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黄裳(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31 评论:0

黄裳(公元1146—1194年)字文叔,宋隆庆府普成(今四川梓潼东北)人。幼聪颖。乾道中进士。历任给事中、礼部尚书兼侍读。
黄裳是当时着名的学者,博览群籍,精晓天文地理。其为人也直言敢谏,朝野敬服。着有《王府春秋讲义》、《兼山集》等。


〔正 史〕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学,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曰:“非复前日文叔矣。”
时蜀中饷师①,名为和籴②,实则取民。裳赋《汉中行》,讽③总领李蘩,蘩为罢籴,民便之。改兴元府录事参军。以四川制置使留正荐,召对,论蜀兵民大计。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④,复召。
时光宗登极,裳进对,谓:“中兴规模与守成不同,出攻入守,当据利便之势,不可不定行都⑤。富国强兵,当求功利之实,不可不课吏治。扞内御外,当有缓急之备,不可不立重镇。”其论行都,以为就便利之势,莫若建康。其论吏治,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计资考以久其任。其论重镇,谓自吴至蜀,绵亘万里,曰汉中,曰襄阳,曰江陵,曰鄂渚,曰京口,当为五镇,以将相大臣守之,五镇强则国体重矣。除太学博士,进秘书郎。
迁熹王府翊善⑥,读《春秋》‘王正月’曰:“周之王,即今之帝也。王不能号令诸侯,则王不足为王;帝不能统御郡镇,则帝不足为帝,今之郡县,即古诸侯也。周之王惟不能号令诸侯,故《春秋》必书“王正月”,所以一诸侯之正朔⑦。今天下境土,比祖宗时不能十之四,然犹跨吴、蜀、荆、广、闽、越二百州,任⑧吾民者,二百州守也,任吾兵者,九都统也,苟不能统御,则何以服之?”王曰:“何谓九都统?”裳曰:“唐太宗年十八起义兵,平祸乱。今大王年过之,而国家九都统之说犹有未知,其可不汲汲⑨于学乎?”
他日,王擢用东宫旧人吴端,端诣王谢,王接之中节⑩。裳因讲《左氏》“礼有等衰”,问王:“比(11)待吴端得重轻之节,有之乎?”王曰:“有之。”裳曰:“王者之学,正当见诸行事。今王临事有区别,是得等衰之义矣。”王意益向学。于是作八图以献:曰太极,曰三才本性,曰皇帝王伯(12)学术,曰九流学术,曰天文,曰地理,曰帝王绍运,以百官终焉,各述大旨陈之。每进言曰:“为学之道,当体之以心。王宜以心为严师,于心有一毫不安者,不可为也。”且引前代危亡之事以为儆戒。王谓人曰:“黄翊善之言,人所难堪,惟我能受之。”他日,王过重华宫,寿皇(13)问所讲书,王举以对,寿皇曰:“数不太多乎?”王曰:“讲官训说明白,忱心乐之,不知其多也。”寿皇曰:“黄翊善至诚,所读须谛听之。”
裳久侍王邸,每岁诞节,则陈诗以寓讽。初尝制浑天仪、舆地图,侑以诗章,欲王观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其后又以王所讲三经为诗三章以进。王喜,为置酒,手书其诗以赐之。王尝侍宴宫中,从容为光宗诵《酒诰》,曰:“此黄翊善所教也。”光宗诏劳裳(14),裳曰:“臣不及朱熹,熹学问四十年,若召置府寮,宜有裨益。”光宗嘉纳。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
绍熙二年,迁起居舍人。奏曰:“自古人君不能从谏者,其蔽有三:一曰私心,二曰胜心,三曰忿心。事苟(15)不出于公,而以己见执之,谓之私心;私心生,则以谏者为病(16),而求以胜之;胜心生,则以谏者为仇,而求以逐之。因私而生胜,因胜而生忿,忿心生,则事有不得其理者焉,如潘景珪,常才也,陛下固亦以常人遇之,特以台谏攻之不已,至陛下庇之愈力,事势相激,乃至于此。宜因事静察,使心无所系,则闻台谏之言无不悦,而无欲胜之心,待台谏之心无不诚,而无加忿之意矣。”
三年,试中书舍人。时武备寝(17)弛,裳上疏曰:“寿皇在位三十年,拊循(18)将士,士常恨不得效死以报。陛下诚能留意武事,三军之士孰不感激愿为陛下用乎?”又论:“荆、襄形势居吴、蜀之中,其地四平,若金人捣(19)襄阳,据江陵,按兵以守,则吴、蜀中断,此今日边备之最可忧也。宜分鄂渚兵一二万人屯襄、汉之间,以张形势而壮重地(20)。”时朝廷方宴安,裳所言多不省(21)。
未几,除给事中。赵汝愚除同知枢密院,监察御史汪义端言祖宗之法,宗室不为执政,再疏丑诋汝愚,汝愚乞免官。裳奏:“汝愚事父孝,事君忠,居官廉。忧国爱民,出于天性,如青天白日,奴隶知其清明。义端所见,曾奴隶之不如,不可以居朝列。”于是义端与郡。
