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曹操》事迹_简介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6日 阅读:117 评论:0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进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先生这一评价是很有道理的。
曹操,原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公元155年出生在一个大宦官家庭,小名阿瞒,字孟德。曹操生活的年代,正是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豪强割据称雄,军阀混战不休,国家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曹操乘讨伐董卓之机起兵,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以 “忧世不治”为抱负,为了统一天下,率领大军东讨西伐、南征北战,逐步统一了北方。

主动制敌 逐鹿中原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初步控制兖州(今山东东南部、河南东部)时,有个名叫毛玠的谋士对他说: 现在天下分裂,帝都西迁,生产荒废,饥民流亡,国家没有一点储备,百姓不能安定生活,这是难以持久的。袁绍、刘表等人虽然拥有众多的土地和军队,但都没有长远谋略,难以建树大业。打仗要师出有名,作战要有钱粮,您应该“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毛玠的主张立即为曹操采纳,并成为他的基本战略方针。从公元192年开始,曹操费了很多周折,终于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底,把早已成为傀儡的汉献帝弄到许昌(今许昌东)。从此,他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打着天子的旗号,征讨各方割据势力,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 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曹操开始大力推行屯田,先办民屯,接着增办军屯,不但恢复了中原地区的生产,安定了民心,巩固了士气,而且一定程度地保障了曹军的军粮供应。由于贯彻、实行了 “奉天子”与 “修耕植”这两条方针,曹操掌握了统一战争的战略主动权,这是曹操在战略指导上的成功之处。《资治通鉴》评论说: 曹操之所以能翦灭群雄,重要的原因不过是 “迎天子都许、屯田积谷而已”,这个看法是很有道理的。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底,经过与袁绍、袁术、公孙瓒、刘备、陶谦、张邈、吕布等各派势力的反复争夺,曹操最后占据了兖州,建立了一块赖以立足的根据地,他决心以此为基础,进而占据中原地区。在中原战场上,曹操的主要对手,东有占据徐州(今江苏北部)的吕布,南有占据淮南(今安徽淮河以南)的袁术,西有占据南阳(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洪山以北)的张绣。此外,黄河以北还有占据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的袁绍,潼关以西还有割据关中(今陕西中、北部)的马腾、韩遂。在四面临敌的不利形势下,曹操实行了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 对袁绍和马腾、韩遂采取和好策略,将自己原任大将军一职转封袁绍,并派钟繇西督关中诸军,稳住马腾、韩遂,暂时消除了西、北两方的威胁; 对吕布、袁术则采取分化策略,使其互相火并,互相削弱力量; 对颇有将才的张绣则采取打击和收降的策略。