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荫墀(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5—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31 评论:0


王荫墀,甘薯育种和栽培专家。参与育成“济薯2号”、“济薯5号” 等甘薯品种。主持甘薯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的研究,为甘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论据。提出了 “优质鲜食甘薯研究” 配套生产技术,对甘薯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王荫墀,1935年2月22日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城关区 (现小周乡) 王楼村的一个农家。父亲粗通文墨,是他的启蒙者,童年的他识字背书常受到家人和乡邻的夸奖,从小养成了学习的兴趣。1941年6周岁时,开始在本村上学,先是私塾,后上小学。1949年2月,转入本区大夫营高小插班学习,年终以全校考试第五名的成绩高小毕业。1950年2月,因本县尚无中学,随高小同班的学兄李赐诚一起考入山东省长清中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齐河县第一批中学生,他甚感机会难得,决心学好文化,报效国家。1951年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后被选为团支部宣传委员和班学习股长。那时自带粮食入伙做饭,生活和学习都十分艰苦。他在这里锻炼了克服困难独立生活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各门功课成绩优秀,数学考试几乎全是百分,作文常被壁报选登,获得过学校模范学生奖状,成为全班学习的带头人。1952年8月,在长清中学毕业。这时,上级规定毕业生必须在本校所在地区范围升学,他又因家庭经济拮据,于是报考了公费的泰安林业学校并被录取,修造林专业,担任班长和团小组组长,于1955年8月毕业。1955年9月被分配到山东省新泰县林业科工作,任助理技术员,在该县龙廷区和莲花山林场完成了群众性大面积植树造林任务。1956年,国家号召在职青年报考大学。他响应号召征得单位同意,报考山东农学院并被录取,从此他跨进了农业科学殿堂的大门。在山东农学院学习期间,政治运动较多,如反右派、大炼钢铁、下放农村劳动锻炼等,对正常学习影响不小,但锻炼了生产劳动能力,增强了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1958年,在全班同学下放宁阳县伏山公社劳动锻炼期间,他与当地农民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表现出色,获得公社一等模范工作者奖。在这里他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直到现在仍坚持不断,对回首往事总结经验颇有帮助。由于他学习、工作认真负责,被选为班长。他团结全班同学,认真刻苦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多次被评为先进学生,一直保持学习成绩居全班之首。1960年8月毕业。
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工作。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生活困难时期,粮食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甘薯是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急需加强力量进行研究,于是他被安排到薯类研究室从事甘薯育种、栽培研究。从此,他与甘薯结下了不解之缘。
“文化大革命” 期间,科研单位下放,科研受到严重影响。在农村驻点的12年间,他坚守岗位,做过熏硫防止薯干遇雨霉烂的试验,示范推广了甘薯品种 “52-45”,进行了甘薯茎蔓管理的研究,开展了甘薯育苗覆盖薄膜试验,大搞泰、莱、肥、宁样板田,试验研究了窝地瓜栽培技术,开展甘薯黑斑病防治,总结推广大窖贮藏,鉴定选育抗旱耐瘠薄甘薯品种济薯2号、优质高产品种济薯5号,进行甘薯杂交制种、实生苗、选种圃试验,结子甘薯试验,甘薯高产栽培试验,甘薯单叶节试验,开展甘薯根腐病防治,组织甘薯丰产经验报告团等。1978—1980年,在本院作物研究所进行甘薯需肥规律、改良土壤的研究,写出了“高产甘薯养分吸收与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初步研究” 论文。同时开始参加编着《中国甘薯栽培学》,并为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录音播讲《甘薯栽培》。1979—1982年,他协助邵炳煦在收集全国土壤、气候、作物、耕作、品种、分布、病虫害、经济等资料基础上,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甘薯产区,即北方春薯区、黄淮流域春夏薯区、长江流域夏薯区、南方夏秋薯区和南方秋冬薯区。根据各个薯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甘薯合理布局和生产上的关键技术,绘制了全国甘薯栽培区划图。这一成就得到全国甘薯界同行的赞同,研究材料全部编入《中国甘薯栽培学》。
1980年12月,他被任命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 1982年3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1983年12月升任作物研究所所长,同时主持山东省科委“蒙阴山区甘薯丰产栽培开发试验” 项目; 1987年1月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并晋升为副研究员,主持科研处全面工作,同时主持省科委 “鲁西南立体种植模式优化研究” 和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投入机制研究” 两项课题,负责农业部重点课题“油料作物新品种选育” 全国各承担单位的管理工作;1990年11月至1991年8月,他调回作物研究所继续担任所长,主持全面工作; 1991年8月,他升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分管全院科研、生产管理工作。1993年11月至12月,以他为团长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管理培训团一行10人,赴澳大利亚南澳州考察,与南澳州初级工业部签订了科技合作与交流协议书,为此后本院继续开展的几期赴澳培训开辟了道路。1995年,他还曾担任山东省 “全省脱毒甘薯繁育推广” 项目协作组组长,1996年1月退休后,继续担任这一项目的首席专家,主持“优质鲜食甘薯品种选育及开发” 项目,参加编着书籍,编写技术指导意见,参与领导省老科协和院老科协工作,为科技兴农继续做出贡献。
此外,他还历任中国作物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农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山东作物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第三届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山东水土保持学会理事会1991—1996年副理事长,山东农业生态环保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科委星火奖评审委员会1992—1995年委员,国家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山东省志·农业志》 编纂委员会副主任 (1991),《科学与管理》 杂志编委会1991—1998年委员,《山东农业科学》 编委会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副主任,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1—1995年常委及该会甘薯专业组组长等。退休后仍被选为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教授协会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老科协第四届、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及该会农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老科协第一届、第二届理事会会长等。

