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飞,小麦育种专家。先后育成抗旱、抗吸浆虫的优质小麦 “晋麦30”、“晋麦31”、“晋麦45”、“晋麦49”、“临汾5064”等十多个不同类型的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积极推动我国小麦品质改良的研究和优质小麦产业化,为小麦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兆飞,1939年10月12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县赖家屯村。他的父亲毕业于奉天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前身),毕生从事农业教学、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兄弟姊妹6人,徐兆飞排行老大。童年时期,父亲工薪微薄,举家漂泊不定,他幼小的心灵历经磨难。他8岁上学,曾就读于赖家屯村小学、盖县中心小学、丹东市第二中学和沈阳第三十三中学,1959年在当时师资力量雄厚的沈阳师范学院 (辽宁大学前身) 附属中学完成高中学业。由于自小耳濡目染,他对农业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专业。5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曾受教于娄成后、阎隆飞教授,先后聆听了北京大学等名校名师的讲座。这些资深学者的教诲和熏陶使他终身受益匪浅。学校重实验、重学科基础理论、重学生能力培养、紧跟学科前沿的教学模式,以及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都给徐兆飞后来从事科研工作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
1964年8月,徐兆飞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工作,从此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山西这块黄土地。到所里放下行囊,他即去祁县古恋村和原平县滹沱河畔的东营村搞了两期 “四清”,回所后到洪洞县北官庄和马牧二大队驻点,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搞科技示范、建“样板田”。1966年 “文化大革命” 开始,他是 “逍遥派” 中的不逍遥成员,除跟所里老同志坚持“残余” 的田间试验外,更多的时间用在下乡考察小麦生产状况,和农民商讨如何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当时下乡很少乘坐长途客车或骑自行车,多数情况下就是靠一双脚步行,在山圪梁里迷路的情况时有发生。下乡的日子虽然辛苦,却使他读懂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拉近了科研课题与生产实际的距离。日积月累的下乡生活也使他更加了解农民的疾苦,更加体会到农民对科技、对种子的渴望,从而坚定了他为农业科技奉献毕生力量的决心。这期间他积累了大量资料,撰写了大量笔记,相当于上了一次实践的大学。1971年11月,小麦研究所成立新的革委会领导班子,恢复研究工作,徐兆飞来到小麦遗传育种课题组。此后的30多年中,他与小麦育种结下了不解之缘。1969—1975年,课题组培育的 “卫东7号”、“卫东8号” 等 “卫东号” 品种先后审定推广。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创了科学的春天,也给徐兆飞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干劲十足,活跃在小麦科研第一线。1979年,他参与培育的又一品种 “晋麦11” 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上推广。1986年,他主持遗传育种课题后,和同事密切合作,先后育成 “晋麦30”、“晋麦31”、“晋麦45”、“晋麦49” 等12个小麦审 (认) 定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40万公顷 (2100万亩) 以上。在长期的遗传育种研究中,他力图创新,在小麦育种理论方法方面独辟蹊径,带领课题组完成 “小麦品质改良系列研究”、“染色体工程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等重大攻关项目。作为学术带头人,他主持组织山西小麦育种协作,积极参加国家 “六五” 至 “九五” 的各项育种协作计划,主持组织山西省各生态区小麦综合增产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在育种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666工程、1153扶贫工程以及隰县黄土高原开发国家试验区等农业开发项目,长期联系村镇,始终活跃在农村和农民中间。
1983年,徐兆飞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3年晋升为研究员。1986—2001年间,他先后担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和所长、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科研已成为徐兆飞生命的动力,在所长任职期间,不管行政事务多忙,他都坚持亲自下乡,到育种地为品种 “相面”,这对他既是一种调节,更是一种充实。徐兆飞的研究工作得到社会的认可,他先后八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获得国家、省农业博览会金奖等奖项; 1992年、1995年两度被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1995年被评为临汾地区劳动模范; 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培育抗性高产优质品种 解决生产关键问题
