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吴景锋(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6—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82 评论:0


吴景锋,玉米育种专家。对中国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了分析,绘制了第一张自交系系谱图。提出了中国杂交玉米亲本的四大类群核心种质。应用解析杂交种亲本加权法,评估自交系在生产上的实际贡献。选育出导入热带玉米种质的优良自交系 “中451” 等,组配的“中单321” 和 “中单306”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玉米生产和科研做出了贡献。
吴景锋,1936年11月18日出生在吉林省榆树县城。弟兄五人他最小,乳名叫竖子。父亲读过私塾,可诵孔孟名言,会写毛笔字,能打珠算,秉性刚直、性格倔强,伪满时期不接受任何社会职务。母亲不识字,聪慧豁达,相夫教子,勤于持家。1933年以前,他家是刘家店乡农村的大户,父母为了让儿子们能读书,搬到县城居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他有三个哥哥相继在国民高等学校毕业或学习,他和四哥都在读小学,这在当时县城居民中,也是少有的家庭。同年12月,县城被东北民主联军(第四野战军前身) 解放。从此,他在中国共产党的阳光雨露下成长。
1948年土地改革,他家被划为地主成分。哥哥们都已参加了革命工作,他家既是军属又是干属,在政策上受到了某些优待。当时是供给制,哥哥们无力养家,父母便带领在家的人回农村老家,分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他的童年深深地体会了 “粒粒皆辛苦” 的真谛。
1950年,吴景锋到区完小六年级读书,平日徒步12里,夏季雨天和冬季,在距校邻近的表姐家寄宿。他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被选为班学生自治会主席,同年9月,经区团委批准,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7年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51年,他考入当时全县唯一的榆树初中,距家17.5公里,必须住宿。家里卖了一口猪,哥哥们也将节省的津贴寄回来,支持他入学。同学中有少数人,可以享受人民助学金。一学期后,按照 “非劳动人民家庭出身的子女,堪自造就,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人民助学金” 的规定,他也享受了部分助学金,其余的费用主要是靠三哥吴景春的津贴资助。初中阶段,他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班级的前三名,每学期都被选为学习班长和团支部副书记。毕业时被评选为全校模范学生。至今他深切怀念谆谆教导过他的房绍宗和薛文科老师。
1953年,学制改为暑期毕业,他考入了省会所在地的省立吉林市二高中,每学期都是优等生。这时,他受从事文化工作三哥的熏陶,更为重视文科学习,他是教导处指导下学生会主办的校《三好周刊》 (双周出版12块黑板的板报) 的主编,利用课余时间很好地完成了这一工作,不仅提高了文字水平也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毕业前,同学们都以为他要报考文科大学。当他征求家里意见时,一直关爱他注视他成长的三哥却说: “当脱离实践的 ‘空头文字家’ 不好,你可以学一项专业技能,将来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
1956年9月,他以新生入学考试班级第二名的成绩被录取到东北农学院农学专业。入学后,他照了一张二寸全身像,请修版师傅工整地写上 “把青春献给农学专业,为人民创立劳动功勋”,寄给家里和高中几位最要好的同学。不久,普通物理实验课洗放照片,要自带底版,他用这个底版洗的像因显影时间长了,很不理想。而邻组一位女同学借用,却放出一张十分清晰标致的照片,上边的那句话也因此而传开了。照片却一直被她保存到毕业后一年多,他们结为终生伴侣时,才放在共同的影集里。
大学一年级他被选为团支部书记,二年级被选为农学系团总支副书记,三年级被选为院学生总会副主席。他潜心学习,勤于读书,涉猎广泛,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努力向着当时党所号召的“又红又专” 方向锻炼,先后被评为院三好学生、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哈尔滨市大专院校勤工俭学积极分子。读了苏联小说《拖拉机站长和总农艺师》 后,他的志向是毕业后到大国营农场去当一名总农艺师,通过机械化作业为国家增产粮食。
1960年3月,东北农学院人事处通知他提前毕业留校,到植物生理教研组任助教。同年8月,他被派到北京大学进修一年,在曹宗巽教授指导下学习植物矿质营养; 在吴相钰教授指导下学习光合作用专业课,参加大试验的备课和听高级生物化学课。这一年,对他掌握植物学的基础理论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他回校后,主持编写了 《植物生理附生化实验指导》,承担了农业生物和农学专业二年级的植物生理答疑和实验课。
1962年,党的八届八中全会提出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周总理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增加400人编制,他和时任植物教研组助教的夫人于香云一起被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简称作物所)。
初到作物所,他被分配在机械化栽培组。1963年,他在北京东郊农场 (时称中阿友好人民公社),4.67公顷 (70亩) 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机械化栽培研究。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推广土壤肥料研究所 (简称土肥所) 在河南省新乡县的冲沟防盐碱种棉技术,下放了84名干部到洪门公社。他被指定为下放大队团支部副书记和第一组组长,带领全组和社员一起劳动,搞棉花和夏玉米品比试验,受到了农民的欢迎,他被评为下放大队五好标兵队员。9月转入社教工作队,他同一位老贫农饲养员一起睡在牛圈麦秆堆的 “沙发床” 上,白天与贫下中农同吃同劳动,晚上开各种形式的会,搞社教运动。时任社教分团党委委员和工作队长的土肥所王恺副所长,在工作上给他许多具体指导,对他十分信任,社教工作结束时,他在吴景锋的鉴定书上,亲笔写下 “肯吃苦、善学习、懂政策、有能力” 的评语,并将他留队当观察员。1965年6月,吴景锋仅当了10天观察员,作物所祖德明所长派人持亲笔信召他回所,整理三个月所科技课题档案,10月他又去张掖基点协助董玉琛主任筹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河西走廊试验站”。他同西北测绘局一个测量组,踏着积雪完成了站址地形测绘后回所时已近春节,所里先进工作者的光荣榜上张贴着张掖基点的黄亨履和他的照片。建站初期,冒着西北早春二月夹着沙尘的寒风,他们住帐篷生火炉,夏季食用祁连山雪水,冬季食用涝池里带泥的冰块熔水。边建站边开展春小麦、罗马尼亚玉米双交种和蚕豆的品种比较试验。按当时“备战” 的指令,1969年春,农业部决定撤站。院里责成他将河西站物资运往确山农业部 (含中国农业科学院) “五七” 干校,站址移交8154部队了。回忆刚开始工作的几年,他感到自己受到的锻炼是多方面的。

