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 - 诗词百科

作者:主编 时间:2023年01月01日 阅读:113 评论:0

如果把你读过的,喜欢的,甚至能背诵的唐诗,尤其是七绝统计一下,你会发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杜牧的。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人称“杜樊川”。他的出身是很高贵的,他的祖父,是中唐名相,也是着名史学家、《通典》的作者杜佑。韦、杜二姓,在当时是大姓,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但是,到杜牧的时代,家道已经中落了。

年轻的时候,杜牧还是很有理想抱负的,他的愿望是“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他敢论列大事,喜言兵,有宰相之才。他二十三岁写了着名的《阿房宫赋》。二十六岁进士及第,仕途却不甚得意。在江西、淮南、安徽等处做了十多年的幕僚。回长安后不久,又要求外放,历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有人说,他的要求外放,是因为京官清要,但俸禄不高;外官待遇要好得多。杜牧因家口之累,所以选择了挣钱多一些的地方官吏。恐怕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仕途的险恶。中唐后期到晚唐的政治局势,已经不是任何人可以改变左右得了的了。于是,杜牧选择了看似放浪的纵情诗酒的生活。

于是,人们会立刻想起他那首着名的《遣怀》:

  落拓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人淮南节度使牛僧儒幕,居扬州,不过两年。大概也是他人生最苦闷的时期,加上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商业都会,不必讳言,“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赠别》),“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的生活曾让他流连,他也曾经倚红偎翠,俊赏风流,但这并不是真实的杜牧。

杜牧的诗歌,在中唐后期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他又与杜甫并称,杜甫称“老杜”,他称“小杜”。这并非因为他们同姓,而是因为他的诗歌继承了杜甫忧国伤时、指斥时弊的精神。比如他的《过田家宅》:

  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

奉城园里地,墙缺见蓬蒿。

他的诗,常常借咏古以讽今,如《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他的咏物抒怀,酬应赠答等诗也多有精彩之作。尤其是七绝,成就更高。明杨慎论唐人绝句,以为“擅场则王江宁(王昌龄),骖乘则李彰明(李白),偏美则刘中山(刘禹锡),遗响则杜樊川”。他的七绝,流传极广,至今仍播在人口,我们随便可以举出许多: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这样的诗,在他的诗集中俯拾即是。清李调元说“杜牧之诗,轻倩秀艳,在唐贤中另是一种笔意。故学诗者不读小杜,诗必不韵”(《李调元诗话》),不是夸张之词。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3013102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