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冯纪忠历史评价_冯纪忠资料简介_冯纪忠生平事迹传记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02日 阅读:129 评论:0

我始终没有懈怠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 冯纪忠
 1915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36年9月至1941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学习建筑,获建筑师及工程师学位。1946年回国,相继在上海同济大学、交通大学担任教职,并于20世纪50年代在同济大学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
 冯纪忠是中国老一代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中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作品包括武汉同济医院、东湖客舍、方塔园等。2004年获第一届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特别奖”,2008年获首届 “中国建筑传媒奖” 的 “杰出成就奖”。
 冯纪忠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始人,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我国现代建筑的理论建设、学科发展和实践等多方面卓有建树。正如冯纪忠在2008年接受电视采访时所说,“我始终没有懈怠过”。他集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现代建筑学养于一身,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城市规划问题十分关注,并在这一专业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此外,冯纪忠 “与古为新”,在规划、建筑和园林领域内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在上海松江方塔园里树立了这样一个典范。
 贯古今,跨中西
 冯纪忠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曾任浙江巡抚,父亲曾任徐世昌秘书。他自小就深受国学熏陶。待到在圣约翰高中和大学就读期间,冯纪忠兴趣很广泛,喜绘画、爱话剧、勤书法,还很欣赏梅兰芳、程砚秋等人的京剧。因为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体会到这一建筑不仅与地形结合得好,内部空间组织也十分合理,让人产生美好的印象,他对建筑学也有了兴趣。
 1936年,冯纪忠随姨母到维也纳求学。他后来回忆说,许多人都到维也纳学音乐,而他则感到这也是一个“建筑之都”,有着瑰丽的历史文化建筑。在他念书的维也纳技术大学,当时只有他一个中国人,当时又正值欧洲烽火连天,学业、生活都十分艰苦。据冯纪忠回忆,他甚至在那时学会了如何在飞机扫射时迅速贴墙而站,以保性命。冯纪忠在维也纳曾修读博士课程,计划以一栋老建筑为题写博士论文,也完成了测量工作,后来这座建筑却被战火所毁,因此他的论文也只能不了了之。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包豪斯热潮已遍及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等国。冯纪忠的一些老师的作品,如20世纪30年代初,Theiss在维也纳市中心设计的Hochhaus,就堪称现代建筑的一个典范。可以说冯纪忠对建筑设计与规划关系的体悟,是与现代建筑理念的发展相互关联的,他本人,也正是将现代建筑理念介绍到国内的先锋。
 1946年,经过一番奔走、苦候和行旅,冯纪忠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他跨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趴在地上给母亲磕头。10年的异域生活,使得冯纪忠带回了西方建筑体系的认知、数年的从业实践。与此同时,他依然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冯纪忠曾说,自己一直比较注重文学的修养,但增加修为的方式是通脱的、多样的,并不一味拘泥于诗、文,而是要学会中西文不同的文法,理解中文文章和字体的 “气”。他说: “有了 ‘气’ 就有了 ‘势’,“势’ 有推动力,这条线就起作用了,就能出现 ‘形’。” 比如说,有一种气是凝练的,如楷体; 而草体简直是飞动了。在冯纪忠看来,这样的文化感受,对设计师是有益的。
 建筑的道路上,冯纪忠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这三个学科中均有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深厚的中西方文化学养,完整而丰富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
 建筑与城规,合则两利
 在中国,城市规划作为一个专业,从1952年已经创设,1956年得以正名。而说到冯纪忠在城市规划领域内的学习与研究,则要追溯到他在维也纳技术大学求学的时期。在《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的诞生》一文中,冯纪忠追忆了这段经历:
