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卢济威历史评价_卢济威资料简介_卢济威生平事迹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131 评论:0

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卢济威
 1936年11月出生于浙江临海。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后,一直在同济大学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都市分院总建筑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筑设计创作,作品无锡新疆石油职工太湖疗养院入选世界权威建筑史书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1996年版); 上海静安寺广场规划设计获2001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杭州滨江区江滨地区城市设计获2003年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上海市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地区城市设计获2007年度上海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 出版专著有《大门建筑设计》、《山地建筑设计》等。
 卢济威将自己近五十年来的实践、教学和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从设计竞赛到建筑设计,再到城市设计。这个线性的过程在经过概括和提炼后,显得那样清晰、明快。而当深入到卢济威的每个阶段、每个课题中,我们就会发现,他所做的实践与研究、教学活动,完整地体现了一个“建筑人” 的发展道路是何等悠长 (甚至于漫长)。在这个发展道路中,不能或缺的,是一份激越的热情——在工程机会不多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参加竞赛; 一个执著——坚信必须通过建筑实践来实现建筑师的自我定位; 一种开阔的思维——观察环境、尊重环境,创造环境; 一项延伸——对城市承担更多、奉献更多……
 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这一道路折射出过去30年间我国建筑业界的变化,反映出建筑创作环境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而卢济威个人所创作的一系列设计作品,则为山地建筑、当代城市设计等课题做出了基于实践的有益探索。
 成熟道路上的记忆
 160年从我国知名的建筑系之一——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毕业后,卢济威来到同济大学,自此就一直扎根同济、扎根上海。作为一位既是建筑师、又是建筑系教师的“建筑人”,卢济威在通向成熟的路上,有着不少鲜活的记忆:
 在还是同济大学建筑系一名“新兵”期间,当时的系主任冯纪忠老先生开展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卢济威作为助教参与二年级的建筑设计教学。他一边学习如何“教改”,一边从先生的建筑观点里汲取养分。尤其是冯先生提出的“空间原理”强调了设计过程,这与之前许多教师在建筑设计上讲“灵感”很不同。从设计过程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设计,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辩证对待从内到外和从外到内的关系,十分有利于将学生引入建筑学的大门。这让卢济威意识到,“空间原理”打破了过去学习建筑“从类型接受知识”的方式,自己的视野也一下子开阔许多。
 “从空间理解建筑是我建筑思维的一大跃进,不但使我树立建筑教学的正确思路,也引导我对建筑概念深入而本质的理解。从设计房屋到设计空间,将内外空间一体化统一考虑等也使我今后注重环境,注重城市,直至以后转向城市设计领域起到很大的作用。”
 然而,尽管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为提升自己的设计思维作准备,但真正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实践,还是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并且是从参加设计竞赛开始。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的建设项目并不多,而建筑师长期累积的创作欲望却十分强烈。“参与各项建筑设计竞赛当然是很好的机会,我与几位要好的同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有赛必做。”卢济威先后在1979年日本举办的“未来文化乡土博物馆”国际设计竞赛中获佳作奖,1982年在日本举办的“长寿之家”国际设计竞赛中获三等奖。而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设计竞赛——中小型剧场竞赛中,他更是在中型和小型剧场方面都获得了最高奖。尽管参加竞赛或许只是“纸上谈兵”,但毕竟也“练了兵,满足了建筑师的欲望,也索回了自尊”。
 在他看来,建筑师承担着为城市、为人们创造美好环境的社会责任,建成的作品更是检验一个建筑师的不二依据。“同时,作为建筑设计教师,我要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能务实地指导学生的建筑创作和教授理论。”为此,从1983年开始,他不再满足于参加竞赛,而是积极寻求并从事真实的建筑工程。
 做研究型建筑设计
 卢济威接触的第一个项目是新疆石油职工太湖疗养院。疗养院面临太湖中心小岛拖山,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但从平地到坡地,从单体到群体规划的“山地建筑群”设计这个并不轻松的任务让当时工程实务还不足的他深感茫然。于是,他经常到工地现场与施工者商量技术问题,以实现“就地取材” 的构思。在这一构思的背后,是他“因地、因景、因树、因景制宜” 的设计思路。
 由于基地上绿树成荫,黄石露头,建筑布置乃依山就势,高低错落,自由布局,疏密有致。卢济威和其他建筑师根据山地坡度,运用掉层、错落、台阶、吊脚、架空、悬挑等手法,尽量少改地貌,以保持天然状态。为使建筑物与环境协调,设计采用体量小巧的低层民居风格,使建筑与清秀平缓的山景轮廓交相辉映。建筑为一至三层,白墙灰瓦,色彩素雅,一幢幢独立分散地错落布置,具有江南民居特色。
 这一项目1986年建成,赢得了多方好评。它也唤起了卢济威对于山地建筑的浓厚兴趣与感情,他决心将这个课题深入下去,随后又完成了福州常青乐园和交通银行无锡培训中心等项目,累积了更多的山地建筑设计与建设经验。到了2001年,他出版《山地建筑设计》,系统而全面地将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呈现出来一一山地建筑从环境观和生态观出发的观念理念,微观的设计方法在书中紧密地结合。尤其是他所探讨的山地建筑形态、景观、交通、工程技术和防灾等课题,不定基面、形体表现和空间形态类型等方面的问题,都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建筑设计方面,卢济威十分关注从建筑所在的场所中寻找依据,乃至于将实际设计项目中种种矛盾与困难看成是“设计者创作立意的大好机会”,善于创造建筑与外部环境、建筑(群)内部的宜人环境: 交通银行无锡培训中心依山就势,山屋共构;上海教育会堂体现出了积极的城市意识,着力解决建筑和基地环境之间的矛盾……
 卢济威将自己对于建筑创作的研究与实践写成了《建筑创作中的立意与构思》一书。他在书中强调:“立意是创作意图的表现,是创作的灵魂。”因此,创作应有主题——这一理论点明了“立意”在创作活动中的中介作用,使创作在“观念”和“技巧”层面上贯通。
 转向 “城市设计”
 20世纪80年代中期,卢济威参加了胜利油田孤岛新镇的规划与建筑设计,开始接触城市。随着改革开放持续走向深化,我国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各地涌现出了更多的工程机会,标志性的新建筑层出不穷。卢济威观察到,尽管在城市中,建筑、市政设施和景观设计都很好,但它们集聚在一起,往往不能形成优质的环境。于是,他更多地去思考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上海浦东开发而出现的陆家嘴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讨论,让卢济威深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与思路”,他开始尝试城市设计实践。此后近20年里,城市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就成为了他孜孜不倦为之付出的最重要的课题。
 


