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光,临床放射学家。对中国放射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坚持医疗实践和教学的同时坚持医学科学的研究,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在X线诊断学、放射治疗学、放射物理机械学、放射生物学、X线检查技术等方面都有创见,并培养了大批放射学人才。谢志光,曾用英文名Hsieh Chih-kuang 1899年2月10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曾就读于广州市的岭南大学附属小学、附属中学以及岭南大学。他家境贫寒,在中学时就经常白天上学,晚上到夜校兼任教师,以所得的微薄收入补贴自己的学杂费用。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屡次跳级。1917年,他考入位于湖南长沙的湘雅医学院,一直是班里年龄最小而成绩最好的学生。1922年,他从湘雅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3年,谢志光被推荐到北京协和医学院随美籍教授Paul C.Hodges学习放射学。当时,西方国家已普遍采用放射线诊断和治疗疾病,但这在中国还是一个空白,只有外国人开办的几家教会医院才有放射科。谢志光立志创建和发展中国自己的放射学。1925年,他到美国密歇根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随Hickey教授进修。一年后获美国医学科学硕士学位。又取得美国放射学会会员资格。1928年,谢志光接任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之职。自北京协和医院开办以来,各科主任多由外国学者担任,谢志光是第一个担任放射科主任的中国医师。
为学习各国先进经验,他于1930年和1937年两度到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参观学习放射诊断及从事放射学教学和实验室研究工作。
1923年到1942年,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放射科工作了19年,逐步从住院医师升为主治医师、襄教授,1933年晋升为正教授。
谢志光认为,放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但包括诊断和治疗,也应包括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放射机械学和放射剂量学等内容,只强调诊断、治疗,而忽视其他方面是不完整的。他有相当丰富的物理学知识。早在1930年代初期,他就曾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放射科内建立了放射治疗室、放射生物和放射物理实验室,以研究射线的剂量测定和防护X射线对生物的影响。他是在中国将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与临床密切联系起来的创始人。为了提高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他在科内聘用经过正规训练的机械师和投照技师,如林玉玺、康秀山等。他想方设法使放射科的设备日趋完善,人员的配备组合日臻合理。他将医院的放射科改组,分为诊断、治疗两大组,放射物理、机械、剂量工作仍与这两大组保持密切的联系。诊断部分按人体各系统分为几个专业组。住院医师,先在各专业组轮转,打下普遍的专业基础 (包括一般投照、暗室操作以及开展新的检查方法),三四年后再在某一专业组长期工作,担任主治医师。实行这种制度,在国内的综合医院中还是第一家。
“九一八”事变后,他的美国妻子要求他一同到美国去。为了留在中国,他毅然同妻子离婚。当时,美国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离婚必须付出一笔数额很大的赡养费,逼得他几乎倾家荡产。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两个月后,医院被改为日本军医医院。当时,谢志光已40多岁,身患高血压,经济很困难,但他宁可失业,也不为日本人服务,他离开了医院。
从1942年12月到1948年4月,他会同钟惠谰、林巧稚等人带领部分原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的中青年医护人员来到中和医院(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他们改组了行政制度,充实了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建立了严格的工作制度,开展了正规的各级医师培训制度。他还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放射科主任、教授。
在中和医院,谢志光使放射科与各科室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他在生活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经过7年的努力,使该院的医疗水平显着提高。
1948年5月,北京协和医学院复办,他带领几个学生回到该院放射科,指导他们进行恢复整顿。他对学生说:“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北平的放射学界,这里已有一定的基础。南方的情况就差得多,那里更需要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技术,更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他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只工作了5个月,便只身回到阔别30年的广州,到岭南大学任教。当时许多人不明真相,以为他到广州是为出国作准备。他的一位在香港开业的学生闻讯专程赶到广州,动员他出国,却遭到他的拒绝。
当时广州的放射学,在设备和人才方面都是一穷二白的。谢志光在岭南大学任教,以大学附属的博济医院为基地创建放射科。虽然人力、财力均不足,但他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初步打开了局面。
1961年,他积极向广东省委建议成立肿瘤医院。省委书记陶铸对此十分重视。省委研究后很快同意了他的建议。1964年,华南肿瘤医院 (后改名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建成,由谢志光担任院长。华南地区的放射学水平日益提高。
谢志光身在广州,对北方的放射学事业仍很关心。他经常与同行保持联系,交流经验。1950年代,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科开办了多期专业师资训练班,谢志光也曾多次专程到北京进行指导。
谢志光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他讲求学术民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他为人谦虚,与人合写论文时,在署名上总是根据各人提供的观点和材料的价值分量以及付出的劳动来安排名次。他从不显示个人的功绩,从不抹杀别人的功劳。他不但经常给人答疑,还经常让那些向他请教的人转向他的学生请教。
谢志光选择的科研课题有几个特点: 一是科研方向密切联系实际,二是所研究的疾病都是当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不是从个人兴趣出发。二是提倡团结协作的精神,凡与课题有关的基础医学部门或临床各科均能精诚合作。三是富于创新探索精神,不受旧观念约束。