种子孕育着希望,选育新品种历来是小麦增产的关键。山西是古老的小麦产区,但育种研究起步较晚,力量相对薄弱,直到20世纪60—70年代,小麦品种更新基本仍是依靠从国内外引进。由于地域差异,经常因引种不当出现冻害严重发生、晚熟、青干、倒伏减产等问题。虽然早期也有自育品种,如晋南108、晋南305等,但产量不突出,抗病虫能力稍差。徐兆飞和育种组同事针对生产需要,确立了以 “三优三抗” (优化品种、优化播种、优化水肥,抗倒伏、抗病虫、抗早衰) 为主攻目标,以阿勃为抗源,广泛与当地资源配组,终于在1976年培育成功晋麦11,在山西南部麦区水地历年种植面积为6.67万公顷 (100万亩) 以上,1982年达到14.67万公顷 (220万亩),占水地麦田面积的50%左右,并扩展到陕西、河北、山东等省。1982年,该品种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次年获山西省推广成果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初期,徐兆飞以St2422/464为抗源,相继主持育成丰产性、适应性更好的高肥水类型品种 “临汾7410”、中肥水类型品种 “临汾8190” 和间套早熟类型品种 “临汾6154”等,它们陆续成为当地主栽品种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吸浆虫在山西地区的危害重新猖獗起来。该虫在20世纪50年代曾是小麦主要虫害之一,后来通过引种西农6028等抗虫品种使之得到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浆虫重新肆虐在汾河、漱水河及黄河沿岸的高产麦田,每年为害面积6.67万公顷 (100万亩) 以上,轻者造成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吸浆虫预报需淘土查虫,成虫防治时机也不好掌握。临汾泊庄南段村一农民,在收割时方才发现自家的0.47公顷 (7亩) 小麦颗粒无收。看到农民坐在田头无奈的惨景,徐兆飞心里十分难过,为不能解决生产中的急迫问题而深感愧疚。他和助手们及时把目标锁定在抗虫育种上。在吸浆虫重发区的临汾泊庄和运城席张设立抗虫试验圃,把大量育种材料、新品系进行多年抗虫性状选育,每年奔波于两地之间,一株一穗地观察、记载。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培育出抗虫品种 “临汾50744”。在各县重疫区种植示范,该品种表现非常突出,对吸浆虫免疫,株、穗、粒虫口率均为零。1989年,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对临汾50744提前予以审定,定名为 “晋麦31”。该免疫品种的推广应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山西几年来大面积的吸浆虫危害,每年可减少小麦损失6万吨。同时,由于节水、节肥、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等特点,晋麦31迅速在中水肥麦田种植开来。1991年推广面积达17.32万公顷 (259.84万亩),以后连续九年每年的种植面积为6万—13万公顷。1993年,该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继晋麦31后,他又相继培育出 “晋麦37”、“晋麦41” 等早熟、高产品种,在晋南地区大面积应用。
1990年以后,结合黄淮流域小麦生产的发展形势,面对山西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主要病害生理小种的变异以及品种适应性有下降趋势等问题,徐兆飞主持选育了具有广泛适应性的高产品种 “晋麦45”。该品种用冬性与偏春性材料杂交选育而成,将春小麦的有利基因导入冬小麦,对白粉病免疫,高抗条、叶锈病,抗冻,抗干热风; 对短日照不敏感,适应范围很广,可在北纬38度 (石家庄) 至北纬1度 (合肥)、东经108度 (武功) 至东经121度 (济南) 之间的广大麦区种植。晋麦45自1993年区划为主栽品种后,到1997年在山西省已累计推广36.66万公顷 (549.9万亩); 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在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累计种植92.16万公顷 (1 382.4万亩); 1998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徐兆飞在育种上取得的又一成果。1996年,徐兆飞利用 “山前麦” 为抗源,培育的高产品种 “晋麦49” 通过审定,单产达到6 000—7 500千克/公顷 (400—500千克/亩),1995年在运城龙居镇王吞村的0.33公顷 (5亩) 连片试验田,验收单产达到8 437.5千克/公顷(562.5千克/亩)。该品种产量水平之所以超过以往品种,其原因是该品种在产量结构上有所突破,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具有高产的 “三四结构”,即每公顷穗数600万 (亩穗数40万)、每穗粒数40粒、千粒重40克以上。20世纪90年代,徐兆飞培育的“晋麦30”、“晋麦31”、“晋麦37”、“晋麦41”、“晋麦45”、“晋麦49”六个品种成为山西省南部麦区第五、第六次品种更换的主栽品种。这些品种在农艺性状上较以往品种总体有很大改善,如株高降低5—10厘米,粒重提高3克左右,抗性和适应性提高。
