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兴田历史评价_王兴田资料简介_王兴田生平事迹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263 评论:0

立足于文化、环境,做“谦虚的建筑”


 


 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 王兴田
 1961年1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得建筑系硕士学位。1988至1994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筑学院任客座研究员。1994年至今任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任总经理、总建筑师,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主持人。
 曾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一等奖、河南省黄河大学规划设计竞赛一等奖、秦皇岛市中心花园广场规划设计方案二等奖、“创新风暴” 全国住宅夺标活动综合金奖等。代表作有: 南通珠算博物馆、南通地税征管中心、无锡胜利门广场和国贸广场、无锡火车站广场、上海城隍庙商城、上海鄂尔多斯世界城市广场等。
 王兴田早年在天津大学学习建筑学及城市设计,随后去日本留学、工作,研究城市空间规划。由于对建筑与生态环境、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格外关注,他在自己的设计作品里着力捕捉建筑所在地的自然和文化特质,并以 “谦虚的建筑” 为创作准绳。这是 “建筑设计”与 “城市设计” 视界与思路的交叠,体现出他对探索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建筑的努力。
 1995年,王兴田归国创建 “日兴设计”,经过多方考察权衡,决定将事务所设在当时开放程度还不高的上海。很多人提醒他上海这座城市比较排外,恐怕他难以适应。多年以后,王兴田谈起当年的选择,一再感叹上海的包容气度,政府很开明,业主也很有眼光,他的很多设计理念得以顺利实施。这让我们联想到那个通俗但又深刻的比喻: 人生仿佛一面镜子,你给她一个微笑,她会还你一个笑脸。王兴田的心胸是包容的,这也体现在他对待建筑的态度上: “我们骨子里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广义地采纳世界上优秀的文化,去建造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一些建筑。这是我们的使命。”
 一路追寻建筑“有机的关系”
 先后学习过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专业,注重建筑与环境、城市之间有机关系的王兴田,在刚刚开始学习建筑的时候,也曾将建筑设计理解为单层次的学科。“我是1979年参加的高考,当时不了解建筑,报的是天津大学的电子工程专业。碰巧,来招生的老师是建筑学专业的。他看我有美术基础,又是山西省的‘三好’学生,就建议我去建筑系。”那时候,建筑设计还属于土木工程的分支。王兴田心想,学土木,不就是跑工地、变成施工队员吗?然而,在大学里,他很快发现,建筑学的涉及面很广,包含了许多人文、艺术学科的内容,这让他对建筑的兴趣日渐浓厚。“那时候很用功,大学时画的草图,后来整理起来有满满一箱。我觉得现在我都画不出这样的图。”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本专业杂志《建筑学报》和《建筑师》,为数不多的国外建筑师的讲座,都是王兴田心目中不可错过的信息渠道。“直到我本科毕业后,国内外建筑界交流的频度就增大了,尤其是我们可以去北京,到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学会这样的地方听一些演讲,各种展览也多了。”
 学完四年的本科课程,王兴田深感知识结构的不足,“总感觉我们是在微观上讨论一些问题,总是关注建筑单品。不管听国外大师的讲座也好,还是看他们的杂志也好,发现将建筑放在一起后,这种有机的关系非常重要”。毕业后,他考上了沈玉麟老师的研究生,学习城市设计。“沈老师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开始明白建筑的问题不只在建筑本身,建筑的问题要扩大去看,看所在城市,看外部空间环境。”
