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司马懿》事迹_简介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20 评论:0

“死诸葛走生仲达。”司马懿听到老百姓讽刺他的这句笑话后,聊以解嘲地说: “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意思是说,我能料到诸葛亮活着的计谋,不能料出他死后的计谋呀! 从史实来看,司马懿的这句话倒有几分道理。在三国时代,司马懿是以谋略见长的,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作战指挥方面。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公元179年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曹操时,他担任过丞相主薄、军司马等一般职务,曾进献军屯之策与拉孙权打关羽之计,其军事才干已崭露头角。曹丕称帝后,他升任抚军将军和录尚书事,参与了曹魏最高统治集团大政方针的谋划。曹睿执政时期,他统帅魏军独挡一面,表现了杰出的指挥艺术。

先斩后奏 奔袭上庸

关羽北攻襄阳时,因兵力不足,多次求援于驻屯上庸(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南)的蜀将孟达,孟达按兵不动。关羽战败后,孟达便率兵投降了曹魏。魏文帝曹丕对他非常器重,封他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国合并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郡(相当于今湖北南漳、保康、房县、竹山、竹溪和陕西安康等县),又封他为新城太守。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曹丕病逝,与孟达关系亲密的桓阶和夏侯尚两个大臣也相继死去。新继位的魏明帝曹睿派司马懿领兵驻屯宛城(今河南南阳),以骠骑将军之职主管荆州、豫州(今河南中部、北部)的军事事务。于是,孟达疑虑起来,觉得司马懿是在监视他。诸葛亮得知这一情况后,乘机写信劝孟达起兵反魏,回归蜀汉,孟达同意了。但是,诸葛亮对孟达是很不放心的,知道他是个见利忘义、反复不定的人。为了弥补丢失荆州的重大损失,争取从侧翼牵制魏军兵力,配合蜀军北出祁山,取得上庸地区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诸葛亮决定用计促成孟达迅速起兵反魏。为此派了一个名叫郭模的人向驻屯于魏兴(今陕西安康县西北)的魏军将领申仪诈降,故意将孟达要举兵反魏的消息透露给他。申仪早与孟达不和,得此情报,十分高兴,立即上报司马懿。孟达闻讯十分不安,想立即起兵,又拿不定主意,便寄书成都,与诸葛亮商量。

司马懿得到申仪的报告后,判明了诸葛亮的意图,为了延缓反叛的爆发,他写信给孟达说: “将军过去背弃了刘备,蜀汉上下,无不切齿痛恨于你。魏国对你一向十分信重,封高官、任要职,又委你图蜀大事。所以,诸葛亮早就想除掉你,苦于无计可施。如果将军真与蜀军相通,诸葛亮怎么会把这样重要的消息泄漏出来呢? 显而易见,郭模的降魏及其所送情报都是不可信的,完全是诸葛亮的离间之计,目的是想借魏军之刀杀害将军。因此,将军不应当有任何疑虑。”孟达识别不出这条缓兵之计,以为司马懿真的对他没有怀疑,觉得用不着迅速起兵了。紧接着,诸葛亮来信,告诉孟达不要相信司马懿的任何言语,必须马上举兵归蜀,迅速加固城防,准备迎击魏军进攻。否则,就会功败垂成,甚至丢掉脑袋。孟达这才决定公开举兵反魏,同时又给诸葛亮回信说: “宛城和洛阳远距八百里,上庸又远离宛城一千二百里。即使司马懿得知我起兵,也必须奏报魏明帝,待批复圣旨到达宛城后,才能出兵。其间最少需要一个来月。至时,我的城防和布置均已完成。上庸偏僻,地势险要,司马懿是不会亲自出马的,别的将领来则不足为虑。”孟达的大意给司马懿提供了奔袭的条件。

司马懿给孟达写信之后,立即调遣精兵,准备讨伐孟达。将领们认为: 孟达是否与蜀汉相通,最好再观察一下,不宜贸然出兵。司马懿解释说: “孟达是个反复无常、不讲信义的人,他举兵叛魏是必然的,只是目前还举棋不定。如不乘此良机迅速平定,就会后患无穷。”司马懿断然决定,先斩后奏,奔袭上庸。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正月,司马懿亲自率领一支精兵从宛城出发,昼夜兼程,以每日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八天进抵上庸城外。这时,孟达的城防布置刚刚开始,只好仓促组织抵抗。他写信给诸葛亮说: “我公开反魏刚刚八天,司马懿就兵临城下,简直太神速了! ”上庸城,三面环水,孟达在水中设置了一道木制的栅栏。司马懿遣军渡水,一举攻破木栅,直逼城前,接着兵分八路,同时进攻,猛攻持续到第六天时,孟达的外甥邓贤和李辅等人开门投降,魏军攻入城中,杀死了孟达,俘获一万多人。迅速结束了战斗。

