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朱宪彝(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03~1984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566 评论:0


朱宪彝,临床内分泌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奠基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以代谢性骨病的钙磷代谢系统的研究闻名于世,成为国际代谢性骨病钙磷代谢研究的先驱者。1950年代后他倡导并主持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研究,使中国在这一领域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在医学教育方面,他创建天津医学院,并首倡与综合大学合办八年制医学教育试点班、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专业、推行医学本科毕业生二次分配制度。

朱宪彝,字良初,曾用英文名Chu Hsien-I。1903年1月3日生于天津市。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在天津经商。祖父参加科举,但屡试不第。父亲考取清朝末科秀才,后入天津政法学校学习,毕业后先教家馆,后任文书。朱宪彝先后就读于直隶第一模范小学 (现天津中营小学) 和直隶官立一中 (现天津三中),均品学兼优,学习勤奋,名列前茅。从中学时开始,他就坚持早4点起床的晨读制度。“五四”运动期间,他曾积极参加抵制日货活动,虽遭毒打,但不曾屈服。受“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朱宪彝曾想专攻哲学或数学,但父亲坚持让他学习医学。
1922年,朱宪彝中学毕业,以全优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经努力,第一年英文成绩就名列榜首。他原想学完医预科就转学,后来对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决定献身医学事业。他多次让管理员把他反锁在图书馆或病案室里,搜集临床研究资料。朱宪彝与王叔咸同居一室。朱宪彝晚8时入睡,晨4时起床晨读; 王叔咸则夜读成习,晚8时起读书,午夜方休。8点以前,朱宪彝在图书馆苦读,王叔咸弹琵琶自娱,8点以后,王叔咸潜心攻读,朱宪彝则进入梦乡。两人8年同窗,情同手足,却竟无缘聚首切磋。1930年,朱宪彝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获文海 (Wenheim)奖学金。这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生的最高荣誉奖,只授予本科学生5年考试成绩积分最高者。朱宪彝平日总是身着布衣长衫,在毕业典礼上他第一次穿上西装。
朱宪彝未遵父命开业行医,而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做内科医生。他先进行营养不良性水肿的研究工作,从1934年起与刘士豪长期合作进行佝偻病、软骨病等代谢性骨病的研究工作,成为代谢性骨病的钙磷代谢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他曾于1936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修一年,回国后晋升为内科学助教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朱宪彝应邀到唐山开滦矿务局医务部任内科主任医师。1945年,他辞职回天津开业,并义务兼任天津妇婴医院院长。
1949年,朱宪彝兼任河北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和天津市立总医院 (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前身) 内科主任,不久即放弃开业,专任公职,而且拒绝政府给予的高薪,只接受国家规定的教授薪金。1950年,任天津市抗美援朝医疗救护委员会主任。1951年春,他倡议创建天津医学院。1958年,他兼任河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并着手组织科技人员对中国流行最广泛的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在以后的20多年中,由他为学术带头人的全国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与研究工作跨入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1978年,他创建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并恢复招收研究生,在发展中国医学教育方面他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他出版了《内科学》、《内科讲座 (8)》、《代谢性骨病学》等专着。
朱宪彝曾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会长、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
1984年12月25日,朱宪彝因突发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逝世于天津。
朱宪彝治学严谨,爱书如命,惜时如金。他的节假日几乎都在图书馆或办公桌前度过。从1922年起他开始积累资料卡片,至逝世时,已拥有10万余张卡片。这些卡片成为内分泌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他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立下遗嘱,将遗体献给医学事业,私人藏书、存款、住房全部献给医学院。天津医学院已专门设立“朱宪彝奖学金”,用以表彰优秀师生,并弘扬朱宪彝献身医学事业的崇高精神。

