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徐锦堂(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29—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55 评论:0


徐锦堂,药用植物学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在我国传统名贵中草药黄连、天麻及猪苓的栽培技术和理论研究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彻底扭转了这些药材长期紧缺的局面。

徐锦堂,1929年6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原籍山西省五台县。勤劳忠厚的父亲徐步青,原本是走街串乡为人锯碗钉秤的手艺人,靠此积攒了一点钱,并与别人合股经营了一个小织布厂,才使一家人生活得以温饱。1935年,徐锦堂在太原上小学,两年后抗日战争爆发,一家人逃难到晋西的县。他在那里读完了小学,考入晋山中学。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操劳过度,1944年,徐步青过早告别人世,这年徐锦堂才15岁。为一家生计,他被迫缀学而去种地、赶脚、种菜。抗日战争胜利后,一家人回到太原。强烈的求学欲望,使徐锦堂在生活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考入公费的太原中学进修班。但是,仅两年又为生活所迫再度失学,靠卖苦力维持一家生活。1949年,太原解放,徐锦堂考入山西农业技术学校(1952年改为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他十分珍惜国家给他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在抗美援朝的宣传活动中,他先后两次立功。1952年,毕业后留校教书,由于工作努力,被评为模范班主任。1954年,徐锦堂考入山西农学院。在校期间,先后担任过班主席、校学生会主席。195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药用真菌室主任。1985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研究员。到北京报到后不久,徐锦堂与另一同志接受了赴陕西、四川、湖北的黄连产区调查黄连生产情况的任务,由此揭开了徐锦堂人生的新篇章。
2个多月的调查任务完成后,强烈的事业心促使徐锦堂主动提出放弃优越实验室条件和幸福的小家庭生活环境,要求到距京遥远、山高路险的深山区蹲点,改革传统的种植黄连方式,扭转黄连供不应求的状况。
徐锦堂蹲点的湖北利川县与四川石柱县,地处深山,道路险阻,长年阴雨连绵。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长期深入产区蹲点,发明了“栽培黄连的玉米和造林遮荫技术”,结束了传统的毁林栽黄连的方法。1984年,这项技术荣获国家三等发明奖。
徐锦堂在蹲点搞黄连栽培研究的同时,开始了对天麻的栽培研究,并于1965年,在国内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天麻野生变家栽。这一工作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一度中断。1972年,他又深入陕西汉中地区的宁强县继续天麻栽培研究,先后完成“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法”和“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后者被评为国家二等发明奖。以后,他的“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的发现及其应用”,获卫生部甲等奖,并由此揭开了天麻生长的全部秘密。
70年代中期,徐锦堂又开始了重要中草药“猪苓”的栽培研究。1990年,“猪苓半野生栽培研究”通过专家鉴定,并受到高度评价。
几十年来,徐锦堂教授深入生产第一线,用辛劳的汗水与智慧,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他也为科研人员树立了榜样。党和国家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党中央提出“科学技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战略方针的今天,徐锦堂所走的科研之路特别值得倡导和发扬光大。

吃尽黄连苦中苦 造福中华亿万人


