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历史的学术研究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设计
同济大学教授、建筑系系主任 常青 东南大学工学博士,同济大学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系系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建筑历史学会理事;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 上海市政府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上海市政协委员。曾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瑞士苏黎世高工(ETH)建筑系国际评估委员。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FAIA)。
常青曾先后主持多项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
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建筑教育里,历史建筑保护早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方向,但在中国,直到进入21世纪,这一专业方向才在建筑学教育中诞生。2003年同济大学创办了我国建筑院系中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着眼于造就 “专家型” 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常青正是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领头人。
常青生长求学于西安、北京、南京三大古都,完成中外建筑比较研究的博士论文,1990年末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他常年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设计,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常青先后主持了上海、广东、浙江、西藏、新疆等地多项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其中杭州的来氏聚落再生规划设计方案,获得了首届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金奖。他认为,通过这类国际平台上的交流,可以更加看清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和行进方向。
求学经历与探研之路 青少年时期的常青多才多艺,自幼就喜欢画画,两三岁时,有时找不着纸就在父母的书籍中涂鸦(幸亏是用的铅笔)。“文革”后期,他在西安交大附中唱京剧样板戏出了名,在市里多次巡演,还差点被省里的专业剧院选去入行。高中毕业工作后,凭借良好的美术基础,常青被省里调去做了半年美工,在很高的架子上画过巨幅油画宣传画。常青自言“读建筑学完全是个巧合”。在交大家属院,常青家隔壁住着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张缙学教授,从他那里,常青知道了建筑学这个专业跟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张教授的引导下,常青考取了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一所国内著名的建筑院系。在那里,他师从张缙学教授、张似赞教授、林宣教授、李觉教授和侯继尧教授等,走上了学习建筑学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常青在一家省属设计院工作,以出色的方案和表现图能力得到院方赏识。“我家的另一位邻居,早年毕业于同济的沈锦霞建筑师恰好也在这个院里,我就是跟着她开始学做建筑施工图的。”
既已入行,常青一心一意被建筑学这片园地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意愿,从南到北,专心求学。20世纪80年代,建筑学界推崇“传统与现代结合”,建筑史也是当时考研的热门方向。常青考入北京中国科学院,做了攻读建筑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跟着导师张驭寰研究员在长城沿线、大江南北四处考察中国古代建筑,还到新疆塔里木盆地作过较长时间的考察,这些都为他日后从事中外建筑比较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京学习期间,它还得到吴良镛教授、汪坦教授、徐伯安教授、郭黛姮教授,以及单士元先生、刘致平先生、杜仙洲先生等学界前辈的当面指教。1987年,常青放弃了北京的工作考到南京工学院,在齐康教授主持的建筑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3年多的求学时光里,导师郭湖生教授对建筑历史的洞悉力和实证精神,以及齐康教授对新古典和新风土设计的执着探索给常青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得到了潘谷西教授、刘先觉教授、刘叙杰教授、朱光亚教授和郑光复教授等的点拨。这些对他日后的教学和研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虽有西安、北京和南京三大古都的长期学习生活经历,但常青似乎注定与同济有缘。从1990年岁末常青来到上海起,在近20年的光阴中,他渐渐融入了理性务实、开放兼容、不拘一格与高度国际化的同济建筑群体,并成长为同济建筑学的中坚力量。系里一批老教师对他影响很大,比如 “达至 ‘世事洞明皆学问’的罗小未教授,学者风范的郑时龄教授,‘有教无类’的路秉杰教授,勤勉厚道的卢济威教授,精益求精的赵秀恒教授,涵养深厚的莫天伟教授和聪慧干练的项秉仁教授等”。常青以他们为良师益友,不断地完善着自我。