与刘士豪合作研究代谢性骨病钙磷代谢


朱宪彝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时就注意到中国妇女中软骨病发病率很高,儿童中佝偻病十分常见。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马士敦 (J.L Maxwell)和内科主任马克麟(F.C.McLean)在1920年代曾进行过一些流行学和临床研究工作。后来韩能(R.R.Hannon)博士在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创建代谢病研究小组,应用代谢平衡法对软骨病进行过研究。韩能回国后,刘士豪和朱宪彝主持内分泌代谢科工作。他们从1934年开始长期精诚合作,系统研究软骨病的钙磷代谢。他们选择各种类型的软骨病患者,取得他们的长期合作,患者每年九十月份入院,第二年6月出院,住院期间吃固定品种和数量的食物,喝蒸馏水,每4天作为一个观察周期,取一次血,并保留4天中的全部大小便,由专人对患者的血尿便进行钙磷氮测定。他们还请本科的实习生担任对照,让他们摄取与患者相同的饮食,按时留血尿便标本检查。经长期观察研究他们发现,软骨病的基本病因是钙和维生素D缺乏,给予当时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所用一半剂量的钙剂注射,钙即转变为正平衡。当时,维生素D刚刚发现不久,它的生理和药理作用方式还不很明确。朱宪彝等对维生素D的最低有效剂量、开始奏效时间、药效持续时间、治疗后钙磷代谢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对软骨病患者,仅给钙剂疗效不佳,而给予2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可使负钙平衡转为正钙平衡,但正钙平衡持续时间不超过1个月,若将维生素D剂量加大至5000~10000单位,连续给十几天,则正钙平衡可维持1年之久。这些研究结果对如何合理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软骨病起到指导作用。
朱宪彝等对妊娠、哺乳期的钙磷代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充分供应维生素D能预防妊娠、哺乳期母亲的骨质破坏,并第一次证实了维生素D可以通过母乳泌出以治疗小儿佝偻病。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儿童佝偻病的高发原因和有效治疗途径提出了重要启示。他们还第一次用钙磷平衡法在人体证实了紫外线与日光浴对纠正钙磷平衡的治疗作用,并确立了以尿钙水平反映维生素D缺乏程度的检测方法,这一方法沿用至今。朱宪彝等对饮食中钙磷比例的研究发现,当钙磷比例为2~2.3:1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最充分,最符合生理要求; 若钙磷比例增加,血磷就会下降,反之即上升。应用酸性药物,可以促进尿钙排出,尿磷和尿氮的排出也随之增加,甚至造成负平衡。1934~1942年间,他们先后用英文发表30余篇有关软骨病钙磷代谢的研究文章,其中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软骨病的钙磷代谢,Ⅰ至Ⅷ) 为其代表作。
朱宪彝和刘士豪共同发表在美国巴尔的摩Medicine(《医学》) 杂志上的Renal osteodystrophy. Studies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athogenesis and effects of dihydrotachysterol (A. T. 10)and iron[钙磷代谢研究对肾性营养不良发病机理的意义及双氢速变甾醇(AT10) 和铁剂的治疗作用] 被推崇为 “代谢性骨病研究的奠基石”,是他们长期密切合作的最高成就。他们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维生素D缺乏症进行认真比较,指出对维生素D的反应性降低是肾性骨营养不良区别于软骨病的显着特点。他们敏锐地觉察到,肾脏缺陷与维生素D缺乏之间存在着某种重要的内在联系。20几年后,美国的F.Deluca教授从理论上进一步证实,维生素D需在肝脏羟化后再经肾脏羟化为活性形式才能发挥生理作用。肾脏疾患时,由于维生素D不能变为活性形式,因而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形成肾性骨营养不良; 而AT10不需在肾脏羟化即能发挥作用,因而能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朱宪彝等首先提出 “肾性骨营养不良” (renal oeteodystrophy) 一词,至今这名称仍为国际学术界所沿用。
朱宪彝还对严重的纤维性骨炎、成骨发育不全及正常人的钙磷代谢进行了深入探讨。1974年,刘士豪病逝于北京,10年后朱宪彝于天津逝世。美国骨代谢专家A.M.Parfitt,在题为“H.I.Chu: Pioneer clinical investigator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osteomalacia in China”(朱宪彝——中国维生素D缺乏和软骨病临床研究的先驱) 的长篇纪念文章中说:“三四十年代全世界关于钙磷代谢的研究大部分出自北京协和医学院”,“朱宪彝的逝世标志着代谢性骨病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终结,……他们的成就至今仍对我们有重大的教益和深远的指导作用。用现代维生素D代谢的理论已经可以解释当时所做的研究工作,但还有一些问题至今不能满意地阐述。”

