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惠,分析化学、药物分析和色谱学专家。他长期致力于将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用于药物分析,成绩显着。特别是负责筹建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建立了五大类100种禁用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通过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的考试,获得了兴奋剂检测资格,为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召开做出了突出贡献。周同惠,1924年11月8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三岁即开始习字,不足五周岁即入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平民小学读书。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劳作课和化学课对他很有吸引力,因此初二时就在家中建立了一个小小实验室,自己买些试剂药品做起实验来。在这个奇妙而又变幻 “有测” 的化学世界里,他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得到了初步发挥和启迪,为他以后在大学里选择化学专业奠定了基础。1937年考入中法大学附属高中。此时他又对无线电产生了兴趣,自己购买各种元件,组装收音机。这一业余爱好持续多年,对以后他攻读仪器分析专业有一定影响。
一年后,中法大学附属高中停办南迁,他转入北平南堂法文学校,学习成绩优异,并打下了坚实的法语基础。1940年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四年级时,在余兰园教授指导下做毕业论文,题为《丝瓜茎的分析和纸浆的制备》。在学期间他对分析化学很感兴趣,除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外,还学习了有机分析、工业分析等课程。
1944年大学毕业,他因成绩第一而留校任助理,一年后升任助教。在此期间,他负责化学系、生物系、地质系一年级学生的普通化学和定性分析实验,以及化学系二年级学生的有机化学试验,并翻译了一本英文的半微量定性分析书籍,作为学生的教材。
1946年初,周同惠到经济部特派员办公处,在汉沽的东洋化工厂工作。该厂后改属资源委员会,并将原日本人建立的天津、汉沽和塘沽几个化工厂合并,成立了天津化学工业公司,周同惠任公司工务员。但不久不被派往北平做杂务工作,因学非所用,乃另谋出路,于1946年4月,到经济部接收脏器制药厂工作,任技术员,负责片剂车间和肝脏制剂研究。同年夏,他经考试获得自费留学资格。1946年10月,转入敌伪产业处理局药品器材委员会,任干事,负责发放接收的日伪生产的药品器材。1947年4月,该委员会转交给卫生署药品供应站,他被留用,一直工作到1948年4月该办事处撤销为止。
1948年,周同惠赴美入华盛顿大学,选读分析化学专业,导师为罗宾逊(Rex J.Robinson)教授。1949年夏,经导师推荐,任研究助理,开始从事海洋分析化学的研究,并选修海洋学。他除在实验室做实验外,每年夏季均去三环岛 (San Juan Islands)上的金曜港(Friday Harbour)华盛顿大学海洋实验室学习或做研究。研究的题目为 “硅酸盐的分析及亚硝酸盐”和“海水中硝酸盐的极谱测定”。这两篇论文后来分别作为其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并于1952年8月,通过答辩而获得两个学位。论文分别发表在美国的 《分析化学》杂志和《海洋研究》杂志。在学习期间,由于成绩优良,于1949年和1950年分别被美国自然科学荣誉协会(Sigma Xi)和化学荣誉学会Phi Lambda Upsilon吸收为会员。
周同惠获得学位后,因当时朝鲜战争尚未结束,美国政府不许理工等专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但可参加工作。这时正好堪萨斯大学化学系有一分析化学助理教授名额临时空缺,他遂去该校任教,为化学系和药学系学生讲授定量分析,为化学系研究生讲授高等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程。他十分注意掌握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对仪器分析进行广泛而系统的了解,这些为以后仪器分析的应用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953年夏,他转到纽约宝威药厂(Burroughs Wellcomeco)任分析化学研究员,开始从事植物药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对洋地黄中几种强心甙的纸色谱分析和提取分离、麦角中麦角新碱的测定和分配色谱提纯等,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具有较高水平。因此,1954年出版的美国科学家名人录中收载了他的名字。
在此期间,为能早日返回祖国,他与一些争取回国的留学生取得联系,商讨对策。他们于1954年先后联名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要求尊重留学生的人权和回国与亲人团聚的自由。1955年,联名写信给当时在日内瓦开会的周恩来总理,请求政府出面与美国谈判。最后美国政府终于以归还美国战俘为条件同意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于是他在1955年6月乘船离开美国,7月返抵北京,同年9月,到当时的卫生部中央卫生研究院工作,任药物学系分析室副研究员。
1955年秋,中央卫生研究院举办了“仪器分析”讲座,请一些专家介绍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他应邀作了 “层离法”(色谱法)、“离子交换法”、“极谱法”三个报告,系统地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讲座内容后来由科学出版社于1957年编辑出版,书名为《仪器分析及生物化学试验法》。该书是五六十年代我国较全面地介绍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的专着,为当时医药工作者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对促进先进技术与新方法在药物、生理、生化等学科中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深受读者欢迎。该书于1965年修订,除补充了原有几章的内容外,还增写了“气体色层法”一章,改名为 《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理科学中的应用》。
1957年,中央卫生研究院与协和医学院合并,改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1958年,药物学系和原协和医学院药理学系合并,成立了药物研究所,下设分析室,周同惠在这里一直工作到现在,并任分析室主任。
在周同惠的领导下,药物研究所分析室已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学术水平的研究室,它担负着药品的质量控制、植物药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析、体内药物测定方法和药物代谢的研究,以及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重任。药研所建立以来,获奖和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达百余项,其中大部分成果都浸注着分析室科技人员的辛勤汗水,当然也凝聚着周同惠的心血。
