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罗小未历史评价_罗小未资料简介_罗小未生平事迹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159 评论:0

西方建筑史教学体系的奠基者、文化交流的使者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罗小未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时代建筑》杂志编委会主任,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Hon.FAIA,USA),国际建协建筑评论委员会委员及意大利 《空间与社会》国际杂志顾问。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第四、五、六、七、八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七、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时代建筑》杂志主编等。
 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里,有一位已过耄耋之年,依然仪态端庄、优雅迷人的女教授。师生们亲切地称其为 “罗先生”。这并非性别的错位,而是表达一种发自 内心的对学者、“大家” 的尊重和一种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她,就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理论专家罗小未。
 罗小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建筑历史教学体系的奠基者和核心人物,也是第一代西方建筑历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主持西方建筑历史教学5 0多年,献身于西方建筑理论、西方建筑历史、建筑评论与建筑设计方法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在现代与当代西方建筑史、理论与思潮上有较深的造诣,影响遍及中国建筑师及学人。
 课堂教学的重视及特色
 罗小未1948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3年后成为圣约翰大学的一名助教,开始了西方建筑史的教学工作。1952年院系调整后,作为同济建筑系建筑历史与理论教研室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她继续着这门课程的教学,并与同事一起孜孜不倦地展开了长期的教学建设。
 罗小未最为注重课堂教学,她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她一贯重视备课工作,不断思考学生要了解什么,如何了解,因此她认为课堂教学要关注师生交流,而教学的反馈一定会融入她对下一版讲义的修订中。罗小未强调建筑作为视觉艺术其图像在历史教学中极为重要,早在刚刚完成院系调整的1952—1953年,她就将活页图片加入初始的教材。她还是国内相关院校最早用135毫米幻灯片教学的老师,几十年里积累了丰富的幻灯资料。当她在20世纪80年代有机会出国考察时,一次就制作了1000多张幻灯片,都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和效果。这些图片也使她后来在国内众多院校和职业人的巡回讲学时魅力大增,深受欢迎。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与西方的建筑文化交流被隔绝的30多年里,这些精心积累的图片资料对学生们理解建筑非常重要; 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学人也没有机会实地考察西方建筑,罗小未实地拍摄的图片、尤其是现场的建筑体验和精辟的讲解,又让多少学人终生难以忘怀。
 建筑史观和教学思想的形成
 一个优秀的历史学家一定会有自己的史观,罗小未也不例外。她曾自觉学习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黑格尔和普列汉诺夫的哲学。罗小未受黑格尔的影响较大,逐渐形成了历史是变迁的、任何事情都要放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去看的基本史观。在历史教学和研究中,她很早就提出:建筑史是什么?如何教?她说自己心里总是坚持这样一个认识:建筑史既与时代的各种条件相关,但又有本身的特征,建筑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建筑史应该是一部人类的建筑文化史。在对建筑史本质的认识中,罗小未逐渐形成了 “5W+H” 的教学思想,即建筑历史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历史进程中建造活动的 “what,when,where,who,why and how”,然而,这在当时的教学实践中又是何等艰难,尤其是对于“who”,罗小未认为不能忽视建筑师对于建筑文化史的贡献。
 教材建设与全国核心教材的组织编写
 教材建设是推动教学的一项核心工作,几十年来罗小未与同事们耕耘不止,成果卓著: 1955年编撰出版了 《西洋建筑史概论》,1957年出版了 《西洋建筑史与现代西方建筑史》以及《外国建筑史参考图集》,1963年又出版了 《外国建筑史 (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部分)》,这些无疑是当时国内相关领域的开创性工作。改革开放初期,罗小未担当几个院校的召集人,组织编写了全国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该教材在之后的20多年一直是各相关院校使用的关于外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唯一教科书。2004年,罗小未再次领衔,精心主编完成了教材增编修订工作并出版,使其继续成为跟上时代的全国核心教材,现为100多个相关院校使用。此外,罗小未1986年主编出版的《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部分》(分别获得1986年全国图书 “金钥匙”奖与1990年华东区大学出版社首届优秀图书一等奖)已重印近20次,其使用一直推广到台湾和香港的一些院校。
