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赵以成(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08~1974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259 评论:0


赵以成,中国神经外科的奠基人,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均作出重大贡献。他对神经外科各专业均有研究。他在国内最先建立单独的神经外科。他创造特制的胎膜以防止开颅术后脑组织与脑膜粘连。他培养了大批神经外科骨干,使神经外科网点遍布全国各地。

赵以成,字泽如,曾用英文名Chao Yih-Chang。1908年2月13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父亲原是矿工,为人精明强干,酷爱读书。后来,父亲因炸山受伤,耳朵失聪,因此失去采矿的工作,遂以编售斗笠为生。虽然家境贫寒,父亲依然竭尽全力供子女上学,对子女的家教也十分严格。赵以成幼时在离家不远的华英小学读书。1922年7月,他考入厦门寻源书院。他在校生活简朴,勤奋学习,一直被评为优等生。
1926年6月,赵以成考入福州市岐山的福建协和大学医科班,这是当时福建省惟一的医科学校。1927年,他转入北京的燕京大学医学预科班。1929年6月,他从燕京大学医学预科班毕业,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同年7月,他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他成绩优秀,对外科最感兴趣,曾获外科荣誉奖。1934年6月,他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赵以成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实行院校合一。他先担任普通外科住院医师、助教,并先后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矫形外科、耳鼻喉科、泌尿科、肿瘤科、病理科、精神科等轮转,担任各科住院医师。他在此时已能做迷走神经切除术、胃肠切除术、血管吻合术、神经吻合术等手术,并着有“实验性纤维性收缩造成的肠道狭窄”、“一种胃肠道灭菌的吻合新技术”、“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颅内并发症”、“颅骨骨折”等论文。两年后,他因神经外科手术技巧纯熟而被评为神经外科研究员和神经外科住院医师。
1938年,他获得洛克斐勒奖学金。同年12月,到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 (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世界最杰出的神经外科机构之一) 为访问学者,在神经外科专家潘菲尔德(Wilder Penfield) 教授的指导下研究神经外科。潘菲尔德的渊博知识、手术技巧、管理能力、研究精神、丰富的经验、有效的教学方式、流畅的文笔、对体育的兴趣、好客和热忱的作风给赵以成很大的影响和激励。赵以成受到潘菲尔德一家的热情接待,他们之间也建立了长期的友谊。1939年,他与来自美国波士顿的汉弗莱斯及潘菲尔德研究成一种特制胎膜,用于防止开颅术后或脑外伤后脑组织与脑膜的粘连,研究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1940年的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国医学杂志》) 上。随后,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向赵以成颁发了研究员证书。
1940年1月,赵以成离开加拿大回国,途中赴美国8所神经外科中心参观考察,广泛了解国际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回到北平后,他继续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院被日军占领。赵以成先在北平开业。1943年,赵以成夫妇与3个孩子迁居到天津开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以成被聘为河北医学院名誉教授和天津市立总医院神经外科顾问。当时,全国专门从事神经外科工作的只有赵以成一人。1951年,他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1952年,在天津市立总医院建立包括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的脑系科,赵以成担任科主任。过去,神经外科疾病多由普通外科医师处理,天津市立总医院的神经外科单独建科在全国还是首例,与美国神经外科独立建制相比晚了一代人的时间。同年,天津医学院成立,天津市立总医院改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赵以成担任神经科 (包括神经外科) 主任、教授,李光担任副主任,科室成员有薛庆澄、方都等。王忠诚也到该科工作。1954年,北京医学院建立神经外科,聘请赵以成担任科主任和教授。同年,中央卫生部要求他在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神经外科。