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焯(公元542—608年),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隋经学家、天文学家。
刘焯博学多才,曾任太学博士等职。隋初,文帝宠臣张宾修定《开皇历》,仍循古制,并压制刘焯等人使用定朔法的主张,并诬陷刘焯诋毁天历,惑乱视听,使焯终被贬为庶民。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焯在研究数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上,写成《历书》10卷,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皇极历》。但其中内容与太史令张胄玄的主张颇不相同,因而遭到排斥未得颁行。但《皇极历》的价值却是抹杀不了的,该历中有多方面的革新,如为了解决日、月不均匀运动问题而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推算日月食所在位置,交食的始终时刻,食分大小,以及应食不食,不应食而食等,这些都是以前历法中所没有的。此外,他还创有定朔法、定气法和躔衰法(即日行盈缩之差),采用定气的方法来计算日行度数和交令时刻,为后世所师法。刘焯着有《稽极历法》10卷、《历书》10卷及《五经述议》等,已佚。
〔正 史〕
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也。父洽,郡功曹①。焯犀额龟背,望高视远,聪敏沈深,弱不好弄。少与河间刘炫结盟为友,同受《诗》于同郡刘轨思,受《左传》于广平郭懋当,问《礼》于阜城熊安生,皆不卒业而去。武强交津桥刘智海家素多坟籍,焯与炫就之读书,向经十载,虽衣食不继,晏如②也。遂以儒学知名,为州博士。刺史赵煚引为从事,举秀才,射策甲科③。与着作郎王劭同修国史,兼参议律历,仍直门下省,以待顾问。俄除员外将军。后与诸儒于秘书省考定群言,因假还乡里,县令韦之业引为功曹。寻复入京,与左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国子祭酒苏威、国子祭酒元善、博士萧该、何妥、太学博士房晖远、崔崇德、晋王文学崔赜等于国子共论古今滞义,前贤所不通者。每升座,论难锋起,皆不能屈,杨素等莫不服其精博。六年,运洛阳《石经》至京师,文字磨灭,莫能知者,奉敕与刘炫等考定。
后因国子释奠,与炫二人论义,深挫诸儒,咸怀妒恨,遂为飞章所谤,除名为民。于是优游乡里,专以教授着述为务,孜孜不倦。贾、马、王、郑所传章句,多所是非。《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余部,推步日月之经,量度山海之术,莫不核其根本,穷其秘奥。着《稽极》十卷,《历书》十卷,《五经述议》,并行于世。刘炫聪明博学,名亚于焯,故时人称二刘焉。天下名儒后进,质疑受业,不远千里而至者,不可胜数。论者以为数百年已来,博学通儒,无能出其右者。然怀抱不旷,又啬于财,不行束修者,未尝有所教诲,时人以此少④之。废太子勇闻而召之,未及进谒,诏令事蜀王,非其好也,久之不至。王闻而大怒,遣人枷送于蜀,配之军防。其后典校书籍。王以罪废,焯又与诸儒修定礼律,除云骑尉。
炀帝即位,迁太学博士,俄以疾去职。数年,复被征以侍顾问,因上所着《历书》,与太史令张胃玄多不同,被驳不用。大业六年卒,时年六十七。刘炫为之请谥,朝廷不许。
《隋书·刘焯传》卷七五
〔注 释〕
①郡功曹:一郡之功曹史。功曹,官名。汉朝郡县置功曹史,省称功曹,职掌人事,并参与一郡政务。后世沿之。②晏如:平静、安详的样子。晏,平静、安定。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荆门昼掩,闲庭晏然。”如,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③射策甲科:射策,汉代考试取士方法之一。《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颜注曰:“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④少:轻视,看不起。王充《论衡·程材》:“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至仁寿四年,刘焯上启于东宫,论张胄玄历,兼论律吕。其大旨曰:“乐主于音,音定于律,音不以律,不可克谐,度律均钟,于是乎在。但律终小吕,数复黄钟,旧计未精,终不复始。……考礼诠次,岂有得然,化未移风,将恐由此。匪直长短失于其差,亦自管围乘于其数。又尺寸意定,莫能详考,既乱管弦,亦舛度量。焯皆校定,庶有明发。”
《隋书·律历志》
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人也。为州博士,举秀才,射策甲科。参议律历,仍直门下省,以待顾问。俄除员外将军。隋炀帝即位,迁太学博士。初与刘孝孙共驳张宾历。以它事斥罢。后闻张胄元进用,又增损孝孙历法,更名七曜新术以奏之。袁充与胄元忌之,又罢。开皇二十九年,充奏日长影短,高宗因以历事付皇太子,遣更研详,着日长之候。太子征天下历算之士,咸集于东宫。焯以太子新立,复增修其书,名曰《皇极历》,驳正胄元之短。太子颇嘉之,未获考验。焯为太学博士,负其精博,志解胄元之印。官不满意,又称疾罢归。……。
焯于大业六年卒,年六十七。焯为学不倦,《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十余部,推步日月之经,量度山海之术,莫不核其根本,穷其秘奥。着《稽极》十卷、《历书》十卷,行于世。
清·阮元《畴人传·刘焯》卷一二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813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3-02-15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3主编
2022-11-1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8主编
2022-12-02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03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2-12-21主编
2022-12-07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29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2-16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3-01-24主编
2022-11-29主编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