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祝晓峰历史评价_祝晓峰资料简介_祝晓峰生平事迹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169 评论:0

用自己的步调走出焦虑


 


 “山水秀建筑”设计总监 祝晓峰
 1994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获建筑学工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7至199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曾担任波士顿建筑学中心担任设计研究室导师,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项目建筑师,KPF建筑事务所(纽约)副合伙人、高级建筑师等职务。2004年至今,担任山水秀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上海合伙人、设计总监。
 祝晓峰的作品有上海“青松外苑”、上海春申万科城社区中心、仁杰河滨会所等。
 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业主、政府、设计周期、建筑工业化等,形成了中国独有的设计环境。在机会与压力之下,建筑师不免要面对许多具有阶段性特征的问题,并因此而焦虑。祝晓峰认为,这种 “焦虑” 的状态,乃是由建筑师一方面忙着盖通过全球媒体学来的时尚建筑,另一方面也想找寻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现,同时还不得不应对各种现实的情况。对此,他主张建筑师去寻找自己的步调,在现有条件下去实现高品质、有趣味的建筑设计。
 关于理想: 对中国的建筑语言有所贡献
 谈及为何选择建筑,祝晓峰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我的父母都是工程师,他们不太可以接受我学画画,而不学数理化”。这样综合起来考虑,祝晓峰的父母觉得可以让孩子学习建筑,于是就有意识的培养他。高中时代,祝晓峰在当时一本叫作《建筑画》的杂志的引导下,渐渐地对建筑产生了兴趣,于是进入了深圳大学建筑系。
 经过5年的专业学习之后,祝晓峰毕业时设计了学校的一个活动中心,并在留校任职期间将房子建立起来,那成为他的第一个建筑作品。1997年,祝晓峰在库哈斯的推荐下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加盟纽约KPF事务所,后来还成为了事务所的高级工程师。
 在KPF工作到第四年时,他有更多的机会回国做项目。尽管他所在的公司在中国的部分项目也添加了一些“中国元素”,祝晓峰还是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建筑理想,“与我想追求的,从文化的本质上对中国的建筑语言有所贡献的这个理想不太合拍。”他说,其实自己在留学前已经清楚,此行只是必要的历练,但最终是一定要回来的。于是,在为KPF工作了5年后,他回到熟悉的江南,开始了筑梦之旅。
 祝晓峰为自己的建筑设计公司取了一个古典韵味十足的名字——“山水秀”。他说: “这是我一直以来一个美丽的梦想,我小时候喜欢画山水画,现在我希望能在有山有水的环境里盖现代的房子。”他既赞同对于建筑的诗意与所蕴含的“自然”哲学,又融入了对于技术与当代文化的理解:“我们相信建筑的根源来自人对自然和生活最基本的感知。在我们的设计里,重要的是空间、光线、物质所呈现的逻辑和情境,而非特定的形式和风格。在追寻智慧和诗意的路上,一块远古石料和一个数字虚拟结构将给予我们同等的启迪。”祝晓峰说,“整个社会都在通过不断的努力去收获文化上的自信,我们将自己的实践看作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