黄连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在我国最早的本草着作《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大约在唐代,四川、湖北等地已开始人工栽培黄连。几百年来,各地一直沿袭毁林搭棚栽连的方法。这种植物属高山荫生植物,它喜湿润气候,需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但又惧怕阳光的直射,所以人们在黄连田间用木材支起人工棚,制造一种荫蔽环境。然而,这种种植方式需要砍伐大量林木,因为每种一亩黄连,需要10立方米木材,大约要砍伐3亩森林。从四川到湖北数百里的黄连产区,徐锦堂都见到因栽黄连而造成荒山秃岭的惨状,生态的严重破坏,又反过来威胁黄连生产,使黄连生产萎缩,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58年,他与另一同志赴陕西、四川、湖北的黄连产区调查黄连生产情况后,痛心疾首地说:不改变传统的栽连方式,黄连生产将陷入绝境! 回京后,徐锦堂毅然向领导请缨:“为改变黄连生产局面,请派我去黄连产区。”1959年初,他的请求得到批准。
黄连产区一般都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高山区,长年阴雨连绵,山高路险。1959年春,徐锦堂开始在四川省石柱县黄水坝农场和湖北省利川县福宝山药材场建立了长期的试验基地。为了改革黄连传统种植方法,他吃了比黄连还苦得多的苦。
试验点两地相距170余里山路,中间隔着3座海拔1500米到1800米的高山和人迹罕到的原始森林。如果绕道乘车坐船,往返一趟要10来天。为了节省时间,他宁肯翻山越岭,步行往返。开始走3天,以后2天,后来竟朝发夕至,连常走山路的老药农都称他为“飞毛腿”。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1959年秋天,福宝山药材场不论干部还是工人,每月口粮陡然降至7.5公斤,只好以野菜充饥。徐锦堂的口粮未减,他把每月16公斤粮票全交到食堂,与工人共渡难关。严重的困难,使福宝山药材场900多人中有390多人下了山。而徐锦堂像一只候鸟,依然春来冬去,整整8年。他还兼任了福宝山药材场农中教师、总场技术指导、一分场技术员。他用行动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得到了群众的支持。
“黄连在人工栽连前就野生于森林,是否让它重返自然,在森林中生长呢?”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场领导支持。他与场里派来的老周师傅,怀揣饭团,手持砍刀,进了深山老林,选了一片一亩多大的森林试验田。黄连栽上不久苗长出来了,比棚栽毫不逊色。这一破天荒之举,吸引了许多人参观。但一些老药农却说:林间栽连好是好,谁敢保证下大雨不会冲死黄连,要晓得棚高过5尺都要淋死黄连哩!
1960年7月18日夜晚,一场暴雨由天而降,一夜雨量达152.4毫米。电闪雷鸣把徐锦堂从梦中惊醒。暴雨下的黄连怎么样了? 天刚蒙蒙亮,他就来到试验田,他惊喜地发现大部分黄连安然无恙。为了探个究竟,他蹲在试验田树林中细心观察。1小时、2小时过去了,雨水淋透了他的衣衫,冻得他直哆嗦。终于,黄连在林下淋不死的秘密被揭开了:下雨时会有风,有风树叶就要摆动,雨点是经过树叶四处飞溅漂洒到黄连上的。而固定的棚架,雨水顺树枝集中到一点下落,棚子越高,雨水下落的加速度就越大,因此,棚高过5尺就可能淋死黄连。以后,徐锦堂对山坡的坡度、树林的密度仔细观察,终于在黄连的栽培方式上完成了一次重大改革。1962年,除林间栽连成功外,徐锦堂完成的简易棚栽法、黄连种子湿沙棚贮方法、黄连精细育苗等研究也都取得喜人的成效。
然而,他望着一片片被剃光了头的秃山,被雨水冲刷而日益贫瘠的土地,心情十分沉重。“能不能让黄连大发展,再使荒山重新披上绿装呢?”此举并非易事。若先栽树,即使速生林也要十年八年才能为黄连遮荫,这势必误两茬黄连。他日思夜想,废寝忘食。没过多久,徐锦堂巧妙地设计出了一种植物伴栽的方法。他利用玉米叶定向生长的特点,播种时把种子方向摆好,叶子方向就会按人的意志生长了。经过反复试验,一种前所未有的栽连方法成功了。从此,毁林搭棚栽连的传统方式宣告结束,并可一举获得药、林、粮三丰收。这一成果在湖北、四川等黄连产区推广后,缓解了全国黄连生产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对生态平衡的贡献是难以估计的。据湖北省恩施地区特产局对1982年黄连生产的统计,运用此项技术,年节省木材73000立方米,生产木材8760立方米,全年增收节支经费达1800多万元。
1984年,他的“栽培黄连的玉米与造林遮荫技术”荣获国家三等发明奖。

天生之麻多奇妙 历尽艰辛解其谜


天麻,顾名思义为天生之麻。《本草纲目》中称“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近代药理实验也证明,天麻有止眩晕、抗惊厥、镇静等功效,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全靠人工采挖野生天麻供药用。由于野生天麻资源有限,越挖越少,供应十分紧张。