组织领导对碘缺乏病的研究


1950年代初,朱宪彝注意到河北省迁西县不少人患有粗脖子,当地傻孩子也很多。他一面派人去作现场调查,一面复习国内外文献。他了解到,河南、安徽、云南、黑龙江及河北等省均有甲状腺肿发病情况的零散报道,但缺乏系统的分析整理。他意识到这类疾病在全国特别是山区农村、边疆省份普遍存在; 而国外对此有成功的防治与研究经验,已认识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基本病因是环境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妇女可能生育克汀病患儿,这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严重后果,适当补充碘盐可以控制这类疾病的流行。1956年,他参加制定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时,就提出要把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防治研究作为临床内分泌研究的首要任务。
1958年,他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临床内分泌研究室,并确定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防治与研究为天津医学院的科研重点。1961~1966年,朱宪彝亲自组织天津医学院基础与临床科室的数十名科研人员,并邀请河北医学院、承德医专、承德地区及承德市地方病防治所的内分泌学家、流行学家,天津市儿童医院院长范权以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家参加或指导,以河北省承德市郊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高发区为基地,进行了现场调查及为期5年的大规模食盐加碘系统观察。在当地卫生部门的配合下,投给碘盐,使发病率明显下降。当时他已注意到尿碘测定和血清内与甲状腺有关的激素的测定有助于碘缺乏病的研究。他派人出国考察,并对具体技术问题进行试验。朱宪彝等总结经验,于1964年写了题为 “关于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地方性克汀病的几个问题”的长篇论着。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在承德市郊进行的系统研究工作被迫中断,但朱宪彝仍然密切注视着这一领域的动态。他不同意过分强调手术切除甲状腺肿的意义,反对一些急于求成的做法,对某些地区把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病因归于遗传缺陷的说法更是忧心如焚,担心这会把防治研究工作引入歧途。文化大革命后,他刚一恢复工作,就又立即组织起队伍,投入防治研究工作。除对承德、天津、河北、山东等地继续进行流行学和防治研究外,集中力量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技术、陆续成功地建立了三碘甲腺原氨酸 (T3)、促甲状腺激素 (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等一系列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并迅速将其推广到全国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防治研究中去。随着尿碘测定技术和推广和垂体-甲状腺轴激素放射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中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的研究水平大大提高,逐步跟上了国际同类研究的水平。他还积极参加制定《全国食盐加碘条例 (草案)》,主持制定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的诊断与治疗标准,并积极撰写有关防治研究的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1973年,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重建,朱宪彝应聘为地方性甲状腺肿组组长,天津医学院成为全国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防治研究的牵头单位。
1975年,朱宪彝创办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他组织科研人员广泛调查中国15个省区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流行规律、分布特点,基本上摸清了中国克汀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类型,提出了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新的诊断方法和诊断标准,并参观了中国高碘性甲状腺肿和流行规律。
