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士国,旱作农业技术专家。为提高旱地降水生产效率关键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探索科技治山新模式,推行股份制合作开发荒山,实现资源优化重组,取得了显着成效,探索出一条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山区开发新途径。多年来,他深入山区农村,实施科技扶贫,解决山区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臧士国,1941年11月8日生于革命老区河北省顺平县 (原完县) 神南乡复兴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臧占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担任村里和乡里的干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深感学习文化的重要,决心供子读书。在父亲的严厉要求下,臧士国学习十分刻苦,成绩优良。1956年,臧士国以优异成绩由村小学考入县城中学,开始了艰难的求学路程。县城离家90多公里,全是山路,交通十分不便,不通车,来回全靠步行。高中阶段,正值国家困难时期,由于饥饿和学习紧张,很多学生都中途退了学,臧士国以坚韧的毅力坚持了下来。1961年,臧士国考入河北农业大学,成为村里第一名大学生。他积极向上,学习刻苦,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补习功课,大学期间一直担任班干部。
1965年,他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当时正值 “四清” 运动进入高潮,他被派往四清工作队,他以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工作。196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即 “文化大革命” 开始,他无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作为一名专业教师,他十分焦急,于是,在动乱的环境下,开始偷偷学习业务,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机会接触专业工作。1970年,学校接到以 “知识分子政治上接受再教育,业务上再学习” 为口号的一项任务,要求派部分教师到农村去,实质上是派人员去农村支援生产。当时许多人以种种理由不愿离开城市、离开学校,而臧士国则积极要求参加。他所在小分队被派到石家庄正定县曹村,在那里他如鱼得水,和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开展各种农业技术试验,和同事们一起为该村解决了很多生产上的技术问题,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在这段时间,他还自学了日语,生活得非常充实。1974年,学校接受援非技术培训任务,举办了一期 “水稻援外班”,他同样积极参加了培训,一边工作,一边系统学习水稻栽培的理论与技术,为以后研究水稻旱种技术打下了基础。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 结束,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已经十年不能理直气壮干本职工作的臧士国,如同卸去了镣铐,毫无顾忌地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业中以百倍的热情,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大显身手。他深感时间的宝贵,为了夺回 “文化大革命” 中浪费的大好时光,工作起来他常常不分昼夜。白天在单位经常会务缠身,再加之授课和其他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备课、整理科研资料,只有到了晚上时间才属于自己。当时学校住房十分紧张,他一家四口住在不足12平方米的一间平房里,根本没有他看书学习的空间,他只好每天晚上去实验室,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午夜12点以前很少回家睡觉。办公楼晚上10点半要锁大门,由于经常学习工作到午夜,他不忍叫醒夜间值班人员为他开门,就悄悄从一楼厕所的窗户跳出办公楼回家。
为了教学、科研两不误,臧士国一边从事教学,一边还承担着科研课题。农业科研的试验点多在农村,离学校都在百公里以上,甚至上千公里,而且学校的车很少,去试验点都是挤公共汽车或者坐火车。那时,他的教学任务是每周两次课四学时,其他时间他几乎都在试验点搞科研,经常为了赶车,上完课就急匆匆奔向车站。当时公共交通尚不完善,往往发往某一地点的公共汽车一天只有一个车次,中途进站停车也需较长时间,所以从学校到试验点一般都需要四五个小时,甚至更长,而且由于车少人多,坐车也经常没有座位。一次去河北涞源试验点,车在半路出了毛病,一直等到半夜一点多他才到达县城。由于时间安排得非常紧,有时候他刚一下车就得赶紧下到田间搞调查,必须当天完成调查,第二天返回学校,以便不耽误给学生上课。一年中,他就是这样来来往往,穿梭学校与试验点之间。进行农业技术的试验,特别田间调查是很辛苦的。比如,夏天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又热又闷,人钻进去没多一会儿就会一身是汗,在里面呆上一个小时再出来全身就都湿透了; 秋末春初在冬小麦地里进行调查,经常会把手、脚冻伤。有一年的秋末冬初,臧士国和同事去保定雄县做试验,在返回前一天夜里突然降温,第二天一早去车站赶车,此时水已结冰,当地人都穿上了棉衣,他们还穿着秋天的衣服,在车站和汽车上冻得全身发抖,当天夜里回到学校就开始发高烧,第二天他吃了几片退烧药带病走上讲台。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臧士国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师生的一致好评,1990年优先被评为副教授,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副教授,这在那个以论资排辈为惯例的年代、学校通常按毕业早晚来评定职称的情形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