与玉米的不解之缘


“文化大革命” 中工军宣队进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农业经济研究所合编为 “四连”,吴景锋被分到 “杂粮排”,参加玉米工作。在那是非难明的岁月里,他不求抓革命有功,只盼促生产无过。1968年秋,玉米品比试验收获后,又随同有关同志到京郊调查玉米。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本所选育的 “白单4号”,产量高、性状好。他详细地向指导员作了汇报,引起了工军宣队的重视。1969年在国庆20周年前夕,院指挥部让他执笔写一篇关于白单4号的报道,作为国庆献礼的科研成果。10月16日,他撰写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白单4号玉米优良品种” 一文以 “新华社讯” 名义发表于 《人民日报》。在当时各种报刊几乎满载 “革命大批判” 的形势下,这一报道不仅对农业科技人员具有鼓舞作用,同时在全国对选育和推广玉米单交种,起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1970年,院里正在酝酿将作物所迁到河南安阳,他被连部指定为到安阳棉花所先遣小组搞育种的玉米组负责人。当年冬季,他去海南南红农场,进行自交系加代、白单号亲本繁殖,他配制了白单14和黄白1号等。1971年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受农业部委托,在三亚市召开 “第一次全国杂交玉米杂交高粱育种座谈会”,会议主持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生产组组长任志,他点名让吴景锋到会,并负责执笔写座谈会纪要。《纪要》 中明确提出了 “我国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以单交种为主。双交、三交、顶交及综合杂交种,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种植,充分发挥玉米杂交优势的增产作用。” 在自交系选育方面,强调了 “要用优良杂交种分离二环系,以达到稳定快、一般配合力高和自身产量高便于制种的目的”,“要注意选育配合力高、株形紧凑、双穗率高、适于密植的自交系”。对育种素材的改良,提出了 “加强株形和农艺性状的改良、提高配合力和解决病害问题”。这次会正是南繁即将结束前,到会的种业人员广泛,对推动我国玉米单交种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四人帮” 肆虐时期,农业科教战线受害十分严重。当时有一个身居高位者语出惊人: “搞农业不能靠七千五(中国农业科学院总人数),还得靠七亿五 (全国农民人口)!” 把专业队伍和农民对立起来,否定了农业科技在发展农业生产力中的作用。决定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各研究所,除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因钴源设备等不便搬动外,全部下放地方。1971年7月,作物所、蔬菜研究所 (简称蔬菜所) 和气象室正式下放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1973年夏,吴景锋参与了所领导小组以作物所名义,给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写信,请求保留原建制,不宜拆散农业科研机构层层下放,要求继续承担全国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任务。不料,此事竟成了1974年春“批林批孔”、“反击右倾回潮风” 的内容受到批判。他也被列入去良乡农业学校的名单,只因南繁未归而幸免。粉碎“四人帮” 以后,在农业部领导和金善宝院长的直接要求下,国务院批准下放所全部收回。1978年7月,“两所一室” (作物所、蔬菜所和气象室) 正式回归中国农业科学院。吴景锋此时虽身在国外,其人事关系已随作物所一起回到院里。
下放北京市期间,吴景锋无论是任业务秘书,还是任科技组组长,都坚持开展玉米育种研究,一边在试验地转育高赖氨酸、高油玉米新材料,一边到东郊农场、昌平、怀柔和密云县的社队推广玉米品种“黄白1号”。1973年冬,他带队去南繁,连续加代两季,还在崖城良种场开辟了基地,负责完成了房屋的建筑。
1978年5月,经援助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农技专家组党支委黄亨履的推荐,使馆经参处通过北京市援外办公室借调吴景锋去参加援外工作。援外期间,他负责玉米育种栽培和实验室工作。他组配的 “白脱纳4号” 在其国庆展览中受到好评。热带和温带玉米种质互导改良创新育种素材研究,就是从1978年在白脱纳农业科研中心开始的。1980年9月完成援外任务后,他用个人海运箱将一批育种材料和搜集的国外玉米种质资源运回国内。这些种子经加代扩增,至今仍是他育种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选育的含有热带玉米种质的优良自交系 “中451”、“中7490”、“中741”、“中74-106” 和 “中2203”,以及组配出的生产用杂交种 “中单321”、“中单306”等,都与他两年多的援外工作密不可分。