奔袭上庸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作战时间虽然不长,战斗过程也不复杂,但司马懿的指挥却是非常出色的。首先,他正确地分析了诸葛亮的意图,掌握了孟达的为人与品行,因而正确地判断了敌情及其发展趋势,成功地施行了缓兵之计; 其次,他以很大的魄力机断行事,不顾风险,毅然决定打破先奏后斩的常规,做到了出敌意外; 再次,他率兵出发后,以日行一百五十里的速度,以八面同时攻城的方式,一鼓作气,不到半个月就结束了战役,把诸葛亮蓄谋已久的重大计划扼杀于摇篮之中,达到了速战速决的目的。当然,孟达起初优柔寡断,贻误战机,以后又盲目自信,麻痹轻敌,也给司马懿造成了可乘之机。这一战役,有力地说明了司马懿具有杰出的指挥谋算能力。

司马懿的谋算能力在抗击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战争中也作了充分的表演。太和五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司马懿率领魏军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以退兵诱敌,司马懿谨慎追赶,后来由于部将催逼,被迫派兵出战,被蜀军战败,损失三千多人,蜀军因粮尽而退。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兵出斜谷,在渭水南岸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与司马懿对阵,司马懿还是坚守不战。诸葛亮用送女人衣服给他的手段羞辱他,他也不生气。部下强烈要求出战,他就用向皇上请战的手段压制,最后终于迫退了蜀军。从表面上看,司马懿是非常被动,实质上,他是很高明的。他知道诸葛亮治军有方,出战不一定能够获胜,但是,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非常困难,不可能坚持长期战争。于是,他就抓住蜀军这一致命弱点,坚守不战,用时间拖垮蜀军,使得足智多谋、指挥卓越的诸葛亮也无可奈何,只好布置退兵。可见,司马懿的谋算是很正确的,他采取的以守为攻的方法也是很高明的。由于阻击蜀军有功,青龙三年(公元235年),他被提升为太尉,成为主管曹魏全国军事的统帅。

先计后战 讨平辽东

景初元年(公元237年),辽东太守公孙渊(字文懿)背叛魏国,自立为燕王,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下设文武百官,与曹魏抗衡。同时派大将军卑衍、杨祚领兵数万,依托辽河的有利地势,坚营高垒,准备防御魏军的进攻。

魏明帝曹睿闻讯,立即将司马懿从长安召回洛阳,商量如何平叛。司马懿主动提出,只率四万人马前去讨平叛乱。曹睿担心兵少路远,难以取胜。司马懿说: “兵不在多,只要善于计谋,就能出奇制胜。”曹睿一听,非常高兴,进一步问道:“你估计我军出动后,公孙渊会采取什么对策呢?”司马懿回答说: “放弃襄平,主动转移是上策; 防守辽河,阻击我军,是中策; 坚守襄平,就要当俘虏了。我判定,公孙渊绝对不会弃城退走,他估计我军孤军深入,不能坚持长期作战,必然要依托辽河的天然屏障阻击我军,这是次等、下等的计策呀,岂有不败之理! ” “那么,你估计这次远征辽东,往返需要多长时间呢?”曹睿又问。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说道: “前去需要一百天,回来需要一百天,作战需要一百天,休整需要六十天,一年的时间足够用了。”曹睿见司马懿对如何作战的方案已经考虑成熟,很为满意,便委派他率军四万前往辽东平定叛乱。

公孙渊得知司马懿将要率兵前来,很是害怕,立即遣使向孙权求救,表示愿意臣服于东吴。孙权同意出兵攻魏,声援辽东,但同时写信给公孙渊说: “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之。”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三月,司马懿率领步骑四万,从洛阳出发,魏明帝亲自送出西明门。这一年,司马懿已经五十九岁了,比当年曹操远征乌桓时还大七岁。但他老当益壮,满怀胜利信心,领兵远征。六月,魏军到达辽河西岸。这时,卑衍、杨祚已在辽河东岸筑了长达六、七十里长的防线,修建了坚固的营寨。魏军到达后,卑衍采取坚守不战的办法,企图与魏军长期隔河对峙,以便用时间拖垮魏军。司马懿便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以少量人马伪装主力,向燕军营寨南部进攻,吸引住燕军的注意力,司马懿率领大军从燕营北部偷渡辽河。过河后,随即命令部队沉掉了渡河的船只,毁掉了浮桥,逼近燕营,傍辽河构筑工事,摆出了一副持久作战的姿态。然而,司马懿并不发动进攻,却率领主力绕开敌营直奔襄平而去。有的将领不明白司马懿的意图,就说: “只围困而不进攻,又绕开敌营而走,太不能显示我军的威力了吧? ”司马懿解释道:“敌军凭借坚固的营寨,企图疲惫以至拖垮我军,我们如果去攻打,岂不正中敌人下怀?这是王邑在昆明蒙受失败耻辱的教训啊! 兵法上说,攻其必救,就可迫敌出战。敌军主力集结在辽河一线,后方空虚,我军直指其老巢襄平,他们必然回兵救援。那时,我们不就可以大量地消灭敌人了吗!”众将恍然大悟。