60年代初,徐锦堂在山区蹲点时,发现山里有天麻,并对这种无根、无绿色叶片的特殊植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当他听说天麻供应比黄连还紧张时,便萌发一个念头:搞天麻人工栽培。一天,他把想法与老药农一谈,老人连连摆手说不行,并说:我年轻时也种过天麻,种下几个月就不见了。据说天麻长有仙人脚,我就在它周边用石头垒个圈,几个月后还是跑了。老人还随口说出一段歌谣:“天麻、天麻,天生之麻,老天爷播种,土地爷发芽,人要种它,那是白搭。”
尽管天麻药用功效显着,但对这种特殊植物人类对它的生长规律知之甚少。抱着解决药用急需的愿望,徐锦堂毅然把天麻野生变家栽列入第二个课题。个人承担一个课题谈何容易。没有做试验用的天麻,上山时就带把镢头,碰上就挖几个,有时他自己掏钱买几个。当地县领导深深地为他这种精神所感动,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1000元钱支持他。为种活天麻,他把各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方法都试验过了,却没有一个天麻成活。然而他并不灰心,仍继续试验。1962年春天,偶然发现一个碰掉顶芽的天麻,埋了20几天长出了小天麻,他晃然大悟:以往的失败在于顶芽抽苔后,天麻就成了空壳。民间传说天麻长有仙人脚,可能就源于此。重复试验,小天麻长出来了,有的新生麻还超过了母麻的重量。可喜的进展,受到所领导重视。1964年,天麻野生变家栽被列入研究所正式课题,所里并增派2名同志,成立天麻研究小组,由徐锦堂任组长。
为摸清天麻生长规律,徐锦堂等人进行了3年艰苦的全面的天麻野生生态调查,基本摸清了天麻生长繁殖过程,以及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土壤质地等条件。但天麻靠什么养分生长依然是个谜。为此,徐锦堂等人查阅了大量有关文献、材料,但均一无所获。70年代,有一次徐锦堂在北京开会时,一个偶然机会发现日本学者草野俊助1911年曾发表过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使徐锦堂决心以此为线索,独立揭开天麻生长营养来源的秘密。
一天夜里他醒来,又习惯地下床观察床下的天麻。他十分惊奇地看到天麻发生微弱的荧光。掰开天麻一看,发现荧光出自一些快要腐烂的母麻,里面长满白色和黑褐色的菌丝。经过分析研究,从这些菌丝中分离出了蜜环菌。天麻无根、无绿色叶片,本身不能制造养分,而是靠侵入块茎中的蜜环菌获得营养。蜜环菌分离的成功,为天麻的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1965年,徐锦堂用野生蜜环菌材伴栽天麻取得初步成功,同时研究成功人工培养菌材的技术。在天麻神秘大门就要叩开时,“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一封催促下山的电报,使徐锦堂被迫去了 “干校”。
1972年,当天麻组行将撤点之时,刚从“干校”回来的徐锦堂,不顾“臭老九”帽子的压力,毅然据理力争:“天麻野生变家栽虽获成功,但还处于试验室阶段,离大面积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市场供应这么紧缺,课题不能下马。”当时天麻只能作为“首长”保健药,偌大的北京药材市场上很难买到天麻,所里又让他重新负责天麻的研究。当年在所里还召开了六省市天麻座谈会,会上,徐锦堂从天麻生长特点,谈到天麻与蜜环菌关系,人工菌材的培养,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陕西省药材公司的同志,当即邀请他去汉中指导天麻生产。
1972年冬,徐锦堂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把试验点定在汉中地区的宁强县滴水铺公社东风三队。这里群山环抱,山高坡陡,气候湿润,全年温差较小,且有天麻资源分布。他决定搞一种方法简单、农民易学、又省工稳产的天麻栽培方法。沿着产区-实验室,实验室-产区的科研路线,他不知设计了多少方案,爬了多少高山陡坡。1973年,“天麻无性繁殖固定菌床法”宣告成功。第二年,东风三队的天麻空窝率下降到1.1%,平均窝产由0.15—0.2公斤,提高到1.5公斤,生长周期由2年,缩短为1年。他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学,省工省时,不与农作物争劳力,还解决了大坑培养菌材易污染杂菌的难题,深受农民的欢迎。
为了全面推广这一技术,徐锦堂不辞辛苦,奔波于各地讲学,常常是刚在这个县讲完又奔往另一个县。为了抢时间,他有时顾不上吃饭、休息,有几次晕倒在路上,但一醒过来又抖擞精神上了讲台。他先后在陕西40余县讲过课,听课人超过2万,培训出几百名不脱产的技术骨干。这一成果曾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逐渐推广的过程中,徐锦堂敏锐地发现,最早栽培成功天麻的东风三队,由于多代无性繁殖天麻出现了退化,产量降低。作为植物栽培的研究人员,徐锦堂十分清楚,如不及时采取对策,后果不堪设想,搞有性繁殖是防止退化的一条出路。但这意味着要推翻自己已成功的方法,需要在天麻神秘的世界重新去探索。
