方苞以作序干连,免死入旗,旋赦出之。乙亥,上还驻畅春园。(略)
五十四年冬十月丙寅,上谕大学士:“朕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答奏摺,期於不泄漏也。”辛巳,上奉皇太后还宫。诏顺天、保定、河间、永平、宣化今岁雨溢,谷耗不登,所有五府应完五十五年税粮,悉蠲除之。(略)
五十六年十一月壬子,命停决囚。乙丑,皇太后不豫(28),上省疾慈宁宫。辛未,诏曰:“帝王之治,必以敬天法祖为本。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制治於未乱,保邦於未危,夙夜兢兢,所以图久远也。朕八龄践祚,在位五十余年,今年近七旬矣。当二十年时,不敢逆计至三十。三十年时,不敢逆计至四十。赖宗社之灵,今已五十七年矣,非凉德所能致也。齿登耆寿,子孙众多。天下和乐,四海安。虽未敢谓家给人足,俗易风移,而欲使民安物阜之心,始终如一。殚竭思虑,耗敝精力,殆非劳苦二字所能尽也。古帝王享年不永,书生每致讥评。不知天下事烦,不胜其劳虑也。人臣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仕而归,犹得抱子弄孙,优游自适。帝王仔肩无可旁委,舜殁苍梧,禹殂会稽,不遑宁处,终鲜止息。《洪范》五福,终于考终命,以寿考之难得也。《易遁》六爻,不及君主,人君无退藏之地也。岂当与臣民较安逸哉!朕自幼读书,寻求治理,年力胜时,挽强决拾。削平三藩,绥辑漠北,悉由一心运筹,未尝妄杀一人。府库帑金,非出师赈饥,未敢妄费,巡狩行宫,不施采绩。少时即知声色之当戒,佞��之宜远,幸得粗致谧安。今春颇苦头晕,形渐羸瘦。行围塞外,水土较佳,体气稍健,每日骑射,亦不疲乏。复以皇太后违和,头晕复作,步履艰难。倘一时不讳,不得悉朕衷曲。死者人之常理,耍当于明爽之时,举平生心事一为吐露,方为快耳。昔人每云帝王当举大纲,不必兼综细务。朕不谓然,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尤;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朕从来莅事无论巨细,莫不慎之又慎。惟年既衰暮,抵惧五十七年尤勤惕励之心,隳於未路耳。立储大事,岂不在念。但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神器至重,为天下得人至难,是以朕垂老而惓惓不息也。大小臣工能体朕心,则朕考终之事毕矣。兹特召诸子诸卿士详切言之。他日遗诏,备于此矣。”甲戌,免八旗借支银二百万两。丙子,诏免直隶、安徽、江苏、浙江、湖广、陕西、甘肃等省积年逋赋,江苏、安徽并免漕项银米十分之五。
十二月甲申,皇太后病势渐增,上疾七十余日矣,脚面浮肿,扶掖日朝宁寿宫。丙戌,皇太后崩。颁遗诰,上服衰割辫,移居别官。己酉,上还宫。
五十七年二月庚寅,拉藏乞师,命侍卫色楞会青海兵往援。癸卯,以路振声为甘肃提督。检讨朱天保上疏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上于行宫亲讯之曰:“尔何知而违旨上奏?”朱天保曰:“臣闻之臣父,臣父令臣言之。”上曰:“此不忠不孝之人也。”命诛之。丁未,上还宫。碣石镇陈昂疏清洋船入港,先行查取大炮,方许进口贸易。部议不行。(略)
五十九年二月甲辰,上巡幸几甸。癸丑,命噶尔弼为定西将军,率四川、云南兵进藏,册封新胡罕毕勒罕为六世达赖喇嘛。辛酉,上还驻畅春园。
三月己丑,命云南提督张谷贞驻防丽江、中甸。丙申,命靖逆将军富宁安进师乌鲁木齐,散秩大臣阿喇衲进师吐鲁番,祁里德领七千兵从布娄尔,傅尔丹领八千兵从布拉罕,同时进击准噶尔。(略)
八月戊戌,上行围。庚子,琉球请令其陪臣子弟入国子监读书,许之。癸丑,平逆将军延信连败贼众於卜克河。丁巳,又败贼众於绰马喇,贼将策零敦多布遁。定西将军噶尔弼率副将岳钟琪自拉里进兵。戊午,克西藏,执附贼喇嘛百余,斩其渠五人,抚谕唐古特、土伯特,西藏平。以高其倬为广西巡抚。
九月壬申,平逆将军延信以兵送达赖喇嘛入西藏坐床(29)。富宁安兵入乌鲁木齐,哈西哈回人迎降,军回至乌兰乌苏。戊寅,云贵总督蒋陈锡、巡抚甘国璧以馈后期褫职,仍令运米入藏。(略)
六十年辛丑春正月乙亥,上以御极六十年,遣皇四子胤禛、皇十二子胤祹、世子弘晟靠祭永陵、福陵、昭陵。
三月乙丑,群臣请上万寿节尊号,上不许,曰:“加上尊号,乃相沿陋习,不过将字面上下转换,以欺不学之君耳。本朝家法,惟以爱民为事,不以景星、庆云、芝草、甘露为瑞,亦无封禅改元之举。现今西陲用兵,兵久暴露,民苦转输。朕方修省经营之不暇,何贺之有?”庚午,赐举人王兰生,留保进士,一体殿试。甲戌,先是,大学士王掞密疏复储。至是御史陶彝、任坪、范长发、邹图云、陈嘉猷、王允晋、李允符、范允、高玢、高怡、赵成、孙绍曾疏请建储,上不悦,并掞切责之,命其子詹事王奕清及陶彝等十二人为额外章京,军前效力。(略)
六月壬辰,改高其位为江南提督,魏经国为湖广提督。丙申,诏曰:“平逆将军延信,朕之侄也。统兵历从古未到之烟瘴绝域,歼灭巨虏,平定藏地,允称不辱宗支,可封为辅国公。”乙卯,吐鲁番回人拖克拖麻穆克等来归,命散秩大臣阿喇衲率兵护之。福建水师提督施世骠平台湾,擒朱一贵解京。诏奖淡水营守备陈策固守功,超擢台湾总兵。(略)
六十一年十一月戊子,上不豫,还驻畅春园。以贝子胤祹辅国公吴尔占为满洲都统。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甲午,上大渐,日加戌,上崩,年六十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雍正元年二月,恭上尊谥。九月丁丑,葬景陵。


