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梅季魁历史评价_梅季魁资料简介_梅季魁生平事迹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95 评论:0

大型体育建筑的宗匠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教授 梅季魁
 1950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系,1956年留校任教,后到同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回哈尔滨工业大学执教。1965年,响应国家号召赴拉萨支援西藏建设,1975年底重返哈尔滨工业大学。1986年创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博士点,并担任博士生导师,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博士后流动站。曾于1983至198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两届建筑系主任,1990年创建建筑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梅季魁的代表作品有: 惠州体育中心、哈尔滨梦幻乐园、哈尔滨工业大学邵逸夫体育馆、淮南市文化体育中心、汉中体育馆、大连理工大学体育馆等。
 体育场馆设计对建筑师提出了许多要求——它需要一系列高科技的支撑,需要使先进的技术与建筑本身较好地契合,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大效益,常常也需要成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当代风貌的表达。建筑师需要对结构学也有着较深的研究,具备充分考虑场馆内部空间安排、做出合理构造的能力。
 梅季魁潜心于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已经数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曾主持设计大型公共建筑近60项,建成30余项,作品遍布在祖国大江南北,是许多城市里市民所 “喜闻乐用” 的体育文化场地。他也将自己在大型公共空间建设方面的研究撰写成文,为业内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思考与实践成果,为提升我国该类建筑的设计水平贡献良多。
 对外开放和多功能化是大型公共建筑发展的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经历了一个由慢到快的发展过程。建国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公共建筑很少,并且大多数不向公众开放。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更为频繁,在许多城市,一些中型甚至大型的公共建筑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建设起来。数十年来,我国承担的国际大型赛事数量增多,北京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举办等重大体育事件,大大刺激了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这些年各大中型城市都在规划建设自己的大型公共建筑,这其中尤以大型体育场馆居多。
 梅季魁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敏锐地发现了国内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他认为,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增多,休闲意识也在提高。身体健康成为多数人日益关注的焦点,相应的体育健身活动也就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体育场馆势必不能再作为体育竞技的专用场所。即使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大型体育场馆的公共化也是大趋势之一。而大型体育场馆的开放,正与全民健身的理念相契合,对普遍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西方国家早已做到,我们也会慢慢赶上。
 正是由于体育场馆的开放,带动了场馆的一系列变化趋势。公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不同种类、多种多样的体育场馆的出现,比如提供冰雪运动和水上运动的新型体育场馆、运动与娱乐相结合的水上乐园等建筑,还有各种体育中心和俱乐部等多种项目汇集的复合型建筑。而且大多数体育场馆摆脱了以前只有田径场围绕足球场的单一场地的模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实现了融田径、体操、游泳和各种球类运动于一体,一个体育馆具备多种功能的场馆模式。