徐兆飞常说: 育种的核心是材料创新、方法创新,这样才能多出品种、出好品种; 育种是实验科学,靠的是田间试验; 育种是实用技术,好品种靠面积来检验。他认真汲取前人的经验,加之自己的实践,在小麦育种的理论与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新进展。①育种目标源于不同时期的生产需要,因时因地制宜,要有前瞻性。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将大范围的黄淮麦区分为南片和北片,山西南部麦区属于南片生态类型,水地麦田宜冬性品种、旱地麦田宜强冬性品种。②育种材料要广泛收集、交换,密切关注国际、国内最新动态,同时要创建自己的中间材料圃,如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转育黄土高原生态型品种 “12057” 的单体系列,利用单体又创造出不少矮秆、大穗、抗病、抗逆的特异资源材料。③育种方法上,提出杂交配组方式应由简单杂交转向阶梯杂交、聚合杂交等方式的综合应用。针对山西生态类型复杂、总体处于干旱气候控制下的特点,宜实行水旱交叉选择育种、异地选择以及穿梭育种等培育选择方法,有利于抗旱性与丰产性结合,培育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新品种 (系) 可实行多点、立体鉴定,以空间争取时间,尽早对品种特性有全面了解,以决定取舍,也使新品种尽早与农民见面。④在育种理论探索中,提出“矮秆、强秆、紧凑株形、发达根系” 的综合抗倒概念。在山西的生态条件下,现阶段应以 “三四结构” 为主要产量模型,不盲目追求大穗。育种实践证明,应用他的这些理论与方法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
倡导小麦品质改良 推动优质产业化
我国的小麦品种改良,长期以提高产量、改善抗逆性为目标。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卖粮 (麦) 难” 现象后,徐兆飞敏锐地感觉到被高产掩盖的小麦品质改良是一项需超前启动的重大课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他积极倡导小麦品质改良研究。针对当时对现代品质概念不明晰的状况,课题启动前做了大量的前期预研究。当时,他曾去北京、四川、江苏,到国家粮食贮藏加工权威部门调研学习,赴日本、美国、前苏联等国家考察品质研究状况和小麦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状况。看到日本制粉企业将原麦深加工为多种类型食品专用面粉,仅面包用粉就有十多种时,他深刻认识到我国在小麦原粮分类、加工利用以及优质小麦生产诸方面的差距。1986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小麦品质改良系列研究列入山西省 “七五” 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徐兆飞主持项目的实施。此后历经多年,他对小麦品质从性状指标、现代检测方法、优质资源鉴定评价、品质现状基础到遗传改良、优质栽培、种植区划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明确了许多品质改良的基本理论问题。参照国际标准,购置调试成套仪器设备,组建了国内首批省级小麦品质实验室,面对全省开展品质改良、品质类型、制粉食品加工等相关研究。他明确提出了品种品质改良的方向: 应在普遍提高蛋白质含量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强筋小麦品种的选育,兼顾其他品质类型选育,实行产量品质并重。徐兆飞利用山西优质材料和国外资源,精心育成 “临汾5064”、“临汾139”、“临汾138” 等强筋优质品种。特别是临汾5064,作为早熟间套品种,它春性偏强,抗寒性稍差,但因优质、强筋、配合力好,是我国三大强筋优质亲本 (中作8131-1、临汾5064、小偃6号)之一,以它为亲本培育的济南17是全国名牌优质面包小麦,是山东省的主栽品种之一。中国农大152、135、1189、1195等也是以临汾5064为亲本育成的。改良品质必须以优质资源为基础,收集并研究原始材料是品质改良的基础工作之一。1993年,徐兆飞主持的 “山西优质小麦资源鉴定、评价及应用” 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对全省各麦区近百个主要品种进行反复品质测定的基础上,徐兆飞主持完成全省优质小麦区划方案,将山西区划为中部红白粒强筋、中筋区,南部白粒强筋、中筋区和北部红粒中筋区。此外,他还参与国家品质区划、品质标准的制定,配合省种子总站制定小麦优质品种审定标准,推动优质品种选育。他还为政府制定优质小麦产业化政策方针积极建言献策。2000年,山西省政府确定小麦品质结构调整方案,明确高产优质并重、产业化生产策略,这个转折标志着小麦生产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至2002年,全省优质小麦基地已发展到26.67万公顷 (400万亩) 以上。为不断促进小麦品质改良,他和同事们历时五年编着的 《小麦品质及其改良》 一书于2000年出版,书中较系统地论述了小麦品质的基础理论和有关科技问题。
