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郭子仪》事迹_简介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01 评论:0

郭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生于公元697年,死于公元781年。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叡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从开元初年由武举出任左卫长史开始,渡过了六十多年的军事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他多次担任过军事要职,参与指挥了历次重大的平叛战争,是唐朝中期著名的大将,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先疲后打 断敌退路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正式爆发。十五万叛军从范阳(今北京城西南)大举南下,旬月之间,攻占了河北各郡和河南荥阳、洛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唐朝处于危亡之秋。在这紧急时刻,朔方(唐方镇名,镇治在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右兵马使郭子仪被任为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兵东讨叛军。四月,郭子仪收复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两郡之后,兵出井陉,会合李光弼一军,一举攻占了史思明坚守四十多天的九门(今河北藁城县西北)、藁城两县。至此,常山郡九县全为唐军收复。安、史叛军的后路受到了严重威胁。
安禄山的后方基地在平卢(今辽宁朝阳)和范阳两镇。他占领洛阳后所以不急于西进,一则为谋称帝,二则为固后路。河北各郡是洛阳至范阳的必经之地,既是其后路,也是其退路,如果河北失守,安禄山就将陷入后路断绝的困境。因此,他一得知颜杲卿、颜真卿起兵反抗的消息,立即令主将史思明率几万人马回救河北。在这种情况下,李光弼和郭子仪兵出井陉、攻其后路,这一出击方向的选择是很正确的。
郭、李两军攻占九门、藁城两县后,率兵退往常山(今河北正定)。史思明立即收整人马,跟踪而进。郭子仪见史思明“我行亦行、我止亦止”,便将计就计,派出五百精锐骑兵,牵着史思明疾速北进。史思明不知是计,一连追了三天三夜,追到行唐县时,已经人困马乏了。当他发现前面只是五百骑兵时,才知上了当。于是东退沙河(今河北行唐和新乐两县之间)休整。郭子仪乘其疲劳之机发起进攻,又打了一个胜仗。
安禄山得知史思明接战不利,就增派蔡希德从洛阳率步骑兵两万北上,令牛廷玠从范阳率兵一万南下,增援史思明。这使河北地区的叛军增加到五万多人。
郭子仪所部兵力总数虽然多于叛军,但他没有急于与敌交战,仍旧实行疲敌计策。他率朔方军从沙河、行唐继续北走,引诱叛军追击。史思明因兵力大增,不再顾虑,放心追赶。郭子仪到达恒阳(今河北曲阳)后,深沟高垒,采取 “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夜袭其幕”的战术,使四、五万叛军处于欲战不可、欲退不得、欲休息也不能的疲劳状态之中。
六月底,郭子仪见史思明的几万人马已经被拖到相当疲劳的程度,决定大规模出击。他联合李光弼一军共十万余人,在嘉山(今河北定县西)与五万叛军展开了一场大战。结果杀死四万多人,俘虏一千多人。史思明被打得从马背上掉了下来,帽子丢了,鞋子也丢了,扶着半截枪杆,狼狈逃回营中,急率残部退守博陵(今河北定县)。郭、李两军乘胜进围博陵。
嘉山一战,唐军声威大振,河北十多个郡纷纷杀死叛军守将,归降唐朝。安禄山的后路、退路被切断了,其来往通信使者皆为唐军捕获。洛阳的叛军,家属都在范阳、平卢,听说退路已绝,无不惶惶不安。加上唐将哥舒翰坚守潼关,致使安禄山陷入西进不得,北退不能的被动地位。他非常恐慌,将其狗头军师高尚、严庄叫来骂道:你们教我造反,说是万全。现在过去了好几个月,我只剩下汴、郑几州,必被唐军两面夹攻。万全在哪里? 于是,“议弃洛阳,走归范阳”