奋发工作的二十年


粉碎 “四人帮”,拨乱反正,使他如获第二次生命。1979年12月,经我国驻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使馆党委批准,他实现多年的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援外回国后,他被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办公室任金善宝院长的专职秘书,为院长拟写各种文稿,处理相应的日常工作。金老支持他与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国外玉米引种组合作,继续对从北也门带回的材料进行研究。金老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待人处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功过不论权势的高尚品德,对他的教育和感染至深。国务院任命金老为名誉院长后,自己提出不再设专职秘书,并征求吴景锋对工作安排的意见。他在金老身边工作两年多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经过几天的考虑,向金老提出去品种资源研究所搞玉米研究的要求。金老语重心长地说: “你是作物所来的,还是回去吧! 他们已经写来要求你回去的报告了。” 金老为了帮助他实现继续搞玉米研究的愿望,还亲自打电话给李竞雄先生,请他支持吴景锋继续搞玉米育种研究。1983年1月,他正式被调回作物所主持科研处工作。
1982年,他断续利用三个月的时间阅读和搜集资料,1983年,“六五” 全国玉米育种攻关立项之前,他发表了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其中,绘制出我国第一张自交系的系谱图,指出我国玉米杂交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的问题。通过解析杂交种亲本加权相应面积的方法,评估自交系在生产上实际贡献。这篇文章引起了同行的重视和广泛引用。1993年应邀在农业部主持的天津“玉米育种高级研讨班” 讲课,他又指出,在系谱分析的基础上,我国玉米杂交种主要是由Lancaster、Reid、旅大红骨和唐四平头四大核心种质构成的杂种优势群。它们的选系相互配对成几个强杂种优势模式 (讲稿被郭海鳌先生特约在《四平农业科技》 上发表)。
从他主持作物所科研处工作到担任所长期间,业务管理的行政事务工作有增无减,有关方面的许多文字工作也必须亲自动手。他只能利用北京曾实行两年的夏时制的下班时间和节假日,到试验地亲自观察材料。“七五” 开始,在他和谢道宏研究员的提议下,“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玉米研究” 项目被正式列为国家攻关的子专题。李竞雄先生指定他为 “玉米育种素材改良创新和配合力研究” 专题的主持人。“九五” 以前,他作为全国玉米育种攻关专家组成员,协助组长做了些协调、考察和验收工作。侧重于宏观研究多,虽然也在攻关单位内部发放几个自选含有热带玉米种质的自交系,但能应用于生产的杂交种都是退休以后才通过审定的。1989年和1995年,他两次出席国务院召开的“科技兴农座谈会”。他谈了利用杂交优势提高作物产量和品种更新换代的重要意义,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重视。
1978年,他曾尽力推广过的白单4号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他参加选育的国内应用最广、衍生系最多的玉米优良自交系——黄早四,2001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3月开始,他带队到武陵山区科技扶贫,连续八年主持推广先进的实用技术,作物所先后共17人去蹲点工作,使四川酉阳、秀山、黔江和彭水四县脱贫,增产粮食5万多吨。中国农业科学院以水稻研究所、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和油料研究所为主,被农业部授予扶贫先进单位。他主持和完成的杂交玉米增产技术和三大作物综合配套增产技术研究,也分别获得了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他选育的 “中单321” 转让使用一次,为作物所收入15万元; 他选育的 “中单306” 获得了品种权,迄今仍是作物所开发效益最好的玉米良种。
为了提高业务和管理工作水平,他出访过意大利、朝鲜、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美国、前苏联和泰国。他酷爱玉米,并不是谋职所需,而是出自对曾经是故乡广大农民,青黄不接时 “救命苞米” 的深深眷恋之情。“七五” 和 “八五” 期间,他主持的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导入温带玉米研究” 子专题,十年科研经费总共只有9万元,经费非常困难,研究工作的时间也被挤到了 “业余活动” 的行列。在他协助金老召开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 第一次编委会时,他崇敬的王金陵老师推心置腹地对他说过: “我当副省长是暂时的,当教授是永远的。” 多年来,他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借以鞭策自己潜心科研工作。他相信“春天不会辜负辛勤的蜜蜂,它们到处可以找到百花丛”。他挤时间弥补 “大跃进” 时期,在校未能学到的知识;多读别人的文章,提高自己笔耕的水平。重新学习、奋发工作的20年,体现了他学农爱农,无怨无悔为农服务的人生。