周同惠自1953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80余篇科研学术论文,并主编或与他人合作撰写了8本学术专着。他主持的 “尿中甾体同化激素检测研究”获得了1988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他参加研究的“棉酚药理和化学研究”获1988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参加过的其他工作如 “麦角和泼尼松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周同惠是我国着名的仪器分析和色谱学专家,在许多学术团体、社会团体和学术刊物编委会中任职,曾先后担任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自然科学 (化学) 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及分析化学组组长,国家科委海洋环境保护测试测量控制组顾问,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科研仪器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药典委员会委员,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药物学与药理学分册》编委,《分析化学丛书》、《药学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色谱》副主编,《分析化学》、《国外医学药学分册》、《分析测试通报》等杂志编委,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等。他在国外也享有一定声誉,现在还是美国《水、空气和土壤污染》杂志(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和英国《植物化学分析》(Phytochemical Analysis)的编委。
1986年,周同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院所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989年,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0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并被评为亚运会组委会先进工作者及北京市“健康卫士杯”竞赛先进个人。1992年,他再次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同时荣获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
致力应用新技术新方法 开拓电化学和色谱分析
周同惠回国头几年,国内的实验条件比较差,许多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为了迅速提高我国药物分析研究工作的水平,他克服重重困难,将电化学和色谱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植物药和中草药的分析,在药物分析方法的多样化方面起了开拓性作用。如在茴蒿中山道年的极谱分析中,他所采用的方法简便快速,曾用于茴蒿栽培选育良种等,1959年,获得卫生部的技术革新奖。又如,麦角中的麦角新碱是妇产科常用药物,过去全靠进口。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在50年代初就开始了麦角的研究,他回国后也参加了协作。在他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麦角的纸色谱法、柱色谱法,取代了过去的溶剂提取法。这些方法能测定单一生物碱含量,方法准确可靠,而且提高了工效好几倍。为将此法用在麦角新碱的发酵制备提取,以使该药由变进口转为出口,他倾注了不少心血,做出了很大贡献。
60年代初期,他在负责分析室工作时,就和同志们一起制定了分析室的两大发展方向: (1) 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 (2) 新技术、新方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他始终坚定不移、满怀信心地领导着全室向这两个目标探索和前进。经过近30年的努力,他们在这两个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草药研究方面,至今已经建立了常用中草药和植物药包括单味药和复方中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100余种,其中,周同惠直接领导和参与的就有30多种。除茴蒿和麦角外,他们还研究了洋地黄强心甙的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分析方法,一叶荻碱的极谱分析,香薷等挥发油成分分析,番麻皂甙元的非水滴定和比色方法,黄连、颠茄等生物碱的安培滴定,槟榔、贝母等生物碱的离子交换测定等多种方法。60年代初,许多中草药的活性成分还不十分清楚,而且缺少必要的对照品,为此,他领导全室同志进行了中药主要成分通用分析方法的研究。生物碱类、强心甙类、黄酮类、蒽醌类、香豆精类、甾醇类等主要成分通用分析方法的研究,既培养和提高了年轻科技人员的水平,又为以后中草药的分析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在他直接领导下,都很快被应用于药物分析,并加以发展。特别是在电化学分析方法和各种色谱分析方法上,他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他将极谱分析、库仑分析、离子选择电极等方法应用于有机药物和中草药成分的分析,都取得显着成绩,如黄连素、辛可宁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棉籽中棉酚的库仑滴定等。在他的率领下,各种色谱方法,如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都已广泛用于药物和中草药的研究,并受到国内同行的重视和赞赏。
创建兴奋剂检测中心 填补我国空白
周同惠开拓的另一个领域是兴奋剂检测工作。1984年,亚奥理事会决定1990年在中国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按照规定,中国必须承担运动员兴奋剂检测任务。1985年,国家体委决定筹建我国自己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这个检测实验室需在1989年通过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的考试并得到承认,才有资格在亚运会时从事兴奋剂检测工作。国家体委为此曾与北京不少单位联系,希望能取得帮助,共同建立此实验室。但由于此项工作难度太大,各单位均不愿承担。1986年夏,周同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从1986年10月开始,他带领药物研究所分析室一些科研骨干和国家体委体育科学研究所的有关同志一道,开始了兴奋剂检测中心的筹建工作。他担任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亲自过问人员挑选、分组安排、查阅文献、收集对照标准品和服用药物的阳性尿、研究分析检测方法、订购试剂及安装调试仪器等一系列工作。到1988年底,经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就建立起刺激剂、麻醉镇痛剂、β-阻断剂、甾体同化激素和利尿剂5大类100种禁用药物的分析检测方法。自1989年3月起,先后接受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的3次预考(每次10个未知尿样)、2次水平测试(每次4个未知尿样),所得测试结果全部正确。最后于1989年11月9日进行正式考试,分析检测10个未知尿样,在不到24小时内,又得出全部正确结果。监考官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兴奋剂和运动生化分委会委员、原民主德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Clausnityer博士表示满意,并说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是他监考过的5个实验室中给出结果最快的一个。