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小东历史评价_王小东资料简介_王小东生平事迹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141 评论:0

绮丽的西部建筑之梦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东
 1938年10月生于甘肃兰州市,原籍山东平度市。196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进入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获 “2005国际建协罗伯特·马修奖”。现为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
 1980年,乌鲁木齐烈士陵园设计获新疆自治区奖励; 1981年,吐鲁番招待所新客房获新疆自治区优秀设计奖; 1985年,新疆友谊宾馆三号楼获新疆优秀设计奖; 1986年,新疆昆仑宾馆新楼获新疆优秀设计一等奖; 1995年,库车龟兹宾馆获新疆优秀设计一等奖。主要论著有《文化对建筑困境的拯救》、《新疆伊斯兰建筑的定位》等。
 “我们这些学建筑学的人,可能都有一些文化艺术细胞。我从小学起就喜欢绘画,所以总觉得新疆这个地方很神秘、很辽阔。我到哈密后看见雪山好像挂在天空中,夕阳下红色的峭壁映红了天际。当时我就有了想法,让天山作证,我这一辈子就要在新疆扎根! ”
 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王小东曾作过一幅题为 《一个建筑师的梦》 的画,这幅以天山博格达峰为背景的城市水彩画,为40多年前他刚刚分配到新疆时所作。当浪漫的梦想如同茁壮的大树从所扎根的土地上汲取着源源不断的营养,便有了枝繁叶茂的生机勃勃,有了小鸟在月下欢唱的婉转动听。王小东在新疆这片壮丽土地上设计的国际大巴扎、红山体育馆、新疆博物馆等深受当地各民族使用者的喜爱。他的建筑之梦,在这里也化作了一个个杰出的建筑作品。
 西部建筑之旅,始于梦想
 对于相伴相随40多年的建筑设计工作,对于新疆这片久居的热土,王小东有着朴素而由衷的情感。中学毕业后,王小东以第一志愿报考建筑专业,进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63年大学毕业时,分配的单位除了新疆是建筑设计院以外,其他各地都是工业设计院。于是,他又以第一志愿分配到新疆建筑设计院工作。两次主动的“第一志愿”,是青春无悔的坚定,更是一片对人生和职业的赤子之心: “我出生于一教育世家,从小被灌输的是读书。要在学业上、学术上有成就,仕途和经商都非我所本愿,自己最敬重的是学者——儒雅而博学的学者。”
 来到新疆后,王小东很快融入了这里的自然天地、大街小巷和风土人情。“到新疆第一年的劳动实习中,业余时间我基本上是背着画夹在乌鲁木齐写生。”在其后的几十年中,他的足迹走遍了广袤的新疆,以画笔和相机记录下各地的民居、建筑遗迹和当地人民生活的身影,这片土地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影响着他的建筑观,也是他建筑创作的依据与灵感素材。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王小东就曾说,这是一种“入乡随俗”的自然选择: “因为我在新疆从事建筑师的职业,所以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创作具有西部特色的新疆建筑。如果当年不到新疆工作,我也一样会在另一个地方从事建筑师的职业,创造那个地区的地域建筑。”他认为,在这片自己已经生活了40多年的土地上,“我只能这样去做”。
 然而,这条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到新疆设计院接受专业基础训练仅仅一年多,才做过几个小工程,“文革”就开始了,王小东也暂时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绘图桌。直到1973年,乌鲁木齐烈士陵园重修,他才得以重回设计工作的第一线,与女建筑师黄汇合作,承担了陵墓、广场和大门以及陈潭秋烈士纪念馆、骨灰存放厅的设计工作。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重修,让当时的王小东从方案设计、定案、加工、安装的全过程中累积了初步经验,也成为了他在新疆的第一个建筑创作——这时候,他对于建筑的风格和地域性问题的探讨,才刚刚开始。