事业的余温和幸福


1983年6月,院党组任命吴景锋为作物所业务副所长;1988年10月,农业部党组任命他为作物所所长。14年中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勤奋进取。他信奉的格言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那里有什么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来工作的”。他主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300多万美元的实施计划,以国内配套的形式征购了66.7公顷 (1000多亩) 昌平试验基地、修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大楼; 培养了一批出国留学、研修和考察人员; 购置了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建立了中心试验室、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室和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项目总结时,被评为农业部二期世界银行贷款实施先进单位。经吴亦侠副部长亲自批准建设的作物所遗传育种新实验大楼,1996年7月已完成全部施工设计。他主管作物所行政业务工作期间,全所科研成果通过鉴定40余项,审定品种50多个。获国家级奖6项,获部级奖30余项; 转让科技成果6项; “七五” 和 “八五”都被评为百强研究所之一。
他看重亲情,珍视友谊,尊重领导而不趋炎附势。不仅个人生活简朴,对单位经费的管理也很严。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团结所领导班子一起含辛茹苦地艰苦奋斗,保证了全所职工的医疗费。他卸任时,除各课题节余经费300多万元外,所里可以动用的专项经费还有200多万元。为了资助金善宝科研和奖学基金,以及作物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开展工作,他把实施武陵山区丰收计划项目自己分得的相当于当时一年工资的奖金,全部捐献。
1996年9月,距满60周岁还有2个月,他向院党组呈递了辞去所长职务的报告,1997年1月即办理退休手续。此举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所级领导中尚无先例。同年10月,他突患心肌梗塞,住院4个多月,此间到医院看望他的京内外、所内外的领导、同志和朋友有240余人,成为鼓励他战胜病魔的重要精神动力。心脏搭桥手术后,他的健康日渐恢复。三年后,他重操旧业,在有关单位和好友的支持下,又和夫人一起投入到玉米南繁北育的工作中。
近两年的春节,万里晴空的白天,他和贤内助携手并肩漫步在玉米试验田的过道上,看着即将收获的种子,心旷神怡; 晚霞普照之时,他们站在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落笔山庄三楼的阳台上,遥望跃入大海的红日,深感温馨幸福。不由自主地哼起了 “最美不过夕阳红……”