 在多年的退休生活中,罗小未仍未停止过关于外国建筑史教材的进一步建设工作,近来,被列入教育全国高校 “十一五”教材建设行列的《外国建筑史图说——古代部分》修订再版工作接近尾声,而与其主编的、建设部 “十一五”全国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配套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图说》的编撰工作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就这样,即使是社会发展和建筑界的发展进程已经有了如此多的变化,即使是建筑史学研究一直是份寂寞而艰苦的工作,罗小未仍多年坚守,孜孜不倦。
 对西方现当代建筑思潮的引进和理性批判,做文化交流的使者
 在我国建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整个教学体系基本是从西方移植的,因此,西方建筑史其实在学科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因为它在呈现西方建筑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蕴含着人们对建筑学的基本认识与思想建构。罗小未很早就有这样的意识,而且尤其关注历史教学的时代作用。过去的历史教学很少包括西方近现代部分的内容,而20世纪40年代的圣约翰大学是国内最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建筑师的教学机构。在罗小未求学期间,建筑课里讲的都是现代建筑,系主任黄作燊当时就已经讲现代建筑四位大师,以及现代艺术家毕加索,音乐家马勒、德彪西等。人们常说圣约翰大学的建筑是现代派,事实上黄作燊认为 “现代建筑”(Modern Architecture)已经过去了,应该提的是新建筑。新建筑是永远进步的,每个时候有每个时候的新的建筑;新建筑永远是在变化的,我们要做的是新建筑。这番熏陶使罗小未在建国后成为第一个将西方现代建筑内容引入建筑史课堂教学的教师。过去各个大学都只讲古代建筑史,罗小未想到建筑史应该有近现代的内容,便开设了西方近现代建筑史课。这种紧握时代脉搏的历史意识在罗小未一生的教学研究事业中都能捕捉到,而对于现在的青年教师和学者来说,如果进一步了解她当时教学研究的困难与学术逆境的话,就能更深切体味其探索与思考的难能可贵了。
 改革开放后,罗小未迎来了她教学与学术生涯的黄金时代。她开始经常出国考察,终于亲历了讲解过几十年的众多西方著名城市与建筑。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她提到第一次走近巴黎歌剧院的感受,“就像见到了老朋友” ! 在这一期间,罗小未最为关注的是如何将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以及当代建筑的动向展现给国内建筑界,因为她强烈意识到,了解世界先进经验是我国结束封闭状态、重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起点。凭借良好的英语水平和国际化的交流姿态,罗小未先后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弗吉尼亚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建筑学院、伯明翰工学院等20多所西方著名学府访问、讲学和学习,并访问了数十位西方著名建筑师,获得了众多研究西方建筑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她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对国内建筑教育、更对推动国内建筑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她关于四位西方现代派建筑大师的介绍与评述,首次在国内详细展现了西方现代建筑成长的史实与特征,后集成《现代建筑奠基人》(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一书,成为国内最早的理论丛书 《建筑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她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建筑界各种思潮和流派的梳理、介绍和综合评述,第一次为国内建构了西方现代建筑发展和演变的整体图景,并成为全国教材《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最有开拓性的章节;她对西方建筑中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讨论,是最早推动国内建筑界关注西方当代建筑设计倾向、开展国内建筑理论建设的学术成果之一,意义深远。由于成果不断,罗小未在国内的各个相关院校与设计单位频繁讲学,为建筑学人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激发了热情,成了国内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她还在学科领域担任各种职务,曾是中国建筑学会最早的理事之一,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七、第八届理事长,此外还长期担任《时代建筑》杂志的主编、《世界建筑导报》的顾问。
 罗小未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交流并非一味的单向输入,也扮演了东西建筑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在积极了解世界建筑动向、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她在国外知名学府进行了关于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以及传统中国的空间思想等系列讲学,为中国建筑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民族姿态,而是一个历史学者的世界主义视野,是当代建筑文化研究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学术态度。在与西方建筑史家的学术讨论中,罗小未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水平使她能充分理解并融入讨论的话题; 同时,罗小未不愿人云亦云,总是独立地提出中国建筑师和学生会怎样来看西方建筑史中的这些问题,也为西方学者提供了另一种视野。