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天,曹操亲率大军讨伐张绣,张绣迎战不利,举众投降,曹操高兴地接受了。可是张绣忽然反悔,在一个晚上突然对曹操大营发动袭击,曹操的亲兵将领典韦死守营门,力战而死,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也都战死,曹操自己也差点丧了命。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仍然坚持收降的策略。后来,袁绍派使者约张绣出兵南北夹攻曹操,张绣的谋士贾诩说服张绣,拒绝了袁绍,再降曹操,曹操又高兴地接受了,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还为其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两人结为儿女亲家。这样,曹操不但吃掉了一个对手,而且增添了有生力量。张绣反叛时,杀死了曹操的亲子爱将,曹操能够不记私仇是难能可贵的,说明曹操能够从战略全局出发考虑问题,因而表现了政治家的宽广胸怀,缩小了打击对象,加快了统一中原的前进步伐。
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之后,袁术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在寿春(今安徽寿县)正式称帝,同时拉拢吕布,对抗曹操。曹操为了分化吕、袁,暂缓对吕布的进攻,写信给吕布表示和好,并以汉献帝名义发布诏书,称赞吕布杀董卓之功,要他和曹操同心协力辅佐朝廷。吕布本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他接到曹操的来信和献帝的诏书后,就拒绝了袁术的拉拢,并把已经出发嫁给袁术儿子的女儿追回,还把迎亲的袁术使者杀死。袁术闻讯大怒,立派大将张勋攻打吕布,结果被吕布击败。吕布与袁术的火并,证明曹操分化策略的成功。同年九月,曹操乘袁术力量削弱之机,以天子名义,宣布袁术罪状,大举讨袁,袁术自知不敌,仓皇向南逃去,曹操领兵追赶,将其大将桥蕤、李丰、梁纲等斩杀,袁术余部退到淮水以南,从此一蹶不振。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术在内外交困中呕血而死。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亲率大军东征吕布。十月,攻下彭城(今徐州市)。吕布退保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曹操进逼,围攻了两个多月不下。因为连续征战、兵士疲敝,曹操打算撤兵,但谋士荀攸、郭嘉不同意,建议曹操决开泗水和沂水堤岸,引水灌下邳,曹操欣然采纳。又围困了一个多月之后,吕布部将宋宪、魏续抓了吕布的谋士陈宫,开城投降,曹操挥军进城,最后在白门楼上活捉吕布,下令将他绞死。至此,曹操基本上统一了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剩下的主要对手是黄河以北的袁绍。
为什么处于内线作战不利态势的曹操能在几年之内消灭吕布、袁术、降服张绣呢? 考其原因,一是他运用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军政手段并用,成功地分化了敌人。二是在作战指导上始终注意在一个时间内,只打一个敌人。因此能够始终处于主动制敌而不为敌所制的有利地位,最后达到了各个击破的目的。这种统筹全局、指挥作战的能力是曹操的对手们所远不能及的。

多谋善断 决战官渡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消灭了公孙瓒,占据了冀、青(今山东东北部)、幽(今河北北部)、并(今山西)四州,成为黄河以北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他为了扩大其统治区域,决定南下进攻许昌,一举消灭曹操。他拒绝了谋士沮授、田丰的“缓兵”建议,接受了心腹将领郭图、审配的 “速战”主张,点精兵十万,选战马万匹,陈兵黄河北岸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一带,伺机南渡,准备同曹操一决雌雄。