1955年1月,原苏联基辅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神经外科专家阿鲁秋诺夫(Арутюнов) 访问中国。他参观了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脑系科后,建议在北京建立神经外科研究机构。1955年,赵以成到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神经外科,任科主任兼北京医学院神经外科教授。这是北京第一个神经外科,也是全国第一个与神经内科分开的独立的神经外科。他让自己的第一个学生薛庆澄留在天津,第二个学生王忠诚随他到北京工作。1955年,北京医学院的神经外科迁至同仁医院。1959年9月,同仁医院的神经外科迁至宣武医院,赵以成担任宣武医院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1960年3月,宣武医院建立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BNI),他又担任所长,王忠诚任副所长。建立了神经外科之后,宣武医院发展成为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后来,他将宣武医院的神经外科分为几个专业: 肿瘤、创伤、儿童神经外科以及杂症 (miscelaneous),包括设备精良的神经病理、神经生理、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解剖以及组织培养实验室。赵以成在北京、天津两地均担任重要职务。
赵以成重视人才培养。他培养的学生已成为各地的神经外科骨干。
1962年,毛泽东主席委托赵以成邀请潘菲尔德教授访华。潘菲尔德与夫人到中国后参观了北京、天津、上海的神经外科,游览了名胜古迹,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活动和国宴。潘菲尔德还举办了学术讲座和讨论会。他对赵以成取得的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
赵以成从事神经外科近40年,在颅脑损伤、颅内肿瘤、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病、周围神经损伤、顽固性疼痛等方面造诣极深。
在临床工作中,赵以成对患者非常关心。危重患者住院后,他总要亲自到病床边进行指导。他手术技巧纯熟,操作仔细,尽量避免造成神经损伤影响日后功能。
赵以成重视科学研究。他治学严谨,撰写论文需反复推敲,曾主编或参与编写多种专着,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参与多种专着和教材的编写,但文化大革命中,他的许多着作丢失。他对国际上各学派的学术观点采取客观的态度; 对下级医师撰写的论文,他也认真审阅修改,在他指导下完成的论文《赵以成教授论文选集》 中即收录17篇。
赵以成还担任过中央卫生部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外科学会和国际神经外科学会委员、加拿大外科研究所学员会常年委员。
在文化大革命中,赵以成受到残酷迫害。1970年,他身患直肠癌,但诊治被延误。经周恩来总理的关照,他才得以住进北京日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他仍然坚持讲学和会诊,还给一位患脑转移瘤的农村姑娘做手术。
在病重时,他仍因自己着手编着的《神经外科学》尚未出版,在北京肿瘤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的计划未能实现,天津还未建立一个理想的神经外科专科医院而感到遗憾。在他病危失语之前,还一再说要让神经外科之花开遍全国。天津医学院院长朱宪彝教授探望他时,赵以成谈的也全是如何发展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和培养人才的设想。
赵以成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后,与同学、妇产科医师汪培娲结为夫妇。他们生有3个子女。长女为高级建筑师;长子赵克明为神经外科医师; 次子为泌尿科医师,曾任天津市卫生局局长。
自1955年起,赵以成奔波于京、津两地,为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战斗英雄麦贤德等患者诊治,经常得不到休息。他曾患泌尿系结石、十二指肠溃疡、心肌梗死等疾病。周恩来总理指示汪培娲医师放下妇产科工作,做赵以成的秘书和专医专护。
1974年9月,赵以成因直肠癌医治无效在天津逝世。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访华团参观了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神经外科机构。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维拉姆·费德尔 (Feidel) 教授也是该团团员。他回到加拿大后为了缅怀赵以成在神经外科方面做出的贡献,建立了“白求恩-赵友谊金”,并邀请赵以成的长子,也是神经外科医师的赵克明到加拿大见习访问两年半。赵克明成为该友谊金的第一个接受者。
1991年,天津医学院为表彰本院着名教授多年来在教学、医疗及科研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成立“天津医学院着名医学家论文选集编辑委员会”,出版《天津医学院着名教授论文选集》。1995年《赵以成教授论文选集》在赵以成的学生和助手薛庆澄教授主持下编写出版。