这一大好局面是郭子仪与李光弼联合作战的结果。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郭子仪采取的疲敌战术。本来,郭、李两军十万余人,迎战五万叛军已是优势。但是,郭子仪在战术上采取谨慎态度,用走、扰等多种办法使敌一疲再疲,因而在嘉山打了唐军出战以来第一个最大的歼灭战,切断了敌军退路,改变了整个战争形势。这时,唐王朝如果采取郭子仪和李光弼提出的坚守潼关、北攻范阳的方略,则消灭安、史叛军于黄河南北已不需要多长时间。但是,极端骄傲又极端昏庸的唐玄宗,听不进这些正确意见,强迫哥舒翰率领缺乏训练的潼关守军展开战略反攻,使其全军覆没。叛军随即西出潼关,攻入长安,唐玄宗仓惶逃往成都。唐王朝的东、西两京均被叛军占领,战局急剧恶化。

借兵回纥 收复两京


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帝位,年号至德,是为唐肃宗。郭子仪奉命率朔方军五万人前往保驾。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唐军集结于朔方的军队有了增强;叛军方面,出现了分裂,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史思明驻军范阳后,不听安庆绪的调动。在这种情况下,唐肃宗决定展开战略反攻,首先收复东西两京。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唐肃宗任命其子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而以郭子仪为副元帅,授以收复两京的任务。李俶并无军事才能,实际指挥重任落在郭子仪身上。
五月,郭子仪率军从凤翔东进,准备进取长安。在城西清渠与叛军安守忠、李归仁部相遇。两军相持七天之后,安守忠、李归仁佯退,郭子仪没有识破敌计,挥军追赶。安守忠、李归仁随即以九千骑兵摆了一个长蛇阵。郭子仪又错误地攻其中部。叛军即张首尾两翼,和步兵一道夹击唐军,结果唐军大败,郭子仪只得收集溃军,退保武功。
清渠之战所以失利,不但由于郭子仪指挥不当,缺乏对付精锐骑兵的经验; 同时也证明反攻长安的时机还不成熟。九月十二日,唐军经过三四个月的兵力加强之后,唐肃宗又令李俶和郭子仪率领十五万大军再次反攻长安。二十七日,唐军进至长安西,列阵于香积寺(今陕西长安南)以北,与安守忠、李归仁和张通儒率领的十万叛军对阵。
郭子仪接受清渠之战中遭到叛军骑兵冲击而迅速溃败的教训,加强了纵深部署,他自己率领中军,而以李嗣业为前军,王恩礼为后军。同时加强了翼侧的掩护。交战开始以后,叛军李归仁部首先向唐军挑战。李嗣业即率前军出击,将李归仁打退。但是,叛军迅速调整部署,集中兵力迎战李嗣业,很快击溃了唐军。李嗣业乘叛军抢夺唐军丢弃物质之机,整顿队伍,调整队形,再次发起猛攻。由于李嗣业身先士卒,带头冲锋,战场形势很快好转。
叛军见正面进攻没有进展,就出动骑兵向唐军阵东迂回,企图袭击唐军右侧。郭子仪发现这一情况,立即令出身于回纥铁勒部落的将领仆固怀恩,率四千回纥(维吾尔族古政权名)骑兵迎击。这支回纥骑兵,是郭子仪为了对付叛军骑兵,特地建议唐肃宗向回纥怀仁可汗借来的。其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很强。一下子就将叛军骑兵消灭了一大半。然后,郭子仪又令其迂回到叛军阵后发动袭击,同时指挥前军和中军发动猛攻,在唐军的两面夹击之下,叛军逐渐败溃。经过半天激战,唐军歼敌六万余人。叛军残部逃往长安城内。这时,唐军本应乘胜追击并截断叛军东逃之路,但是,元帅李俶以疲劳为由而收兵,郭子仪也没有主张追击。结果,安守忠、李归仁、张通儒当夜放弃长安,率军东撤。郭子仪这一失策,使叛军有生力量得以东走,给尔后的战斗增添了困难。第二天,唐军胜利地收复了西京长安。
三天以后,郭子仪才率兵继续东进。唐军的迟缓行动,使叛军得以重新部署。为了确保洛阳,安庆绪令严庄率领防守洛阳的主力部队西上,会合从长安东退之军,合力阻击唐军。这时,叛军的总兵力仍有十五万人。
十月十五日,郭子仪在新店(今河南陕县西)与叛军主力遭遇。叛军依山列阵。郭子仪首先从正面进攻,并令回纥骑兵从侧后袭击。当正面进攻失利之际,仆固怀恩率领的回纥骑兵赶到南山(位于新店之南),对叛军侧翼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叛军畏惧回纥骑兵,一见射来的箭是回纥骑兵之箭,立即惊恐溃乱。郭子仪乘机指挥大军发起猛攻,形成两面夹攻,又大败叛军,严庄等叛军将领率残部东逃。
十月十六日夜晚,安庆绪听说主力战败,万分惊慌,仅率三百骑兵和一千多步兵从洛阳逃往邺城(今河南安阳)。十八日,唐军胜利收复东京洛阳。郭子仪因收复两京有功,晋封代国公。唐肃宗也发出了“虽吾之国家,实由卿再造”的赞叹。郭子仪由此而名声大震。
