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韩信》事迹_简介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16 评论:0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的一天,汉王刘邦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忽然旌旗蔽日,鼓号齐鸣,坛台高筑,刘邦要亲自登坛拜将。众将领见状个个暗自高兴,都希望汉王能拜自己为大将。然而,当见到登坛受拜的大将时,大家不禁面面相觑,“一军皆惊”。这位大将竟是小小的治粟都尉韩信。

初 露 锋 芒


韩信是秦末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父母早丧,家贫如洗。他既不会经商,又不会务农,终日挂剑闲游,靠乞食度日,人们都厌烦他。
韩信常向一位亭长乞食。亭长的妻子为了拒绝韩信,便早早地把饭吃了,韩信一去,只讨了个没趣,一气之下,愤然离去。一次,韩信在河边钓鱼,一位漂母(洗衣服的妇女)见他饿得可怜,就一连给他几十天的饭吃。韩信很感激,说: 以后我一定重重报答您。漂母听后很生气地说: 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是见你可怜才送给你饭吃,岂是希望你报答?
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一天,有一个青年想侮辱韩信,说: 你虽然个头大,又喜好佩带宝剑,实际上外强中干,你若不怕死,就用剑刺我,怕死,就从我裤裆下爬过去! 韩信默默地注视他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忍气吞声地伏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于是,这件事成为当时淮阴的笑谈。其实,这些特殊经历恰恰锻炼了韩信百折不挠、虚怀若谷的性格。这种性格,是他日后成为杰出将领的潜在条件。
不久,陈胜、吴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秦末农民大起义,韩信投奔项梁起义军,当个无足轻重的小官,默默无闻。项梁死后,又隶属项羽,任主更直宿卫的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出谋献策,都没得到重视和采纳。他感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又改而投奔刘邦。开始,刘邦只让他当个治粟都尉(掌管粮秣的官),也未予以重任。韩信怀才不遇,又想脱离刘邦。这时,汉相萧何发现了他。
原来,萧何从几次谈话中,发现韩信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于是把韩信从逃跑的路上追了回来,并极力向刘邦推荐。萧何说: “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刘邦采纳了萧何的推荐,这才拜韩信为大将。
韩信受任为大将后,刘邦向他请教同项羽争夺天下的计策。韩信侃侃而谈,对项羽作了入木三分的分析。他说: 项羽虽号称勇悍仁强,但徒有其名。项羽不能用人,不择善而行,其“勇”只是 “匹夫之勇”; 项羽对人表面上恭敬慈爱,实质上不敢大胆用人,有功不赏,有时官印都抚摸得没了棱角还下不了封赐的决心,这就是所谓 “妇人之仁”; 项羽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迁逐义帝,残杀百姓,“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
接着,韩信又分析了刘邦争胜天下的有利条件,说:“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他满怀信心地指出,“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的这一席话,分析了楚汉双方的利弊得失,指出了汉军必胜、楚军必败的主客观条件,是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正确看法。汉王闻之“大喜”,只恨拜韩信为大将太晚。不久,刘邦采纳了韩信暗渡陈仓的妙计,展开了长达数年之久的楚汉战争。