研究特制胎膜,用于防止脑与脑膜粘连


1939年,赵以成在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时,与来自波士顿的S·汉弗莱斯以及W·潘菲尔德研究了防止脑损伤或手术后与脑膜粘连的问题。头颅枪伤、凹陷骨折、颅脑手术等可引起脑膜与脑的粘连及瘢痕形成。硬脑膜是脑的一个屏障,失去这个屏障,脑外的新生血管就可以穿过瘢痕而进入脑组织,增加瘢痕的形成和粘连的密度。这是创伤后罹患癫痫的重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头颅受伤的士兵在伤愈后出现癫痫。硬脑膜无贯穿者创伤后癫痫的发病率只是硬脑膜贯穿者的1/10。若能于脑创伤后将脑组织与脑外的纤维组织 (瘢痕) 隔开,恢复硬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腔隙,即硬脑膜下腔,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可以使用干羊膜。他们将覆盖于猫大脑半球外面的颅骨和硬膜移去,用针刺或脑撕裂的方法损伤下面的软脑膜。他们用十多种材料,如当时脑系外科常用的Cargile氏膜 (加工过的牛腹膜)、铝箔、银箔、云母、镍片、不锈钢片、赛璐玢、火棉箔,动物的阔筋膜、脂肪、绵羊肠膜、尿囊膜,人羊膜和干羊膜,覆盖在上面。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观察粘连情况和细胞反应。一般来说,瘢痕不能穿过非吸收性材料,但在材料的边缘却形成稠密的粘连。使用银箔和镍箔时细胞反应 (出现异物巨细胞和脑损害) 最明显,使用薄钢片和火棉胶片时细胞反应最轻。在使用的动物组织中,本体和异体组织能与新形成的瘢痕合为一体,使脑组织与脑膜粘连在一起。脂肪引起的细胞反应最大,胎膜引起的细胞反应和瘢痕形成最轻。而且胎膜容易获得,加工方法也简单。
他们从产房获得人的健康胎盘。用水将血液和黏液洗净,使胎盘与胎膜分开,将绒毛膜 (外膜) 和黏液性组织刮去,剩下一层透明而薄的内膜——羊膜。再用水将羊膜洗净后置于70%的酒精中保存7天。然后将羊膜放在光滑的经矿物油擦过的玻璃片上展开,在干燥炉或空气中干燥。然后用70%的酒精将膜浸湿除下。这些膜片可以干燥保存或浸在70%的酒精中。使用前还要经过消毒。消毒方法是高压灭菌消毒 (120°F,120磅,20分钟)。高压消毒后如果立即使用,就将羊膜片放在消毒的Ringer氏液或生理盐水中。如果暂时不用,可以仍置于70%的酒精中。另一个消毒方法是煮沸消毒: 放在蒸馏水中煮沸20分钟。但煮沸消毒会使羊膜片略微皱缩。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制成柔韧、透明、无细胞结构的薄片。他们称这种制品为“干羊膜” (amnioplastin)。
他们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将干羊膜片覆盖在损伤的脑表面,在10~60天之间将动物分批处死,进行大体及显微镜观察。结果均无粘连发生,干羊膜片渐渐消失。第十天,在受伤的大脑皮质与新形成的硬膜之间可以见到一种黏液性的组织,代表着置入的干羊膜。将该脑放入固定液中,则这种黏液性组织大部分被洗去。显微镜检查见不到异物反应和组织粘连,干羊膜呈现为无定形的物质,看不到细胞结构,并见到硬膜及软膜开始再生的迹象。第20天,硬膜缺损完全修复,软膜部分覆盖损伤的脑组织。位于两者之间的干羊膜变成一薄层无结构的物质。30天后,大体标本及显微镜下都见不到这种组织。
临床实验表明,开颅术后或脑损伤后常规于脑组织与硬脑膜之间放置干羊膜,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后,欧洲许多医疗机构将这种新方法用于脑部、神经、眼、肌腱等处的损伤,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1953年,赵以成总结了特制胎膜防止粘连的应用。开颅术时,可代替硬脑膜; 脑减压术时,用以遮盖暴露的脑组织; 周围神经吻合术时,吻合处包以胎膜可避免临近的纤维组织长入吻合处阻挡神经轴的生长;腱缝合后包以胎膜,可避免粘连影响肌腱的功能;椎板截除后,用胎膜覆盖暴露的脊髓可避免粘连; 肠粘连致梗阻时,分离粘连后用胎膜包裹可防止再次粘连; 将胎膜置入脊髓空洞症的空洞中,可维持长期的引流。
赵以成还曾用狗做过实验,证明周围神经断伤后以胎膜包裹,近端的再生神经纤维能通过5~15毫米的间隙到达远端,运动功能也能得到恢复。

创造一种肠胃道无菌吻合术


1937年,赵以成对J. E. Briggs,L. R. Whitaker及R. P. Wadhams,V. Carabba等人设计的术式进行了重要的改良,创始一种新的肠胃道无菌吻合术。此种术式用外科超短波电器的切开电极针作切口,此种切口很少流血。手术不用肠夹器,在直视之下操作,步骤简便,容易,安全,组织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缝合完成后,吻合口才被挤开,因此不会被肠内食物污染。此法适用于各部分的肠胃吻合术,尤其适用于侧面吻合术,也适用于丁字形吻合术。在小肠吻合术、小肠结肠吻合术、胃肠吻合术、胆囊胃吻合术中应用此项技术,效果都很满意。