天麻种子奇小,一粒莲子大小的果实里,包含着数万粒种籽。像面粉一样的种籽,只有种胚,没有胚乳及其他营养贮存的器官,使其发芽异常困难。他日以继夜地试验探索,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对此许多人迷惑不解,因为“固定菌床法”成功之后,生产效益良好,许多地方把它当作 “拳头”产品。群众栽天麻的积极性也很高,曾出现一个冬天有上万人上山采挖天麻种麻的盛况。在身背干粮,夜宿岩洞的“群众运动”面前,他不顾冒 “给群众运动泼冷水”的风险,多次提出单纯搞无性繁殖多代后要退化的观点。有的同志悄悄地劝他,他却说:“如不这样做,一旦出现大面积减产,我怎么对得起产区的人民。”
1978年,徐锦堂又把一项重大发明奉献给产区人民——“天麻有性繁殖——树叶菌床法”。这一方法具有发芽率高、生长期短、商品天麻比重大,产量高、成本低,对扩大天麻种子来源,防止种麻退化,提高天麻产量具有显着意义。天麻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相结合进行生产,实现了天麻大面积稳产高产。这一成果,1980年,被国家科委评为二等发明奖,并被中华医学会等四学会推荐为“建国35年来20项重大医药科研成果” 之一。
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火车头。陕西汉中地区的宁强县过去是个苦地方,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83年,全县总产天麻达100万斤(1983年后分田到户就无法统计),其中鲜商品天麻45万斤,县药材公司收购39万斤,仅此一项农民即增加100万元收入。汉中地区1983年收鲜商品天麻140万斤,总产近300万斤,总产值近1000万元。天麻大面积推广生产,还带动了当地食品、酿酒、制药及出口产品的生产,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他时刻关注着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不畏艰难去攻克它。自从1911年,日本学者草野俊助发现天麻与蜜环菌共生关系之后,国内外植物界长期认为,天麻是靠蜜环菌获得营养,甚至在种子发芽阶段也如此。然而,在实践中徐锦堂却发现相反现象,蜜环菌对天麻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此,他提出天麻种子发芽是与蜜环菌不同的其他真菌有关的设想,并于1979—1981年分离到12种使天麻种子共生萌发的真菌。经小区试验与大面积推广应用,天麻种子发芽率提高了7倍。由于当时未能鉴定出这些萌发菌的分类科属,在学术界引起一些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 “徐锦堂报道的天麻种子共生萌发菌,很可能是蜜环菌呈现的另一种形式。”
1988年,徐锦堂和他的研究生培养出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子实体,经鉴定确认为口蘑科小菇属的紫萁小菇,属我国尚未发现的国内新纪录。它的发现与应用,使学术界对天麻种子萌发营养来源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解决。紫萁小菇的主要作用是,天麻胚细胞消化了侵入的紫萁小菇的菌丝获得营养而发芽。而蜜环菌在天麻种子发芽阶段不提供营养,反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种子萌发后的原球茎,开始第一次无性繁殖,分化生长出营养繁殖茎,萌发菌所提供的营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天麻无性繁殖阶段的需要,必须接上蜜环菌才能正常生长,这也是天麻在漫长的物种形成过程中,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结果。由此,徐锦堂提出 “天麻是先后靠双菌共生完成从种子到种子全部生活史的植物”的观点,并由此揭开了 “天生之麻”生活史的全部秘密。此项成果,荣获卫生部甲等奖,并被国家科委选编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科技成果选集》中。

老骥伏枥志千里 再返山林栽猪苓