谢志光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放射学会名誉会长、全国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临床放射学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谢志光与荣独山、汪绍训对中华放射学会的成立和《中华放射学杂志》的创刊都起了很大作用,并在其中担任领导职务。
文化大革命中谢志光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隔离审查,精神和肉体受到摧残,身患重病而得不到及时的检查、治疗,等到病情恶化,发现已是癌症晚期。1967年8月17日,他含冤逝世于广州。临终前,他嘱咐家属将自己数十年珍藏的书籍全部捐献给中山医学院。
1978年5月27日,广州中山医学院召开全校大会,为谢志光等5名同志恢复名誉。
对X线诊断学的贡献
早在1930年代初期,谢志光就对人体各系统疾病的X线诊断进行了研究。他是第一个对中国人肠结核、长骨结核的X线征象提出全面系统描述的专家。他又是中国首批报告原发性肺癌X线表现的学者之一。从此,X线检查对发现和诊断肺癌的价值和重要性,引起国内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他还是国内首批报告肺与骨寄生虫病X线表现的学者之一。这些研究成果不但为国内学者诊断这些疾病提出可供参考的标准,在国际上也是十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中国人正常X线解剖标准也是他研究的课题之一。他提出的一种髋关节的特殊投照位置,被国内外采用,称为“谢氏位”。
1930年代,谢志光开始研究中国人心脏面积的X线检查。他与汪绍训长期合作研究,于1956年以120例健康成年中国人的心脏测量为基础,根据身高和体重,提出适用的心脏横径和心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术界称之为“汪-谢公式”),并制成便于查对的“心表面积预计值表”。按他们的公式,心脏横径的测量公式为:
心脏横径T (mm) = 234.3×体重 (kg) /身高(cm) +36.013 (常数)
实测值与心横径预计值的图解表进行对比即可得出结论。
心脏预计面积 (cm
2) =0.6207×身高 (cm) +0.6654×体重(kg) -42.7642
心脏实测面积 (cm
2) =0.702×L (cm) ×B (B
1+B
2) +2.096 (常数)
实测值与心横径预计值的图解表进行对比即可得出心脏面积增大程度的评估。
1950年代,谢志光研究了中国人松果体钙化的定位,提出正常值的范围。
谢志光关心人体脏器的功能变化。他研究过人力车夫长期劳动后的心脏变化,观察过X线对血-脑脊液屏障渗透力的影响和胃大部切除后胃肠功能的变化情况。这种观点比单纯注意形态变化全面得多。
在X线诊断工作中,他强调要有优良的投照质量。他常说: 根据质量差的片子作诊断是很危险的,它可能导致错误诊断,这给患者造成的损失比根本不作X线检查还要大。他主张应周密观察和全面分析X线表现,并结合临床资料作出诊断,他反对那些主观片面地罗列X线征象的诊断方法。他认为事后还应重视X线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以判断X线诊断的正误,并汲取经验教训。
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方面,他提出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将肿瘤防治知识交给医生和群众。
放射治疗研究
在放射治疗研究方面,谢志光也有很深的造诣。1936年,在中国还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他就发表了用X线治疗疖和痈并取得成功的报道。他还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X线与视力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他根据正常人具有X线视觉的特点,最先在对白内障和角膜混浊患者进行手术前,用X射线检查患者有无视网膜萎缩并检查中心盲点。
他还深入研究了恶性肿瘤的X线诊断和治疗,特别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发展以及治疗。1955年,他就呼吁: “当前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应属于我国卫生方针的四大原则之一的一部分,即预防为主的原则的一部分。”他曾列举各国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数据以说明恶性肿瘤早期治疗的必要性。
当时,放射科的治疗设备除X线治疗机外还有氡子的镭针设备。谢志光对放射源的选择、放射野和剂量的安排方面均有独到之处。值得一提的是他倡导了定期随诊制度,即: 用通讯或家访的方式定期追查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坚持这一制度。
重视人才培养
谢志光从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放射科主任开始就重视培养中国自己的专家。他认识到放射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无论是X线诊断学还是放射治疗学均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有密切的关系。他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他培养的放射科医师都必须轮转学习基础理论,并经过临床训练,才被允许到放射科接受专业训练。
谢志光经常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招收年轻的专科毕业生前来进修。他教学有方,注重言传身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不仅亲自授课,而且操作示范。他教学的“三部曲”是: 他做你看,你做他看,他放手让你做,做完以后再检查纠偏。此外,他很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经常指定参考资料让他们阅读。当学生的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他便设法送他们出国进修。
谢志光先后为中国的放射学事业培养了多批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如荣独山、张去病、汪绍训、丁德泮、徐海超、胡懋华、郭广柏等。
谢志光十分关心医学生的教育。1952年,他参与制定了中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X线诊断学的学时安排和教学大纲。荣独山、汪绍训和胡懋华于1961年共同主编了高等医学院校教科书《X线诊断学》,由谢志光审校。
简历
1899年2月10日 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
1917~1922年 在湘雅医学院学习并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3~1942年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放射科学习并任放射科医师。
1925~1926年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进修,获美国医学科学硕士学位。
1928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放射科主任。
1933年 晋升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科教授。
1942年~1948年 任北平中和医院放射科医师、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放射科主任、教授。