1991年,为了研究开发的需要,徐兆飞和同志们密切合作,组建小麦专用粉中试车间。研制的科正牌面包专用粉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山西省农业博览会金奖以及省优秀科技产品称号,饺子粉、饼干粉也同获银奖和优秀奖。他认为,发展小麦优质产业化必须注意与面粉加工技术开发相结合,在我国小麦农户分散种植的实际情况下,实行面粉加工企业、中介 (包括经销、科技研究和推广部门)、农户联合体的形式,可使各方都获得经济效益。小麦优质专用面粉中试厂下联农户,又为当地多家面包食品加工厂供应原料,进行了优质产业化生产的有益探索,为促进优质小麦生产、增加农民收益开辟了一条可行的新途径。
深入生产实际 心系小麦发展
一顶草帽、一双胶鞋、一个水壶陪伴这位看上去极其平凡和普通的小麦专家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辛苦的日子。早在刚踏上工作岗位的20世纪60年代,徐兆飞就主动跟随老同志到农村蹲点跑面; “文化大革命” 时期他则成为地道的下乡 “专业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承担省里组织的 “666”、“1153” 推广示范扶贫工程,仍坚持长期深入农村。每到一地,他总是全身心投入,结合当地实际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将工作做到实处。从1983年起至今的20多年里,他根据在临汾市洪堡村的研究成果,针对在不同时期、不同产量水平阶段,水地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提出改变增产途径的设计,并总结出 “三优三抗” 水地小麦高产综合配套技术,使全村166.67万公顷 (2500亩) 小麦单产由略高于3 000千克/公顷 (200千克/亩) 的水平,一步步提高到6 750千克/公顷 (450千克/亩) 以上。“三优三抗”技术继而推广到20多万公顷 (300多万亩) 水地高产区麦田。为了推广新品种,他费尽心血。针对农民讲实惠、讲眼见为实的特点。有一次,他将1000千克 “临汾7410” 种子分装成1000个小袋免费发给农民和村镇干部试种,并在不同生育时期亲自到田间地头具体指导,按照他的指导的技术,参加示范的农民获得了比对照田高75千克/公顷 (50千克/亩) 的增产效果。这下农民服气了,纷纷购买新品种。他经常在田间为农民讲授良种良法,实事求是地讲解、分析品种的优缺点。在 “大穗热” 风行时,他站出来坚决反对,遭到非议也不悔。讲实话、办实事的作风及日积月累的下乡生活,使他成为众多农民和县乡干部的知心朋友,农民有了技术难题就到研究所找他。一批批乡村科技员在他指导下成才,成了村官、乡官、局官。
徐兆飞是山西省小麦专家顾问组主要成员,许多地市县聘他为科技顾问。他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去各地讲学、考察和指导。30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山西省的几十个小麦生产县,从汾河两岸到黄土高原,从晋西北丘陵到太行吕梁山区。徐兆飞以丰富的学识和在小麦科技界的影响,每年为山西省政府提出小麦生产技术建议以及冬春田间管理的指导方案,解决生产中抗灾、防治病虫害等技术问题。1989年4月,他像往年一样到运城市各县调查,凭着多年的经验,发现小麦红蜘蛛有暴发的迹象,尤其在万荣县旱地最为严重,但当地干部群众尚未察觉。他星夜到政府找县长汇报,并提出防治建议,县委连夜研究决定次日上午召开防治现场会,并请他现场指导。下午徐兆飞向地委书记汇报了全区麦田虫害情况,并引起省农业厅的重视。1992年秋播季节,临汾地区旱情严重,至10月仍无法下种,地委及时采用他建议的抗旱播种五条措施,最终克服困难完成播种任务。20世纪末的几年中,种麦效益低下的矛盾突显,如1997年全省小麦产量创历史最高,但增产不增收,农民种小麦平均亏损240元/公顷 (种一亩小麦赔16元钱),其中主要是品质不对路等原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品质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1999年秋播前,山西省农业厅请徐兆飞为各地市和小麦主产县农业局长进行优质小麦生产培训。1999—2000年,他在全省小麦生产会议上提出的加速小麦品质结构调整、发挥山西小麦强筋优质优势等对策和建议被采纳。总之,在山西小麦发展各时期,经他倡导推广的十多项重大新技术,都在生产中取得实效。
徐兆飞把全部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农业科研事业。身在碧绿的麦田对他就是极大的愉悦,看到自己培育的品种泛起金黄的麦浪他就会一往情深。每年 “五一” 是杂交季节,他必定在田间度过一个名副其实的 “劳动” 节; “十一” 是小麦播种季节,他要下乡指导; 万家团圆的春节,他则忙碌在温室里搞杂交。多年的行政领导工作也没有改变他下田选种、拔单株、考种的习惯。事必躬亲,亲自动手是他的作风,他常讲,育种是试验田里的学问,靠的是辛苦和勤奋。“草帽虽旧可遮阳,塑膜不雅防雨露”,是他顶烈日冒晨露下田的戏言,朴实的外表使人难以将他与一位大专家联系在一起。一次,一位刚分配来所的大学生,把他当成在田间劳作的师傅,向他询问 “徐所长在哪块地里忙活”,有人开玩笑地告诉: 徐所长就是这位 “老农民”。
他学风严谨,求实认真。他善于从生产实际中找课题,又将成果运用到生产中。他一向认为品种审定只是 “通行证” 而已,品种的好坏关键还要看农民认可不认可,看种植面积的大小; 对于自己育成的品种,一贯实事求是地评价,优点归优点,缺点也绝不含糊,因此,他得到领导和农民最大的信任。他恪守 “知之为知之” 的古训,总是虚怀若谷,学无止境,虽知识渊博却不守旧,还大力支持助手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经费再困难也要派人出国去深造、学习。徐兆飞作风正派、学风民主,任所长期间,依靠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来解决各种矛盾,注重培养人才,活跃学术气氛,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研究所的建设做出很大贡献。退休以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撰写有关山西省小麦科技发展的专着上面,笔耕不辍。他的身影依然出现在科研第一线,帮助年轻同志解决一些关键科技问题。