魏军一举突破辽河天险,并弃营不攻,直扑襄平,卑衍、杨祚十分惊慌,生怕老巢空虚不保,立即率领全军回援,企图堵截魏军。司马懿待燕军进到适当地点,迅速率军反击。魏军士气旺盛,一连打了三个大胜仗。卑衍、杨柞率领败军,逃回襄平城内。司马懿乘胜进军,兵临襄平城下。

这时,正好赶上连日暴雨,辽河河水猛涨,淹没了两岸大片地方。襄平城四周,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乡,有的地方水深达到数尺。魏军急切不能合围,营帐全都泡在水中。有的官兵提出转移到高地扎营,司马懿传令道: “有敢言迁营者斩首! ” 都督令史张静违反命令又要求迁营,果然被司马懿斩首示众。魏军被迫泡在水中,处境非常困难。公孙渊乘机命令城中的部队与老百姓出城放牧、打柴。有的将领见有机可乘,就要求消灭掉出城的敌军,司马懿不同意。一个名叫陈珪的问他: “过去打上庸时,八路并进,日夜攻打,只用了六天,就攻破了城池,杀掉了孟达。现在我军远道而来,反而不急于攻打敌人,是何道理? ”司马懿笑道: “那时,孟达兵少粮多,可支一年,我军人数四倍于敌而粮食不够一月,以一月图一年,怎么能不速战速决呢?以四人攻打一人,则是可以速战速决的,所以不计死伤,猛攻上庸,实质上是与粮食竞争。现在情况不同了,敌众我寡,敌饥我饱,又逢大雨,难以速战速决。此次出兵辽东,不怕燕军坚守,就怕燕军跑掉。目前,我军虽少,粮草充足,燕军虽多,粮草将尽。如果消灭出城放牧、打柴之敌,抢走他们的牛马,在我军没有完成合围的情况下,不就等于迫使燕军逃跑吗?公孙渊依仗人数众多和雨天大水给我军带来的困难,继续坚持,不肯认输。我们何不将计就计,主动示弱,使他们安心。等到雨停、水退、敌军粮尽之时,再发动攻势,不比现在捡点小便宜强得多吗? 用兵的决窍在于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变化啊! ”大家听了非常信服。于是,司马懿率领部队,一面继续合围襄平,一面暗中赶做大批楼车、钩梯,待机攻城。

不久,雨停了,水逐渐退去,魏军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接着,司马懿抓住燕军粮草基本断绝之机,对襄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为了突破城防,司马懿指挥魏军挖地道、堆土山,上下结合,配以楼车、钩梯,轮番进攻。时过不久,公孙渊支持不住,遣使出城求和,司马懿不准,他捎话给公孙渊说: “既敢对阵,或战或守或走,三者都不能,就应降应死,岂有求和之理。”公孙渊无奈,只好继续抵抗。但是,他的士卒早已饥疲不堪,军心早已瓦解,大将军杨祚首先开城投降。司马懿挥军入城,一举击毙燕军七千多人,公孙渊向外突围时被魏军杀死于乱军之中,余众全部投降。襄平攻占之后,所谓燕王朝的其它几个郡都望风而降。平叛作战果然只用了三个多月。第二年春,司马懿按照原定的一年计划,如期班师回朝。

平定辽东之战,具有进步意义,它制止了公孙渊的分裂割据,维护了已经形成的统一局面。司马懿的军事指挥才能,在这次作战中发挥得尤为出色: 战前,他对作战需要的兵力、时间和敌方可能采取的对策都做出了十分准确的判断。如果不了解从洛阳到辽东的天时、地理情况,不了解公孙渊的军情和实力,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不进行一番认真的周密的分析研究,是不可能如此 “料事如神”的。

对于司马懿的指挥艺术,古人早有公允的评论,例如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这个看法是正确的,善于谋算是司马懿指挥艺术上的主要特点。

司马懿回到洛阳后不久,魏明帝曹睿病死。此后,他将其善于谋略的特长用于政治斗争之中,采取了许多计谋,搞掉了曹爽集团,控制了皇帝,掌握了曹魏政权。为司马氏以晋代魏奠定了基础。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他在讨伐政敌王凌回师之后病死,终年七十二岁。

① 《晋书·宣帝纪》。
① 《晋书·宣帝纪》。
① 《晋书·宣帝纪》。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804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