1948年 回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放射科教授。
1948年~1964年 任岭南大学放射学教授。
1964年 任华南肿瘤医院院长。
1967年8月17日 因癌症在广州逝世。
主要论着
1 Hsieh CK. Effects of sodium tetraiodophenolphthalein on some vital organs. Ann Intern Med,1927,1:96~107.
2 Hsieh CK,Chang HC. Situs transversus-report of two cases.Chin Med J,1928,14:1~5.
3 Hsieh CK,Liu SH. Cholecystography. Nat Med J China,1928,14:383~388.
4 Hsieh CK,Wong Amos IH. Hystero-salpingography. Chin Med J,1929,43:493~498.
5 Hsieh CK,Keefer CS. The X-ray examination on the heart in the beriberi. Radiology,1929,8:211~216.
6 Hsieh CK. Echinococcus involvement of the bone: report of a case,with X-ray examination. Radiology,1930,14:562~570.
7 Chang W,Hsieh CK. Roentgenological study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1). Nat Med J China,1930,17:424~443.
8 Hsieh CK,Jung TS. Roentgenological diagnosis of chronic appendicitis. Chin Med J,1933,47:560~572.
9 Hsieh CK,Miltner LJ,Chang CP. Tuberculosis of the shaft of large long bones of the extremities. China Med J,1934,48:199~206.
10 Hsieh CK,Chang CP,Miltner LJ,Lee T. (translated by Lee T). Tuberculosis of the shaft of large long bones of the extremities. Nat Med J China,1934,20:794~805.
11 Hsieh CK,Chang CP,Miltner LJ. Tuberculosis of the shaft of large long bones of the extremities. J Bone Joint Surg,1934,16: 545~563.
12 Hsieh CK,Tung CL,Bieu CW,Dieualde FR The heart of rickshaw pullers.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chronic exertion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Am Heart J,1934,10:79~100.
13 Hsieh CK,Hsu YK,Chang CP,Lyman RS. Effect of Roentgen rays o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barrier between blood and cerebrospinal. Chin J Physiol,1936,10 (3):379~390.
14 Wang SH,Chang CP,Hsieh CK.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diabetes mellitus. Chin Med J,1936,50:885~890.
15 Hsieh CK,Hsieh HH. Roentgenological study of saccro-occygeal chordoma. Radiology,1936,27 (1):101~108.
16 Hsieh CK,Chang CP,Chang HL. X-ray treatment of carbuncle.Chin Med J,1936,50:1217~1226.
17 Chang CP,Hsieh CK,Miltner LJ. X-ray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of the head. A preliminary report. Chin Med J,1936,50:1612~1626.
18 Hsieh CK. Posterior dislocation of hip. Radiology,1936,4:450~455.
19 Wang SH,Hsieh CK. Roentgenologic study of paragonimiasis of lungs. Chin Med J,1937,52:829~842.
20 Hsieh CK,Kimm HT.Changes in the lungs and pleura following irradiation of extrathoracic tumors. Am J Roentgenology & Radium Therapy,27 (6):802~810.
21 Hsieh CK,Hsiung LC,Szutu C,Lieu V. Metastatic tumors of the heart-report of two cases diagnosed clinically. Chin Med J,1939,56 (1):1~10.
22 Hu CK,Frazier CN,Hsieh CK. Syphilis of the lungs. Chin Med J,1939,56:431~440.
23 Hsieh CK,Wang SH.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ung in the Chinese-report of 21 cases. Chin Med J,1940,58 (4):381~407.
24 Hsieh CK,Chu FT,Hsu CL.Extens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filtration with complete resolution. Chin Med J,1941,60:299~316.
25 Hsieh CK. Primary reticulum cell sarcoma of bone. Annual of Surgery,1942,115:280~291.
26 Tu C,Hsieh CK. Tuberculosis of the diaphragm. Am J Roentgenology & Radium Therapy,1950,63 (6):822~827.
27 谢志光. 发刊辞. 中华放射学杂志,1953,1 (1):1.
28 谢志光. 视力与X射线. 中华放射学杂志,1954,2 (4):255.
29 何天麒,鲁宗铮,周孝珍,谢志光. 石骨症. 中华放射学杂志,1955,3 (1):16.
30 谢志光. 恶性肿瘤的早期治疗问题. 中华放射学杂志,1955,3(9) : 243.
31 汪绍训,谢志光. 中国人的心脏测量. 中华放射学杂志,1956,4 (1) :5.
32 Hsieh CK,Li CC,Min HC,Chang FL,Li PK. Clinical analysis of1,000 case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early diagnosis and clinical types of late cases. Chin Med J,1965,8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