猪苓栽培研究是徐锦堂继黄连、天麻之后,第三次向科学高峰的进军。此时他已两鬓斑白,身患多种疾病,然而他深知此项研究的重大意义。猪苓,是一种具有利水抗癌功效的中药。近年药物研究人员从中提取出猪苓多糖,证明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一些临床实验也表明,猪苓多糖具有免疫刺激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作为肿瘤治疗中的一种辅助药物,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猪苓多糖注射液在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中也有明显的疗效,已运用于临床。与天麻情况相同,猪苓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70年代末,作为重点科研项目,组织过六省市合作攻关,但由于生产技术复杂、投资高、用工多、产量低,而未能大面积推广生产。
徐锦堂和他的助手们从国家用药的急需出发,没有在困难面前止步,而是迎难而上,坚持在产区蹲点。他从营养源研究入手,经大量实验室研究与产区栽培研究,重新设计栽培方案。他将已栽培3年应该收获的猪苓不翻动,只挖开穴边加入新木材和蜜环菌种。3年后,收获时奇迹出现了,后3年长的猪苓大大超过前3年的产量。这给了他很大启示: 猪苓栽后第3年才开始旺盛生长,但此时原栽菌材已朽,不能再提供营养。经大量实验室试验,通过生物切片,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及采取发酵培养手段,他从理论上阐明了蜜环菌与猪苓菌是一种寄生与反寄生的共生关系,并利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证实了猪苓可以从土壤中渗入有机和无机营养的第二营养源。这一发现为栽培猪苓大量利用树叶等有机物奠定了理论基础。经化学分析测定,家栽与野生猪苓的化学成分相同。
1990年5月,徐锦堂不顾大家劝说,怀揣“心血管疾病救急包”,爬上了海拔1500米的猪苓试验场。这一年,他为了猪苓曾三次来到这里。工夫不负有心人,当他和其他同志一道挖出仅生长5年,重量达7.5公斤的 “猪苓王”时,徐锦堂和在场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因为这标志着 “猪苓半野生栽培”方法的成功,实现了徐锦堂提出的易学、省工、投资少、见效快的设想,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1990年11月21日,在“猪苓繁殖、生长、营养及半野生栽培技术研究”鉴定会上,与会专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会上,我国着名生药学家楼之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 一个人能取得这样多的成果实属不易,徐锦堂同志的成功经验应当认真总结,特别是他不畏艰苦,贵在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值得提倡。
正如楼教授所言,徐锦堂认为,搞应用科学的人,目标始终应当放在生产上,为生产服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回首在药用植物世界的几十年探索历程,徐锦堂常说:我是靠国家奖学金读完中专、大学的,没有党的培养哪有我的今天!虽然我获得了几项国家奖,发表了近40篇论文,但这只能说明过去。我要尽最大努力,把知识全部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简 历


1929年6月11日 生于山西省太原市。
1952年 毕业于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
1952—1954年 任山西农学院附属农业技术学校教员。
1958年 毕业于山西农学院。
1958—1984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3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栽培室副主任。
1984年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药用真菌室主任。
1985— 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论着


1 徐锦堂.黄连.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栽培室编.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16—28.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徐锦堂,冉砚珠编着).天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3 徐锦堂,冉砚珠,王孝文等.天麻有性繁殖方法的研究. 药学学报,1980,15 (2): 100—103.