其实,郭子仪对收复两京的作战指挥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针对叛军骑兵精悍的特点,采取梯次配置、两面夹攻的战术,充分发挥回纥骑兵勇猛善战的特长,使之迎战敌骑、袭敌侧翼,都是很正确、很成功的。然而,他不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借兵助剿之先例,则是非常错误的。昏庸的唐肃宗甚至主动提出了“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的无耻条件,更加造成了无穷的后患。在进军长安和洛阳的作战中,唐军十几万兵力集中于一个方向,没有多路配合,结果形成了由西向东的赶鸭子局面,不能全歼叛军有生力量。从根本上说,唐军的反攻以收复两京为主要目标也是严重失策的。当然,这些错误主要是由急功近利的唐肃宗造成的。

免胄见酋 单骑退敌


收复两京以后,郭子仪开始了一段曲折的经历: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唐军在邺城外大溃败后,他第一次被解除兵权;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光弼失守河阳之后,他被重新起用,出兵河东,刚打了几个胜仗,因受新即帝位的唐代宗李俶(后改名李豫)所疑,第二次被解除兵权,闲职在家;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吐蕃(古藏族政权名)起兵二十万,攻入长安,唐代宗东逃陕州,他被再次起用,任关内副元帅,他指挥刚收集到的四千多散兵游勇,以疑兵之计,虚张声势,吓退了吐蕃,收复了长安。从此,他才受到唐代宗的重用。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仆固怀恩率领朔方军在河东与唐王朝分庭抗礼。唐代宗重新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前往河东接替仆固怀恩。朔方兵都是郭子仪的老部下,听说郭子仪来了,自动离开仆固怀恩,欢迎郭子仪。仆固怀恩率三百亲信逃到灵武,招引了回纥、吐蕃两部共十万人马,绕过邠州(今陕西邠县),进逼奉天(今陕西乾县)。唐代宗派郭子仪率兵抵御,回纥、吐蕃因畏惧郭子仪,不战而退。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仆固怀恩又引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等族共计三十多万人马攻唐。唐朝国都长安再次受到严重威胁。郭子仪立即建议唐代宗调兵遣将,扼守要冲。自己则率兵万人,坚守泾阳,保卫长安。
十月,郭子仪刚到泾阳,就被吐蕃、回纥联军十万余人团团围住,形势非常危急。年近七旬的郭子仪,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镇定自若,毫不惊慌。他一面令诸将严密设防,坚壁不战,一面密切监视敌军的动向。
不久,郭子仪发现敌军之间出现了间隙。原来,挑动吐蕃和回纥出兵的唐朝叛将仆固怀恩突于九月在鸣沙(今宁夏中卫东)暴病身死,吐蕃便想乘机统辖回纥人马。率领回纥军队的主将是怀仁可汗的弟弟药葛罗,他为了防备吐蕃乘机吞并,将其兵营从城北移屯城西。郭子仪认为: 在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的战争中,自己曾与回纥军并肩作战,在回纥将士中有较高的威望,有可能说退甚至争取回纥军反戈一击。因此,他派亲兵将领李光瓒先出城试探。
李光瓒见到回纥主将药葛罗后,转达了郭子仪对他的问候。劝其不要与郭子仪为敌。药葛罗狐疑满腹地问: “是郭令公吗? (郭子仪曾任中书令官职,故尊称其令公)郭令公确实在这儿吗?你在欺骗我们吧?仆固怀恩早就告诉我们,说郭令公已经死了。如果确实在此,你请他亲自来和我们谈。”
李光瓒回城向郭子仪汇报了情况。郭子仪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有的将领不同意郭子仪亲赴敌营,以免误中奸计。郭子仪说: “现在敌军多我十倍,死打硬拚,是不可能取胜的。过去,我和回纥将士有过比较亲密的关系,我亲自去见见他们,和他们谈一谈,有可能不战而退回纥之兵。”大部分将领同意郭子仪的意见,但是请他带上五百名精锐骑兵随行护卫,以保证安全。郭子仪反对说: “这不需要,人去多了,增加对方的怀疑,反而会坏大事。”