 “早年,我在奥地利读书时受规划课老师的影响很大,”他说: “在当时的课程里,不光是规划的老师,连设计的老师也都讲规划的内容。规划和建筑是不能分的,这个思想对我的影响很深刻。”然而那时,规划的内容在课堂上也并不多,冯纪忠就在住宅区布置一类的课程里去练习,体悟其中现代的建筑思想。
 回国后,冯纪忠于1947年应邀到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工作,可惜当时南京在城市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冯纪忠在那里只做了南京房屋、遗存、绿化等的调查分析,就回上海任同济大学教授,并兼任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的一些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城市规划的标志性方案——“伦敦规划”和“华沙规划”出现了。当时,我国的规划思想还停留在 “开几条像样的马路,搞个分区” 的层次上。在冯纪忠看来,那只是规划的一个侧面,应当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现代规划的思想。
 冯纪忠认为,建筑学应该是比较全面的一门学科,包括整个环境和建筑内部。特别是外部的环境,包括城市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当时的建筑学专业还纯粹只是建筑学,建国之后,因为到处都在发展才有了城市规划。那么城市规划是不是建筑学再加一点知识就行了?我认为不行。如果只是建筑师的话,对城市来说不够、不全。不能只是简单地放大,城市有供应,有交通,有其他方面,建筑师加点课,还是没有办法摆脱本行业的思维方式。”正如1987年冯纪忠在获美国建筑师协会海外荣誉院士的授奖会上的发言所说,城市规划教育不要吃“盖浇饭”,而要吃“什锦炒饭”。这话的意思是: “如果把建筑比作底下的白饭,上面来那么薄薄地一层盖浇,这种规划不行,规划一定要融合着吃。”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冯纪忠和同事们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城市建设与经营专业。他回忆道,1955年那年毕业的班级,可以说是他与金经昌 (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与程世抚、钟耀华等人共同完成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一稿至二稿)、李德华、邓述平、董鉴乱几位同事一起 “泡”出来的。邹德慈院士就是1955年毕业生中的一个,他参与的毕业设计 “上海肇家浜路成街设计”,正是在冯纪忠的指导下完成。
 ,1956年,时任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冯纪忠在全国建筑教学计划会上提出成立 “城市规划”专业。当时,世界上只有四五个国家的学校开设有此专业。“认知现代规划和认识成立专业的必要,还不是一回事。”冯纪忠说,在这方面,我们是领先的。因为秉持“建筑与城规合则两利”的观念,冯纪忠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还曾有意识地连续六年选择旧区改建为题指导。
 如今,城市规划这个学科专业在国内、在世界上都有快速发展。尽管时代不同了,冯纪忠认为城市规划的许多原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我们说人有肌肤、筋骨、气血,”在他看来,城规的筋骨是总图。应抓住总图,内聚外延,小大由之,不僵不浮,虚实相生。
 2006年,冯纪忠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了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现状的看法。他认为,现在规划还是没有跟上——“有些地方遭到破坏,增加的东西不恰当,也更乱。因为发展太快,思想跟不上。主观的原因也有,就是抱着形式主义不放。建筑的问题在形式主义,规划的问题也在形式主义。另外,最不好的客观原因是利润挂帅。”尽管认为把这些问题都归罪于建筑师太不公平,冯纪忠也恳切地指出,建筑师应该有敬业精神,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认为错的,就大胆指出。
 空间是建筑设计的核心
 在推动我国现代建筑研究与发展方面,冯纪忠“空间原理”的提出,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他的学生邹德慈院士认为,冯纪忠这一思想,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然有所发展。后来,这一理论成果集中于《空间原理(建筑空间组合原理)》一书中。冯纪忠认为,设计的实质是 “空间”,这一观点,不仅与中国传统建筑、造园的环境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对于在新的时代(建筑的新材料、新功能与城市发展的需要等)里思考设计之特性,有着很强的研究意义与现实意义。邹德慈院士曾言,冯纪忠这一理论对于今天规划设计领域 “形式至上,忽视功能”的偏向是一剂良药,而自己在《城市设计概论》中关于城市两种空间——建筑空间和城市开敞空间相互联系、流动的观点,也是在冯纪忠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20世纪60年代,冯纪忠这一理论研究工作,走在了建筑学界的前沿。尽管 “空间原理”在提出之时,曾有着许多不同的意见、乃至批评,冯纪忠仍切实地在教学工作中去贯彻。当时大学建筑系的授课,多以类型划分,比如在讲授 “医疗(医院)建筑时”,就单独将这一类型孤立地作为对象,而不涉及其他建筑类别。冯纪忠不满足于此,他常思考,难道不同类型的建筑之间就没有共性吗?尔后,他从学生一年级时,就以 “空间原理”的方式去给他们讲建筑,讲从功能空间组织出发的设计方法。
