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噶礼(正史资料记载_注释_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3日 阅读:159 评论:0

噶礼(公元?—1714年),姓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何和哩四世孙。自荫生授吏部主事。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御征噶尔丹,从于成龙督运中路兵粮。授山西巡抚,勤敏能治事。然甚贪婪,纵吏虐民,民不能堪。擢江南江西总督,益恣肆。受劾,免职。五十三年,置毒食物中谋弑母,其妻纵令纠众毁屋。令自尽,妻从死。

〔正史〕

噶礼,栋鄂氏,满洲正红旗人,何和哩四世孙也。自荫生授吏部主事,再迁郎中。
康熙三十五年,上亲征噶尔丹,次克鲁伦河,噶礼从左都御史于成龙督运中路兵粮,首达行在。召对,当上意,寻擢盛京户部理事官。岁余三迁,授内阁学士。
三十八年,授山西巡抚。噶礼当官勤敏能治事,然贪甚,纵吏虐民,抚山西数年,山西民不能堪。会潞安知府缺员,噶礼疏荐霍州知州李绍祖,绍祖使酒自刎,噶礼匿不以奏。上闻之,下九卿议罪,拟夺噶礼职,上宽之。御史刘若鼐疏论噶礼贪,得赃无虑数十万,太原知府赵凤诏为其腹心,专用酷刑以济贪壑事。下噶礼复奏,得辩释。
平遥民郭明奇等以噶礼庇贪婪知县王绶,走京师诣巡城御史袁桥列诉。桥疏闻,并言:“噶礼通省钱粮加火耗十之二,分补大同、临汾等县亏帑,余并以入己,得四十余万。指修解州祠宇,用巡抚印簿勒捐。令家伶赴平阳、汾州、潞安三府迫富民馈遣,又以讼得临汾、介休富民亢时鼎、梁湄金。纵汾州同知马遴,庇烘洞知县杜连登,皆贪吏。隐平定雹灾。凡七事。”上命噶礼复奏。山西学政邹士璁代太原士民疏留噶礼,御史蔡珍疏劾士璁:“职在衡文,乃与巡抚朋比,且袁桥疏得旨二日后,太原士民即具呈,显为诬伪。噶礼与士璁同城,委为不知,是昏愦也;知而不阻,是悖恩也。请并敕部议处。”寻噶礼复奏,以明奇等屡坐事走京师诬告,并辩桥、珍所言皆无据。下九卿察奏,明奇等下刑部治罪,桥、珍坐诬谴罢。
四十八年,迁户部侍郎,旋擢江南江西总督。噶礼至江南,益恣肆,累疏劾江苏巡抚于准、布政使宜思恭、按察使焦映汉,皆坐罢。知府陈鹏年初为总督阿山劾罢,上复命守苏州;及宜思恭罢,署布政使。鹏年素伉直。忤噶礼。噶礼续劾宜思恭亏帑,又论粮道贾朴建关开河皆有所侵蚀,遂及鹏年核报不实,鹏年复坐罢。噶礼复密疏鹏年虎丘诗怨望,上不为动。
巡抚张伯行有廉声,至则又与噶礼忤。五十年,伯行疏言本科江南乡试取士不协舆论,正考官副都 御史左必蕃亦检举同考官知县王曰俞、方名所荐士有不通文字者。上命尚书张鹏翮如扬州会噶礼及伯行察审。鹏翮至,会谳,既得副考官编修赵晋及曰俞、名诸交通状。伯行欲穷其狱,噶礼盛怒,刑证人,遂罢谳①。伯行乃劾噶礼,谓舆论盛传总督与监临、提调交通鬻举人,及事发,又传总督索银五十万,许不竟其事,请敕解任就谳。噶礼亦劾伯行,谓:“方会谳时,臣正鞫囚,伯行谓臣言不当,臣恐争论失体,缄口结舌。伯行遂阴谋诬陷,以鬻举人得银五十万污臣,臣不能与俱生。”因及伯行专事着书,猜忌糊涂,不能清理案牍。时方有戴名世之狱,又言:“《南山集》刻板在苏州印行,伯行岂得不知?进士方苞以作序连坐,伯行夙友,不肯捕治。”并罗列伯行不职数事。
疏入,上并命解任,令鹏翮会漕运总督赫寿察奏。狱具,晋、曰俞、名及所取士交通得贿,当科场舞弊律论罪;噶礼劾伯行不能清理案牍事实,余皆督抚会衔题咨旧事,苞为伯行逮送刑部,《南山集》刻板在江宁,皆免议;伯行妄奏噶礼鬻举人,当夺职。上切责鹏翮、赫寿瞻徇,又命尚书穆和伦、张廷枢复谳,仍如鹏翮等议。上谕曰:“噶礼才有余,治事敏练,而性喜生事。屡疏劾伯行,朕以伯行操守为天下第一,手批不准。此议是非颠倒!”下九卿、詹事,科道察奏,复谕曰:“噶礼操守,朕不能信,若无张伯行,江南必受其睃削②且半矣。即如陈鹏年稍有声誉,噶礼欲害之,摘虎丘诗有悖谬语,朕阅其诗,初无他意。又劾中军副将李麟骑射皆劣,麟比来迎驾,朕试以骑射,俱优,若令噶礼与较,定不能及。朕于是心疑噶礼矣。互劾之案,遣大臣往谳,为噶礼所制。尔等皆能体朕保全廉吏之心,使正人无所疑惧,则海宇蒙升平之福矣。”九卿等议噶礼与伯行同任封疆,互劾失大臣体,皆夺职。上命留伯行任,噶礼如议夺职。
五十三年,噶礼母叩阍,言噶礼与弟色勒奇、子干都置毒食物中谋弑母,噶礼妻以别户子干泰为子,纵令纠众毁屋。下刑部鞫,得实,拟噶礼当极刑,妻论绞,色勒奇、干都皆斩,干泰发黑龙江,家产没入官。上令噶礼自尽,妻从死,余如部议。


《清史稿》卷二七八


〔注 释〕

①谳 (yan):审判定案。罢谳:停止、中止审判。②睃削:剥削。睃(suo):旧读jun。

〔相关史料〕

初,噶礼之莅两江总督任也,历疏劾罢江苏巡抚于准、布政使宜思泰、按察使焦映汉、督粮道贾朴、知府陈鹏年等。及巡抚张伯行抵江苏任,复以事忤噶礼,于是伯行发辛卯科场不公事。噶礼亦疏劾张伯行。上(康熙帝)览张伯行及噶礼疏,并命解任,下张鹏翮会同总漕赫寿查审。(旋)上切责张鹏翮、赫寿掩饰和解,瞻徇定拟,遗尚书穆和伦、张廷枢前往再谳,下部覆核,如所拟定议。(康熙帝大怒)谕曰:“噶礼虽才具有余,办事敏练,而性喜生事,并未闻有清正之名。其互参之案,皆起于私隙①,听信人言所致,诚为可耻!且噶礼屡次具折参张伯行,朕以张伯行操守为天下第一,断不可参。手批不准,谕旨现在。此所议是非颠倒,下九卿、詹事、科道会同议奏。”寻九卿等议:“噶礼、张伯行并任封疆,不思和衷集事,互相讦参②,玷大臣职,均应革任。”上命张伯行仍留原任,噶礼依议革职。


——清·蒋良骐《东华录》卷二二


〔注 释〕

①私隙:私人仇怨。②讦参:攻击,陷害。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770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