裳在琐闼甫一月(22),封驳无虑十数,韩侂胄落阶官,郑汝谐除吏部侍郎,裳皆缴其命。改兵部侍郎,不拜,遂以显谟阁待制充翊善。先是,光宗以忧疑成疾,不过重华宫,裳入疏请五日一朝,至是复苦言之。上曰:“内侍杨舜卿告朕勿过宫。”裳请斩舜卿,且以八事之目为奏,曰忿恩,释怨,辨谗,去疑,责己,畏天,防乱,改过。不报(23)。
裳尝病疽,及是忧愤,创复作,又奏:
陛下之于寿皇,未尽孝敬之道,意者必有所疑也。臣窃推致疑之因,陛下毋乃以焚廪、浚井之事为忧乎?夫焚廪、浚井,在当时或有之。寿皇之子惟陛下一人,寿皇之心,托陛下甚重,爱陛下甚至,故忧陛下甚切。违豫之际(24),烧香祝天,为陛下祈祷。爱子如此,则焚廪、浚井之心,臣有以知其必无也,陛下何疑焉?又无乃(25)以肃宗之事为忧乎?肃宗即位灵武,非明皇意,故不能无疑。寿皇当未倦勤,亲挈神器授之陛下,揖逊之风,同符尧、舜,与明皇之事不可同日而语明矣,陛下何疑焉?又无乃以卫辄之事为忧乎?辄与蒯聩,父子争国。寿皇老且病,乃颐(26)神北宫,以保康宁,而以天下事付之陛下,非有争心也,陛下何疑焉?又无乃以孟子责善为疑乎?父子责善,本生于爱,为子者能知此理,则何至于相夷(27)。寿皇愿陛下为圣帝,责善之心出于忠爱,非贼恩也(28),陛下何疑焉?
此四者,或者之所以为疑,臣以理推之,初无一之可疑者。自父子之间,小有猜疑,此心一萌,方寸遂乱。故天变则疑而不知畏,民困则疑而不知恤,疑宰执专权则不礼大臣,疑台谏生事则不受忠谏,疑嗜欲无害则近酒色,疑君子有党则庇小人。事有不须疑者,莫不以为疑。乃若贵为天子,不以孝闻,敌国闻之,将肆轻侮,此可疑也,而陛下则不疑;小人将起为乱,此可疑也,而陛下则不疑;中外官军,岂无他志,此可疑也,而陛下则不疑。事之可疑者,反不以为疑,颠倒错乱,莫甚于此,祸乱之萌,近在旦夕。宜及今幡然改过,整圣驾,谒两宫,以交父子之欢,则四夷向风,天下慕义矣。
会寿皇不豫,中外忧危,裳抗声谏。上起入宫,裳挽其裾随之至宫门,挥涕而出。乃连章请外,谓:“臣职有三:曰待制,曰侍讲,曰翊善。今使供待制之职乎?则当日夕求对以捄(29)主失,今不过宫,有亏子道,前后三谏而不加听,是待制之职可废也。将使供侍讲之职乎?则当引经援古,劝君以孝,今不问安,不视疾,大义已丧,复讲何书乎?是侍讲之职可废也。将使供翊善之职乎?当究义理,教皇子以孝,陛下不能以孝事寿皇,臣将何说以劝皇子乎?是翊善之职可废也。”因出关待命。及闻寿皇遗诏,乃亟入临(30)。
宁宗即位,裳病不能朝。改礼部尚书,寻兼侍读。力疾入谢,奏曰:
孔子曰:“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又《诗》曰:“靡(31)不有初,鲜克有终。”所谓“有始有卒”者,由其持心之一也;所谓“鲜克有终”者,由其持心之不一也。陛下今日初政固善矣,能保他日常如此乎?请略举已行之事论之。
陛下初理万机,委任大臣,此正得人君持要之道。使(32)大臣得人,常如今日,则陛下虽终身守之可也。臣恐数年之后,亦欲出意作为,躬亲听断,左右迎合,因谓陛下事决外庭,权不归上,陛下能不咈然于心乎?臣恐是时委任大臣,不能如今日之专矣。夫以万机之众,非一人所能酬酢,苟不委任大臣,则必借助左右,小人得志,阴窃主权,引用邪党,其为祸患,何所不至,臣之所忧者一也。
陛下奖用台谏,言无不听,此正得祖宗设官之意。使台谏得人,常如今日,则陛下终身守之亦可也。然臣恐自今以往,台谏之言日关圣听,或斥小人之过,使陛下欲用之而不能,或暴近习之罪,使陛下欲亲之而不可。逆耳之言,不能无厌,左右迎合,因谓陛下奖用台谏,欲闻谠论,而其流弊,致使人主不能自由,陛下能不咈然于心乎?臣恐是时奖用台谏,不能如今日之重矣。夫朝廷所恃以分别善恶者,专在台谏,陛下苟厌其多言,则为台谏者,将咋舌闭口,无所论列。君子日退,小人日进,而天下乱矣,臣之所忧者二也。
二事,朝廷之大者。又以三事之切于陛下之身言之:曰笃于孝爱,勤于学问,薄于嗜好。陛下今皆行之矣,未知数年之后,能保常如今日乎?
又引魏徵十渐以为戒,恳恳数千言。又奏言:“陛下近日所为颇异前日,除授之际,大臣多有不知,臣闻之忧甚而病剧。”盖是时韩侂胄已僭弄威柄,而宰相赵汝愚未之觉,故裳先事言之。及疾革(33),时时独语,曰:“五年之功,无使一日坏之,度(34)吾已不可为,后之君子必有能任其责者。”遂口占遗表而卒,年四十九,上闻之惊悼,赠资政殿学士。
裳为人简易端纯,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笃于孝友,与人言倾尽底蕴。耻一书不读,一物不知。推贤乐善,出乎天性。所为文,明白条达。有《王府春秋讲义》及《兼山集》,论天人之理,性命之源,皆足以发明伊、洛(35)之旨。尝与其乡人陈平父兄弟讲学,平父,张栻之门人也,师友渊源,盖有自来云。嘉定中,谥忠文。子瑾,大宗正丞兼刑部郎官。孙子敏,刑部郎官。