这时,曹操能够用于对付袁绍的作战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力量对比,是袁强曹弱。面对强敌,曹操内部产生了不同看法,以孔融为代表的一派人认为难以取胜,以荀彧为代表的一派人认为可以取胜。曹操赞成荀彧的意见,他对将领们说:“我深知袁绍的为人,他野心大而智谋少,表面上气势汹汹,实际上胆小如鼠; 他忌贤妒能,缺少威严; 兵马多、调度不明,将领骄、政令不一; 土地虽广、粮食虽多,正好为我们所取用。”因此,曹操决定,以两万左右的兵力,采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战略方针,抗击袁绍的进攻。为此,曹操首先派于禁率步骑两千驻守延津(今河南延津县北),协同扼守白马(今河南滑县东)的刘延,作为前锋,阻击袁军南下; 同时选择了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作为主要战场,进行重点设防,防御袁军进攻许昌。
正当曹操布置对袁绍作战的时候,原来依附曹操的刘备,起兵占据下邳,与袁绍配合,反对曹操。为了避免两面作战,曹操抓住袁绍迟疑不决和刘备羽毛未丰的机会,果断地率兵东进,迅速进占下邳,击败了刘备,迫降了刘备的大将关羽。袁绍的谋士田丰建议乘曹操东击刘备、后方空虚之机,派轻兵奇袭许昌,袁绍果然疑而不纳。曹操解决刘备之后,迅速回师官渡,全力对付袁绍。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二月,袁绍留审配守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三台村),自率中军进驻黎阳,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颜良以优势兵力环攻白马十余日,刘延守军死伤惨重,白马岌岌可危! 四月,曹操为了争取主动,决定从官渡率军北上去解白马之围。谋士荀攸向他献计说: “我军兵少,面临强敌,正面交锋,恐怕难以得手,应该想法分散袁绍兵力。如果我军直指延津,假装渡黄河袭击袁绍后方,袁绍必然分兵向西阻击,然后我军可以轻兵突袭白马,攻其不备,不但白马可以解围,颜良亦可擒获。”曹操立即采纳了这一声东击西的作战方案,亲自引兵向延津开进。袁绍果然分兵西来。曹操见袁绍中计,立即率领轻骑,以张辽、关羽为前锋,急驰白马。颜良仓促迎战,关羽飞骑迫近,手起一刀,斩了颜良,袁军迅速溃败。白马解围后,曹操又主动放弃白马,将原白马守军和城内百姓一起后撤。袁绍立即令另一大将文丑率五、六千骑兵跟踪追击。曹操退到白马山南(延津东南)时,故意令部下丢弃辎重粮草,文丑追兵一见财物满道,纷纷下马拾取。曹操乘机以不满六百人的骑兵突然袭击,文丑躲闪不及,被张辽一刀杀死,袁军四散败逃,曹军从容退回官渡。
袁绍虽然初战失利,但自以为兵多粮足,继续挥军进攻官渡。谋士沮授劝道: “曹操将士勇猛,但粮食短缺,利于急战; 我方士兵众多,粮食充足,利在持久。不如分兵进攻官渡,如能攻取,大军再进不晚,如果急于决战,贸然南下,万一不胜,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袁绍不听,率领主力南下,八月逼近官渡,依托沙堆扎营,东西长达几十里。曹操曾一度出击,没有取胜,于是深沟高垒,固守官渡阵地,坚壁不战。袁绍见曹军不出战,便令士兵在曹营外堆土山、筑望楼,让弓箭手到楼上射击曹军,曹营士兵往来行走都得用盾牌遮身。曹操采取相应对策,命令工匠赶造了一种抛发石块的车子,发射石块击毁了袁绍的望楼。袁绍又令兵士分路向曹营挖地道,曹操就在大营外挖了一条长壕对付。双方就这样相持了好几个月。在这期间,曹操的粮道几次被袁绍抄袭。曹军本来粮食不足,现在更加缺粮,加上士卒疲乏,不少将领信心不足,有的还私下写信给袁绍为自己谋后路。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曹操自己也产生了动摇,准备放弃官渡、退保许昌。为了慎重,他给留守许昌的荀彧写信征求意见。荀彧迅速回信说: “袁绍以主力围攻官渡,是要与我军决一胜败。您以劣势兵力阻击袁绍达数月之久,如不能取胜,必然被袁绍所败,这是争夺天下的决定性关头。目前我军粮食虽然奇缺,但还没有困难到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相持时的程度,那时,刘邦和项羽谁都不肯先退,因为谁先退却就意味着谁承认失败。现在主公坚守官渡,扼袁军咽喉已达半年,袁绍的力量已快用尽,必然会发生变化,正是出奇制胜的时候,主公切不可丧失良机。”荀或的意见很有见地,因为战争中的有利形势和主动权的获得,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曹操听取了这一正确意见,继续坚守官渡,等待时机。