 在对建筑与城市问题的学习与探索之外,年轻的王兴田因缘际会,在较早时就接触到本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命题。由于大学时期曾在一次全国大学生竞赛中获一等奖,他作为最年轻的代表,出席“中国当代建筑创作论坛”(1984年成立)第二次会议。在1985年,我国尚未进入建设高峰期,建筑界就在论坛上发起倡议——中国建筑创作要解放思想,敢于实践,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时代的现代建筑,并提出建筑要走本土文化之路。这些同时具有责任心和抱负的讨论,给王兴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直到今天,这样的倡议也是十分有价值的。
 东渡扶桑: 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启示
 研究生毕业后,王兴田留在天津大学教书。此前对于建筑创作和城市设计所萌发的学术兴趣,敦促他“走出去”,看看其他国家的建筑现状。他心目中理想的目的地是日本。“日本和中国同属东方文化,但日本在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没有把自己的传统文化、渊源剥离开来,走了一条日本特有的东方现代化之路。”这里,必定有可研究、可借鉴之处。为此,王兴田1988年赴日,到早稻田大学学习。
 王兴田以观察者的身份总结日本建筑现代化的过程。“日本也经历了引进(西方建筑及理念)的过程,但比较短。” 日本建筑界很快意识到,钢筋、混凝土很难表达出日本建筑的轻盈、通透和“灰空间”的文化美感。他们先是尝试在西方语境下表达日本建筑,“用钢筋、混凝土表达它的檐口,类似用装饰的东西来表达传统文化”,随后,通过对钢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探索,终于走出了日本建筑的现代化道路。
 这样的探索过程,不能缺少的,是建筑师对于建筑文化地域化的责任。
 离开早稻田大学,王兴田决意到设计公司去,实实在在地做些设计。多年来在学校的学习、研究和教学工作,极大地丰富着他的理论研究,却又从另一个角度提示着不足。“我当时热衷于设计,加上在学校里一直做研究,不太知道真正的设计,就想到事务所去。”
 在日建和大林组,王兴田一开始做得更多的是深化的工作,把别人的设计和创意加以落实和完善。回忆从深化工作,到以创意和综合实力赢得设计机会的过程,王兴田颇为感慨: “我在日本工作的时候,其他同事都说,你的基本功怎么这么好,画得这么好,不能想象。”尽管如此,当时像王兴田这样的中国建筑师还缺乏整体的构思,缺乏对新技术、构成和构造的掌握。一旦有所积累,“我们完全能够去深化一个题目”。
 结合自己的实践,王兴田细心关注日本建筑界的现状。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日本的开发商在委托时对建筑师的了解与信任。“他们除了功能以外,别的不会干涉太多。”在国内,情况则有所不同。“常常是开发商在委托的时候并不知道设计师的特点,以为是个建筑事务所就什么都能做。实际上每个建筑设计师都有自己最有特点、最有创意的地方,如果建筑设计师的特长发挥不出来,最后就会造成一些误会。”王兴田也留意到日本建筑界一种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对于体量巨大的建筑物,日本同行会希望能有多个概念组合——“有建筑师的独创的概念,有大公司综合技术作为支撑。一般小的事务所不会所有的人员都配备,但他们有好的创意,他们也要和外国的建筑师、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一个团队。这需要社会的力量,而不是单单一个设计师。各个圈子旗鼓相当,才能完成。”
 后来,王兴田创建“日兴设计”,在组织和运行上,都体现出团队意识。他注重从创作理念、宗旨,到设计全过程中,形成团队体系。对于公司所吸纳的新人,也强调用团队的思想和作风帮助他们确立明晰、正确的工作方式。“我希望,从他们中间能成长出一些思想性强、有追求的建筑师。”因为今后的建筑将越来越复杂,需要一个团队具备多元化的专业力量,在不同方向和领域均有建树。
 