 探索与开拓: 叩问新疆建筑创作之路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思潮的活跃,建筑界也踊跃地展开对“当代建筑”道路的探讨。与当时对来自国外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热烈的关注不同,王小东在阅览国外学术期刊报道的同时,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走出一条属于新疆自己的创作道路。
 1979年到1980年,王小东为吐鲁番招待所设计新客房及外贸楼。基于当地的气候,他在这两处建筑中向民居学习其合理的空间,成功地实现了一次当地化的创作。
 招待所客房屋顶采用拱结构,屋面上覆以黄土,大大增强隔热功能。这种在一千多年前已经广泛应用在新疆的结构体系,得到了因地制宜的使用。“外宾招待所的外形在参考当地建筑多种拱券曲线的基础上,采用了连续的悬连线落地拱券,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檐墙上部一排当地传统图案的花格,四面墙上锦砖嵌贴的丝绸图案,室内白色的拱顶和墙壁下绚丽多彩的新疆地毯,使得这座建筑物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而又有特征的气质。”
 设计外贸楼时,考虑到吐鲁番属于干热性气候地带,通风和隐蔽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王小东以外贸楼和其他建筑一起,形成了一个适宜的内庭院。
 1980年,王小东将这一实践的经验写成《在多元化的变革中走自己的路》,首次探讨新疆地域的建筑问题。次年,阿·卡汗国际建筑会议在新疆召开,阿·卡汗本人及几十个国家的著名学者和建筑师参加,如印度的柯里亚,国内的杨廷宝、王华彬、陈占样、刘开济、金瓯卜、常任侠等著名建筑师。参加会议的建筑师们参观吐鲁番时,就住在王小东设计的窑洞招待所里,并对这一设计加以鼓励。因此,“我决心在自己今后的建筑创作中,把现代建筑和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在城市里,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如何使建筑既适应其使用需要,又有传统的神韵?王小东在1982年到1985年设计的新疆昆仑宾馆新楼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昆仑宾馆新楼高12层,在当时是新疆最高的建筑了。王小东力图避免直接搬用和再现传统形式,并尽量将民族地方特色与现代化相结合。
 为了与老楼檐头上的半圆拱券装饰协调,王小东在新楼檐头和入口多处重复了半圆券这一主题,并以此暗示伊斯兰建筑传统。檐头拱券的组合中还借鉴了南疆民居中庭院柱廊双连拱的手法,带出一种维吾尔式的神韵。至于入口处的拱券,则充分利用现代结构技术,把300人会议室悬挑出近4米之多。沿街10多米高的弧形山墙,吸取了伊斯兰建筑“叫拜塔”的形象特色,经过改造和简化,把传统中的实体塔变为新建筑中平面型的虚拟塔。
 在建筑实践的同时,王老在20世纪80年代撰写了多篇文章,探讨民族、地方与现代建筑文化等问题,如《继承与创新》、《新疆建筑创作之路》、《文化对建筑困境的拯救》、《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良机》等。他反对建筑符号的滥用,认为那会把建筑创作带入死胡同。在他看来,建筑师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十分重要,主张做有文化的建筑,主张建筑创作要与传统相结合,进而走向世界。
 深化与创造: 民族、文化、宗教与社会经济限定中的求解
 新疆,拥有富饶丰美的山川大地,也有着多个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多个民族千百年来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加上新疆社会经济的现状,使得在这里从事建筑设计,必定是在民族、文化、宗教和社会经济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王小东主动向自己提问,也积极地在具体的个案中进行“解题”:
 