简历
1939年10月12日 生于辽宁省营口县赖家屯村。
1959—1964年 在北京农业大学 (现中国农业大学) 学习。
1964—1998年 历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党委纪委书记、所长、所党委副书记。
1998—2002年 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003至今 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主要论着
1 徐兆飞. 小麦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及株型. 山西小麦通讯,1979(1):46—53
2 徐兆飞. 小麦花粉的低温保存. 农业科技通讯,1981 (5): 15
3 徐兆飞,潘伊正,张哲夫. 晋南麦区三十年小麦品种运动规律及其性状传递的探讨. 山西小麦通讯,1984 (3): 2—14
4 徐兆飞. 小麦品质育种系列研究若干问题. 山西小麦通讯,1986(1):5—9
5 徐兆飞,张惠叶,房戈英. 小麦加工品质性状及其相关研究. 山西小麦通讯,1988 (1): 18—24
6 徐兆飞,屈会选,张定一. 临汾平川水地小麦合理施肥模型研究. 山西小麦通讯,1989 (1): 14—17
7 安林利,徐兆飞,张哲夫. 小麦品种混播试验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1989,19 (8): 11—13
8 徐兆飞,张惠叶,房戈英. 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1990,20 (5): 16—18
9 徐兆飞,张惠叶. 山西小麦品质状况. 山西农业科学,1990,20(12): 1—5
10 徐兆飞,张哲夫,安林利. 从晋麦30号的选育谈小麦产量育种问题.山西小麦通讯,1991 (1): 1—3
11 徐兆飞,张定一. 水地小麦高产施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1991,6 (2): 69—67
12 张定一,徐兆飞. 麦田施用多效唑的增产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1991,21 (5): 10—11
13 三优三抗协作攻关组. 晋南冬小麦三优三抗高产稳产配套技术. 山西农业科学,1991,21 (5): 1—3
14 张惠叶,徐兆飞. 小麦优质资源鉴定及应用. 作物品种资源,1992(2): 15
15 马岗,张哲夫,徐兆飞. 晋麦31号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其增产途径.山西小麦通讯,1993 (1): 5—7
16 安林利,徐兆飞,行翠平. 小麦品种生产力演变的研究. 山西小麦通讯,1994 (2): 3—5
17 安林利,徐兆飞,张哲夫. 小麦品种穗分化差异与早熟性关系的研究.山西小麦通讯,1994 (3): 16—19
18 张定一,王姣爱,徐兆飞. 坡旱地小麦集水蓄墒耕作技术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 (12): 31—37
19 张惠叶,徐兆飞. 山西省小麦品种生态区划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1995,25 (增刊1): 3—7
20 张惠叶,徐兆飞. 冬小麦灌浆期蛋白质积累动态研究.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 (1): 47—50
21 张惠叶,徐兆飞,王娟玲. 模糊聚类分析在小麦品质生态区区划上的应用.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6 (6): 43—44
22 张惠叶,徐兆飞.12057小麦品种单体系统的培育与应用. 华北农学报,1996,11 (3): 2—8
23 行翠平,徐兆飞,张哲夫. 晋麦49号超高产特性及遗传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1997,27 (4): 8—12
2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编. 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志. 太原: 山西科教出版社,1994: 1—15
25 曹广才,王绍中主编 (徐兆飞参编). 小麦品质生态.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132.141
26 金善宝主编 (徐兆飞参编). 中国小麦品种志 (1983—1993).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95—118
27 徐兆飞,张惠叶,张定一编着. 小麦品质及其改良. 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0
28 卢庆善,孙毅,华泽田等主编 (徐兆飞参编). 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9—287
29 庄巧生主编 (徐兆飞参编).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