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梅文鼎(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31 评论:0

梅文鼎(公元1633—1721年),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清初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少年时即致力于天文历算的学习研究,从师多人。一生四出游学,手不释卷,着作丰富。仅以其孙梅瑴成重编的《梅氏丛书辑要》(公元1761年)而言,就收录他的数学着作13种共40卷,天文着作10种共20卷。
明代学者崇尚理学,不重视科学研究。以致许多传统的数学名着已经失传,流行的数学着作水平太低。明末清初传入的西方数学,由于中西之争日趋剧烈,也很少人能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在天文方面情形也很类似,一方面是传统历法之疏漏日益明显,一方面对于领先一步的西方天文成就又抱着居高临下心理,认为西学本源自中国。融会中西的任务相当艰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梅氏坚信中国传统数学、天文“自有精理”,潜心于研究古代天文历算,同时又能够正确对待“西学东渐”的现实,对西方传入的天文学、数学知识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和会通工作。两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成就。以至于当时文献有“裹粮走千里,往见梅文鼎”的说法。梅氏对清代天文、数学研究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正 史〕
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宣城①人。儿时侍父士昌及塾师罗王宾仰观星象,辄了然于次舍运转②大意。年二十七,师事竹冠道士倪观湖,受麻孟旋所藏台官《交食法》,与弟文鼐、文鼏③共习之。稍稍发明其立法之故,补其遗缺,着《历学骈枝》二卷,后增为四卷,倪为首肯。
值书之难读者,必欲求得其说,往往废寝忘食。残编散帖,手自抄集,一字异同,不敢忽过。畴人子弟及西域官生④,皆折节造访。有问者,亦详告之无隐,期与斯世共明之。所着历算之书凡八十余种。
读《元史·授时历经》,叹其法之善,作《元史历经补注》二卷。又以《授时》集古法大成,因参校古术七十余家,着《古今历法通考》七十余卷。《授时》以六术考古今冬至,取鲁献公⑤冬至证《统天术》之疏,然依其本法步算,与《授时》所得正同,作《春秋以来冬至考》一卷。《元史·西征庚午元术》:西征者,谓太祖庚辰;庚午元者,上元起算之端也。⑥《历志》讹太祖庚辰为太宗,不知太宗无庚辰⑦也。又讹上元为庚子⑧,则于积年不合。考而正之,作《庚午元算考》一卷。《授时》非诸古术所能方⑨,郭守敬所着《历草》乃《历经》立法之根,拈其义之精微者,为《郭太史历草补注》二卷。《立成》传写鲁鱼⑩,不得其说,不敢妄用,作《大统立成注》二卷。《授时术》于日躔盈缩、月离迟疾,并以垛积招差立算,而《九章》诸书无此术,从未有能言其故者,作《平立定三差详说》一卷,此发明古法者也。(11)唐《九执术》为西法之权舆,其后有婆罗门《十一曜经》及《都聿利斯经》,皆《九执》之属。在元则有札马鲁丁《西域万年术》,在明则马沙亦黑、马哈麻之《回回术》、《西域天文书》,天顺(12)时具琳所刻《天文实用》。即本此书,作《回回历补注》三卷,《西域天文书补注》二卷,《三十杂星考》一卷。表景生于日轨之高下,日轨又因里差变移,作《四省表景立成》一卷。《周髀》所言里差之法,即西人之说所自出,作《周髀算经补注》一卷。浑盖之器,最便行测,作《浑盖通测宪图说订补》一卷。西国以太阳行黄道三十度为一月,作《西国日月考》一卷。西术中有细草,犹《授时》之有通轨也,以《历指》大意櫽括而注之,作《七政细草补注》三卷。