九月,袁军将领韩猛督运几千车粮食到官渡,曹操采纳荀攸建议,派徐晃率军截击,烧毁了这批粮食。十月,袁绍把一万多车粮食集中在袁军大营以北约四十里的故市、乌巢,派淳于琼率军守护。沮授再次建议,增派蒋奇率一支部队驻扎乌巢翼侧以防曹操偷袭,又被袁绍否决。另一谋士许攸建议乘曹军云集官渡、许昌空虚之机,派一支轻骑奔袭许昌,也被袁绍拒绝。恰好许攸的家属犯法,被留守邺城的审配关进监狱,许攸一怒之下,当晚投奔曹操。曹操正在洗脚,听说许攸来投,喜出望外,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脚跑出大帐迎接,十分高兴地拍着许攸的肩膀说: “先生这一来,我的大事就可以成功了! ”许攸见曹操如此尊重、信任他,就献计说: “袁军一万多车粮草,全在故市、乌巢,无重兵守卫,如以精兵奇袭,毁其粮草,不出三天,袁军必败。”许攸的建议完全符合曹操的作战意图,他立即采纳。留下曹仁、荀攸防守大营,亲率轻骑五千,一律改用袁军的服装、旗号,每人抱一捆干柴,抄偏僻小路,衔枚疾进,夜袭乌巢。半夜时分到达,立即包围放火。淳于琼和守军从梦中惊醒,急忙组织抵抗,曹操挥军攻打。袁绍得知曹操袭击乌巢,判定曹营空虚,就命令大将张郃、高览率大军攻打曹营,另派轻骑救援乌巢。张郃劝阻说: “曹营坚固,一时难以攻取,曹操率精兵袭击乌巢,淳于琼很难守住,如果乌巢有失,我们将不战而成俘虏,请以主力救援乌巢。”郭图反对张郃的主张,力主以主力攻打曹营,袁绍信任郭图,就否定了张郃的正确意见,只以少量骑兵增援淳于琼。正当曹操指挥将士与淳于琼激战时,部下报告: “袁绍增援骑兵越来越近了,请分兵抵抗! ”曹操发怒说: “等敌军到了背后再报告! ”曹操亲自击鼓助威,激励将士拚命杀敌,终于在袁绍增援部队到达之前攻占了乌巢,杀死了淳于琼,烧毁了袁军的全部屯粮。
乌巢粮草被烧和淳于琼战死的消息传到官渡前线,袁军斗志迅速瓦解。郭图又在袁绍面前诬告,说张郃对这次失败幸灾乐祸。张郃又是愤怒,又是害怕,就和高览一道投降了曹操。袁军失去大将,人心惶惶,不战自乱。曹操乘势发动全面进攻,一举击毙袁军七万多人。袁绍在慌乱中丢下了大量的辎重、图书、珍宝,只带了儿子袁谭等八百多名残兵败将逃回河北。官渡一战的胜利,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力量对比,袁军五倍于曹。但是,袁绍刚愎自恃,既不善于知人善任,又听不进正确意见。既固执己见,又无谋少算。他置辽阔原野可多路出兵、出奇制胜的良好条件不用,把十万大军放在一个战略方向上,一线平推,只有正面突破,没有迂回奇袭,以致形成了官渡顶牛的局面。这是造成袁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与此相反,曹操却表现出了多谋善断的指挥特点。面对袁军的优势进攻,他采取了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方针,首先实行了大胆的战略退却,选择了有利于坚守的官渡作为退却终点,是完全正确的。在较长时间的防御作战中,曹操不断地疲敌、误敌、耗敌,虽然自己的处境非常困难、危险,却以罕见的毅力坚守官渡,最后终于捕捉到了奇袭乌巢的反攻战机。在奇袭乌巢的作战中,曹操的指挥坚决果断,即使受到增援乌巢袁军的严重威胁,也断然拒绝分兵阻援,因而集中兵力迅速攻取了乌巢,焚毁了袁军的全部储粮,取得了反攻的决定性胜利。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曹操能够虚心听取荀刘、荀攸、郭嘉等人的意见,及时放弃了从官渡退兵的错误主张。对于从敌营来投的许攸,也给予了极大的信任,果断地采纳了他奇袭乌巢的意见。所有这些,都显示了曹操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轻兵奇袭 远征乌桓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逃回邺城的袁绍,积郁成疾,发病而死。接着,袁绍的儿子们争权夺利,曹操乘其内乱相继用兵,截止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完全占领冀、青、幽、并四州,统一了黄河以北。袁绍的儿子袁熙、袁尚逃奔辽西乌桓。想借乌桓力量与曹操抗衡。