 探索更多的原创性建筑语言
 基于自己对建筑创作的态度,祝晓峰认为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于为中国现代建筑探索更多原创性的语言。为此,建筑师首先需要做的,是解决自身的焦虑。1998年时,他就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亚洲论坛上讨论过当代中国建筑师所处的 “焦虑”状态。他认为,中国建筑师一方面忙着盖通过全球媒体学来的时尚建筑,另一方面也想找寻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现,同时又得应付包括业主、政府、设计周期、建筑工业化等各种中国独有的设计环境,这种“焦虑”状态就在建筑师寻求这些矛盾的平衡点时表露无遗。在一篇名为《寻找自己的步调》文章中,祝晓峰试图对青年建筑师在建筑道路中的困惑作出分析。他认为,在与西方前卫建筑学派接触时,不妨保持一种警惕心理,因为中国的建筑不该走向新一轮的“模仿”,让前卫建筑观念吸取市场社会能量和尝试新建筑语汇的积极意义沦为 “形式主义的空壳”。
 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思考,祝晓峰认为,中国建筑师当下的工作中有两个重要方向。一是参与中国文化的复兴,以“批判性的地域主义”作为理论参照;二是融入全球化进程并影响整个世界。作为中国青年建筑师,应该对当代建筑有自己的贡献,而不是刻意去形成和西方建筑之间的对比或者抗衡。中国的建筑师要尝试去做一些事情,抛开狭隘的“民族主义”,去积极探索更新的建筑语言。正如他所涉及的仁杰河滨会所——项目坐落在一个三岔河口,以连续的草坡和石墙与场地连成一体,临河一面则通过落地窗向景观开放。河边小径被纳入建筑内的线性空间,并经由三桥联跨三岸,暗合当地平野烟水的风貌。山水画般的基地环境,烟波浩淼,钢和玻璃质感的大体块建筑,现代感十足,而形体舒展的虹桥如同纽带,连接着山水与建筑,也仿佛连接着梦幻与现实。
 在上海春申万科城社区中心的项目中,祝晓峰以“开放性小区” 的理念为源——因为有交通干道从社区中穿过,同时在规模并不甚大的一块基地里集中了商场、邮局等等公共性很强的场所,所以最初的定位是期望营造一个外部环境与居民生活互动的公共性社区中心。基于这一点,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利用一层的菜市场的屋顶平台作为公共交流的场所。三条自然舒展的转折形体围合出富于变化的外部空间,为社区中心的不同人群所共享,这也是对传统板式建筑进行改进的新的尝试。但创作中却遇到了周折,即“万科城”的居民们完全拒绝了这种与外界的交流,结果便在无形中将这个社区割裂成两部分,以交通干道为界,居民仅仅是在内部形成自己的交流圈子,原有的流动感则消失殆尽。祝晓峰说,这个没有实现自己初衷的设计引发了他对中国城市居民意识形态的思考,反映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实。也许是与中国人内敛含蓄的传统性格有关,同时也由于城市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当代中国城市居民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排他性,很难接受与外人进行资源共享,这里说的资源,当然也包括了公共场所。
 作为一个颇具探索冲动的设计师,祝晓峰的在创作中并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本身的好与坏、美与丑,更多的是关注作品背后所表现的精神理念或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并从中汲取和提炼出精华,作为自我提升的铺垫。
 