新法有《交食蒙求》、《七政蒙引》二书,并逸,作《交食蒙求订补》二卷、《附说》二卷。监正杨光先《不得巳日食图》,以金环食与食甚分为二图,而各有时刻,其误非小,作《交食作图法订误》一卷。新法以黄道求赤道交食,细草用《仪象志表》,不如弧三角之亲切,作《求赤道宿度法》一卷。谓中、西两家之法,求交食起复方位,皆以东西南北为言。然东西南北惟日月行至午规而又近天顶,则四方各正其位。非然,则黄道有斜正之殊,而自亏至复,经历时刻,辗转迁移,弧度之势,顷刻易向。且北极有高下,而随处所见必皆不同,势难施诸测验。今别立新法,不用东西南北之号,惟人所见日月员体,分为八向,以正对天顶处为上,对地平处为下,上下联为直线,作十字横线,命之曰左、曰右,此四正向也;曰上左、上右,曰下左、下右,则四隅向也。乃以定受蚀之所在,则举目可见,作《交食管见》一卷。太阳之有日差,犹月离交食之有加减时,因表说含糊有误,作《日差原理》一卷。火星最为难算,至地谷(13)而始密,解其立法之根,作《火纬图法》一卷。订火纬表记,因及七政,作《七政前均简法》一卷。《天问略》取纬不真,而列表从之误,作《黄赤距纬图辨》一卷。新法帝星、句陈(14)经纬刊本有误,作《帝星句陈经纬考异》一卷。测帝星、句陈二星为定夜时之简法,作《星轨真度》一卷。以上皆以发明新法算书,或正其误,或补其缺也。
康熙己未(15),《明史》开局,《历志》为钱塘吴任臣分修,经嘉禾徐善、北平刘献廷、毗陵杨文言,各有增定,最后以属黄宗羲,又以属文鼎,摘其讹误五十余处,以算草、通轨补之,作《明史历志拟稿》一卷。虽为《大统》而作,实以阐明《授时》之奥,补《元史》之缺略也。……
又作《历志赘言》一卷,大意言:“明用《大统》,实即《授时》,宜详《元史》缺载之事,以补其未备。又《回回历》承用三百年,法宜备书。又郑世子(16)历学已经进呈,宜详述。他如袁黄之《历法新书》,唐顺之、周述学之《会通回历》,以《庚午元历》之例例之,皆得附录。其《西洋历》方今现行,然崇祯朝徐、李诸公测验改宪之功,不可没也,亦宜备载缘起。”
己巳(17),至京师,谒李光地于邸第,谓曰:“历法至本朝大备矣,而经生家犹若望洋者,无快论以发其趣也。宜略仿元赵友钦《革象新书》体例,作简要之书,俾人人得其门户,则从事者多,此学庶将大显。”因作《历学疑问》三卷。(18)
光地扈驾南巡,驻跸(19)德州,有旨取所刻书籍回奏,光地匆遽未及携带,遂以所订刻《历学疑问》谨呈。奉旨:“朕留心历算多年,此事朕能决其是非,将书留览再发。”二日后,召见光地,上云:“昨所呈书甚细心,且议论亦公平,此人用力深矣,朕带回宫中仔细看阅。”光地因求皇上亲加御笔,批驳改定,上肯之。
明年癸未春,驾复南巡,于行在发回原书,面谕光地:“朕已细细看过。”中间圈点涂抹及签贴批语,皆上手笔也。光地复请此书疵缪所在,上云:“无疵缪,但算法未备。”盖其书本未完成,故圣谕及之。
未几,圣祖西巡(20),问隐沦之士,光地以关中李顒、河南张沐及文鼎三人对。上亦夙知顒及文鼎。乙酉(21)二月,南巡狩,光地以抚臣扈从,上问:“宣城处士梅文鼎焉在?”光地以“尚在臣署”对。上曰:“朕归时,汝与偕来,朕将面见。”四月十九日,光地与文鼎伏迎河干,越晨,俱召对御舟中,从容垂问,至于移时(22),如是者三日。上谓光地曰:“历象算法,朕最留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文鼎,真仅见也。其人亦雅士,惜乎老矣!”连日赐御书扇幅,颁赐珍馔。临辞,特赐“绩学参微”四大字。越明年,又命其孙瑴成内廷学习。
五十三年,瑴成奉上谕:“汝祖留心律历多年,可将《律吕正义》寄一部去,令看,或有错处,指出甚好。夫古帝王有‘都俞吁咈’(23)四字,后来遂止有‘都俞’。即朋友之间,亦不喜人规劝,此皆是私意。汝等须竭力克去,则学问长进。可并将此意写与汝祖知之。”恩宠为古所未有。
……礼部郎中李焕斗尝从文鼎问历法,作《答李祠部问历》一卷。沧州老儒刘介锡同客天津,问历法,作《答刘文学问天象》一卷。又言生平于难读之书,每手疏而携诸箧,以待明者问之,于历学尤多,作《思问编》一卷。纬度以测日高,因知北极为用甚博,古用二至二分,今则逐日可测,承友人之问,作《七十二候太阳纬度》一卷。潘天成从文鼎学历,而苦于布算,作《写历步历法》一卷授之。又授《时步交食式》一卷,文鼎季弟文鼏之稿也。《步五星式》六卷,文鼎与其仲弟文鼐共成之也。