《清史稿·圣祖本纪》


〔注释〕

①释服:脱掉丧服,终止丧仪。②垂裕后昆:造福后代。③成宪:成熟制度。④坐赃弃市:因贪污罪被处死。⑤勋旧:立有功勋的老臣。⑥于七党:于七即农民起义领袖。⑦南怀仁:比利时传教士。⑧廷鞫:法庭审问。⑨族诛:诛杀九族。⑩迩年:近年。(11)叩阍:在官衙外叩头求事。(12)蹙:穷困。(13)以首:告发。(14)弭消沴戾:平息或消灭反叛势力。(15)恧:惭愧。(16)柏梁体: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上与群臣赋七言诗,每句用韵,后称柏梁体。(17)絓误:被胁迫屈从。(18)罗刹:俄罗斯的音译。(19)卤簿:帝王仪仗。(20)比旋:等到返回时。(21)休致:退休,也称致仕,此处实则是罢官。(22)宵遁:连夜逃走。(23)微探:刺探。(24)圆寂:去世,佛教语。(25)核公论:持论公允。(26)为涣解亡弘泽:作为缓解民众困苦的恩惠。(27)谦挹:谦虚。(28)不豫:身体不适。(29)坐床:达赖喇嘛正式转世仪式。

〔相关史料〕

圣祖康熙元年夏五月,叙平滇功,进封吴三桂亲王。初,世祖定鼎①,东南时有不靖②,因命定南王孔有德循广西,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循广东,平西王吴三桂循四川及云南。及南方略定,命诸王各帅所部绿旗兵,留镇其地。时有德已死,无子,爵除。仲明亦卒,子继茂袭封。于是三桂王云南,可喜、继茂王广东,寻徙继茂王福建。继茂卒,子精忠嗣,是为三藩并建之始。(略)六年秋七月,平西王吴三桂以目疾求解云贵两省事务,许之。帝亲政,欲实行中央集权之制,知藩镇强大,非国家之利,阴为之备③,而诸藩始不自安。三桂因上疏,诡称目疾,疏辞两省事务,以相尝试。帝令将该藩所管各项事务,责令该督抚管理,其大小文官,均由部题授。(略)十二年春三月,命平南王尚可喜撤藩回辽。时之信失爱于父,可喜欲废之,而立之孝。因疏请归老辽东,留之信镇粤,冀④得见帝自陈也。延议虑之信拥众留粤,跋扈难制,因请令尽徙⑤全藩回籍。秋七月,命靖南王统帅藩兵来京候旨,平西王吴三桂移镇山海关外。精忠、三桂闻允撤粤藩,因亦同时疏请安插,以探廷旨。时廷议请勿徙滇藩,而尚书米思翰、明珠、莫洛等,则力主同撤。冬十一月,吴三桂反于云南。(略)十三年二月,抚蛮将军孙延龄,反于广西,以应吴三桂,三桂封为临江王。延龄为孔有德女四贞之婿。(略)三月,耿精忠据福建反,冬十二月,帝议亲征。