 

上海湾世界城市广场


 建筑与城市: 建筑师肩负 “城市责任” 与环境责任
 建筑的问题不只是在建筑本身,它与城市设计紧密关联。而城市设计,“不光是一个城市形态的问题,还要渗透到城市的各种体系——建筑和建筑要对话,要按照朋友、良好的邻里关系去相处,要互相沟通”,以此达到城市区域综合利用的目的。
 王兴田曾以日本银座地区为对象,专门研究过城市的整体开发问题。银座是日本商业起步最早、地价最高、开发最密集的地区,“到了晚上,这里就是空城,人一散,就有乌鸦、老鼠跑出来”。王兴田在调查中发现,日本的土地细分化程度很高,小豆腐块状的土地导致利用效率低下。“每栋建筑之间都有一个缝隙、两堵外墙,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此外,小建筑同样要配备消防所需的空间,也消耗了部分面积。如何让银座成为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王兴田认为,不妨做一个整体开发,外墙面积也小了,同时还节能、环保,效率变得很高。如今,日本在许多地方都在将效率较低的地块集中起来,进行综合开发,集成开发,使城市的结构更完整。
 然而,集成开发的思路要实施,需要政府、开发商等各方首先能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前一阵我正好去开一个评标会,是关于一个比较琐碎的地块。本来是要做综合开发的,结果14家业主各自为政。”王兴田以自己的研究举例,站出来直言: “千万不要只考虑自己,只有全部街坊都做好,你自己的利益才有保证。”他同时认为,政府应该牵头,将综合开发的项目当作一个事业来完成,这样城市才有希望。
 建筑师所负有的城市责任,除了提供人性化空间外,更与环境责任息息相关。“我们盖了很多楼,创造了很多GDP,但居住者的健康下去了,那肯定得不到任何更美好的生活”,因此,王兴田强调,既然做项目,就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不要干扰环境。他时常提醒自己:“建筑是能耗巨大的使用物。在现在人的活动过程中包括汽车工业,它可以说是对环境影响是最大的,但有数据表明建筑的能耗释放的二氧化碳超过其总量的50%。”换言之,建筑师手下的这支笔、这个鼠标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你所画出的每张图,都可能给人类环境带来负担”。所以必须考虑如何把负担减少到最低,尽可能减少建筑的环境负荷。
 “一开始就要考虑如何减少建筑的环境负荷,概念和结果会更加明晰,不要在建筑创作时任意地创造,回头再把节能规范一套了事。”对于环境指标,建筑师更应该提升自己的环境观,“国家制定的是一个最低标准,建筑师帮业主进行设计时,对在标准上如何实践的问题,应该有更高的认识。”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建筑,就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让建筑能够安详、谦虚地和城市构成大的空间环境。
 


 

南通珠算博物馆夜景


 


 

南通珠算博物馆室内

>设计: 对地域文化的当下表达
 王兴田对于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的关注由来已久,“我在天津大学的时候,彭一刚、聂兰生等老师的建筑思想就对我产生了一些影响”,到了学习城市设计的时候,王兴田就很关心我国不同地区城市长期以来形成的个性。“小城镇有小城镇的特点,南方有南方的特点,水乡有水乡的特点。我们去看看同里、朱家角,它们的建筑空间与形体很自律,该有的尺度、空间、样式、坡度都很有机、很有秩序,该突出和该退让的都恰到好处,如鼓楼、钟楼、庙。”
 城市如此,建筑也理当如此。面对过去20年快速发展带来的新建筑与城市变化,在繁盛的背后,王兴田十分关注建筑师与规划者在大量建造时的 “失语”——“什么是现代建筑?现在所公认的是西方的当代就是现代的。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的建筑都是现代主义或它的支流的产物,那我们自己的文化哪里去了?”
 传承和创造,不易实践,却不是无路可行。“每个建筑所属的地域,它的气候、历史、地貌、特有的材料,使用者对建筑的不同要求等等,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这,就是资料库,就是灵感触发点,就是创作的底气。“我觉得在文化空间、材料方面需要重新思考,而不是把它搬过来。实际上我们有很多对待自然、对待生活的智慧,这也是我们祖先长期积累下来的,我们应该尊重、选择、发展。另外我要谈的是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包容、接受外来的优秀文化,不只是西方的。我们骨子里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广义地采纳世界上优秀的文化,去建造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一些建筑。这是我们的使命。”
 呼唤地域文化的观念不等于复古,也不是把以前的东西搬出来,而是在于“恰当地掌握现代化的语境中的基本的思考方法和创造方法”。王兴田深切体会到,文化不只是抽象的符号,它有时候就是一种感受,就蕴藏在细节之中。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创作,才会充满激情。
 “我们做的南通珠算博物馆,包括其他一些项目,是考虑结合空间、用地、使用者的要求,如何能让使用者与来访者在这种空间里充分感觉到,这是最适合当地的文化建筑。”比如,在做无锡太湖国宾馆的时候,好些人建议把房子建在山头上。王兴田认为这不对,“整个建筑的体量不小,要尽可能把它藏在周边环境里,而不是露出来。它应该是建到山脚下,静静的,很谦虚的姿态。这就是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其他几个度假酒店的设计中,因为它们在湖边,在山脚,自然环境非常好。王兴田说: “我们真的不忍心去过度开发,尽量让人在建筑里面和环境和谐相处。” (赵夏榕/文)
 


 

深证正中高尔夫会所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414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