 冯纪忠在这方面所作的工作,与其说是建筑学人理论工作的成就,不如说,是在提前为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前瞻性反应——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建设始终保持高速,建筑师与规划师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冯纪忠 “空间原理” 中所涉及的建筑的场所特性、设计师的工作方法,仍具有现实意义。
 捕捉园林景观设计的新韵
 在同济大学,冯纪忠不仅创立了第一个规划专业,也曾创办风景园林专业方向。事实上,冯纪忠不仅在园林景观方面,而且对于建筑设计,也十分注重其与 “自然”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冯纪忠又是极 “中国”、极 “古典”的,他对于 “意境”的产生与营造,保有文人式的细腻。
 冯纪忠认为,中国人认识自然早,“我所说的认识不是科学上的认识,而是美学上的认识”。正因为能够欣赏自然之美,并以此为乐,中国人对自然比较尊重,讲求回归自然、和自然配合、甚至强调自然。
 同时,他在园林景观的研究中,又主张使用现代的方法方式,提出了旷奥度、计算机分析等方法,使这个专业领域能够将感性和理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对此,冯纪忠说:
 “主要是利用遥感开发风景的问题。开发风景要考虑很多方面,在审美上主要是旷奥度。中国人口众多,开放后游客数量剧增,也需要新的风景。要找新的风景,光靠踏勘就太不够了,很多地方到不了。而利用遥感可以画出各种图来,再利用这些有意识地选择:首先是选形,形最根本的就是旷奥的问题。”
 冯纪忠说,“旷奥”其实是来自于柳宗元: “游之适,大率有二: 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在具体的工作中,冯纪忠指出,还需要其他东西来配合——“首先是植被,还有土质,都可以依靠遥感。最后当然还是要踏勘。但是已经有大体的概念,有很多踏勘就可以省掉。国外有遥感,但没有用到过风景上面,没有把旷奥度作为研究对象。把遥感用于风景开发,是我们首先做的。” 1986年前后,刘滨谊就曾在三清山这样做过。
 在我国,“园林”作为建筑院校的专业学科,其发展伴随着许多不同的观点。在冯纪忠看来,尽管后来这个专业被定名于 “景观”,但这个专业的基础确实是园林,只是发展之后就不再局限于园林,而是以所有环境为研究对象。他指出,对 “景观”的研究与实践,需要深厚的园林知识以及综合性的能力,“开发风景,如刚刚讲的利用遥感开发风景,也并不光属于测量系,这需要测量的知识,也要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基础。所以我们的范围很广,要懂得园林怎么设计,也要懂得怎么欣赏自然美,怎么寻找、怎么开发,用什么标准发掘。包括了这么多方面,还一定要追溯园林的历史。”因此,冯老一方面注重 “广”字,提倡学生从多个方面增进素养;在另一方面,则有针对性地将学科范围内所设计的许多领域、问题,从本科专业到硕士、博士题目,有意识地安排进去,“也许每个点的深度还需要代代积累,但各个点都安排到了。”
 与古为新: “方塔园”
 入选中国建筑学会建国五十年优秀建筑、世界建筑师大会优秀设计展,荣获50个优秀设计作品中唯一的园林设计奖的方塔园,是冯纪忠 “与古为新”创作观的结晶,其优美的意境、轻盈雅致的 “何陋轩”,匠心独具之规划布局,已成为经典。
 方塔园给人们的深刻印象,在于它与宋文化之间的同构关系。“方塔园的宋塔收分线很美,我们认为方塔园就应该有宋朝的味道。主题是宋塔,也并不是真正把宋朝的东西都搬来,不是在形式上,而应该在味道上匹配。”冯纪忠说,在方塔园里,每个东西包括细节都要考虑有宋的味道,所用到的对比、刚柔等手法均是有意为之,但它又是新的东西。“我们是中国人,只要主观地去想这个意境,就会和外国人不同。”从意境出发,而不是从形式去考虑,最后所体现出来的就是具有宋文化气质的、属于今天的 “形” 与 “象”。
 冯纪忠说,方塔园最初只有塔和影壁,随后搬来了一个天后宫的殿,塔和影壁本身就不在一条线上,这是三个时代的东西,难以按轴线放置;加上两棵两百多年的大树,方塔园自然而然就不是对称布局。在空间上既有变化,又要有规律。这个规律也跟宋朝的规律一样,不呆板,是很活跃的东西。因此,在布置上,他强调“意动空间”,即 “我的情感,我想说的话,我本人的 ‘意’,在那里引领着所有的空间在动,在转换”。
 布局以塔为核心。“塔院与广场、园子之间的墙都不封闭,所有的空间都相互贯通,并且有多种方向的引导,甬道等引向宋塔、天后宫,几个大块的面积,大广场的地面、大水面、大草坪既独立,又不封闭,互相之间的空间分而不断,构成整体。”为了不破坏塔的秀丽,冯纪忠堆土做成堑道,再种上树,以此挡住一角比较碍眼的公房,自然成景而又节省资金。
 方塔园的布局园中竹构的 “何陋轩”,是一处极巧妙的构思与构造。本来公园想在那里建一个竹亭、竹廊,冯纪忠不喜一般的做法,他从嘉兴、松江等地的民居形式得到启发,运用中国的 “竹构”,结点用绑扎的方法,在节约资金的同时,创造出一个阴凉轩敞的空间。
 对于冯纪忠来说,建筑学、规划、园林是三位一体的。重要的是,他对此进行的深入研究,并落实在学科建设、设计实践中,产生了重要的奠基意义,形成了我国现代建筑历史上宝贵的财富。
 


 

方塔园何陋轩模型


 


 

方塔园何陋轩鸟瞰(效果图)


 


 

方塔园何陋轩入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411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