 

新疆国际大巴扎内的步行街


 1989年开始设计的库车龟兹宾馆,并不像昆仑宾馆新楼那样位于新疆新建筑技术与投入的前沿,而是位于库车县的一个低标准的“土”建筑。当时,龟兹宾馆每平方米的造价仅800元左右,只能使用一般的砖混结构; 它的基本设施都应是现代化的,并具有民族、地方和乡土的特征,在建筑空间上形成自己的个性与韵味。在文化背景上,龟兹古国的佛教文化如何和当今的库车县维吾尔伊斯兰文化相结合,俨然是一道难题。但在研究了大量有关西域、丝绸之路、石窟艺术的历史和艺术的资料之后,王小东形成了明晰的思路——民族的、文化的脉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宗教,从而主要从民族、文化的探源上找出两种宗教背景中共同具有的某种线索,把它们统一起来。
 在空间和平面的总体布局上,龟兹宾馆借鉴院落式及中亚一带生土建筑“细胞繁殖式”的基本格局,使建筑空间处于各种大小的庭院之中,并提供了一定的葡萄架下的歌舞场所,满足了干热气候地带的通风与降温的特殊要求; 在建筑的形体、细部、色彩等方面,力图把石窟特色与当地维吾尔式建筑自然融合,如借鉴库木土拉石窟的一个洞口和连窟的形象,把它作为门窗洞口的构图主题。
 为了使“龟兹”和“维吾尔”特色更加突出,王小东特意采用了富有伊斯兰建筑特点的手法,如默拉纳·额什丁麻扎中大片的朴实的方格形木花格;两个楼梯间,其中一个着重用现代建筑的手法强调了维吾尔建筑特色,而另一个则隐喻登上石窟的木梯。在室外墙面上,石窟母题的大限定中出现一组白色玻璃钢浮雕,主题和形象正是龟兹舞乐图。
 始于1996年的北京中华民族园新疆景区的设计,是王小东对自己关于新疆地域建筑理解所进行的一次“综合测试”。景区占地约5000平方米,要求有15000平方米的沿街公共建筑,地下1层,地上2到3层,在沿街公建的屋顶上修建六座新疆少数民族的典型传统民居以及清真寺、额敏塔和巴扎一条街。此外,还有相关的园林和景观设计。王老为项目整体定下基调:基本是现代的,但又要有强烈的维吾尔、伊斯兰个性。
 “我经常想,能否把细部捉摸透,让每一块砖、每一个石头诉说出一个漫长的故事。”王小东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创作心态。他认为,“现代”的建筑,并不仅属于金属、玻璃、花岗岩组成的空间,而是可以更纯净一些。新疆景区的沿街公建基本是现代的建筑,没有太多的装修、色彩和符号,仅仅使用了尖拱这一独特的语言和民族图案的窗花格。“其余的表现力在于它的体量、光影、雕塑感、色彩细部和工艺砌砖的魅力,”王老认为,这一切都是构成优秀建筑的基本语言,而并非受限于某种民族形式的语汇。而对于“砖”的使用,他注重的是其中透露出的绵长的历史意味。“吐鲁番的额敏塔图案有14种,公元9世纪建于中亚布哈拉伊斯迈尔陵墓的工艺砌砖的方法有二十多种。”王老说,建筑的工艺性是人们对建筑感情倾注的见证,因为通过它可以看到人,看到情感。
 另一次让王老本人印象深刻的创作,是位于乌鲁木齐“民族一条街”的重要建筑——新疆国际大巴扎。大巴扎的建筑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之多,集商贸、文艺演出、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身,要求成为乌鲁木齐标志性的建筑群。可以说,这是一个在特定环境中进行的创作,也将淋漓尽致地体现建筑师对伊斯兰和新疆维吾尔建筑、风俗、人文等的理解。
 王小东首先抓住了伊斯兰和新疆维吾尔建筑空间多变的特征,“喀什的高台民居就是典型,形成建筑空间的手法非常现代”。他在建筑群中刻意遵循这些原则,使建筑形体错落有致,光影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雕塑感。他巧妙利用伊斯兰空间构成手法,如拱、圆顶、廊、简洁的墙面几何体的转换来形成特点;在建筑外墙的色彩和材质上,他采用了土红色的耐火砖这一既经济又能取得特殊效果的材料。大巴扎建筑群作为现代建筑,在设计和材料上都做到了合理和巧妙,如看似传统的穹顶,实际上是由轻钢和玻璃制成,担负起通风和采光的重任。
 


 


 

新疆国际大巴扎


 1999年,王小东从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的职务上退了下来,得以更加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喜爱的建筑创作。在这个收获的时期里,他主持了十几项建筑项目,继续对新疆地域的建筑创作进行探索。
 “在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的创作中,我着重于功能和空间,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及其和红山公园大环境相协调的关系,意在创造出一个与公园山色和谐的体育场所,屋顶形状隐喻雪莲花瓣。在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的创作中我刻意体现地质矿产的特征,以原创为出发点,仅在入口的龛式空间做了一些象征伊斯兰建筑中穆克纳斯的细部。在新疆博物馆的创作中以泛西域、新疆悠久的文化背景构建空间……”
 热切的关注: 对于民居、城市与地区
 2005年,国际建筑师协会评委会授予王小东“2005年国际建协罗伯特·马修奖”,以表彰其将毕生精力投入中国西部的建设事业,以及为改善当地人类居住质量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实际上,王小东对于西部民居、城市和地区建筑的关心,已有几十年之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王小东就是个“有心人”,常记录下不同年代民居的特征与演变。
 对于喀什民居与当下的发展,王老认为,要真正地把喀什民居保存下来,从而保留当地的生活、氛围与回忆,并通过建筑更新,让它们有上下水、有暖气,抗强震,获得新的生命。在喀什吐曼河旅游度假中心项目中,他的想法是,“利用喀什传统民居的建筑空间构成的语言和现代化的技术相结合,做出一个新一代的喀什新街区,有50~60栋建筑组织起来的旅游度假中心,里面也有演出剧场,同时还要结合吐曼河的治理做一些工作。”
 在喀纳斯的旅游景区规划中,他力图通过研究图瓦人的建筑风格和当地民俗,改变以往照搬瑞士、西藏建筑的格局,真正赋予喀纳斯新疆本原的特色; 在乌鲁木齐,王小东也着手进行名为“乌鲁木齐城市建筑风格的研究” 的课题。“另外我还有其他的一些课题。我选择的课题都是和老百姓直接有关的。”他说,“虽然信息、媒体等把地球缩小了,工业化也带来了对传统的冲击,但是我们要思考怎样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份,民族、地域就是确认我们身份的源泉。”
 


 

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


 


 

新疆博物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414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