1977年,他到陕西宝鸡、西安等地考察。1978年,他参加了在秦皇岛举行的北方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专业会议,主持了《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工作标准 (试行)》的制定。1978年秋,他亲自带领5名科技人员赴四川、广西、贵州、云南、安徽等南方五省区进行了两个半月的病区考察,行程1万余里。他尖锐指出了南方某些地区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严重流行; 呼吁成立全国统一的地方病防治领导机构,改变南方、北方各有领导机构的分立现象; 建议南方省份的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防疫部门协作,并主动申请,由天津医学院派出科研分队赴贵州协助工作。这些建议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赞同和批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防治地方病领导机构。1979年,他被聘为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地方性甲状腺肿专题组组长。同年,在他主持下天津医学院、河北医学院与贵阳医学院及贵州卫生防疫部门密切协作,在黔东南地区进行了连续8年的系统研究,终于使这些重病区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的发病率下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之下。贵州省政府曾为此给朱宪彝颁发奖状。以后,他又组织天津医学院的科学研究人员与福建、山西、山东、安徽、新疆、辽宁等省、区合作开展碘缺乏病的防治,并十分关心河北、山东的高碘甲状腺肿的研究和防治。
在大量现场研究的基础上,朱宪彝等发现缺碘地区居民的甲状腺功能可分为“正常”、“代偿”和 “失代偿”3种类型,克汀病患者以“失代偿”型居多,经过碘盐防治后,这3种类型在人群中所占比例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病区,所谓正常儿童的听力也低于非病区儿童,碘盐防治后,在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同时,听力也随之恢复正常。这些都是国际上首次观察到的现象,这不仅为亚临床克汀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检查诊断方法,更提示在病区进行普遍防治的重要意义。朱宪彝等研究了病区孕母与胎儿甲状腺功能的比较,结果显示,胎儿的甲状腺功能明显低于孕母,这说明胚胎期胎儿因缺碘而造成甲状腺功能不足是导致永久性碘缺乏病的病理基础。这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早期筛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进行大规模的长期的现场研究的同时,朱宪彝还组织指导科研人员进行神经内分泌学、激素受体学、超微病理学、微量元素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的合作研究,探讨克汀病患者脑发育异常的病理机制,并以大鼠、绵羊和狨猴为标本,制造不同类型的克汀病动物模型。在朱宪彝指导下完成的人胚脑细胞组织培养及神经内分泌研究课题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克汀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朱宪彝领导了10多项有关碘缺乏病的研究课题。多项研究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卫生部科技成果奖。
1981年,澳大利亚的赫特泽 (Basil Hetzel) 教授访华。他知道朱宪彝多年从事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的研究,特地前来拜访。赫特泽对他的工作极为赞赏,邀请他出席次年在日本召开的第二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甲状腺学会年会和第七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内分泌学会年会,并建议中澳合作防治碘缺乏病。同年,在北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关于技术合作和促进发展计划的协定。1982年,朱宪彝在日本的大会上宣读了 “中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研究现状”等论文,受到与会各国学者的普遍赞誉。东京的报纸刊载了朱宪彝、日本长泷重信教授和澳大利亚的Eastman教授三人的合影,图题为 “亚太地区甲状腺三巨头”。Eastman教授谦虚地说图题不妥,应为“一个伟大的人和他的两个学生”。朱宪彝使中国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的研究成就为世界学术界所认同。也由于他的努力,中国和澳大利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控制碘缺乏病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得以实现并取得新的进展。后朱宪彝邀请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的权威J.B.Stanbury教授,放射免疫学先驱、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Rosalyn S (usssman)Yalow (1921~) 访华,并派人到他们处学习。1986年5月20日中澳两国政府正式签订“中澳技术合作控制碘缺乏病项目谅解备忘录”,该项目由澳大利亚与天津、青海、贵州、哈尔滨共同承担。