 

青松外苑外墙肌理


 “青松外苑”: 文化和技术的双重体现
 “青松外苑”是祝晓峰在2004年来到上海后所完成的第一个作品,在其中,他对材料、形体、空间与基地关系所作出了不同层面的思考。
 这个项目位于上海往朱家角的A9高速公路旁,基地是一个介于市镇与公路之间的夹心地块。任务是占地3万平方米的绿地景观设计和其中包括酒吧、餐厅、园林及户外停车场的两座小建筑的加建改造。祝晓峰首先用树阵的概念支配了植物配置和外部空间的划分,利用几条自然的轴线把原有的一面外墙变成边界围墙,排水沟和青石板小径穿行于各组树林之中,引导着视觉和步行的线路。这种中国园林的设计手法将整个环境的规律在既有空间架构下清晰的呈现出来。
 


 

青松外苑


 在建筑改造设计上,“青松外苑”的两座建筑物顺应了原有的形体逻辑,但祝晓峰通过材质的运用和新旧墙体之间的加与减,非常巧妙地隐藏并同时转变了旧的外墙立面,使改造结果更近于一对相互搭配的体量组合。东面的建筑是一个被杉木条包住的体量,杉木条在这里变成了一层有斜度的半透明表皮,而表皮背后的混凝土墙则显得若有若无、变幻莫测。
 在另一座建筑的外立面上,祝晓峰将青砖作为贴面饰材依附于砖混结构的墙体上。每一排青砖之间都增放了更薄的望砖,形成立面上横向线条的主旋律。墙体的中间部位开了一扇别致的窗。在这里,饰面的排列变成了独立并互相支撑的青砖和望砖。这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设计手法。在材料的运用上,它使用砖材代替了传统建筑中的木窗花格,但它提供的视觉印象,似乎又找回了很多当代建筑所抛弃的传统感觉,厚重感的青砖和望砖所组合的窗口成就了一种轻盈、通透、近乎于飘摇的效果,十分值得玩味。
 酒吧的旁边是加建的玻璃体块,用以延伸室内空间和联系室外景观。在这个玻璃盒子与整个空间的比例、玻璃与钢柱关系的处理上,都能看到学生时代的祝晓峰曾做过的休斯敦De Menil艺术馆加建方案的痕迹。其实,每一个建筑师都在设计生涯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设计手法,在打造自己的建筑作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赋予建筑以曼妙的形体,同时还赋予建筑以鲜明的性格,而这种性格的塑造,就来源于建筑师内心深处对建筑本质的理解,来源于他们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创作理念。有了形体和性格,建筑才有了完整的生命,才有了可以打动人心的力量。
 除了杉木和青砖之外,这两座小建筑的其他体量都以白色的粉墙作主要的背景材料,再加上为酒吧加建的玻璃盒子,配合周围的景观设计,形成了高速公路旁边一个形体特征鲜明和质感丰富的地标。设计师以一种非常大胆的创作手法将杉木、砖材、白色粉墙和玻璃盒子等一系列原本不相干的材料糅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对比强烈但又不失和谐统一的整体。
 以提高作品的品质为第一要务
 从位于珠三角地区、以高速建设闻名的城市深圳走出来,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祝晓峰对于自己的历程与建筑师身份时有反思。这种反思,首先表现为一种谨慎: “许多‘海归’建筑师回国后的话语权增强了,只要建成了几件像样的作品,各种各样的展览、采访、宣传就接踵而来,国际上,尤其是欧美的建筑界对中国当下建筑实践的关注度也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火热时期。但如果把我们目前作品的水准放在世界上来衡量,就很容易发现相当的泡沫。我们确实在进步,但我们更应该善待眼下难得的机遇。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愈加踏实,以提高作品的品质为第一要务。”每个人的心性不同,有人能够在诸多的社交活动中进发出创作的灵感,而他所信奉的则是在扎实的工作之后,收获殷实的成果。
 尽管对于传统文化有着不变的重视,并以丰富当下中国建筑语言为目标,但祝晓峰一直强调的是,应该淡化所谓的“家国情结”。这是因为,“中国性”这一宏大和沉重的命题,对于这些年轻的建筑师们而言,既不是他们的经验和传统文化的修养所能够探讨的,也非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实现有品质、有趣味的建筑。他们并不太在意自己的思想和形式是“西方”的,还是“中国”的。虽然他们的某个设计的构思中可能会强调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但那只是解决某个具体案例的具体策略,绝不是将对中国建筑和中国文化的界定作为自己的建筑观或者选择的道路。
 祝晓峰认为,有两件工作目前可称得上是有意义的应对。一是在全球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积极回应。产业功能及社会生活的变迁所激发的新的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往往是原始自发的,它们当中所蕴藏的设计策略和形式潜力却很少被有意识地发掘。二是从建筑本体上寻找有中国文化品质的现代建筑语言。通过实践创造新的建筑语言,既享受创新,又能为完成传承文化的使命添砖加瓦。另外,理论方面的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现在中国是在埋头做事,容易陷入一个方向性的被动局面。理论层次的交流与发展对于建筑学本身的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
 


 


 

仁杰河滨会所


 


 

晨兴广场


 


 

朱家角国家粮仓C6地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416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