首次研究甘薯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他重点研究了甘薯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当时,中国对甘薯营养生理研究是空白,施肥都凭经验。作物栽培教科书上虽有“每1000斤甘薯,含氮3.5斤、磷1.75斤、钾5.5斤” 的数据,但不知此数据的来源,也不知是薯块的含量还是整个甘薯植株的吸收量。因为要写《地瓜》一书,王荫墀欲引用此数据,曾到北京、江苏、湖南、浙江、河南等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请教老专家、老教授,也未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为了探索我国甘薯养分吸收情况及甘薯高产、高效的土壤适宜养分含量以及科学施肥技术,他于1978—1985年主持进行了甘薯的需肥规律的研究,采取盆栽、池栽和大田相结合,设不同土壤养分含量,将植株分解为叶片、叶柄、茎蔓、薯块、吸收根五部分,分期化验植株各部位氮、磷、钾养分含量。通过对浩繁数据的分析,从而明确了氮、磷、钾肥料三要素与甘薯产量关系,造成徒长的氮素含量临界值,高产甘薯植株各部位三要素含有率,植株三要素吸收量,三要素的合理比例,植株三要素吸收动态,土壤三要素含量的适宜指标。与此同时,还对施肥期、施肥深度等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汇总写成了 “甘薯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的研究” 论文,在 《中国甘薯》 上发表,该文大部分被载入《中国甘薯栽培学》,还被多个学术编着专载或大量引录。这一成果为甘薯施肥提出了理论依据。

大面积推广脱毒甘薯


甘薯病毒病是造成甘薯品种退化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该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可脱除病毒,利用无毒苗繁育种植可大幅度提高产量。1995年,山东省农委、科委、农业厅组织全省推广脱毒甘薯,王荫墀担任了 “全省脱毒甘薯繁育推广” 项目首席专家,组织全省协作,大搞技术培训,广泛建立示范田,建立繁育体系。该项研究的技术创新点主要有: 改进了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编写了病毒检测手册和检测规程; 建立了脱毒种苗工厂化育苗中心; 制定了脱毒种薯分级及其质量标准和种薯生产技术规程,确立了生产种、原种、原原种 “411” 繁种比例; 提出了脱毒甘薯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制定了脱毒种薯管理办法等。到1998年,累计推广脱毒甘薯86万公顷 (1 290万亩),增产粮食134.5万吨,实现经济效益13.68亿元; 全省脱毒甘薯普及率达81%。这一成就是国内外同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成功典范。

开拓鲜食甘薯研究新领域


20世纪90年代末,王荫墀认识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已不再作为解决温饱的 “粮食”,加之面临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因此,甘薯生产应向作为调剂的“健康食品” 方向发展。1999年,他在山东省科委立项,开展“优质鲜食甘薯品种选育与开发” 研究,为甘薯研究开发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至2001年,征集了国内外食用类型甘薯品种120多个,在夏津、平阴县两个基地进行鉴定,选出10余个品种进行生产开发,提出了 “优质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并在《中国农村科技》、《科技致富向导》、《农业知识》、《山东科技报》、《山东科技信息报》 等报刊上介绍,在山东省平阴、夏津县建立基地,进行产业化开发,创出 “五彩甘薯” 品牌,投放市场,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培训人才,着书立说