 这种发展趋势,使得体育场馆的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为了实现比赛场地和平时公共场地之间的转换,体育馆内的活动座椅数量开始增加。比赛时安放好可以坐观众,赛事结束可以拆除为公众健身腾出场地。而体育馆本身密闭的环境对人体健康不利,这与公众关注身体健康的要求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体育馆不得不走上复归自然的道路,通过改变结构和设计来尽可能地引进自然光,体育馆内部也开始增加花草木石来改善自身的环境。总之,尽量改善自身以适应周围环境和公众的需要,是如今体育场馆发展的一大趋势。
 大型公共建筑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
 梅季魁指出,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体育场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目前整个行业还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问题。
 供不应求和低微效益,设计意图与使用现实,功能单一与多种实用这三个矛盾是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有的体育场馆数量远远不足。以体育馆为例,我国每百名城市居民约占有0.5个席位,发达国家一般占有一到两个席位,差距在2到4倍之间; 而从全民占有量来衡量,发达国家2000人有一座体育馆或训练房,我国约10万人有一座,差距在50倍左右。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又确实存在低效益和使用不足的情况,一栋建筑建成不久后就冷冷清清,少有人光顾。体育馆、电影院上座率偏低,徘徊在30%左右,而各单位的礼堂、俱乐部等,一年之中除几次会议使用外,绝大部分时间闲置。这种现象由来已久且有加重的趋势。
 在设计意图与使用现实上,我国的公共建筑更存在着主次颠倒的现象。比如大部分体育馆和游泳馆是专门为比赛而设计的,但实际上一年当中用于比赛的时间极其有限,大部分时间还是用于公众的健身锻炼。因此作为主体建筑的比赛用场地大部分时间闲置,而用于公众锻炼的健身房、台球室等副建筑却常有人光顾。况且大多数体育场馆的场地用于文艺演出的时间多,用于比赛的时间少。这种情况与当初按照比赛设计场馆的意图大相径庭,因此在设计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差,导致了空间的大量浪费。
 我国很多公共场所往往设计时功能单一,但在实际使用时又做多种用途。比如我国传统的电影院往往只是以电影放映为主,设计上多单厅,结构比较简单。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电影院不得不进行改造,由单厅扩展为多厅,由简陋变为舒适,由电影放映走向多种经营,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像礼堂和体育馆等功能格局比较固定的场所,勉强做多种用途使用,效果往往不佳,质量也要大打折扣。
 对于以上三个矛盾的出现,梅季魁认为有深刻的内在原因。观赏比赛和演出属于被动型活动,观众处在客体的地位,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主动型活动,随自己的意愿参与体育活动。尽管体育馆和电影院规模巨大,设施先进,但它不是人们天天光顾的场所。且现代生活中娱乐方式多种多样,近年来体育场和电影院观众人数的滑坡,既有电视等新的视听方式的冲击,也有主动型文体活动对观众的巨大分流。歌舞厅、娱乐城等基本是群众活动的天地,自娱自乐,适合群众参与的需要。参与为主是我国群众文体生活的巨大发展和重大转折。
 另外,现代社会人们健身方式也开始向自然复归。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享受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这也导致体育场馆的观众数量减少。
 要解决上述问题,梅季魁不但要从管理和建设等多个方面下手,更要在场馆的设计上下功夫。“行为模式、管理方式、建设模式变了,设计本身必然要变,以变应变。但设计着眼点不应只停留在应付当前的变化,而是要力求适应几十年的发展变化需要。我国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从总体上看,应变能力不强,适应的时间短,有的不到10年就不大适用。因而提高应变能力,延长适应周期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梅季魁如是说。
 