在内分泌学其他领域的探讨


朱宪彝在内分泌学的其他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对糖尿病、肥胖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等都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1964年,他发表的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附11例报告)” 即是一篇很有创见的着作。他在中山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上发表了“内分泌学研究进展” 的长篇综述 (1978),为中国内分泌学界提供了一份宝贵文献。1974年,他报道过国际上也十分罕见的肾素分泌痛病例。他提出 “结合钙磷代谢、从氟的代谢与人体组织积氟与脱氟入手,通过实验研究来制定地方性氟中毒防止规划” 的总设想。除组织科研人员赴河北保定和天津塘沽、东郊等地进行大规模现场调研外,还亲自筹建骨代谢研究的实验室,如骨计量学实验室、骨细胞培养实验室、微量元素实验室、维生素D测试实验室等,指导研究生和其他助手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对氟骨症的钙、磷、氮、氟的代谢特点进行系统研究,获得有意义的发现。氟骨症的早期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及发病机理研究也很快取得明显进展。由他的助手们完成的“复方硼砂片治疗地方性氟骨症” 的研究成果也已通过技术鉴定,据专家评价,该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创建天津医学院


1950年代初,天津市没有高等医学院校急需医学人才。但天津拥有许多知名专家,他们多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其他着名院校的毕业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尤其是天津有着名的南开大学等可办医学院,解决前期教育问题。
1951年,朱宪彝代表范权、方先之等向天津市市长黄敬提出创建天津医学院的倡议。倡议获得批准。同年3月,成立以朱宪彝为主任委员的天津医学院筹委会。6月,朱宪彝被任命为天津医学院院长。9月,第一批本科生50人就入南开大学读预科。1952年10月15日,天津医学院举行成立纪念大会。朱宪彝广揽教师; 建设教研室; 主办临床病理讨论会; 举办专科进修班; 聘请兼职教授。天津医学院很快就成为天津市医疗、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核心。从1951年夏至1984年春,他一直担任天津医学院院长,其后担任天津医学院名誉院长,直至1984年12月病逝。1962年,他开始招收内分泌学研究生和国外进修生。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后,他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博士生导师。
朱宪彝在医学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进行了大胆的实践。
1.主张医学教育要多层次、多渠道、多规格发展,高等医学院校的重点要放在提高上。1979年初,他针对“大办教育”的倾向,在病榻上请人代笔撰写“医学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恢复元气”的长篇文章,主张要下大力气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抓好教育的基础性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反对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错误倾向。高等院校要在抓好本科生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摸索研究生教育的新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育层次,发挥高等院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职能。
2.主张由综合性大学办医学院,促进理工医相互渗透、共同提高。1950年代中国的医学院完全独立,实际上是孤立,有许多弊端。他主张重点医学院校合并到重点综合性大学,试办10年,20年后再总结经验,并与独立医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成功比较。朱宪彝与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达成协议,共同创办八年制医学教育试点班,该班于1980年招收首批新生,经多年实践,取得满意效果。在朱宪彝倡导下,天津医学院与天津大学合办五年制生物医学仪器专业试点班,积累了宝贵经验。
3.主张医学院校毕业生二次分配制度。1982年,朱宪彝向天津市有关部门建议,医学院毕业生应先在市级综合医院系统培养两年后,再正式分配到工作单位。这样,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学生的品行、技术和潜力; 学生本人即使分配到基层单位,也能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并获得实际经验。这一倡议在天津市试行多年,反应良好。
4.主张恢复高等护理专业。1983年,天津医学院率先成立护理系后,全国陆续有10所高等医学院校也建立了护理系。

简历


1903年1月3日 出生于天津市。
1922年 毕业于天津市直隶官立第一中学。
1922~1930年 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并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0~1935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
1936~1937年 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进修。
1939~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襄教授。
1942~1945年 任开滦矿务局医务部内科主任医师。
1945~1949年 在天津开业并义务兼任天津妇婴医院院长。
1949年 兼任河北医学院内科学教授和天津市立总医院内科主任。
1950年 任天津市抗美援朝医疗救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1~1984年 任天津医学院院长。
1958年 兼任河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
1978年 创建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兼任所长。
1981年 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会长。
1984年3月 任天津医学院名誉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4年12月25日 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天津。