王荫墀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讲解专业知识通俗生动,在同行中有较大影响,不乏有大专院校、农技推广部门、省电台电视台,邀请他讲课、举办讲座培训人才。1966—1981年,他先后应邀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山东大学生物系、莱阳农学院农学系,讲授甘薯栽培课程。1980年,为山东农业广播学校编写了甘薯栽培教材并录音播讲。1981年1—3月,他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举办的生物统计培训班上担任授课教师。1996年,为山东省全省脱毒甘薯繁育推广培训班,讲授脱毒甘薯繁育栽培技术。1996年,为山东省农业厅全省农技推广干部培训班,讲授甘薯增产技术。1997年,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农业市长培训班上,做了 “论科技兴农” 专题。1998年,为山东省莱芜市领导干部培训班讲授 “科技兴农与农业高新技术” 专题。还应邀到湖北武汉 “国际马铃薯中心与中国项目工作会”、安徽省阜阳地区农科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徐州 “国际甘薯育种学术讨论会” 作专题报告,推动了本专业的进步。
他还主持和参加编着了10多本甘薯等方面的书籍,亲自撰写或主笔发表了50多篇文章,其中,获山东省科协优秀论文奖五项,山东省优秀图书奖一项。他主笔编着了山东省第一本全面介绍甘薯栽培的 《地瓜》 一书,理论联系实际,受到农业科技干部和农民的欢迎,1977年出版后即销售一空,1980年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长期深入农村,全心服务农民


王荫墀在从事甘薯研究的前十几年中,一直到甘薯重点产区农村驻点。他利用研究室选育的品系,通过沂水、沂源县基点的甘薯品种多点鉴定试验,很快肯定了 “济薯2号”、“济薯5号”的抗旱高产优质高产特性,在鲁中推广,至今种植不衰。在沂源县基点与群众一起进行了多处高产栽培试验,采用综合栽培措施和定期取样调查方法,取得了单产60吨/公顷 (4吨/亩) 左右的高产,写出 “高产甘薯生长动态与栽培技术” 研究报告。这三项成果均于1978年获山东省科学大会奖。
1962年春,王荫墀应即墨县邀请,为该县数百名农民技术骨干,讲授甘薯黑斑病防治技术,使当地控制了甘薯黑斑病的发展。1975年,他先后在兖州、泗水、泰安巡回报告甘薯栽培技术,有农业技术干部、农民技术骨干、党政干部万余人听讲,促进了当地甘薯生产。1976年,在沂源县蹲点时,他把抗病甘薯品种送到农村,为当地解决了根腐病危害问题,当到秋季收获时,当地群众包好水饺挽留吃饭,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情,难以用语言形容。同年,他代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带领甘薯丰产报告团,在临沂地区的蒙阴、费县、平邑、莒县、莒南、日照、沂水、沂源等县,进行巡回报告连续一周,讲授地瓜育苗和丰产栽培技术经验,场场爆满,不管主会场还是分会场,听众始终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听过他讲课的农业技术干部、党政干部、农民技术骨干累计达数万人次。1979年,一次为济宁地区农业技术培训班讲课,为了取得良好的讲课效果,他夜间通宵备课,紧接着讲课一天,课后浑身疲软,但他却感到十分满足。当晚,他又乘火车返回济南,投入到第二天繁忙的工作中。1999年春,他到平阴县安城乡,在田间村头为农民讲课,虽是患病初愈,仍不顾风吹日晒、口干舌燥,坚持一天连讲三场,县电视台录像连续播放一周,使全县家喻户晓。有一次,在齐河县刘桥乡的一个村头为三户农民讲课,虽然人数很少,也认真讲解并一丝不苟地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他从事甘薯研究40余年,一直坚持下农村,为农民服务,也亲眼目睹了农村的发展变化,他在一次乘火车去临沂市的途中有感: “车轮飞滚进鲁南,临窗景情撩心弦; 昔日茅屋无觅处,褴衫饥色去不返; 碧野衬出红瓦村,丰衣足食笑声甜; 说我此地是常客,倏忽一瞬四十年。” 由此足见他对事业的真诚追求。