时陕西提督王辅臣叛于宁羌州,劫杀经略莫洛。定西大将军贝勒董额退守汉中。帝切责统兵诸将帅,不遵指授⑥,迂延观望⑦,致有此变,因下亲征之议。后以群臣力谏,乃止。十五年春二月,尚之信叛降吴三桂。(略)十五年冬十月,杰书兵抵延平,耿精忠降。(略)十六年五月,莽依图兵入韶州,尚之信降。(略)十七年秋八月,吴三桂卒。(略)二十年冬十月,定远平寇大将军彰泰等,分兵三路入滇,吴世璠自杀,云贵平。(略)三藩悉平,尽籍藩产充饷,撤藩兵回京师,而于各紧要省郡地方,设八旗兵驻防。不复以兵爵土地,世予臣下,于是封建藩镇之弊绝,而中央集权之制,亦渐以完密矣。


《清史纪事本末》


圣祖康熙二十九年夏六月,以准噶尔部噶尔丹犯边⑧,下诏亲征。噶尔丹,厄鲁特蒙古人。厄鲁特地,在天山北。(略)其地分为四部:一曰和硕特,居乌鲁木齐附近。一曰准噶尔,居伊犁。一曰杜尔伯特,居厄尔齐斯河域。一曰土尔扈特,居塔尔巴哈台附近。总谓之厄鲁特蒙古。噶尔丹为准噶尔部长僧格同母弟,僧格为其异母兄车臣及卓特巴巴图尔所弑。噶尔丹时在西藏为喇嘛,归而讨杀车臣、卓特巴巴图尔等,遂自立为准噶尔汗,兼有四部。复引兵平定天山南路喀什噶尔内乱,而有其领地。于是噶尔丹统一天山南北及科步多青海等地。又欲东并喀尔喀,适喀尔喀汗土谢图、车臣、扎萨克图等,因隙⑨内讧,噶尔丹引兵入其地,悉击走之。三汗部众数十万,皆来奔。帝假科尔沁水草地,使游牧。至是噶尔丹以追逐喀尔喀为名,悉锐⑩东犯。(略)秋七月,命裕亲王福全为抚元大将军,皇长子允禔副之,出古北口。(略)八月,福全等与噶尔丹激战于乌兰布通,敌军死伤甚重,噶尔丹乘夜遁。翌日,达赖使者喇嘛济隆诣军前,代为乞和(11),以缓追师。阅六日,福全悟。始发轻骑追之,已不及矣。乃班师。三十四年冬十一月,复议亲征准噶尔,令将军萨布素引满洲军会科尔沁所部出其东,大将军费扬古驰赴归化城,调陕甘兵出宁夏,自翁金河出其西,帝自将禁军,出独石口为中路,克期(12)夹攻。三十五年春三月,帝率中路军出边。(略)夏五月,帝渡瀚海,近逼敌境,时东西两军以道阻未至,复传言俄罗斯有助战之说。大学士伊桑阿力请班师,帝怒不许,帅兵疾趋克鲁伦河。遣使往谕噶尔丹,噶尔丹不虞(13)帝至,以为大将军诳(14)我,及登高望见军容,大惊,拔营宵遁。(略)噶尔丹遁至土拉河上游东岸之昭莫多,遇西路军,费扬古等列阵以待。遣前锋营佯败以诱敌至,两军激战。(略)噶尔丹以数十骑遁去。西路军捷奏至,帝命费扬古留防漠北,遣陕甘军凯旋,而亲撰铭勒(15)察罕托拉山及昭莫多之山而还。