主要论着


1 Liu SH,Chu HI,et al.Nutritional edema. Ⅰ. The effect of level and quality of protein intake on nitrogen balance,plasma proteins and edema.Proc Soc Exp Biol & Med,1931,29:250~252.
2 Liu SH,Chu HI,Wang SH,et al.Nutritional edema. Ⅱ. The effect of alkali and acids on nitrogen balance,plasma proteins and edema.Proc Soc Exp Biol & Med,1931,29:252.
3 Liu SH,Chu HI,Wang SH,et al.Nutrition edema. Ⅰ.The effect of the level and quality of protein intake on nitrogen balance,plasma proteins and edema. Chin J Physiol,1932,6:73~94.
4 Liu SH,Chu HI,Wang SH,et al. Nutritional edema. Ⅱ.The effect of alkali and acids on nitrogen balance,plasma proteins and edema.Chin J Physiol,1932,6:95~106.
5 Liu SH,Chu HI,et al. An optimal diet in promoting nitrogen gain in nephrosis. Proc Soc Exp Biol & Med,1933,30:986.
6 Hannon RR,Liu SH,Chu HI,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 a.Ⅰ. The effect of vitamin D and its apparent duration. Chin Med. J,1934,48:623.
7 Hannon RR,Chu HI,Liu SH,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Ⅱ.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esponse to vitamin D of patients with osteomalacia. Chin Med J,1935,49:1~21.
8 Liu SH,Hannon RR,Chou SK,Chu HI,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Ⅲ. The effects of varying levels and ratios of intake of calcium to phosphorus on their serum levels,paths of excretion and balances. Chin J Physiol,1935,9:101~118.
9 Liu SH,Chu HI,et al.An optimal diet in promoting nitrogen gain in nephrosis. J Clin Invest,1935,14:293.
10 Chu HI,Liu SH,et al.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 Ⅳ. Report of an unusual case in a male with acute parathormone poisoning. Chin Med. J,1936,50:1.
11 Liu SH,Chu HI,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 Ⅴ.The effect of varying levels and ratios of calcium to phosphorus intake on their serum levels,paths of excretion and balances,in the presence of continuous vitamin D therapy. J Clin Invest,1937,16:603.
12 Liu SH,Chu HI,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Ⅵ. The added drain of lactation and beneficial action of vitamin D.Chin J Physiol,1937,2:271.
13 Chu HI,et al. The effect of para-amino benzene sulfonamide on the oxygen consumption of tissue and certain pathogenic bacteria.J Pharmacol & Exp Therapy,1938,63:497.
14 Chu HI,et al. A note on the state of calcium in high protein serum,J Clin Invest,1938,17:167.
15 Danielson IS,Chu HI,et al. The PK1 of carbonic acid in concentrated protein solutions and muscle.J Biol Chem,1939,131 :243.
16 Chu HI,Liu SH,et al.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 Ⅶ. The effect of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from mercury vapor quartz lamp and sunlight. Chin Med J,1939,55:93~124.
17 Chu HI,Liu SH,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Ⅷ. The effect of ingestion of acid and alkali i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hronic nephritis. Chin J Physiol,1939,14:117~132.
18 Chu HI,Liu SH,et al. The effect of vitamin C on the calcium,phosphorus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n scurvy and osteomalacia.Chin J Physiol,1940,15:101~118.
19 Liu SH,Chu HI,et al. Oeteomalacia.Clinical metabolic and pathologic studies of a case with parathyroid hyperplasia and right sided cardiac hypertrophy from thoracic deformities and vitamin B1deficiency. Chin Med J,1940,58:141.
20 Liu SH,Chu HI,Su CC,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Ⅸ. Metabolic behavior of infants fed on breast milk from mother showing various states of vitamin D nutrition. J. Clin Invest,1940,19:327.
21 Chu HI,Liu SH,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 Ⅹ.Further studies on vitamin D action: early signs of depletion and effect of minimal doses. J Clin Invest,1940,19:349.
22 Liu SH,Chu HI,et al. Osteogenesis imperfecta. Ⅰ.Clinical data of two Chinese cases with necropsy findings in one. Chin Med J,1940,(suppl 3):515.
23 Chu HI,Liu SH,Chen KC,et al.Osteogenesis imperfecta. Ⅱ.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vitamins C and D,and thyroid and pituitary preparations on the calcium,phosphorus,and nitrogen metabolism with a report on bone analysis. Chin Med J,1940,(suppl 3):539.