文鼎每得一书,皆为正其讹阙,指其得失,又《古历列星距度考》一卷,从残坏之本,寻其普天星宿,入宿去极度分,中缺二星,又从闽中林侗写本补完之,而断以为《授时》之法。万历中,利玛窦入中国,始倡几何之学,以点、线、面、体为测量之资,制器作图,颇为精密。学者张皇过甚,未暇深考,辄薄古法为不足观;而株守旧法者,又斥西人为异学。两家之说,遂成隔碍。文鼎集其书而为之说,用筹、用尺、用笔,稍稍变从我法。若三角、比例等,原非中法可赅,特为表出。古法方程,亦非西法所有,则专着论,以明古人之精意不可湮没。又为《九数存古》,以着其概。总为《中西算学通例》一卷。
余分九种:一,《勿庵筹算》七卷。二,《笔算》五卷。皆易横为直,以便中文。三,《度算》一卷,原无算例,其弟文鼏补之,而参以嘉禾(24)陈荩谟尺算用法。又有矩算,用一尺一方板,则文鼎所创。四,《比例数解》四卷,释穆尼阁所译之对数。五,《三角法举要》五卷。……六,《方程论》六卷,安溪(25)李鼎徵为刻于泉州。七,《几何摘要》三卷,就原本删繁补遗。八,《勾股测量》二卷,就《周髀》、《海岛》诸术,录要以存古意。九,《九九数存古》十卷,九数即《九章》隶首之法,仅存者《九章》之目耳。后有作者,莫能出其范围。
外有书一十七种为《续编》:一,《少广拾遗》一卷。……二,《方田通法》一卷,……三,《几何补编》四卷。《几何原本》六卷,止于测面,七卷以后,未经译出,取测量全义量体诸率,实考其作法根源,以补原书之未备。而原书二十等面体之说,向固疑其有误者,今乃得其实数。……四,《西镜录订注》一卷。五,《权度通机》一卷。重学为西术一种,载于《比例规解》者多为误,今以南勋卿《仪象志》互相订补,其数始真。六,《奇器补注》二卷。……七,《正弦简法补》一卷。……八,《弧三角举要》五卷。……九,《环中黍尺》五卷。……十,《壍堵测量》二卷。……十一,《用勾股解几何原本之根》一卷。……十二,《几何增解数则》。……十三,《仰观覆矩》二卷。……十四,《方员幂积》二卷。……十五,《丽泽珠玑》一卷。友朋之益,取其有关算学者。十六,《算器考》一卷。十七,《数学星槎》一卷。
文鼎《历学疑问》,曾呈御览,后又引申其说,作《历学疑问补》二卷,皆平正通达,可为步算家准则。
文鼎为学甚勤,刘辉祖同舍馆,告桐城方苞曰:“吾每寐觉,漏鼓四五下,梅君犹构灯夜诵,乃今知吾之玩日而愒时(26)也。”居京师时,裕亲王(27)以礼延致朱邸,称梅先生而不名。李文贞公命子钟伦从学,介弟鼎徵及群从皆执弟子之礼。(28)宿迁徐用锡,晋江陈万策,景州魏廷珍,河间王之锐,交河王兰生,皆以得与参校为荣。(29)家多藏书,频年游历,手抄杂帙不下数万卷。岁在辛丑(30),卒,年八十有九。上闻,特命有地治者经纪其丧,士论荣之。


《清史稿·梅文鼎传》卷五○六



〔注 释〕
①宣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县。②次舍(she)运转:犹运行出没。次舍,止息之所。③鼏(mi):鼎盖。④官生:指钦天监之天文生。⑤鲁献公:即春秋鲁国第七代君主姬具,在位三十二年,主要活动范围约在公元前9世纪中叶以前。⑥太祖庚辰: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是年成吉思汗征西域。庚午:元太祖五年(公元1210年)。上元:古代历法中一般都设有历元,作为推算的起点。这个起点,习惯上是取一个理想时刻。通常取一个甲子日的夜半,而且它又是朔,又是冬至节气。从历元更往上推,求一个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天象的时刻,即日月的经纬度正好相同,五大行星又聚集在同一个方位的时刻。这个时刻称为上元。从上元到编历年份的年数叫作积年,通称上元积年。上元实际就是若干天文周期的共同起点。有了上元与上元积年,历法家计算日、月、五星的运动和位置时就比较方便。文中的“西征庚午元术”即是设历元于庚午年,则推出上元当在太祖西征年(庚辰),积年数为十一年。⑦太宗无庚辰:元太宗窝阔台在位十三年时间(公元1229—1241年),其间无农历庚辰年。⑧庚子:指元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年)。