会后,郭子仪带了几名随从,跨上战马,正要出发。这时,他的第三个儿子郭晞飞奔而来,一把抓住郭子仪的马缰,跪在地上哭劝道: “回纥军队,是象虎狼一样的敌人,父亲大人,是堂堂唐朝的元帅,为什么偏要自成俘虏、送死上门呢?”郭子仪回答说: “现在敌强我弱,形势危急,如果交战,不但我们父子俱死,而且会使国家遭到灭亡。我现在挺身前往,以诚相待,若是谈判成功,岂不是四海黎民的洪福! 只要国家、社稷能够保全,我就是死了,又有什么关系呢! ”郭晞不听,仍然苦苦劝阻。郭子仪大怒道:“滚开! ”说着手起一鞭,打掉了郭晞紧攥缰绳的手,扬鞭跃马,驰出西门。
出城之后,郭子仪放慢速度,令几名随从边走边大声喊道: “郭令公来啦,郭令公来啦!……”药葛罗闻讯,不知是真是假,生怕唐军有诈,立即摆开阵势,弯弓搭箭,严阵以待。郭子仪一见这个情景,明白回纥对他仍有疑虑。于是,他毅然摘下头盔,脱去铠甲,放下刀枪,策马提缰,向回纥阵前缓缓行去。
药葛罗及其主要酋长,见唐将只带了几名随从,还免胄空手而行,终于放下心来。大家仔细辨认,发现果真是郭子仪。当郭子仪到达回纥军阵之前时,回纥的大小酋长们,在药葛罗的率领下,一齐下马,拜倒在地,表示欢迎。郭子仪立即翻身下马,跨步向前,一把搀扶起药葛罗,并向各位酋长们拱手问候。
寒喧过后,郭子仪紧紧地握住药葛罗的手,婉转地责备说: “你们回纥军队于唐朝江山是有大功的,朝廷对待你们也很不错,你们为什么要违背旧约、出动大军攻到唐朝京都附近来呢?象仆固怀恩这样背叛朝廷、把自己的母亲也遗弃不管,在你们回纥中是从没有过的。你们跟着他,抛弃前功而新结怨仇,背离唐主而帮助叛臣,这是多么愚蠢的行动啊! 我今天挺身前来,就是为了说明这些道理。你们可以把我绑起来杀掉,但是,我的将士们是会与你们决一死战的。”郭子仪晓以大义又软中带硬的一席话语,使药葛罗听了非常惭愧。他对郭子仪说: “请郭令公恕罪,我们是上当受骗了。仆固怀恩说天可汗已驾崩,令公已去世,中原已经无主,我们才兴兵前来的。现在天可汗仍在长安,令公又统兵在此,仆固怀恩已被上天所杀,我们哪能再跟老将军为敌呢! ”
郭子仪见药葛罗同意了不再攻唐,十分高兴,便趁机说:“吐蕃背信弃义,乘中原内乱,不顾与朝廷的甥舅之亲,屡次兴兵侵犯边境,深入内地,到处烧杀抢掠,夺走的牛羊马匹、金银珠宝无计其数。现在吐蕃又想乘机吞并你们,你们何不乘机反戈一击呢?果真如此,既可以击败吐蕃获其财物,又可以与唐朝继续友好下去,一举两得,两全其美。这可是上天赐给你们的良机呀! ”药葛罗听后,立即表示同意说: “我们被仆固怀恩骗到这里,已对令公有罪,我们愿意为令公出力,攻打吐蕃,将功赎罪。”
郭子仪的谈判成功了,双方订好了合击吐蕃的计划。然后,郭子仪和药葛罗以酒酹地,共同发誓说: “大唐天子万岁! 回纥可汗万岁! 两国将相万岁! 唐回两军,合击吐蕃,有违约者,死于战阵,家灭九族! ”
吐蕃得知回纥转与唐军结盟,感到大势不妙,连夜撤兵西走。郭子仪即遣朔方兵马使白元光率精骑会合药葛罗跟踪追击,自己亦统大军继后。联军追至灵台西原赤山岭(今甘肃灵台县西),大败吐蕃军,击毙五万,俘虏一万余人,夺回了被吐蕃抢走的工匠、妇女四千多人,缴获牛羊驼马数以万计,吐蕃残军狼狈逃走,其它各路攻唐人马也都闻风而退。
一场空前的危机,由于郭子仪折冲樽俎,终于化险为夷。其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实行了正确的策略。郭子仪认真地分析了敌情之后,将吐蕃确定为主要打击对象,决定分化敌人,争取回纥为同盟者。为此,他充分运用了自己在回纥将士中的威望,并及时地发现和利用了回纥与吐蕃之间的矛盾,采用外交途径说服了回纥反戈一击,这是很巧妙的。其次,郭子仪不顾将领和儿子的劝阻,毅然单骑赴敌,当发现对方严阵以待时,又断然免胄去甲,徒手而行,终于促成了谈判的成功。这种大无畏的胆略和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① 《旧唐书·郭子仪传》。
② 《旧唐书·郭子仪传》。
①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肃宗至德元载。
① 《旧唐书·郭子仪传》。
① 《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肃宗至德二年。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801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