在国内创建神经外科


1952年5月,赵以成到天津市立总医院工作,在此建立脑系科。以前神经外科疾病多由普通外科医师处理,全国的神经外科工作只有几位外科医师兼做。神经外科一直是外科各专业中最薄弱的一个,手术开展得也比较少,许多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正如赵以成在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样,原来河北省每月做的开颅手术只有2~3例。天津市立总医院建立了单独的神经外科,这在全国还是首例。天津市立总医院的脑系科有病床60张,具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包括专用的X线检查机、脑电图机,新建了手术室。也在这一年,天津医学院成立,天津市立总医院改为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赵以成担任神经科主任、教授。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脑系科不仅业务日增,还为全市其他医院的神经内、外科患者会诊,并且为国内各地医疗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指导。
赵以成的手术技术高超。他广泛研究了脑肿瘤、脑创伤、脑脓肿、脑寄生虫病、脑血管病、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先天性异常等。1955年他制定脑脓肿治疗规程。他强调不仅切除病变组织,还应避免造成病人进一步的记忆力下降和生活困难,并努力研究神经纤维的再生问题。
1954年,北京医学院建立神经外科,赵以成应聘担任科主任和教授。
1955年1月,苏联神经外科专家阿鲁秋诺夫访问中国。他参观了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脑系科,对赵以成的示范技术十分欣赏,并曾到赵以成家作客。参观天津医学院之后,阿鲁秋诺夫建议在北京建立神经外科研究机构。在中央卫生部的邀请下,赵以成到北京同仁医院建立神经外科,任科主任兼北京医学院神经外科教授。1959年9月,同仁医院的神经外科迁至宣武医院,赵以成担任宣武医院院长兼神经外科主任。1960年3月,宣武医院建立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他又担任所长。建立了神经外科后,宣武医院发展成为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医院。赵以成在北京、天津两地均担任重要职务,奔波于京、津之间,为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呕心沥血。
赵以成建立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后,在所内设置了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生物化学、神经病理、组织培养等研究室。又将神经外科分为颅脑外伤、肿瘤、周围神经、儿童神经外科等几个专业。同年,他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神经外科研究室。
赵以成于1950年代初在天津建立神经外科后,即开始分期分批地培养来自各地的医师,他们回去后在各地开展神经外科工作,许多地方建立了专业的神经外科。从此,神经外科在全国迅速发展,许多单位还设有神经病理、神经放射、神经生理、神经生物化学等辅助科室。
经过赵以成及其学生的努力,神经外科在中国蓬勃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在他建立的基础上得到蓬勃的发展。在北京建立了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天坛医院,该院有神经外科病床300多张。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的规模也得到扩大,研究室发展到十多个。天津医学院于1981年成立神经病学研究所。1988年又建立了以神经外科为重点、拥有140多张神经外科病床的环湖医院。

培养神经外科专业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专门从事神经外科的医师只有赵以成一个人。为发展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他建立了独立的神经外科,并且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赵以成所在的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担负起为国内其他地区培养神经外科人才的责任。
赵以成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北京同仁医院举办进修班,亲自培养神经外科医师,他的许多学生已成为这方面的骨干。文化大革命前,进修班已培养100多人。1952年,来自西安、南京、沈阳、上海、北京、成都、福州、重庆、兰州、武汉、长沙、太原、合肥、大连、沈阳、哈尔滨、广州、南宁、昆明、苏州、济南、石家庄等32个单位的青年医师到天津接受为期一年 (个别两年) 的学习。学习班的学员除学习基础理论外,还参加教学巡诊、术前术后病例分析以及手术操作。1953年,赵以成在天津总医院举办了为期半年的颅脑外科进修班; 从1957年起在北京举办进修班,以颅脑外伤的诊断、治疗为学习重点。他要求来进修的医师至少有几年的普通外科经验。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培养了200多名医师。这些医师学后都能独立开展工作,许多人已经成为各地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开创了自己的神经中心,又培养了一大批神经外科专业人员。事实否定了认为神经外科难学、需要较长学习期限的旧看法。如今,他的许多早期学生已成为各医学院、医院的领导、教授或专业领头人。