组织全国活动,促进学术交流


王荫墀深得同行专家的信任,建议他组织集会开展活动。在“文化大革命” 期间,他克服重重困难,恢复了一度停顿的全国甘薯学术活动。此后,一直是全国甘薯科研学术活动的组织者之一。1974年11月6—13日,在安徽省界首县,应邀参加了有中国科学院和北京、湖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农业科研院所参加的甘薯科研生产座谈会,与会者建议委托山东省召开一次全国甘薯科研会议。后经过向本院领导建议,于1976年1月7日至14日,借山东省甘薯科研会在泰安召开的机会,邀请了湖南、安徽、北京、江苏等省、市的农业科研院、所甘薯科研人员参加。此后通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积极向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建议,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批准,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徐州地区农科所组织,于1978年3月3日至10日,在山东省莒南县召开了全国甘薯栽培和育种科研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14个省市区,代表67人。此次会议交流了论文,制定了全国甘薯科研协作计划,为日后的全国甘薯科研协作攻关奠定了基础。同年12月15日至20日,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牵头,他组织 《中国甘薯栽培学》 编写组部分成员,在福建省莆田县进行 “甘薯高产栽培经验考察”,参加者有中国科学院和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农业科学院,徐州、淮阴、烟台、泰安地市农科所共13人,考察了莆田地区农科所欧阳杰如在莆田县指导创造的亩产超万斤的大面积高产田,写出了考察报告,并在 《福建农业科技》 上发表。1981年9月3—20日,受农业部科技局委托,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张必泰的赞助支持下,由他组织带领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北京等省、市农业科学院,徐州、烟台地区农科所共12人,进行了甘薯科研生产考察,促进了北方各省、市之间甘薯专业的学习交流。1995年8月31日至9月2日,作为组委会委员,参与了在北京农业大学组织召开的第一届中日甘薯马铃薯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140多人,会后,由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第一届中日甘薯马铃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英文)。他在社会兼职中尽职尽责,特别是在担任山东作物学会秘书长的10多年里,在组织学术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加强学会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8年被中国作物学会评为先进工作者。

科研管理有新建树


1980年后,王荫墀担任了行政职务,增加了科研管理和宏观农业战略研究工作。他多年在作物研究所主持全面工作,深知人才的重要,引进和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在住房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宁肯把办公室腾出来给新来的科研人员住,也要把人才留下,这些人员现在都成了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把握全局,高瞻远瞩,超前及时调整科研方向,把小麦育种放在全所工作重点,同时在当时注重高产的情况下,而把育种目标调整为优质为先,新申请立项 “小麦优质 (强筋面包小麦) 育种”,聘请陆懋曾、迟范民为技术顾问,千方百计建立了优质小麦实验室,为此后不失时机的选育优质小麦新品种,创出高水平成果,促成当前山东省优质小麦生产的大好局面奠定了基础。他根据院的部署,组织承担了全院在作物研究所进行的技术职称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院职称改革提供了经验,以此为样板在全院推行。1986年,作物研究所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 1992年,在全国1232个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评估中,名列百强所第12名,在本专业科学研究所中名列第3名。这些荣誉的取得,王荫墀起了关键作用。
在分管全院科研管理期间,他组织修订完善 “科研计划、成果、经费管理程序”,制定了 “科研管理历程表”,改变了“催耕催种” 的被动局面,使科研管理走向规范化。他针对全院小麦、玉米两大作物育种工作分散、面临爬坡的局面,把院掌管的科研经费向这方面倾斜,组织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原子能利用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对小麦、玉米育种协作攻关,加强育种工作力度,为育成大面积推广的玉米鲁单50、小麦济南16等品种提供了有力保证。
“八五” 期间,他主持完成了 “鲁西南立体农业研究”,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完成了 “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科技投入机制研究”,1993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老有所为,再做贡献


1996年退休后,上级领导又把王荫墀安排到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及省老教授协会担任职务。领导的安排、会员的信任又鼓起了他奉献第二个 “青春”的勇气。他在日记中写道: “老有所为当为之,能尽力时就尽力,共建广厦千万间,同享小康庆有余。” 他积极参与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省老教授协会、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组织领导工作,团结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了科研开发、科技咨询、科技下乡、学术研讨、建言献策、着书写作、顾问兼职等活动,为科技兴鲁又做出了贡献。
退休后他承担完成了 “全省脱毒甘薯繁育推广”、“优质鲜食甘薯品种选育与开发” 两个项目。参加编着书籍,撰写技术指导和科普材料,参加科技下乡活动; 在老科协工作方面,编制了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老科协专家名单及科技服务项目”,印发有关单位宣传推荐; 组织举办了 “山东农业科技应对国际贸易组织 (WTO) ——机遇、挑战及对策” 专家论坛,编印了论文集; 组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老科协会员编写无公害蔬菜、粮食、油料、果品、肉蛋奶标准化生产技术材料,到有关市、县进行巡回报告; 组织举办了院老专家电脑学习班。由于他工作成绩显着,1998年被中国老科协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模范老人,2000年被省科协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1年被省人事厅评为山东省优秀离退休科技工作者。
王荫墀几十年如一日,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经常加班加点,几乎没有事假、病假。他遵守科研职业道德,事业心强,团结协作,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良好品质。