 


 

无锡新疆石油职工太湖疗养院


 从宁波江厦商业中心开始,到上海静安寺地区、杭州湖滨地区、上海轨交10号线四川路站地区城市设计等,卢济威所完成的近40个项目,涉及市中心、CBD、滨水区、历史保护区、历史枢纽区、地下街区、步行街区、城市轴线区和城市广场区等领域,范围广,着力深。
 与他对建筑设计的态度相似,卢济威注重从“研究”的立场与态度去进行城市设计,在设计实践和理论建构两条轨道上推进,因此,他在城市设计理论研究这一领域内贡献出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的城市设计实践,发觉很多设计缺乏可实施性,究其原因是设计的城市形态仅片面遵循美学原则,没有全面考虑城市发展中的社会、经济、行为、生态和技术等因素对形态的影响。” 因此,研究城市设计理论,就是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
 城市设计整合机制: 理论与实践
 在卢济威城市设计理论的构建中,2005年出版的《城市设计机制与创作实践》尤为重要。书中提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理论,阐明城市设计机制——城市要素三维形态整合、整合机制的层次和运作以及整合机制下的城市设计内容,为城市设计学科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此外,“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概念和相关设计理论,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卢济威以三个城市广场与城市环境的整合为例,阐释“整合” 的机制。
 其一,上海市静安寺广场综合体,是为“地下与地上整合”。作为地铁站出入口,综合体的地下有地铁站厅、地下过街通道、地下商场等,同时很多设施都要露出地面,例如风井、热泵、伤残人电梯出口等。设计者采取地下地上统一设计,将广场、露天剧场和一半露出地面的商场结合,将风井与喷泉水池结合,将残疾人电梯亭与小卖部和热泵布置结合,使工程技术设施与景观有机组合在一起,改变了通常采用先地下后地上、景观设计给工程技术设施涂脂抹粉的简单做法。
 其二,临海市崇和门广场城市设计,是为“新城区与旧城区整合”。临海市位于浙江东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保护得很好,十字街历史街区几乎原貌保存,城墙修整补缺后成为江南的八达岭,城中心的巾山双塔是城市的地标。为了适应市民活动的需要,1998年市政府决定在新旧城区之间建一个广场,促进新旧城区的整合。为了达到整合城市的作用,城市设计在广场上建立三条轴线:东西向的新旧城区整合轴、南北向的开放空间整合轴、倾斜的视廊整合轴,使广场有机地镶嵌在城市结构中。
 其三,南京鼓楼广场地区城市设计,是为“多种交通整合”。鼓楼广场是南京的几何中心,以历史建筑鼓楼而得名。广场城市设计要进行地铁和车行道等交通的整合,他设计了在地下1218米标高建立两地铁线路的换乘、过街通道和通勤购物一体化的站厅层,保留原来1713米标高地面的转盘车行道,在车行道上架空建立步行广场。由于起伏地形具有不定基面的特点,步行广场西侧与地面平齐,东侧虽然高起地面而架空,但通过设计活泼的大台阶与原有市民广场连通,消解了高架的浮筑感,成为地景的有机组成。
 创造优美的活力城市
 卢济威说,现代城市设计是根据城市诸方面的发展,构建城市形态,创造宜人、有特色、有活力和公正的城市环境的学科。其中“宜人”尤为重要,宜人环境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环境优美、活动有序、宜居、安全、卫生等。
 