简历


1908年2月13日 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
1914年 入华英小学上学。
1922~1926年 在厦门寻源书院学习并毕业。
1926~1927年 在福州协和大学医学院学习。
1927~1929年 在北京燕京大学医学预科班学习并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29~1934年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并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34~1938年 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助教。
1938~1940年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进修。
1940~1942年 在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医师。
1942~1943年 在北平开业。
1943~1949年 在天津开业。
1949年 任河北医学院名誉教授、天津市立总医院神经外科顾问。
1951~1952年 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
1952年 在天津市立总医院 (后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 创建脑系科,任科主任,同年任天津医学院教授。
1954年 任北京医学院神经外科教授。
1955年 任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1959年 任北京宣武医院院长。
1960年 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
1974年9月 因直肠癌于天津逝世。

主要论着


1 Chao YC. An electro-surgical technique for aseptic anastomosis of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Chin Med J,1937,52:211.
2 Chao YC. Humphrys S,Penfield W. A new method of preventing adhesions,the use of amnioplastin after craniotomy. Brit Med J,1940 (1):517~524.
3 赵以成. 脑部枪伤. 中华医学杂志,1952,38: 157.
4 赵以成. 灼性神经痛——十一例之报告. 中华医学杂志,1952,38:520~522.
5 赵以成. 特制胎膜于防止粘连的应用. 中华外科杂志,1953,1 :274~248.
6 赵以成. 一种肠胃道无菌吻合术. 中华外科杂志,1953,1 :431~437.
7 赵以成. 垂体腺瘤及其血管性损害,附手术治疗的观察. 中华外科杂志,1954,2 : 89~95.
8 赵以成. 脑系外科学近年来在诊断方面的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1954,2:211~214.
9 赵以成. 头部损伤的诊断及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1954,2:265~268.
10 赵以成. 脑肺吸虫病 (附病例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1954,2:297~305.
11 赵以成. 化脓性中耳炎的颅内并发症.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6,1:20~27.
12 赵以成. 颅内肿瘤,二百例临床病理的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1956,4:671~680.
13 赵以成. 脑脓肿,二年内连续处理十五例的经验报告. 中华外科杂志,1956,4 : 681~688.
14 赵以成. 见: 沈克非,主编. 外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第二版,1964.
15 赵以成. 颅内肿瘤引起之癫痫.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7,1 : 89~92.
16 赵以成. 脑结核瘤,15例临床经验报告.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7,1:290~295.
17 赵以成. 大脑卒中的外科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1958,6 : 753~757.
18 赵以成. 河北省解放十年来神经外科的成就. 天津医药杂志,1959,1:281~283.
19 赵以成. 颅内转移瘤. 天津医药杂志,1959,1 :504~506.
20 赵以成. 脑脓肿. 中华外科杂志,1959,7 :907~910.
21 赵以成. 脑囊虫病. 中华外科杂志,1959,7:911~917.
22 赵以成. 面神经麻痹. 天津医药杂志,1960,2 :358~362.
23 赵以成主编. 神经内外科手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24 赵以成. 周围神经断伤后通过间隙的再生 (动物实验). 中华外科杂志,1961,8 : 852~856.
25 赵以成. 急性颅脑损伤. 天津医药杂志,1962,4 : 1~4.
26 赵以成. 颅内肿瘤1074例分析. 中华外科杂志,1962,9:182~184.
27 赵以成. 脑转移癌的治疗问题. 天津医药杂志,1962,4: 699~701.
28 赵以成. 我国五年来神经外科的进展.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64,8:319~325
29 赵以成. 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上参考头部受击部位和方式的价值. 天津医药杂志,1964,6: 269~276.
30 赵以成. 急性颅脑损伤与年龄的关系. 天津医药杂志,1964,6:277~281.
31 赵以成. 颈动脉结扎问题. 天津医药杂志,1964,6: 632~635。
32 赵以成. 头痛机制的探讨. 天津医药杂志,1964,6:999~1004.
33 赵以成. 颅内压增高的机制和临床表现. 天津医药杂志,1965,7: 927~931.
34 赵以成主编. 实用神经病学. 天津: 天津科技出版社,1978.
35 赵以成. 见: 吴桓兴,主编. 实用肿瘤学,第三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8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