《清史纪事本末·准噶尔及西藏之兵事》


康熙十四年夏五月,俄使至,请与中国订界约,开贸易,交换俘虏。不许。(略)二十五年秋七月,都统彭春等攻取俄罗斯边境雅克萨城,俄守将图尔布青战殁(16)。俄人请成,许之。先是俄罗斯所属罗刹,连年侵扰黑龙江边境,帝患之,遣春等以行猎为名,渡江侦察情形。归言罗刹可取状(17)。乃命春统水陆军并进,攻陷其城,图尔布青中弹死。其陆军大佐伯伊顿代之守,以军中病疫,思罢兵。帝闻之,亦表示同意,以荷兰公使杜都为介绍,致书俄皇,约定边境。俄皇旋(18)覆书,谓前者中国数赠书于本国,因国中无人能通解汉文,故久不为报。今已知边人构衅(19)之罪,请先释雅克萨之围师,即当遣使诣(20)边定界。乃诏春撤兵归。二十七年春三月,以内大臣索额图、佟国伟、马喇为公使,赴色楞格斯克会俄使议界约。寻(21)招还,索额图等行至喀尔喀界,值土谢图与噶尔丹构兵,道梗不得前,帝闻,遣侍卫关保往追之,令其退驻汛界。二十八年夏四月,命索额图等赴尼布楚,与俄使会议。先是,俄人来告,改以尼布楚为会场。帝诏索额图等赴之,命都统郎谈发兵一万,自黑龙江水陆并进,以为使臣后援。索额图等抵尼布楚,驻军城外。俄将军乌拉索,闻中国军队至,疑有他故,飞书阻止,索额图不应。及俄使费要多罗至自色楞格斯克,见中国兵卫甚盛,气大沮,旋张幕(22)于其地,为会场,两国公使既会,护兵各二百余人,皆露刃帐侧。俄人复以兵五百列城南,当中国陆军,又以兵五百陈尼布楚河岸,当中国水军。俄使发议欲划黑龙江为两国国境,以江南地归中国,而自有其北岸。索额图则谓东自雅克萨,西至尼布楚色楞格斯克,凡俄领黑龙江以及后贝加尔殖民地,当尽以属中国。俄使不可。翌日,复会。索额图词少逊(23),请以尼布楚为分界。俄使难之,以是议久不谐。时中国译官宣教师张诚、徐日升等,调停两使间,往复数回。索额图始议北以格尔必齐河及外兴安岭,南以额尔古纳河为界。而俄人于额尔古纳河南所筑堡寨,当迁移北界。俄使犹不允。于是索额图辍议(24),拔营向尼布楚城,示将宣战。且招抚蒙古及通古斯人之降俄者,令为内应。顾俄使雅不欲决裂,乃允以额尔古纳及格尔必齐两河为中俄界线。而索额图翌日复翻议,致书俄使,谓北境之分界线,非外兴安岭,为自后贝加尔至朱古特岬之一带长岭。俄使大恚(25),议复梗,宣教师乃言于两使,谓彼此不得要求过当,平和始克就绪。于是双方退让,国界之议乃成。(略)是年九月交换,凡六条,所谓尼布楚条约者也。一名黑龙江条约。(略)冬十二月,中俄两国遣员立碑于格尔必齐河东及额尔古纳河南为界标,书以满、汉、蒙古、拉丁及俄罗斯五体文字。


《清史纪事本末·欧人通商布教及和议之开始》


康熙二十二年,秋八月,水师提督施琅入台湾,郑克塽降。初,郑经死,次子克塽嗣位,郑氏内乱。闽督姚启圣奏,郑氏子少国乱,时不可失。因荐部将施琅,习海道(26)可用。帝从之,遂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专任攻台之事。琅奏台湾精锐全在澎湖,澎湖不破,则台湾无可取之理。澎湖失则台湾不攻而自溃。时守澎湖者,为刘国轩,成功时之大将也。闻朝廷将用兵,贻书(27)启圣,请照琉球、高丽等国例,称臣进贡,不剃发,不登岸。启圣以闻,帝不许,趣(28)旋琅速出师。施琅遂于本年六月,以战舰三百,水师二万,自福州出海,定策先下澎湖,以扼其险,然后进取全台。而国轩在彭湖,沿海筑垒环二十余里,垒设大炮,外以巨舰护之,守御甚严。会飓风夜发,怒涛山立,琅舟师前锋,簸荡漂散。国轩命舰四面围攻,琅亲督大䑸(29)冲围,矢集琅目,几殆。自十六日至二十二日,鏖战七昼夜,琅焚敌舰百九十余艘,国轩力不能支,乘小艇由吼门冒险突围,退归台湾。清军遂据澎湖。台湾以澎湖为门户,澎湖既失,台湾势不能自存。秋七月,克塽遣郑平英等奉表乞降。琅及启圣以闻,诏许之。八月,施琅率众渡台,而国轩及冯锡范等遂拥克塽出降。(略)台湾既平,朝廷以其孤悬海外,欲弃之。施琅不可,上疏言台湾一岛,北通昊会,南接粤峤,实东南数省之屏蔽。且其地野沃土腴,物产利溥(30),耕桑并盛,鱼盐充足,硫磺水藤。糖蕉鹿皮,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今既入版图,一旦弃之,必仍为荷兰所得,海疆浸将(31)多事。疏上,帝韪其议,诏设台湾府及台湾、诸罗、凤山三县以治之。