背 水 列 阵


汉高帝元年八月,刘邦利用项羽攻齐的机会潜出汉中,挥兵东向。次年四月袭取彭城,旋因骄傲轻敌,被项羽反击获胜,退守成皋、荥阳一带。刘邦决定亲率汉军主力坚守成皋、荥阳地区,同时联络一切反楚势力,从两翼和侧后对楚军进行夹击,以便消耗对方,发展自己。谋士张良向刘邦献计说: 九江王英布是员猛将,现与项羽有矛盾,可与之联络; 巨野的彭越和齐王田荣,是项羽的大敌,可用以袭扰楚军后方;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于是刘邦在联络英布、争取彭越的同时,特别重用韩信,命其率一部兵力,扫平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迂回楚军侧后,达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
当时,北方有魏、代、赵、燕、齐等割据势力,在刘邦彭城失败后,他们都依附于项羽,反对汉军。其中魏王豹踞河东,西进可以威胁关中,南下可以割断关中与荥阳的联系,对荥阳威胁甚大。刘邦派韩信、灌婴、曹参等首先攻魏,以解除翼侧威胁。八月,魏王豹集重兵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洲镇),断临晋交通,阻止汉军渡河。韩信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集结船只佯由临晋渡河,暗中却调动军队,出其不意地从夏阳(今陕西韩城南)用木罂缶(小口大腹的水桶)渡河,奔袭魏王豹的后方安邑(今山西夏县西)。魏王仓皇应战,兵败被俘。
灭魏之后,黄河以北尚有代、赵、燕及山东的田齐四个割据势力。他们依附项羽,对抗刘邦。韩信针对这种情况,向刘邦提出 “北举(攻取)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战略计划。刘邦表示赞同,给韩信增兵三万,派张耳协助韩信去开辟北面战场。
同年九月,韩信攻破代国。接着越太行山东进,乘胜击赵。赵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大军于太行山八隘口之一的井陉口(今河北获鹿西的土门关),占据有利地形,构筑壁垒,准备与汉军决战。连绵千里的太行山脉,共有八陉,井陉是第五陉,是联接代、赵的咽喉要道。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建议说: 井陉谷深,路狭,汉军一路纵队,首尾数百里,其辎重粮食必在队尾; 我愿领奇兵三万,从小道迂回袭其辎重,使汉军粮绝兵疲,“野无所掠”,不出十日,韩信、张耳之头可献与足下。岂知陈余是个僵化迂腐的儒生,恪守 “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信条,主张堂堂正正地与汉军作战。他说: 兵法言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称十万,实不过数千,千里来袭,亦已疲惫,放此避而不击,诸侯岂不笑我胆怯吗?于是拒绝采纳李左车之计。
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计,心中暗喜,遂放心大胆纵兵深入,在井陉口以西三十里的地方屯扎。半夜,韩信派出轻骑二千人,每人携一面红旗,潜伏到赵军营垒附近。行前,韩信告诫他们说: 赵军若见我军退走,必然会倾巢出动追击,你们则趁机冲进赵营,拔掉赵军旗帜,换上汉军红旗。正面,韩信以万人进至绵蔓水(今河北井陉西)东岸,背水列阵。韩信令部将传喻三军说: 今天破赵军后会餐。诸将闻言,都不相信。的确,韩信此时列个背水阵,是很出人意外的。背水作战,在当时已列为兵家之大忌,韩信竟然不顾这条禁忌,一反常规铤而走险,不能不使部下困惑不解。拂晓,陈余等赵将从营垒中看见汉军背水列阵,也都嘲笑韩信不会用兵,于是打开营垒大门,倾巢出动与汉军决战。汉军虽只有一万人,因背倚河水,后退无路,无不奋勇向前,与赵军死拼。同时,深夜设伏的二千汉骑早已冲进赵军营中,拔掉赵旗,换上红旗。赵军久战不胜,欲收兵回营,忽见营中都是汉旗,顿时军心大乱。汉军前后夹击,大败赵军,活捉了赵王歇。
战后,当有人问到韩信为什么背水作战时,韩信笑道: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此战敌众我寡,若将军队部署于生地,岂不都想夺路逃生?因而必须把军队部署于死地(无路可退之地)。逼迫士兵人人奋勉,死力拼杀。韩信上面谈的还只是背水阵作战效果的一方面。另一方面,背水阵还麻痹了对方,助长了赵军的轻敌思想,诱使赵军脱离有利地形和阵地,倾巢出击,使汉军迂回部队可以顺利地偷袭赵军大营。韩信的背水阵,实在是因地制宜、出奇制胜的妙棋,是知己知彼、灵活运用兵法原则的典型。
韩信破赵之后,好言劝降李左车,以礼相待,恭敬地说: “诚令成安君(陈余)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擒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于是虚心地向李左车请教下一步用兵之计。李左车认为“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劝韩信束甲休兵、安抚赵国、劝燕降顺、准备攻齐。韩信采纳了李左车之策,派人劝降燕国,并请刘邦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赵地。然后 “案甲休兵”,整军训练。高帝三年(前204年),韩信又奉刘邦之命率兵进攻齐国。
齐王田广闻汉军来攻,一面领兵退守高密,一面派人向项羽求救。不久,项羽派大将龙且率二十万人救齐。楚、齐军合为一股,与汉军夹潍水布成阵势。有人劝龙且说: 汉军远征作战,势不可挡,而齐、楚军靠近家乡,易兵败散逃。不如顿兵休战,暗派人潜入被汉军攻占的城池,策动百姓反抗,使汉军“无所得食”,可不战而降。龙且趾高气扬地说: 我深知韩信为人,容易对付; 而且,我领兵救齐,却不战而胜,功劳何在?今若战而胜之,齐国大半疆土岂不垂手可得?于是执意与汉军决战。但是龙且做梦也没想到,韩信正连夜为他这位骄傲的将军准备墓地。
韩信仔细观察战场地形,决定再用水战破敌。他连夜秘密派人装满一万多个沙袋,将潍水上游堵起来。次日上午,韩信率军过河进攻龙且,未战几合,佯败退兵。龙且不知是计,得意地说: 我早知道韩信胆小。遂纵兵追过河去。韩信暗使人扒开上游沙袋,飞奔而下的大水将正在过河的齐、楚军截为两段。韩信回兵攻击,全歼已过河的齐楚军,齐王逃跑,龙且战死,岸上之敌也自行溃散。汉军完全占领齐地。
在韩信消灭楚将龙且后,项羽曾托人劝说他“反汉与楚连合”,并答应灭汉后与其平分天下。韩信义正辞严地回答:“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执戟卫士),言不听,画(谋划)不用,故背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背之不祥,虽死不易。”一席话,反映了韩信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誓为汉室统一大业鞠躬尽瘁的决心。
韩信连克魏、代、赵、燕、齐五国,占领了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和山东的大部地区,“战必胜,攻必取”,纵横驰骋,取得北面战场的全部胜利,完成了对成皋楚军的战略包围。韩信在北面战场的胜利,有利地支持了刘邦在正面战场的作战,为刘汉政权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评说: 韩信扫平黄河以北,从翼侧夹击项羽,“尤为楚汉兴亡之一大关键也”。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十月,韩信应刘邦所召,统兵与主力会师,参加对项羽的垓下决战,大败楚军,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刘邦以韩信功高,把他列为开国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认为: “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

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②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④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① 《汉书·张良传》。
① 《汉书·韩信传》。
①② 《汉书·韩信传》
① 《史记·淮阴侯列传》
① (清)郭嵩焘《史记札记》卷五上。
② 《资治通鉴》卷十二,高帝十一年。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802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