4 徐锦堂.贝母福尔马林浸种试验小结. 中药材科技,1980 (12):21—22.
5 徐锦堂,冉砚珠,孙昌高等.天麻种子发芽的营养来源及其与蜜环菌的关系. 中草药,1980,11 (3): 125—128.
6 徐锦堂,冉砚珠,王孝文等.天麻种子成熟度对发芽的影响. 中草药,1981,12 (2): 37—38.
7 徐锦堂,冉砚珠,牟春等.天麻种子发芽营养来源的研究(简报).中药通报,1981,(3): 2.
8 徐锦堂,冉砚珠.天麻栽培技术.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7.
9 冉砚珠,徐锦堂.蜜环菌抑制天麻种子发芽的研究. 中药通报,1988,13 (10): 15—17.
10 徐锦堂.尖贝分切繁殖经验介绍.药学通报,1988,23(10):296—298.
11 徐锦堂,郭顺星.供给天麻种子萌发营养的真菌——紫萁小菇.真菌学报,1989,8 (3): 221—226.
12 徐锦堂,冉砚珠等.天麻生活史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11 (4): 237—241.
13 徐锦堂,牟春.天麻原球茎生长发育与紫萁小菇及蜜环菌的关系.植物学报,1990,32 (1): 26—31.
14 徐锦堂,冉砚珠.紫萁小菇等天麻种子萌发菌分离方法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0,25 (3): 139—142.
15 吴惧,徐锦堂.光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国药学杂志,1990,25 (2): 76—78.
16 郭顺星,徐锦堂.天麻消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真菌学报,1990,9 (3): 218—225.
17 吴惧,徐锦堂.光质对灵芝纤维酶多酚氧化酶及其灵芝产量的影响.中草药,1990,21 (4) 28—30.
18 郭顺星,徐锦堂.促进天麻等兰科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真菌发酵液的抑菌作用. 中国药学杂志,1990,25 (4): 200—202.
19 冉砚珠,徐锦堂.紫萁小菇等天麻种子萌发菌的筛选. 中国中药杂志,1990,5 (5): 15—18.
20 郭顺星,徐锦堂.兰科植物种子无菌萌发的研究.种子,1990,(5): 36—38.
21 徐锦堂,牟春.天麻种子萌发动态及紫萁小菇菌丝侵入的细胞学观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0,12 (5): 313—317.
22 郭顺星,徐锦堂.促进石斛等兰科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真菌分离与培养. 中草药,1990,21 (6): 28—31.
23 郭顺星,徐锦堂.真菌及其培养物提取液在细叶石斛种子萌发中的作用.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 (7): 13—15.
24 郭顺星,徐锦堂. 白及种子染菌萌发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植物学报,1990,32 (8): 594—598.
25 冉砚珠,徐锦堂.紫萁小菇等天麻种子萌发菌生物学特性及种子共生萌发条件的研究. 中草药,1990,21 (9): 29—32.
26 郭顺星,徐锦堂.促进天麻等兰科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的真菌初生产物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 (6): 12—14.
27 郭顺星,徐锦堂.细叶石斛种子同真菌共生萌发中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 中草药,1990,21 (8): 29—31.
28 陶璐璐,袁静明,徐锦堂.丹参愈伤组织细胞固定化及其转化产物的特征. 生物工程学报,1990,6 (3): 218—223.
29 徐锦堂,冉砚珠.天麻种子发芽营养来源的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0,12 (6): 431—434.
30 徐锦堂,郭顺星.猪苓与蜜环菌关系.真菌学报,1992,11 (2):142—145.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7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