乌桓,也叫乌丸,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东汉末年,乌桓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以辽西乌桓丘力居为首领,几次起兵进攻内地,掳掠财物和汉民。丘力居死后,他的侄儿蹋顿继位,成为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的首领。袁绍打败公孙瓒后,假托汉献帝名义,封蹋顿为乌桓单干。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后,乌桓曾出兵攻击曹操所设置的右度辽将军。为了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北方,曹操打算远征乌桓。不少人担心说: “如果我们虚国远征乌桓,新投荆州 (今湖北、湖南及河南北部)的刘备,必然劝说刘表出兵袭击许昌,万一出现这种局面,后悔可就晚了。”谋士郭嘉反驳说: “刘表是个清谈之客,自知才能不及刘备,对刘备怀有戒心,不会赋于重任,刘备也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刘表,我们虚国远征,刘表是不会乘虚出兵的。相反,乌桓早与袁氏勾结,如果舍北征南,乌桓出动,青州、冀州就会得而复失。现在,乌桓自以为离我遥远,必然不作防备,只要我军发动突然袭击,一定可以取胜。”曹操认为郭嘉的意见正确,就决定远征乌桓。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月,曹操率大军进到易县(今河北雄县西北),郭嘉向曹操建议说: “兵贵神速,现在我军出击千里以外之敌,辎重多,难以快速,如果乌桓闻讯,必然预作防备。不如留下辎重,派一支轻兵,昼夜兼程,攻其不备。”曹操立即采纳,留下辎重,组成轻兵,很快到达无终(今天津蓟县)。曹操计划从无终沿海前进,取道山海关奔袭乌桓。可是,过了无终后,碰上连日大雨,大水暴涨,加上乌桓守防部队又据守要道,进行阻击,曹军一时陷入了无法前进的困难境地。为了寻找新的行军路线,曹操向无终县名士田畴请教。田畴说: “沿海这条道路,夏秋时节,经常涨水,浅的地方不能通车马,深的地方又不能行舟船,这种情况已经延续很久了。但是,过去还有一条从卢龙塞(今河北迁安县西北喜峰口)经白檀(今河北宽城)到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的通路,这条路虽然毁坏近二百年,但还有小路可走。现在乌恒以为大军在无终受阻,不得前进而退兵,必然放松戒备。如果您能回军无终,经卢龙塞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攻其无备,可以不战而擒蹋顿。”
曹操听后非常高兴,马上采纳了田畴的建议,并聘请田畴和他手下的一些人为大军充当向导,引导全军出卢龙塞口,奇袭乌桓。为了迷惑敌人,在退兵时,曹操令人在路旁立下一块大木牌,上面写着: “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乌桓侦骑回报,蹋顿信以为真,更加放松了戒备。