10年来,常青在中外建筑比较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风土建筑保护与再生研究等方面,出了一系列理论与实践成果,受到国内外关注,被重要学术文献收录,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项,出版的著作作为丛书之一,曾获国家图书奖最高奖,并获上海市优秀图书奖。
建筑观与理论视野 丰富多样的求学和工程设计经历,以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术研究,使常青对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作用非常关注,常常侧重于考察建筑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因而在诸多建筑理论学说中,他更喜欢那些对实存环境的阐释和分析,例如注重田野调查和文化模式分析的人类学认知视角。在罗小未教授的鼓励下,90年代初他就在同济首开了 “建筑人类学”的研究生选修课,陆续发表了相关研究心得和译作。同时,对今天热议的注重建筑时空与本土文化关系的 “全球在地”(Glocal)建筑理念,他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常青不但倾向于从人类学角度关注传统建筑研究,也对现代建筑的大众化及商业化发展趋势持以冷静观察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认为 “建筑师应当克服自恋情结,转变观念和立场,接受建筑总体上的大众艺术化走向,以及商业化现实”。但他更主张尝试印度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式的建筑之路,因为在印度这样东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国情下,柯里亚的设计里总有本土文化的影子,同时在整体上又体现出不逊于西方建筑的 “现代性”,很好地兼顾了两者的关系,并兼顾了大众和精英的不同建筑需求。因此,对于国内几位实验建筑师在巴黎蓬皮杜中心的参展口号 “立足本土,关注古今的演变”,他表现出了极大的赞同。
对现今流行的超越时空限定的解构建筑,常青认为 “‘解构’从本质上讲,应是质疑和消解既往文化对人类创造力的结构性束缚,消解理性对感性的压抑。但当这种 ‘消解’ 运用到实体的建筑中来时,常常就把艺术中的怪诞、乖张、神经质和不计代价的自我表演付诸建筑的塑造,耗费巨资来实践现代艺术中常见的癫狂想象,甚至假作向重力和平衡的自然律挑战”。对此,“在有人埋单的前提下,不妨将之看作多元多价的当代建筑中的某种感觉消费和独一性标志。”
对于未来建筑演进的主流,他则认为,“依然应该是表达本土特征,适应气候环境,注重生态平衡的现代建筑”。
保护与再生设计实践 常青在同济从事的设计实践活动是同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从建筑历史的学术研究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生设计,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但他认为 “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合于根据个人兴趣和特点进行交叉课题选择和定位的专业逻辑”。
大学毕业后,常青做过一些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也做过一些古建筑复原想象设计,如南昌滕王阁展室中几座历朝滕王阁模型,就是根据他和师兄张十庆教授合作设计的图纸制作的。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上海做过的设计,被德国人所著的书中作为中国建筑学者对“新古典复兴”理解的例子采用。
修复后的老海门街(椒江北新椒街)
较早在建筑中贯彻了常青保护与再生设计理念的实践,是江西上饶的龟峰历史景观和珠海的历史名人陈芳故居,前者今已成为当地著名景观资源,后者已升格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纪之交,他主持了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的复原性重建一期工程,这一重要历史建筑群“文革” 时期被彻底捣毁。此外,在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四套班子联席会上,经常青据理力争,最终以压倒性的票数接受了他对椒江 “老海门街”(北新椒街)“盆景式”保留、修缮和再生的设计方案,从而在市区大拆大建中保留下来这唯一一条清末民初老街,如今这里成为台州市民城市记忆的稀有载体。
除了进行对城乡历史建筑的保护之外,常青还参与了旧工业厂房的保留与改造设计。最早做的案例是将同济大学临赤峰路的机械厂改造为办公和餐饮空间,后来他又与同济的老友钱锋教授合作了上海澳门路申新九厂的保留和再利用设计方案。此后常青还主持了杨树浦工业遗产带的保护与再生概念规划,这个项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进入21世纪以来,常青先后主持了多项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其中杭州的来氏聚落再生规划设计方案,以世系谱牒为起始线索,采用人类学访谈实录的环境把握方法和 “延续地志、保持地脉、保存地标”的规划策略,使这块宗法社会的 “活化石”在周边形成的新城市结构中保持了历史肌理和再生可能。这个项目获得了首届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金奖。
2001年,在罗小未教授的顾问下,常青带领助手做了 “外滩源”首轮概念规划方案。接着他又主持了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外部修复、内部翻建的保护与再生工程,这座百龄建筑本是典型的英国维多利亚外廊式坡顶红砖墙建筑,但后来坡顶和精美的山花被拆除,外廊被封堵,红砖墙被水泥砂浆覆盖,室内结构也几经搭改建,整座建筑完全走了样。常青带着设计团队在3年时间里克服重重困难,密集地下工地配合施工,终于原样恢复了大楼的历史外观,内部则按最初的空间格局进行适应性再生设计,基础增加了100多根静力桩,上部结构也进行了强化处理,可确保下一个百年的结构安全。翻建后的内部上层仍为招商局集团办公空间,下层适应了外滩建筑群功能转型的需要,变成了国际品牌店和文化休闲空间,在恢复了的坡屋顶内还设计了一个小型会所。这个设计获得了上海市和全国的优秀勘察设计奖。