《清鉴·施琅平定台湾》


丁巳春夏,上日御弘德殿讲书。是时初进讲通鉴讲义。上每先自讲一过。德音清朗,义理贯彻,每有诘问,皆出意表。一日问诸葛孔明何如伊尹(32),陈学士(廷敬)对以诸葛亮三代王佐,伊尹之亚,上问诸葛亮成就如何比得上伊尹。陈对以所遇之时不同。叶读学(方蔼)对云:“伊尹圣人,诸葛亮大贤。大抵伊尹可比孔子,诸葛亮可比颜渊。”上首肯(33)。一日讲博学之节,上云:“知行孰重(34)。”叶对云:“宋臣朱熹之说,以次序言,则知先而行后。以功夫言,则知轻而行重。”上云:“毕竟行重。若不能行,则知亦空知耳。”又一日讲一日暴之节,上云:“古来君子小人不并立。君子进则小人退,小人进则君子退,一定之理。孟子此语,说得最好。”


《清朝野史大观·讲筵问答》


康熙间台湾蠢动,闽省警报到日,仁圣正率诸皇子在畅春园习射。谕令该部知道。旋报全台失陷,仍如前谕。诸皇子请宣旨指授机宜,仁圣不答。射毕还宫,始召诸皇子谕之曰:“闽省距京数千里,台湾复隔重洋,平日用督抚提镇,原为地方有事而设,伊等自能就近筹办。若降谕旨,岂能悉合海外情形?督抚不遵是违旨,遵则误事。”未几,全台收复矣。


《清朝野史大观·圣祖处置台湾警报之法》


康熙帝诸子以胤禔为最长,非嫡出,故不得立。胤礽嫡而长,立为太子,然胤礽性乖戾(35)。及帝晚年,见诸子互相构煽(36),大有欲速之意,将效隋炀帝之所为,帝觉之,目为狂疾,废之,而幽禁宫中。自是诸子益运动继嗣储位,各植党羽,蓄术士,结宦官,互相倾轧不已。初胤礽之被逮也,胤禔乘间言皇八子允祀可立。帝素恶胤祀,以为阴险有异志,至是益疑其密布党羽,希望嗣立。且疑胤礽之狂疾,或有他故,乃穷治之。果得胤禔令蒙古喇嘛咒咀太子,用术厌魅(37)状。于是念储位不定,必为乱阶,复立胤礽。然胤礽乖戾如故,仍废黜禁锢。自是不复敢言建储事。群臣言者,辄疑其为私党罪之。至有朕衰老、中心愤懑、众人虚狂之语,深以为一生憾事也。


《清朝野史大观·清代骨肉之惨祸》


相传康熙间,有南士求科第入京。未第,将作归计。某夜,忽款门(38)声甚急,开户询之,则健奴数辈,云有某富翁欲延师(39),士方诧异,而主人既至,殊昧生平。谓士曰:“闻先生道德文章,矜式(40)乡里久矣。有犹子,愿托教焉。”士谦曰:“某南方下士,求名不遂,行且归,何足为人师,亦复不愿也。”主人固请曰:“家嫂寡居,惟一子,欲求善师教之。先生既居此,静候来科,亦复不寂寂。”因再三申请,士思光阴过隙,居此以待三年,未为非计,即从之。主人再三谢,临辞,告士云:“先生姑待此,某夜当遣人敬迎耳。”士唯唯,继思来者兀突(41),转滋(42)疑虑,亦姑待之。某夜果来苍头(43),鞚马请士乘,健仆四五辈舁行李,高烧长炬而去。所行皆平生未经由之路,俄抵一宅,崇垣峻宇,委折至一室,仆卸行李,士下乘,止此焉。嘱士曰:“先生勿胡行(44),饥渴当语奴辈,吾主须夜至也。”士愈怪之。翌日,主人果率弟子至,则发鬈鬈仅覆额,拜谒如礼。主人谓士曰:“家嫂颇爱子,日必宴而起,且愿先生勿挞也。”自是弟子必日午而至,顾颖悟非复常姿,士亦尽心教之。主人供奉丰腆,间时来慰岑寂(45),家寄束修(46),辄不经士手。岁时得家人书,云已收银若干,报平安而已。如是忽三年,一夕,主人至,士言今欲辞赴大比,主人不肯,曰:“先生何患不腾达,且再教吾子三年耳。”士无可奈何,如是又三年。不禁有怨望之辞。于是主人来道谢,曰:“吾子承先生教,已能自成人,先生急功名,不敢再留矣,当敬送先生耳。”士大喜,遂屏当静侍。某夜,仆复导至一处,曰:“先生姑待此,天明而行。”俄闻传呼召见,即有着宦服者四五人来引士。所过皆仑焕殿陛,惊不自主。至一殿,有踞龙座者,微视之,乃弟子也。于是大惧,俯伏。俄传玉音叫起,并赐词林官,乃出。汗渗湿重衣矣。