 


 

上海静安寺广场综合体设计


 他认为,作为寻求目标的途径,城市设计方法体系应建立在寻求城市设计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塑造一个富有美感的空间形态是每个城市设计最基本的目标。城市美建立在建筑、自然环境和硬质景观等城市要素之间,在尺度、走向、色彩、肌理、虚实等关系上获得和谐的效果。好的效果是人们乐于使用并良好使用该空间的一个起点。要达成美观的环境,就要求城市设计者进行空间形态美学研究和空间要素整合配置的探讨,为此运用空间组织和要素整合等城市设计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2002年6月完成的杭州滨江区江滨地区城市设计中,卢济威充分利用滨水的资源,将形态设计紧密地与城市发展、提升城市活力结合。设计者使全区与江滨紧密联系,使江滨成为滨江区的意象。设计范围内有五条垂直江滨、通向城市腹地的干道,也是城市引向江滨的主要路径。城市设计对原道路断面进行调整,加宽步行空间,形成植树六排的林荫大道; 在道路的端部布置通向坝顶绿地的大踏步和小广场,广场上设置雕塑灯塔,与千年镇潮塔——六和塔隔江对峙,晚上熠熠放光,沿江展现新区的欣欣景象; 五个广场各有特色,通过踏步、水阶、拱桥和喷泉等精细布置,增强地域的识别性;广场周边还布置休憩活动的支持设施,包括餐饮部、小卖部、露天茶座和停车坪等,环境宜人。
 其次,城市景观与城市活力是优质城市环境需求的双胞胎、环境活力使环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提高环境生存发展的能力。
 在深圳地铁天虹站的规划设计中,他以地铁建设为契机,建立有序的步行系统和整合的绿化系统,并强化地区商业中心的功能。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深圳市民热衷于户外生活,因此开放空间对于深圳格外重要,它们为城市带来了活力。地铁发展带来的是更多的人流,促进所在地区的公共活动。通过深南中路、华强路交叉口的四个相互沟通的下沉广场及其四周的开放空间和绿地的设计,对佳和百货前、北方大厦两侧城市开放空间和绿化景观的重新设计,形成连续、整体又有变化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和绿化结构。四个下沉广场的设置,既有交通的功能,又可以作为小型表演的舞台,提供了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场所。对此,卢济威认为,城市设计要创造活力环境,就必须深入研究场所中各种人的行为与场所环境相互促进的需求与途径。
 对于自己20年来在城市设计与研究领域内的探索,卢济威的态度是积极、谨慎而又谦逊的:“城市规划师应具规划师的宏观知识和理论,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的技能和理论。作为建筑师出身的我还得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进取。”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四川北路站规划设计(效果图)


 


 

杭州滨江区城市设计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41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