⑨方:比拟。⑩鲁鱼:“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11)“日躔”句:日躔:太阳运行的度次。即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月离:月亮运行的度次。即月球在白道上的位置。垛积招差:即垛积术,我国古代数学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这项研究始于宋代沈括。(12)天顺:明英宗朱祁镇年号(公元1457—1464年)。(13)地谷:即丹麦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公元1546—1601年)。(14)帝星、句陈:古星名。帝星俗称紫微星,即小熊座β星。古时以象征帝王。句陈在紫微之侧,为紫微之护卫。句,通“勾”。(15)康熙己未: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16)郑世子:指明代朱载堉。(17)己巳:即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18)此后有缺文,据《畴人传》补:“俄光地视学大名,遂以原稿雕板。壬午十月”。壬午年为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正合下文明年癸未(公元1703年)春之说。亦符李光地献《历学疑问》事。(19)跸:帝王出巡时的车驾行列。(20)圣祖西巡:当指康熙四十六年玄烨巡视蒙古地方。(21)乙酉:指康熙四十四年。(22)移时:经过较长一段时间。(23)都俞吁咈:《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又《尧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均为叹词。以为可,则曰都、俞;以为否,则曰吁、咈。后因用“都俞吁咈”形容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24)嘉禾:旧时浙江嘉兴府别称。(25)安溪:县名,在今福建省境内。(26)愒(kai)时:荒废时光。(27)裕亲王:指世祖之子裕宪亲王福全。(28)李文贞公:李光地卒谥文贞。介弟:地位高的弟弟。多用为对别人的弟弟的敬称。(29)“宿迁”句:宿迁:即今江苏宿迁县。晋江:县名。始置于唐。时治今福建泉州市。景州:始置于唐。时治今河北省景县。河间:即今河北河间县。交河:即今河北交河县。(30)辛丑: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


[相关史料]
论曰:徵君年二十七,即有志步算之学,距其卒且六十年,积毕生之精力,从事一艺,既专且久,是以所造能究极精微而无所不备。其学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博考①“九执”、“回回”而归于新法。一一洞见本原,深澈底蕴。而又神明变化于三角、八线、句股、方程诸算事。故着书满家,皆独抒心得。如为三角方直等仪,求弧度而不言角,以上下左右论交食方向而不云东南西北,尤足以见中西之会通而补古今之缺略者也。其论算之文,务在显明,不辞劳拙。往往以平易之语,解极难之法;浅近之言,达至深之理。使读其书者,不待详求而义可晓然。诚以绝业难传,冀欲与斯世共明之,故不惮反覆再三,以导学者先路。此其用心之善也。卒以李文贞公荐,受圣祖皇帝特达②之知。苟非积学渊深,安能膺兹荣遇哉?自徵君以来,通数学者后先辈出,而师师相传,要皆本于梅氏。钱少詹(大听)目为国朝算学第一,夫何愧焉?!


清·阮元《畴人传·梅文鼎》卷三八



〔注 释〕
①博考:考察,考核。②特达:谓特殊知遇。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824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