《清朝野史大观·南士》


康熙甲子冬,大驾幸金陵,亲谒明太祖孝陵。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出,复由甬道旁行。赏赉守陵内监、及陵户(47)人等有差。


《清朝野史大观·亲谒孝陵》


康熙十四年,清圣祖立第二子允礽为太子。四十七年,以不类己(48)而废之,幽禁咸安宫。次年,复立之。五十一年,仍废黜禁锢,他子亦不立。及六十一年冬,将赴南苑行猎,适疾作,回驻畅春园。弥留(49)时,手书遗诏曰:“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所谓十四皇子者,允禵也,贤明英毅,尝统师西征,甚得西北人心,故圣祖欲立之,而卒为其兄世宗所攫(50)。世宗盖侦得遗诏所在,欲私改十字为第字,遂以一人入畅春园侍疾。而尽屏诸昆季,不许入内。时圣祖已昏迷矣,有顷,忽清醒,见世宗一人在侧,询之,知被卖,乃大怒,投枕击之,不中,世宗即跪而谢罪。未几,遂宣言圣祖上宾(51)矣。


《清朝野史大观·清世宗袭位之异闻》


清入关之初,一切习俗,皆承满洲之旧。清圣祖纳姑为妃之事,殊可怪矣。时皇太极有一幼女,世祖之妹也,世祖遁入五台山时,尚未及嫁。及圣祖袭位,尝(52)留之宫中,不为遣嫁。臣下有请之者,圣祖曰:“曷(53)言乎嫁,朕已纳为妃媵矣。”其臣曰:“宫闱之内,王化所基,故伦常不可紊。今宫主于皇上为父辈行,皇上不能取同姓之姑为妃。”圣祖曰:“不然。夫同姓不婚,谓母与姊妹及己所生子女也。若诸姑者,既非我母,又非我女,抑更非我同生之姊妹,虽纳之,庸何伤。”其臣力谏,终不听。


《清朝野史大观·纳姑为妃》


漕督施公世纶,康熙四十年,方官淮徐道。适湖南按察使阙员,大学士伊桑阿等以九卿保举世纶入奏,谕曰:“施世纶朕深知之。其操守果廉,但遇事偏执。百姓与生员讼,彼必护芘百姓。生员与缙绅讼,彼必护芘生员。夫处事惟求得中,岂可偏私。如施世纶者,委以钱谷之事,则相宜耳。”


《清朝野史大观·圣祖察施世纶之偏执》


宣城梅瑴成(54)、泰州陈厚耀同值南书房,正定算学诸书。圣祖尝召厚耀于便殿,问测景使何法,厚耀不知。圣祖写西人定位法、开方法、虚拟法示之。又命至御座旁,随意作两点,圣祖自用规尺画圆,即得相去几何之法。瑴成直蒙养斋,圣祖亦授以借根方法,谕之曰:“西洋人名此书为阿尔热八达,译言东来法也。几余召对,时有指授,自后二人之学,弥益(55)精邃。


《清朝野史大观·圣祖精于算学》


清初鳌拜辅政,因正白旗圈地事,直隶总督朱公(昌祚)巡抚王公(登联)户部尚书苏公(纳海)与之龃龉(56),乃悉加诛夷,圣祖不预知也。尝托病不朝,要亲往问疾。圣祖幸其第,入其寝,御前侍卫和公(托)见其色变,急趋至榻前,揭席刀见。圣祖笑曰:“刀不离身,满洲故俗,不足异也。”即返驾。以弈棋召索相国额图入谋。数日后,鳌拜入见,召羽林士卒立擒之。