简历


1935年2月22日 出生于山东省齐河县。
1949年2月—1950年1月 在山东省齐河县城关区大夫营高小学习。
1950年2月—1952年8月 在山东省长清中学学习。
1952年8月—1955年8月 在山东省泰安林业学校造林专业学习。
1955年9月—1956年8月 任山东省新泰县林业科助理技术员。
1956年9月—1960年8月 在山东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
1960年8月—1980年12月 先后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技术员、农艺师。
1980年12月—1987年1月 历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农艺师。
1987年1月—1990年11月 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副研究员。
1990年11月—1991年8月 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1991年8月—1996年1月 先后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6年1月 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退休,历任研究员、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等。

主要论着


1 王荫墀,沈稼青,刘丛先. 地瓜.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77(1980年第2次印刷)
2 王荫墀. 第三章 地瓜. 见: 作物栽培. 济南: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印,1981
3 王荫墀. 第八章 地瓜. 见: 作物栽培学. 济南: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山东省办公室印,1984
4 王荫墀. 第五章 甘薯耕作与施肥,第六章 甘薯的栽插. 见: 中国甘薯栽培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 盛家廉,孙近友,戴起伟,王荫墀等. 中国农业科技工作四十年——甘薯.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6 王大刚,王荫墀,高学曾等. 关于解决山东省粮食徘徊问题的意见.见: 山东种植业发展研究. 济南: 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7 王荫墀主编. 粮食作物实用新技术.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8 王荫墀. 第十四章 甘薯增产技术. 见: 山东粮棉持续增产理论与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9 王荫墀,毛兴文. 关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几个问题的探讨. 见: 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问题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0 王荫墀. 山东省城郊农业发展问题的探讨——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见: 蓬勃发展的中国城郊型市场农业. 北京: 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11 王荫墀,郗光辉,张立明等. 甘薯钾肥效应的研究,甘薯氮素营养的研究 (英文). 见: 第一届中日甘薯马铃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
12 王荫墀,张立明. 普及脱毒甘薯种植增产10亿公斤粮食. 见: 山东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研究.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3 王荫墀. 高产甘薯养分吸收与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初步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1979 (试刊): 31—37
14 王荫墀. 甘薯单叶节栽植试验. 山东农业科学,1979 (1): 43—44
15 《中国甘薯栽培学》 编写组; (王荫墀执笔). 莆田甘薯亩产超万斤高产栽培经验考察报告. 福建农业科技,1979 (2): 1—3
16 王荫墀,胡兆盛. 甘薯需肥特性的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1981 (1):7—12
17 王荫墀,胡兆盛,管荣池等. 甘薯氮素营养的研究. 见: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 作物栽培生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6:190—198
18 王荫墀,胡兆盛,郗光辉等. 甘薯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中国甘薯,1987 (1): 106—109
19 王荫墀. 当前甘薯生产的几个技术问题. 农业科技通讯,1988(4): 10
20 张希军,王荫墀,王正平等. 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1991 (5):50—52
21 毛兴文,王荫墀,王正平等. 试论科技在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1 (4): 60—63
22 王荫墀,王正平,冯德盛等.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必须确保科技投入与物质投入同步.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1993 (1): 64—65
23 王荫墀,毛兴文.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动力先导途径条件. 科学与管理,1993 (5): 12—13
24 朱金亭,王荫墀,王大箴等. 试论甘薯对发展山东大农业与经济的战略意义. 农牧情报研究,1993 (4): 5—11
25 王荫墀,陈为京,陈建爱. 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科学与管理,1995 (2): 14—15
26 王荫墀. 开发甘薯脱毒技术大幅度提高甘薯产量. 农民日报,1995-08-07
27 王荫墀. 脱毒甘薯推广中的技术问题. 山东科技报,1996-11-03
28 王荫墀. 优质鲜食甘薯生产技术. 科技致富向导,2002 (5):16—17
29 王荫墀,聂彩光. 山东省优质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山东科技报,2003-04-30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61.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