 身为西方建筑历史教授,罗小未又是最早提出外国建筑史的研究必须打破“地中海中心论”的学者之一,她很早就把目光拓展到西方之外的伊斯兰建筑,拓展到第三世界建筑走向现代的种种状况与特征,于是,在为第二十届国际建筑协会 (UIA)大会编辑出版的《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锦》(获国际建协嘉奖)中,罗小未受邀担当副主编,与多位国内外著名建筑理论家一起工作就毫不奇怪了。由于如此广泛的交流活动和突出的学术成绩,罗小未也很快在国际建筑界建立起了声誉,她被频繁邀请参加各种国际学术活动,在80年代后期成为国际建筑协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委员、美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1986年起担任意大利《空间与社会》国际建筑杂志的顾问,1998年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的称号。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进程步入崭新阶段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历史与当代状况的认识必然要深入到理论的思考与探索中。面对西方建筑界流派纷呈、理论多元的态势,如何在高层次的建筑人才培养中形成当代建筑文化的多维视野和批评意识,是罗小未不断思考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罗小未集聚其周围年轻学者的力量,主持建设了研究生课程 “近现代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以系列讲座的形式为研究生展开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的广泛学习,极大地活跃了学院的建筑理论舞台,也使建筑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又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罗小未对建筑理论的作用有长期的思考和认识,她坚持建筑学既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与人文、社会和历史有广泛关联的领域。最为可贵的是,在各种艰难的形势下,在学术探索因为种种历史局限而很难走上真正理性平台的境况下,罗小未始终努力地追求着对建筑问题的独立而严谨的思考。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建筑界经历了一边倒地批判西方学苏联、继而又批判苏联、再到设计革命和 “文化大革命” 的一连串的政治变换,理论思考和学术建设举步艰难,但罗小未却清楚地看出,这些不断的批判是 “把小孩同洗澡水一起倒掉”;而改革开放后面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罗小未却又保持了理性的批判态度,早在80年代初她就对上海某些宾馆建设追求国外全玻璃幕墙的 “现代化气息”保持谨慎态度,提出 “决策前必须知道全玻璃幕墙的利和弊”; 在高楼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之初,罗小未就对高层建筑包含的城市问题和建造技术以及节能、造价问题展开学习讨论,力图推动建筑发展的理性思考。她强调对西方的学习一定要 “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她说 “无法分析批判也就难以借鉴”。虽然她称建筑理论教学与研究 “只是在做大家的思想、业务上的后勤工作”,但在国内建筑界已呈现纷繁复杂景象的今天,她的朴素的说法依然是极其意味深长的。
 上海近代建筑史研究及历史建筑保护的开拓
 在广泛的国际交流中,罗小未与西方建筑界的诸多大理论家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们的成就扩展了罗小未历史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看到了建筑与文化更深层次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虽然罗小未认为我们在西方建筑研究上没法做得像西方学者一样深透,但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自己的东西,这对罗小未几十年来同时关注的上海建筑史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研究中颇有启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罗小未作为上海近代建筑与城市研究以及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在这些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刊登在《建筑学报》上的《上海建筑风格与建筑文化》(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论文奖)是最早将上海近代建筑置于城市文化脉络中解读、并将文化人类学思想引入城市建筑史研究的的重要学术成果,其后主编、参编的《上海建筑指南》、《上海弄堂》、《上海新天地》以及《上海老虹口区北部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都是研究上海近代建筑与城市的珍贵文献。此外,不仅其历史研究成果在推动社会对遗产价值认识上意义重要,罗小未为上海地方政府建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也发挥了持久的作用,她直接参与了几乎所有关于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的立法保护与建筑再生的实践指导工作,受人关注的外滩3号、9号和18号的修复改造(外滩9号和18号修复改造先后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全国优秀建筑工程一等奖和二等奖),“新天地”和“外滩源”的保护改造项目,罗小未都是专家顾问。
 


 

罗小未部分著作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413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