《清朝野史大观·弈棋谋除鳌拜》


圣祖仁皇帝之登极也,甫八龄。其时大臣鳌拜当国,势焰甚张,且以帝幼,肆行无忌。帝在内,选小内监强有力者,令之习布库以为戏(布库,国语也。相斗赌力)。鳌拜或入奏事,不之避也。拜更以帝弱,且好弄,心益坦然。一日入内,帝令布库擒之,十数小儿,立执鳌拜,遂伏诛。以权势薰灼之鳌拜,乃执于十数小儿之手,始知帝之用心,特使权奸不觉耳。使当日令外廷拿问,恐不免激生事端,如此除之,行所无事。神明天纵,固非凡人所能测也。


《清朝野史大观·康熙帝计除鳌拜》


圣祖八龄践阼,太皇太后问帝何欲,帝曰:“子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民生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清朝野史大观》


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称曰吓杀人香。康熙己卯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购此茶以进。圣祖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进奉矣。


《清朝野史大观·碧螺春》


张清恪生长河堧,熟谙水性,尝面奏河务事宜。圣祖偶有所诘问,公即袖出地图,口讲指画。兵部侍郎牛钮在侧,斥伯行书生,但据纸上陈言妄奏。上曰:“毕竟是他留心,即书本亦是他看过。尔等谁留心者。”


《清朝野史大观·圣祖留心书本之谕》


国初自定中原后,复遭三逆(57)之乱,故八旗士卒,多争先用命,效死疆场,丁口稀少。上尝怃然曰:“吾二十年之久,始得获一满洲士卒之用,何可不厚恤也?”故当时时加赏恤,至为之代偿债务,凡抚字之术,无不备施。虽一时不无滥溢,而满洲士卒感戴如天,凡征讨之所,争先致死焉。


《啸亭杂录·爱惜满洲士卒》


国初既定云贵,因命吴三桂、耿继茂,尚可喜等守宗边圉,以为藩镇,后渐跋扈,拥兵自重。圣祖欲除之,召诸大臣谋画,惟富察尚书米思翰首言其兵可撤,明相国珠和之,余皆嘿然。上曰:“吴、尚等蓄彼凶谋已久,今若不及早除之,使其养痈成患,何以善后?况其势已成,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制之可也。”因立下移藩之谕。三逆果叛,时争咎首谋者,上曰:“此出自朕意,伊等何罪?”故明相感上恩,竭力筹画以致成功也。


《啸亭杂录》


康熙己酉三月,复用西洋新法。先是,戊申十一月,命大臣传集西洋人与监官质辩,至午门测验正午日景。西洋人南怀仁言监副吴明烜所造康熙己酉七政时宪闰十二月,应是康熙庚戌正月。又有一年两春分、两秋分之误。命大学士图海、李霨等赴观象台测验。(略)图海等言:“测验南怀仁所指皆然,吴明烜所指不实。应将康熙庚戌时宪交南怀仁推算。”得旨:“前时议政王大臣以杨光先何处为是议行,汤若望何处为非议废,及今日议覆之故,向马佑、杨光先、吴明烜问明再议。”寻议:“(略)南怀仁推算九十六刻之法既合,应将九十六刻推行(略)。”从之。