24 Chen KC,Yu FT,Liu SH,Chu HI. Studies on the vitamin C requirement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scurvy. Chin J Physiol,1940,15: 119~142.
25 Chu HI,et al. Calcium,phosphorus,nitrogen and magnesium metabolism in normal young Chinese adults. Chin Med J,1941,59: 1~33.
26 Liu SH,Chu HI,et al.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 Ⅺ. The pathogenetic role of pregnancy and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y. J Clin Invest,1941,20:255.
27 Liu SH,Chu HI,Yu FT,et al. Anemia in vitamin C deficiency and its response to iron. Proc Soc Exp Biol&Med,1941,46:603.
28 Chu HI,et al.Water and electrolyte metabolism in diabetes insipidus. Proc Soc Exp Biol & Med,1941,46:682.
29 Wang K,Liu SH,Chu HI,et al.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 ⅹⅢ. The availability of inorganic,phytin,and dietary phosphorus and the effect of vitamin D. Chin Med J,1942,61:61~72.
30 Liu SH,Chu HI. Treatment of renal osterodystrophy with dihydrotachysterol(A.T. 10) and iron. Science,1942,95 :388.
31 Liu SH,Chu HI. Renal osteodystrophy. Studies of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athogenesis and effects of dihydrotachysterol (A. T. 10) and iron. Medicine,1943,22:103.
32 Chu HI,Liu SH. Calcium and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osteomalacia. Ⅻ.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A. T. 10 (dihydrotachysterol) and vitamin D. Chin J Physiol,1949,17: 117~132.
33 朱宪彝,等. 十年来河北省也许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 天津医药,1959,1:259.
34 朱宪彝,等. “甲状旁腺技能亢进”一文的讨论. 天津医药,1959,1:197.
35 朱宪彝,等.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 (附11例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1964,12 : 147.
36 Chu HI,et al. Idiopathic hypoparathyroidism. Report of 11 cases with one autopsy record. Chin Med J,1964,83:723~739.
37 朱宪彝. 有关地方甲状腺肿与地方克汀病的几个问题. 见: 全国内分泌代谢与肾脏病学术会议资料选编.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38 朱宪彝. 胃肠系统激素和内分泌综合征: 常见病溃疡病、普通症状腹泻掩盖着的几种内分泌疾病. 天津医药. 1977,5: 363.
39 朱宪彝. 再论地方甲状腺肿与地方克汀病. 天津医学院学报,1978,(2):1.
40 朱宪彝. 从大批所谓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中筛选出若干种内分泌和非内分泌高血压病人. 天津医药,1977,5: 566.
41 朱宪彝. 肾结石、病理性骨折与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天津医药,1978,6: 49.
42 朱宪彝. 肾结石、病理性骨折与纤维性囊性骨炎. 天津医药,1978,6: 146.
43 朱宪彝. 再论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地方性克汀病. 天津医学院学报,1978,(2): (缺页码)
44 朱宪彝. 肾结石、病理性骨折与几种代谢性骨疾病. 天津医药,1978,6: 216.
45 朱宪彝. 内分泌学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1978,5:433~488.
46 朱宪彝. 关于开展临床内分泌学研究工作的若干问题. 中华内科杂志,1979,18:1.
47 朱宪彝. 深入开展地方甲状腺肿和地方克汀病的研究工作. 中华医学杂志,1980,(60): 705.
48 朱宪彝,主编. 内科学.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49 Chu HI,et al.: Studies of endemic goiter and cretinism in GuiZhou: Ⅰ. Epidemiological survey. Chin Med. J.
50 Chu HI,et al.: Studies of endemic goiter and cretinism in GuiZhou: Ⅱ. Clinical analysis of 247 cases of cretins. Chin Med. J.
51 Chu HI,et al.: Studies of endemic goiter and endemic cretinism in Gui-Zhou: Ⅲ. Observation on iodine metabolism and the functional status of pituitary-thyroid axis. Chin Med J,1981,94(9) : 555~556.
52 Chu HI,et al.: Studies of endemic goiter and endemic cretinism in Gui-Zhou: one year observation of the effect of iodine prophylaxis on the epidemiogical and the metabolic and hormonal changes.Chin Med. J.
53 朱宪彝,主编. 内科讲座 (8).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54 Chu HI,Zhu XYC. The present status of endemic goiter and endemic cretinism in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our studies in Gui-Zhou on the changes of iodine metabolism and pituitary thyroid functional status two years after iodine prophylaxis. in: Proceeding of the Second Asia and Oceania Thyroid Association Meeting(Tokyo). 1982. and in: Ui N,Torizuka K,Nagataki S,Mi yai K,eds. Current problems in thyroid reseach. 1983.
55 朱宪彝. 代谢性骨病学. 天津: 天津科技出版社,1989.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9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