 

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效果图)


 


 

深圳大学城体育中心游泳馆(效果图)


 因地制宜建好体育场馆
 梅季魁在从宏观上关注国内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多年来也一直在自己的设计创作中进行着探索,努力设计出在造型和结构上都能满足需求,并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建筑作品。结构、材料、设备等对于建筑设计、特别是体育场馆等大跨建筑设计的巨大制约不可忽视。为了突破障碍,梅季魁对结构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深入研究,并出版专著《大跨结构构思与结构选型》。为此,他荣获2006年中国建筑学会第二届建筑教育特别奖,该书也被推选为高校建筑研究生选修用书。
 哈尔滨工业大学邵逸夫体育馆是近年来梅先生的作品之一,正好在哈工大75周年校庆时完工,为校庆提供了5000人的活动场馆,贡献不小。体育馆位于哈工大校园内游泳池旁一块不大的缓坡地上,用地比较紧。校园内的体育馆不同于社会上的场馆,主要用于体育课和课余师生的锻炼,比赛、演出和集会并不多。因此,设计方案在满足多种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增加活动场地,简化附属房间,减少固定座位,增设活动坐席。而在外观造型上,考虑到体育馆用地紧张,空间不够开阔,且地形有2米的高差,因此,将体操房做成半地下放在馆前置于人们视线之下,其他房间以裙房形式围绕主厅四周布置形成建筑基座。体育馆主体选用四片双曲抛物面单双层钢网壳交替组合结构,空间立体,形体优美,经济指标也比较低。顶界面随使用需要而有高有低,既减少了大厅体积,也使空间富于变化。单层与双层网壳的交替组合形成了采光带,使大厅洒满阳光,一扫空间的沉闷气氛。
 惠州体育中心是梅季魁的又一作品。与其他作品相比,这一作品的建成颇为曲折。惠州体育中心的建设从1993年便已开始,梅季魁的设计原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基本保留了起伏的地形和水塘,场馆随地形布置。但是当时的开发商急于上马,未等设计完成就推平了土丘和水塘,令人遗憾。之后惠州的经济出现起伏,体育馆的建造计划于是搁浅。直到5年后,惠州的经济形势好转,才于1998年和1999年行进了两次竞标。此时人们对于城市规划的理念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在体育馆的建设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体育馆由一角移至场区中轴并退后街道百米,建筑组合由沿街的封闭布局变为低端深处的开放布局,建筑与外部空间相互穿插批次拥簇。这样的布局使体育中心为城市提供了开敞的空间环境,并与周围的建筑相映成趣。在体育中心的外形上,由于惠州有 “鹅城”的美誉,建筑借助量身定做的结构形式构成流畅的椭圆形平面和起伏的空间体形,既反映出了球类运动的抛物线轨迹特点,也为展翅腾飞的天鹅构筑出基本框架。两侧的商务用房取半弧平面形成环绕之势,覆以洁白亮丽的薄膜雨棚,好似群鹅雀跃起舞。这一设计不仅为评审专家通过,建成后也获得了惠州市民的一致好评。
 哈尔滨梦幻乐园是梅季魁参与设计的一座商用水上乐园。水上乐园是一种新型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场馆。室内空间室外化是水上乐园的主题,因而仅将自然景观纳入室内远未达到目的,还应创造相称的空间氛围。戏水大厅在空间上应有开阔宽敞的视觉效果,因此在设计时取变异的扇形。这样的平面具有明显的扩展趋势,站在泳池边面对大厅开口,其视角一可达100°,是矩形平面的两倍左右。大厅采用玻璃屋面,即可引入明媚阳光,也可延伸视线至广袤苍穹,营造出开敞明亮的空间效果。由于梦幻乐园是一处充满刺激和异域风情的场所,因此建筑的外观设计力求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戏水大厅呈扇状多菱体形,同常见的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去较远。同时屋顶随水滑梯的降落而取降坡形式,两道侧墙向外不断拓展,高度逐渐下降,好似高峡出平湖,别有一番情趣,其空间让人倍感开阔,并有较强的动态感。整个建筑不但外观独特,且与周围的高层建筑形成高耸于平展的对比,相得益彰,建成之后,受到了市民的喜爱。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馆


 


 

广东惠州体育馆


 梅季魁对于我国体育场馆建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十分关注,面对当前各地体育场馆“热建”的红火场面,他有着清醒的认识。2007年,他发表了 《体育场馆建设刍议》一文,针砭时弊,敲起了警钟。他指出,当前比赛场馆建设过热,而群众健身的设施却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很是不足。在梅季魁看来,盲目的建设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让人痛心。比如说,北方几省可用于公共建设的资金并不充裕,但先后修建的巨大的速滑馆却有5座之多,数量与西方发达国家速滑馆的总和相当,耗费既大,使用率又不高。他在文中指出,最近10年,仅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就有6座现代体育场馆使用仅10~20年,就被推倒了。作为一位在该领域有着专门研究的建筑学人,他也找出了场馆在设计、结构等方面常见的问题,如选址偏远、过度追求规模、辅助用房配置的运营措施不力等。这些问题,都是未来体育场馆建设中需要避免的。
 体育场馆,是一座装承着生命的活力与梦想、光荣与拼搏的 “建筑容器”,它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季魁在长期的创作和研究中所奉献的,也正是一座座富有 “力”与 “美”、具有昂然奋发之气的作品。更可贵的是,他对于建筑师社会责任的认知,为这些体量甚大的公共建筑,增添了一分 “善意”之美。
 


 

青岛大学体育馆


 


 

青岛大学第一体育馆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馆


 


 

北京朝阳体育馆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413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