1991年,因工作需要,臧士国由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调到该校河北省山区研究所工作,任副所长,主持所内工作。1993年,他担任河北省山区研究所所长,全面主持山区开发的研究工作。1997年,晋升为研究员。作为山区研究所所长,他带领全所发扬河北农业大学特有的 “太行山精神”,深入山区,无私奉献,坚持教学、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八五”以来,全所共承担国家、省部级以及有关业务厅、局科研课题65项,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的4项,国际先进水平的16项,国内领先水平的4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项46项,着书36部,发表学术论文148篇。他本人共取得科研成果13项,其中,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1篇,主编专着1部,参编专着3部,译着1部。
探索实施科技治山新模式
1996年,河北省山区研究所承担了河北省科委下达的 “河北省太行山丘陵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综合试验区” 攻关课题,该项目由臧士国主持。按课题要求,试验区最终要完成农、果、荒山草灌木植被恢复试验,建立太行山丘陵区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综合技术体系,其中荒山的综合治理是主要任务之一。为保证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在臧士国的带领下,课题组对山区开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调查发现,过去的山区开发存的主要问题是: 国家无偿投入,科技人员无偿服务,农民责利不明,这样久而久之,不仅大大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反而使农民产生了依赖性; 不仅国家的治山资金无法收回,而且治山效率非常低下。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如果单靠国家无偿投入进行治理和开发,根本无法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寻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荒山的高效之路,臧士国带领课题组研究提出了股份合作开发山区的一种全新治山模式设想,即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参与,当地村镇农民以土地、劳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入股,双方签订合同,明确责权利,以建立相互制约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课题组的试验区,由河北省山区研究所与当地村委会、村委会与村民分别签订了荒山开发治理合同书,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实践证明,它大大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农民来说,新模式提供了技术保障,使他们承包荒山心中就有底; 签订合同明确了承包者的自身利益,他们也就舍得投入,于是出现了争抢承包荒山的局面。过去荒山没人要,村与村的山界也分不太清,现在人们却是争抢荒山,寸土必争。1997年7月、8月间正值酷暑,试验区开山放炮整地,全村男女老少80%都上了山,表现出积极踊跃的精神面貌。对科技人员来说,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他们获得了应得的利益,增强了责任心,促使科技人员千方百计地利用科技优势,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产量和质量,以获得更大的效益。对科研管理部门来说,股份合作开发的收益就是科研的效益,使科研经费得到充实,增强了科研后劲,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种以农民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科技人员有偿服务、兼顾各方利益的新型治山模式,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重组,为山区综合治理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到2001年,试验区已取得显着成效。2002年,试验区通过河北省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这种行之有效的、崭新的治山模式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的表扬。河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有关领导充分肯定了试验区的成绩,认为这种模式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是实施科技治山的有益探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模式。试验区的成功还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前来考察的人员络绎不绝; 《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河北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多次采访报道,对实施股份制合作开发荒山的新模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目前,这一治山模式现已在周边山区得到广泛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提出太行山区旱地提高降水生产效率技术体系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趋匮乏,干旱、半干旱地区已遍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田灌溉水的生产效率受到广泛关注,充分利用有效降水资源,提高旱地降水生产效率,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十分重视旱地提高降水生产效率的研究,取得许多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保水耕地、少耕免耕、节水灌溉、地面覆盖等方面。在我国,旱作农业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长期以来,提高旱地降水生产效率的研究在指导思想上重视单项措施的作用,忽视综合技术的应用,缺乏降水规律的全方位分析与研究。在太行山区,旱作农业技术相对比较落后,降水生产效率很低,仅为5.25—6.0千克/(毫米·公顷); 耕作粗放,生产基础条件差,肥料投入不合理,缺乏先进的预测方法。为改变这一状况,1993年臧士国领导课题组承担了河北省重大攻关项目 “太行山区旱地提高降水生产效率研究”。