八月,曹操所率轻兵,在田畴的向导下,上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越卢龙塞,经过白檀、平冈(今河北平泉),登上了离蹋顿大本营柳城只有二百多里的白狼山(今白鹿山,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东境)。这时,蹋顿才得知消息,慌忙与袁尚、袁熙以及其它郡乌桓首领们商议,纠集了几万骑兵迎战。曹军将领们见敌众我寡,有些害怕,曹操登高观察,看见乌桓队列不整,知道战斗力不强,便命令张辽为先锋首先出击,自率大队跟进。在曹军的猛攻之下,乌桓军队迅速崩溃,蹋顿和其他几名首领被杀,曹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当即占领柳城,收降汉族与少数民族军民共二十多万人。袁熙、袁尚逃奔辽东郡太守公孙康。有的将领主张乘胜进击辽东,消灭袁氏兄弟。曹操说: “不用动兵了,公孙康会把袁尚、袁熙的首级送来的。”
九月,曹操班师南归,行经渤海之滨碣石山(今秦皇岛附近)时,写下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著名诗篇,抒发了他取得远征乌桓胜利之后的满怀豪情。不久,公孙康果然派使者送来了袁氏兄弟的首级。有的将领问曹操: “为什么大军南退,公孙康反而斩送袁氏兄弟的首级呢? ”曹操回答说:“公孙康平素害怕袁熙、袁尚,如果我军进逼,他们会联合起来抵抗,如果我军退兵,他们就会互相争夺,这是必然的。”诸将佩服不已。
远征乌桓所以成功,贵在“奇袭”二字。由于曹操善于听取部下正确的意见,在遇到天雨路阻的困难时,又及时向当地人士请教,终于找到一条出敌意外的捷径,致使乌桓仓促应战,一战即溃,造成了一次远征中运用奇袭战法的成功战例。曹操没有把这笔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他回到许昌后,生怕阻塞言路,故意厚赏了原来反对进兵乌桓的人员,他说: “这次侥幸获胜,实在是老天爷的帮助。大家原来提的意见,是万全之策。希望今后多提见解。”曹操这样做是很高明的,表现了他善于集思广益、驾驭将领的杰出能力。

灵活用兵 占据关中


曹操平定乌桓之后,踌躇满志,迅速挥师南下,与刘备、孙权联军大战于赤壁。因为骄傲轻敌、指挥失措,加上遇到周瑜、诸葛亮这样的劲敌,打了个空前的大败仗。回到许昌后,曹操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南下时机不成熟,应该首先占据关中地区,削灭马超、韩遂两股割据势力。
马超、韩遂在名义上是拥护汉献帝和曹操的。经曹操保举,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马超的父亲马腾已到朝廷做了九卿之一的卫尉。如果骤然兴兵讨伐,显然师出无名。于是,曹操采用了伐虢取虞的计策。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春天,令钟繇、夏侯渊率军讨伐汉中(今陕西南部)张鲁。曹操料到,关中是出兵汉中的必经之地,大军西进,名征张鲁,暗逼马、韩,马超、韩遂必然怀疑要进攻他们,一定会迅速举兵反叛,那时再兴兵讨伐就师出有名了。马超、韩遂得知曹操要出兵汉中,果然以为曹军要进攻他们,就约会关中其它八部人马共约十万人陆续向潼关集中,准备东拒曹军西进。曹操闻讯,十分高兴,就派曹仁到潼关指挥西进各军。这时,部下有的将领提出: “关西兵善用长矛作战,应该挑选精锐部队作为前锋,不然是难以抵挡的。”曹操回答说: “打不打完全取决于我军,敌人虽然善用长矛,我可以叫它发挥不了作用,请大家看结果吧! ”他令曹仁率军坚守不战,等待时机。
八月,曹操亲临前线,与关中联军对阵于潼关。曹操调遣主力,佯装要从正面攻击潼关,待关中联军全部集结到潼关一线后,却密派徐晃、朱灵率步骑兵四千人从蒲阪津(今山西蒲州)突然渡过黄河,在西岸扎下营寨。接着率领大军从潼关以北渡过黄河,进入渭北,迅速占据有利地势,用兵车相连,树立栅栏作为通道,沿河向南推进。这一避开正面、突破翼侧的作战部署,打乱了关中联军的阻击战线,马超被迫放弃潼关防线,退守渭水南岸的渭口(今陕西华阴东),两军又隔渭水对阵。曹操故意设了许多疑兵,使马超等人摸不清虚实,然后乘黑夜用船秘密运载士兵入渭水架设浮桥,当夜以一部兵力渡过渭水在南岸扎营。第二天夜晚,马超领兵偷袭曹营,被曹操预设伏兵打败。马超自知不是曹操对手,便以割让河西为条件派使者向曹操求和,但被拒绝了。九月,曹军全部渡过渭水。针对关中联军急于决战的心理,曹操故意坚壁不出,马超等多次挑战,曹操毫不理睬。马超、韩遂无计可施,只好再派使者求和,表示愿意割地、并送子弟作为人质,韩遂因和曹操是老相识,要求与曹操举行阵前谈判。