简历


1936年11月18日 生于吉林省榆树县城。
1956年8月—1960年3月 在东北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科学习。
1960年3月—1962年11月 任东北农学院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助教。
1960年9月—1961年9月 在北京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室进修。
1962年12月—1971年7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71年7月—1978年7月 作物所下放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任所业务秘书、科技组组长。
1978年5月—1980年9月 任援助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农技专家组成员、助理研究员。
1980年9月—1983年1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金善宝院长专职秘书。
1983年1月—1983年6月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主持科研处工作。
1983年6月—1988年10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业务副所长、副研究员、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 编委玉米分支主编助理。
1988年10月—1996年9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院学术委员会常委、粮棉组副组长,中国作物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兼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业部杂交玉米顾问组成员、种植业顾问组成员。
1996年10月—2001年1月 任 “九五” 重中之重项目 “吉林省大面积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 专家顾问组副组长,玉米育种素材改良创新专题顾问组成员,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
2001年1月至今 历任中国作物学会荣誉理事、玉米产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物学报》 编委、《作物杂志》 副主任、《玉米科学》 顾问。

主要论着


1 庞士铨、张贤泽、吴景锋. 提高大豆谷子耐盐力的初步研究. 植物学报,1964,12 (1): 64—73
2 吴景锋. 当前国内玉米杂交种选育概况. 遗传学通讯,1971 (2):45—49
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吴景锋执笔). 白单四号玉米迅速推广. 科学实验,1971 (8):28—29
4 吴景锋. 玉米单交种黄白一号的选育.农业科技资料,1975 (1):39—41
5 吴景锋.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中国农业科学,1983,16 (1): 1—7
6 吴景锋,潘桂娣,满秀芬. 热带玉米种质选系利用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1986 (5): 15
7 吴景锋,辛志勇,罗永辉等. CIMMYT玉米项目新进展. 作物杂志,1989 (1): 10—12
8 吴景锋. 玉米自交系中7490的选育. 作物杂志,1989 (3): 29—30
9 吴景锋. 我国玉米单交种二十年的发展. 作物杂志,1991 (1): 1—4
10 吴景锋,于香云,田志国等. 导入热带玉米种质小群体选系的配合力研究. 作物学报,1991,17 (6): 24—28
11 吴景锋. 我国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的发展和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创新.四平农业科技,1993 (6): 24—28
12 吴景锋. 解决东北玉米子粒含水量过高的措施. 中国农学通报,1993(5): 47—48
13 吴景锋.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 玉米科学,1995,3 (1): 1—5
14 吴景锋. 实现玉米增产165亿公斤的建议. 农业科技要闻,1996 (3):1—3
15 傅骏华,李连城,吴景锋等. RAPD技术在玉米纯系离子束诱变材料中的初步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1996 (1): 48—49
16 吴景锋.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与科技对策. 作物杂志,1996 (5):26—28
17 吴景锋.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种子工程化. 见: 全国种子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28
18 吴景锋.2010年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对策. 见: 中国种植业与养殖业发展趋势与对策.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35
19 吴景锋,于香云. 试论21世纪初叶我国玉米种质改良的战略方向.见: 全国玉米高产栽培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75—84
20 吴景锋,田志国,刘新芝等. 粮饲兼用玉米良种中单321的选育及应用. 中国种业,2000 (2): 20—22
21 吴景锋,于香云,满秀芬等. 玉米优良自交系中74—106的选育和应用. 作物杂志,2001 (2): 14
22 吴景锋,于香云.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和发展方向. 见: 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1—131
23 吴景锋. 中国玉米种质改良的主要历程和路数. 见: 中国玉米品种科技论坛.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71—282
24 吴景锋,于香云,田志国等. 玉米优良杂交种中单306选育和应用.中国种业,2002 (6): 42—43
25 吴景锋. 试论我国玉米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见: 第二届海南省科技论坛论文集,2002: 10—13
26 吴景锋. 高赖氨酸 (优质蛋白) 玉米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的初步分析.玉米科学,2003 (专刊):92—94
27 Wu JF,Tan SY. Taking regional advantag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ed industry. I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eed Technology &Industry Forum. Haikou,Hainan,China,4—9 January,2004
28 金善宝主编. 吴景锋副主编.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 (第一、二卷).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989
29 陈一吾主编. 吴景锋,盛承师,张尔可,李春华副主编. 中国作物栽培.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30 吴景锋主编. 杂交玉米高效益栽培技术问答.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5
31 吴景锋主编. 傅廷栋,荣廷昭,汪若海,黄发松副主编. 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北京: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2 李新海,黄长玲,吴景锋. 玉米.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6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