其后经兴奋剂和运动生化分委会讨论通过,由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医学委员会主席梅罗德亲王在1989年12月8日致函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正副主任,正式通知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为合格的实验室。于是,我国成功地建成了世界上第20个、亚洲第3个、第三世界第1个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在兴奋剂检测这个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意味着在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我国可以独立承担兴奋剂检测工作,并能承担包括奥运会在内的一切国际比赛的兴奋剂检测任务。这项工作填补了我国的一个空白,为国家节约了几十万美元,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科研人才。为此,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于1990年4月13日受到了卫生部、国家体委和北京市政府的联合嘉奖,1991年,周同惠领导的兴奋剂检测研究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特等奖。
简 历
1924年11月8日 生于北京市。
1940—1944年 北京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
1944—1945年 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助理。
1945—1946年 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
1946年 任资源委员会天津化学工业公司工务员。
1947—1948年 任卫生署药品供应站技术员。
1948—1952年 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
1949—1952年 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化学系和海洋学实验室研究助理。
1952年 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获分析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1952—1953年 任美国堪萨斯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1953—1955年 任美国纽约宝威药厂(Burroughs wellcomeco-)分析化学研究员。
1955—1958年 任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分析室副研究员。
1958—1979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分析室副主任、主任。
1979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分析室主任。
1987年— 任北京市化学会理事长。
1989年— 任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
1991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主要论着
1 周同惠,Robinson R J.Forms of silicate available for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Anal Chem,1953,25: 646.
2 周同惠,Robinson R J.Polar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nitrite.Anal Chem,1953,25: 1493.
3 周同惠,Robinson R J.Polarographic determination of nitrate in sea water.J Marine Res.1953.12: 1.
4 周同惠.麦角新碱的层离与提取的研究.药学学报,1957,5: 143.
5 田淑浩,周同惠. 山道年的极谱研究. 药学学报,1959,7: 17.
6 田淑浩,周同惠.茴蒿的快速极谱分析,药学学报,1959,7: 166.
7 周同惠,沙世炎,何丽一等.植物药中一些主要成分测定方法的研究.Ⅱ.离子交换法在生物碱测定中的应用. 药学学报,1962,9:707.
8 梁彬,周同惠.麦角生物碱的层离研究.Ⅲ.麦角生药的纸层离定量. 药学学报,1963,10: 87.
9 王慕邹,周同惠.薯芋属植物中薯芋皂甙元的含量测定. 药学学报,1964,11: 235.
10 刘培楠,梁植权,宋振玉,梁晓天,周同惠,金大勋重编.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理科学中的应用,第一、二册、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11 王慕邹,周同惠.洋地黄叶的分析.药学学报,1966,13: 273.
12 周同惠.凝胶过滤法.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1974 (1): 1.
13 (周同惠主持编写) .分析技术辞典—色谱分析.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14 池华,周同惠. 辛可宁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 药物分析杂志,1982,2: 321.
15 池华,周同惠.黄连素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 药学学报,1983,18:278.
16 李章万,周同惠.香薷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药学学报,1983,18:363.
17 周同惠.层析法的一些进展. 药学学报,1983,18: 976.
18 姜永,周同惠.棉酚的极谱研究.药学学报,1984,19: 195.
19 姜永,周同惠.棉酚在HCl—丙酮体系中极谱波的研究.分析化学,1984,12: 338.
20 池华,王云萍,周同惠.醋酸棉酚片剂的液相色谱法测定及溶液稳定性观察. 药物分析杂志,1984,4: 339.
21 姜永,周同惠.棉籽中棉酚的库仑测定.分析化学,1985,13:536.
22 周同惠.分析化学进展.化学通报,1987 (7): 1.
23 毕红钢,周同惠.人尿中几种雄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的HPLC测定. 药学学报,1989,24: 207.
24 毕红钢,姜永,周同惠.人尿中蛋白同化激素分析的样品预处理方法研究. 药物分析杂志,1989,9: 200.
25 周同惠等编着.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9.
26 周同惠,徐礼燊. 药物分析.分析试验室,1990,9 (4): 1.
27 周同惠等编着. 运动员,金牌,兴奋剂.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28 崔建芳,李临,周同惠.The studies on the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phedrine in urine by GC/MSD.Chinese Chem Letters,1990,1: 75.
29 李亚伟,李钧,朱绍棠,周同惠.GC-MS studies on diuretics in urine.Ⅰ.Detection method using methylation,Chinese Chem Letters,1990,1: 225.
30 李亚伟,李钧,周同惠.GC—MS studies on diuretics in urine. Ⅱ.detection method using trimethyl-ation.Chinese Chem Letters,1991,2: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