曹操采纳谋士贾诩的离间计策,假意答应下来。但是,在阵前会面那天,曹操出马和韩遂相见后,却一点不谈正事,尽谈过去的一些往事,还表现得非常亲热,一会拍手,一会欢笑。事后马超等人问韩遂: “你们谈了些什么?”韩遂说: “没有说什么。”马超等人便产生了怀疑。过了几天,曹操又写了一封信给韩遂,故意在信上多处涂改,好象是韩遂涂改过似的。信中说: “你参加起兵,是别人逼的,希望你早点过来。”马超等人看过信后,对韩遂的疑心更大了。在离间计初步得逞之后,曹操与关中联军约定日期会战,联军全部出战后,曹操却只令步兵应战,双方打了很长时间后,曹操乘联军疲劳之时,增调骑兵从左右两翼杀出,夹击联军。由于马超等人怀疑韩遂,关中联军不能协力作战,结果被曹军一举击败,马超、韩遂逃奔凉州,关中遂被曹操占领。
战后,一些将领对曹操的指挥调度不大理解。有的将领问曹操:“为什么关中诸敌集中潼关您反而高兴呢? ”曹操解释说: “关中地方大,如果各部人马凭险拒守,要一个个平定他们,没有一两年是办不到的。诸敌集中一起,人数虽多,但无统一指挥,互不归服,可以一举消灭,所以我很高兴。”还有的将领问曹操: “起初敌守潼关,渭水北岸防守空虚,我军不迅速渡河西进,等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渡河,结果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呢? ”曹操回答说: “起初渡河,敌人势必增兵把守河西渡口,我军渡河就会十分困难。我全军西逼潼关,吸引敌军南至潼关一线后,河西防务完全空虚,徐晃、朱灵二将才能轻易地渡过黄河。由于徐、朱二将已到河西牵制,敌军便无法拦击我大军渡河西进。接着,我军连兵车、树栅栏,逐渐向渭水推进,既防敌突袭,又示弱于敌。渡过渭水后,我军坚壁不战,使敌求胜不得。敌请割地求和时,我故意答应,使他们放松戒备,又离间其主将关系,使其内部分裂。趁此时机,我军养精蓄锐,一旦发起进攻,就形成了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兵之道变化多端,并非只有一种方法呀! ”
的确,进军关中、取胜渭南,是曹操用兵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其主要成功之处在于: 首先,他能够从消灭关中全部敌人、进占关西各地的战略大局出发考虑问题; 其次,他在战役、战术指挥上,灵活多变,使马超、韩遂摸不着头脑。确实把兵法用活了。
占据关中以后,曹操进而占据了汉中和整个关西地区,终于统一了中国北方,出现了诗人王粲所歌颂的 “拓土三千里,往返速若飞”的一统局面。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南征关羽的回师途中,一病不起,死于洛阳。
晋人王沈后来在《魏书》中称赞曹操 “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三国志》作者陈寿也认为曹操 “运筹演谋”、“明略最优”,是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从作战指挥角度来看,这些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曹操一生,戎马倥偬,然而,他仍然博览兵书,曾搜集各家兵法,汇编成册,题名《兵书节要》。他酷爱《孙子兵法》,苦心钻研,结合自己长期而丰富的战争实践,为之作注,留下了《孙子注》,丰富了祖国的军事科学宝库。今天,我们如果结合曹操的用兵实践来读他所注释的《孙子兵法》,就会感到,曹操的指挥艺术和他的军事理论一样,都是很值得我们加以总结和借鉴的。

① 《鲁迅全集》,第三卷,1956年版,第379—380页。
② 《资治通鉴》,卷六十,献帝初平三年。
① 《资治通鉴》,卷六十,献帝初平三年。
①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献帝建安十二年。
①②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800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