外滩九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修缮后夜景
西藏日喀则的桑珠孜宗堡(小布达拉宫) 复原后仰视图
西藏日喀则的桑珠孜宗堡(“小布达拉”)是一个比拉萨布达拉宫还早300多年的宗山建筑,可惜也毁于“文革” 时期。常青率专业团队又用了3年时间,陆续完成了修复加固堡台废墟,复原性重建消失堡楼的工程设计,并在其中设计了后藏民俗博物馆。期间他六上青藏高原,每次都是第一个攀上山顶工地。这一工程不但恢复了一座历史城市的天际轮廓线,而且完成了一项增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的“政治工程”,获得了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
此外,这几年在上海的豫园城隍庙建设控制地段和新疆龟兹古城附近,常青还主持了历史环境再生中的“古韵新风”设计探索。如豫园商城边上的金豫大厦,从周边环境图像和色彩的感性认识入手,抓住红色基调的歇山楼台和街市景象特征,以中国红的型钢框架楼台、空透疏朗的现代“彩楼欢门”和灰白色石材的建筑形体背景为基调,并将其构成要素向楼内延伸,与对面的豫园商城檐牙高啄和楼台相错形成了新旧对景关系。从而,把传统的气韵、风骨表现在了现代结构、材料的造型逻辑之中。再如新疆库车的龟兹博物馆,外部以方圆几何手法表现古龟兹塔寺的神韵;以简素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与玲珑剔透的镀膜玻璃相对比,隐喻粗犷的西域地貌与精致的龟兹风情之间的完美结合; 内部以两个断离的半穹窿采光塔体,形成佛光映照的光影效果,而入口的多棱形玻璃幕墙,又闪现出伊斯兰钟乳拱的装饰意味;贯穿室内外的清水混凝土墙面上,嵌入汉白玉“丝绸之路组雕”,并在广场上树立“鸠摩罗什”、“玄奘”青铜雕像和“伊斯兰拱雕”,从而把古龟兹多元文化的历史特征形象地展现出来。这些设计案例先后以《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和《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两本集子出版。
西藏日喀则的桑珠孜宗堡(小布达拉宫)交通流线
今年初美国建筑师学会(AIA)评选常青为荣誉会士(Hon.FAIA),常青在大会论坛上介绍了保护与再生设计体会,他认为通过这类国际平台的交流,可以更加看清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和行进方向。
培养 “专家型” 的建筑师 从西方国家的建筑发展历史来看,在西方发达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领域。“二战”后特别是1960年代以来,当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时,历史建筑保护的概念愈来愈广,建筑工程也愈来愈多地与历史环境及历史建筑扯上关系。对建筑学而言,由于融入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技术,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方向,并且与社会对这一领域的职业化需求相适应。
2003年,在常青和同事们的精心筹划和努力下,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同济大学开设了我国建筑院系中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这样一个新增专业,如何做到扎实、有据?
常青为我们阐释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建设要点:
首先是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开出了8门新的专业课程,并逐渐向院系其他相关专业开放;其次是引进了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技术方面的专精人才,已初步形成实力雄厚的专业师资团队; 第三是新专业教学和研究平台 “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实验室” 建设已初见成效并正式投入使用; 第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之一已落户同济,将对该新专业建设起到国际专业平台的交流作用; 第五是已与国际同类专业的著名院校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国夏约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佛罗伦萨大学等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教学互动关系。目前,同济大学的这一新专业已经形成了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培养的完整教学、研究体系。
对谈到对未来建筑师的培养,常青认为设计能力是外显才干的“硬实力”,理论修养是内敛底气的“软实力”,只有同时具备这两种素质,才有可能向专业或行业的高端发展。理论学习和思考是一种思维训练,对提高专业的眼力和眼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济建筑系在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里明确提出二者必须并重,既要基础扎实,又要眼界开阔;既要创新能力强,又要综合素质高。这样以未来建筑师为主的,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高级人才方有较强的竞争力。
龟兹博物馆立面图
上海豫园城隍庙建设控制地段 (金豫商厦)内街
上海的豫园城隍庙建设控制地段 (金豫商厦)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