针对太行山类型区存在的障碍降水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课题组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降水时空分布、旱作适宜品种、旱地作物高产群体结构及动态变化和旱地施肥规律,建立了旱地作物高产、提高降水生产效率综合技术体系。此项研究揭示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旱地自然降水和旱作农田土壤水分动态消长的时空变异特征,明确了作物生长季降水干旱临界期及最湿润期与土壤蓄水高峰期同步规律; 依据旱地作物的水肥协调效应,提出了不同降水年型旱地作物的依水高效施肥技术; 依据高垄截流聚墒、集肥、合理群体结构及动态调控、光温水适应性品种匹配,提出了融垄肥、稀植、超吨为一体的甘薯高产高效用水技术,薯干产量增加57.3%—70.1%,降水生产效率达到17.72—18.40千克/ (毫米·公顷); 揭示了高产作物吸肥规律和持续高效施肥技术,在高产基础上,建立了适于区域特色、地力用养结合的谷一薯一黍高产高效轮作制度; 采用计算机模拟、试验实测数据及专家知识库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集技术咨询、科学管理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层次特征的太行山区旱地作物生产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为准确制订作物高产高效技术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1997年通过了专家鉴定,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到2002年,该项研究成果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6.67万公顷 (超过百万亩),新增纯收益上亿元。
科技扶贫做贡献
科技上山,科技扶贫,这些年已成为臧士国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把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难题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年来,他除很好地完成所承担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外,就是深入山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在涞源县,他同课题组同事一起解决了水稻生育与当地气候条件不相吻合的问题,使该县水稻产量由原来的1 500—2 250千克/公顷 (100—150千克/亩),提高到9 000—1 1250千克/公顷 (600—750千克/亩)。在易县,他劝说阻止农民种植水稻盲目引种,避免了生产上一场不应有的损失。在唐县、顺平县,他的课题组解决了低山丘陵区旱地玉米长期低产问题,在保定市受到高度重视,2001年9月,保定市扶贫办组织6个山区县到顺平县现场参观臧士国主持的试验、示范区,并举办了三期培训班,保定市电视台、保定日报进行了报道。这一时期,他还为河北省其他山区县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生产做了大量技术指导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班50余期,培训数万人次,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臧士国科技扶贫工作成绩突出,曾被保定市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获保定市中兴优秀人才奖,此奖被荣为保定市的“诺贝尔奖”。
简历
1941年12月8日 出生于河北省顺平县 (原完县)。
1957—1961年 在河北省易县中学学习。
1961—1965年 在河北农业大学学习。
1965—1990年 任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助教、讲师。
1990—1997年 任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副教授。
1991—2001年 任河北省山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1997—2004年 任河北省山区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论着
1 臧士国. 麦花稻高产节水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8,11 (1): 23—35
2 臧士国. 棉花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12 (2):65—73
3 臧士国. 冷凉山区旱地覆膜玉米适宜区域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61—463
4 臧士国. 科技治山的新模式——股份制合作开发. 见: 国际山区资源开发与保护讨会论文集,1998: 268—270
5 臧士国. 河北小稻栽培.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8—42
6 臧士国. 冷凉山区旱地玉米高产理论与栽培技术.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7—75
7 臧士国. 农作物的田间诊断与调控.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8 臧士国. 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4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