《宋史·黄裳传》卷三九三



〔注 释〕

①饷师:供应军队粮饷。②和籴:指市籴粮草。籴,买进粮食。③讽:讽谕,暗示,劝告。④除丧:也叫“除服”,守孝期满,除去丧服。⑤行都:京师以外,另建的皇帝暂驻施政的都城。⑥翊善:官名。宋光宗时,置王府赞读、翊善、直讲各一员。⑦一:统一;正朔: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表示应天承运,须重定正朔。正,一年的开始。朔,一月的开始。后遂指帝王新颁之历法。⑧任:任使,任用。⑨汲汲:心情迫切的样子。⑩接之中节:接见他时,行为完全符合礼制的规定。(11)比:近来。(12)王伯(ba):春秋战国时期,以所谓仁义治天下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为霸道。后遂以此作为统治国家的两种手段。伯,通“霸”。(13)寿皇:指光宗的父亲孝宗赵眘。退位后居重华宫。(14)劳(lao):慰劳,抚慰。(15)苛:如果。(16)病:害。(17)寝:通“浸”,逐渐。(18)拊循:抚恤,安抚。(19)��:搅扰。(20)张形势而壮重地:加强形势,巩固重地。张,扩大。壮,强壮。(21)省:察。(22)琐闼:镂刻有连琐图案的宫门。此用以指宫禁之中;甫:才,方。(23)不报:没有批复。(24)违豫之际:生病的时候。(25)无乃:用于反问句,意同“岂不”“难道不”。(26)颐:养。(27)夷:诛锄,夷灭。(28)贼恩:破坏恩爱。(29)捄:同“救”,救正。(30)临:哭吊。(31)靡:无。(32)使:假使。(33)疾革:病重。(34)度(duo):揣度,料想。(35)发明伊、洛:发明:阐明;伊、洛:指伊洛之学。宋代程颢与程颐讲学于伊水、洛水之间,故称所创理学为伊洛之学。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789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