《清稗类钞·圣祖仍用西法以推时》


圣祖南巡,始于康熙甲子十月二十六日,御舟抵浒墅关。先于二十四日过扬州,将由仪征幸江宁,忽遇顺风,可以速大京口,遂乘沙船顺流而下。次早幸金山,晚登舟扬帆,过丹阳、常州、无锡,俱未及泊,一昼夜,行三百六十余里。时汤斌为巡抚,务俭约,戒纷华,御舟已入邑境,县令犹坐,堂皇决事也。上骑而入阊门(58),士庶夹道,辄缓辔,命勿跪,访求民间疾苦。至接架桥,南行,幸瑞光寺,巡抚前导,由盘门登城,从齐门而下,幸拙政园。晚达葑门,驻跸织造署。
第二次南巡为己巳年二月初三日,御舟抵浒墅关,苏州在籍诸臣汪琬、韩菼、归允肃、缪彤等接驾。日哺(59)时,入城,衢巷始结灯彩。次日幸虎丘,幸万岁楼,时楼前有玉蝶梅一株,盛开,注目良久,以手抚之。出至二山门,有苏州士民刘廷栋、松江士民张三才等伏地进疏,请减苏松浮粮。命侍卫收进,谕九卿科道会议。
第三次南巡为己卯,奉慈圣太后以行。三月十四日驾抵苏州,在籍绅耆(60)接驾,俱有黄绸旛上标明都贯姓名恭迎圣驾字样。于姑苏驿前虎丘山麓,凡驻跸之所,皆建锦亭,联以画廓,架以灯彩,结以绮罗,备极壮丽。视甲子已逾十倍矣。十八日,恭逢万寿,诗若干帙,分天地人和四册,以祝万年之觞。又于诸山及城中名刹普设祝圣道场。十九日,召苏州在籍官员翁叔元、缪日藻、顾汧、王原祁、慕琛、徐树、徐升入见,赏赐各有差,又赐彭孙钎、尤侗、盛苻升御书扁额。二十日辰刻,御驾出葑门,登舟,幸浙江。(略)
第四次南巡为癸未,二月十一日,驾抵苏州。时巡抚宋荦在任,一切行宫彩亭,俱照旧例。荦扈从时,见上逢名胜必有御制诗或写唐人诗句,从容奏云:“臣家有别业在西陂,乞御笔二字,不令宋臣范成大石湖独有千古。”上笑曰:“此二字颇不易书。”荦再奏云:“臣曾求善书者书此二字,多不能工,倘蒙出自天恩,乃为不朽盛事。”上即书二字颁赐。顷之,又命侍卫取入,重书赐之。
第五次南巡为乙酉,三月十八日,驾抵苏州。是日为万寿圣诞,奉上谕:“江南上下两江举监生员人等,有书法精熟,愿赴内廷供奉钞写者,着报名齐集江宁、苏州两处,俟朕回銮(61)日,亲加考试。”四月十四日,命掌院学士揆叙赴府学进呈册页,取中汪泰来等五十一人,同前考过郭元钎等十人,俱赴行宫引见,各蒙赐御书石刻《孝经》一部。
第六次南巡为丁亥,二月二十六日,上幸虎丘山。三十日,登邓尉山。圣恩寺僧际志恭迎圣驾。午后传旨宫门伺候,御赐人参二斤,哈密瓜、松子、榛子、频婆果、葡萄等十二盘。上云:“吾见和尚年老也。”初,无锡惠山寄畅春园有樟树一株,其大数抱,千年物也。圣祖每幸园,尝赏玩不置,回銮后,犹忆及之,问无恙否。


《清稗类钞·圣祖六巡江浙》


[注释]

①定鼎:建立政权。②不靖:不安定。③阴为之备:暗中作好准备。④冀:希望。⑤尽徙:全部迁移。⑥指授:指挥。⑦迂延观望:迟疑等待。⑧犯边:侵犯边疆。⑨因隙:产生矛盾。⑩悉锐:派出全部精锐部队。(11)乞和:请求议和。(12)克期:限期完成。(13)不虞:没有想到。(14)诳:欺骗。(15)亲撰铭勒:亲自撰写铭文刻于石上。(16)战殁:战死。(17)可取状:可能攻取的情况。(18)旋:于是。(19)构衅:挑起争端。(20)诣:到。(21)寻:不久。(22)张幕:支起帐篷。(23)少逊:稍微退让。(24)辍议:停止谈判。(25)大恚:非常恼怒。(26)习海道:熟悉海上通道。(27)贻书:致书。(28)趣:派。(29)大䑸:大型船只。(30)利溥:利益丰厚。(31)浸将:势必。(32)伊尹:商初名臣,初为奴隶,后任国政,助汤灭夏,后辅佐外丙、仲壬二王。(33)首肯:点头同意。(34)知行孰重:理论与实践哪个更重要。(35)乖戾:怪僻凶暴。(36)构煽:挑拨是非。(37)厌魅:宗教传有以咒语伤人之法。(38)款门:敲门。(39)延师:聘请老师。(40)矜式:榜样。(41)兀突:突然。(42)转滋:忽然产生。(43)苍头:士兵或家仆。(44)胡行:擅自走动。(45)岑寂:寂寞。(46)束修:塾师的报酬,本意是干肉,引申为钱或物。(47)陵户:亦称坟户,专职守陵的人员。(48)不类己:不像自己的思想行为。(49)弥留:生命的最后时刻。(50)攫:抢夺。(51)上宾:去世。(52)尝:曾经。(53)曷:怎能。(54)梅瑴成:清初数学家,字定九。(55)弥益:日益。(56)龃龉:争吵。(57)三逆:指三藩之乱。(58)阊门:城门。(59)日哺:午时。(60)绅耆:年老仕绅。(61)回銮:返回京城。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834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