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琇瑛,护理专家和学者。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红十字会委员会颁发的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的护士,第一个获得英国皇家护理学院荣誉校友称号的护士。她热爱护理事业,培养了大批护理人才。在培养公共卫生护理人才与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她主张恢复和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王琇瑛,1908年5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府定县。父母曾在保定分别担任中、小学教员。后全家迁居北京,父母在培元小学执教,王琇瑛也随父母到北京读书。
1920~1926年,王琇瑛就读于北京贝满女子中学。1925年“五卅”惨案和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她与贝满女中的同学一起,参加了北京市学生的示威游行。
1926年,她听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校长盈路得 (Ruth Ingram) 女士介绍护士工作重要性的报告,毅然选定了这门可以治病救人的专业,当即报考北京燕京大学特别生物系的护士预科并被录取。
1931年,王琇瑛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毕业,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助教及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的公共卫生护理与健康教育科教师。1935~1936年,她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理科硕士学位。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被迫停办。当时,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未受到干扰,一切工作继续进行。在此期间,王琇瑛协助北京协和医学院护校校长聂毓禅为护校学生联系实习场所并安排了学生的公共卫生护理实习工作。1943年春,王琇瑛与协和护校的部分教师离开北平,历经艰险,于6月中旬,到达成都。她又投入了协助协和护校复校招生的工作。当年9月,协和护校在成都招收了复校后的第一班学员,校址设在成都华西大学。为了给学生准备公共卫生护理课程的实习基地,1945年,王琇瑛和华西大学社会系的几位教师一起到彝族地区进行考察。他们亲眼看到彝族同胞生活贫困,卫生知识缺乏,文化落后。王琇瑛深深感到,要改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绝不是单靠宣传预防保健知识所能解决的。当她返回华西坝校园时,正值抗日战争胜利,学校准备迁回北平。
1946年春,协和护校全体师生回到北平。王琇瑛仍到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担任公共卫生护理主任并任教原课程。1947年,王琇瑛当选为中华护士学会北平分会理事长。1950~1987年,她任中华护士学会 (1964年改名中华护理学会) 副理事长。1950年,她参加了卫生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52年10月~1953年4月,她担任抗美援朝护士教学队的队长。1954~1961年,她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1956~1957年,她兼任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校长。1961~1979年,她任北京第二医学院 (1985年8月,更名为首都医学院,1994年2月,又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 护理系主任、图书馆顾问; 文化大革命后期,首都医学院开办中专系 (中专护理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由原北京市卫生学校部分护理专业教职工管理任教),王琇瑛任护理教师。1979~1983年,她任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顾问。1981年,她代表中华护理协会主持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都护士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由卫生部、中国科协、中华护理学会联合召开的。《人民日报》发表了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论全社会都要尊重护士、爱护护士”的社论和大会消息。全国许多省、市护理分会都报道了她们在首都护理界座谈会后的活动情况。1983年,她担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顾问。1984年起,她任《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等杂志的顾问以及《护士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名誉主任。1987年,她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1983年,她荣获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第29次南丁格尔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此项荣誉的护士。
1986年4月26日,王琇瑛应邀赴英国伦敦,被授予英国皇家护理学院 (协会)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of United Kingdom) 荣誉会员称号。英国电视广播公司在“Follow Me” (跟我学) 英语教学节目中,还播放了她在英国随同地段护士进行家庭访问以及她获得荣誉称号时的大会录像和她在大会上发言的情景。同年,北京市科协主席茅以升授予她在创建和发展科技事业中作出卓越贡献的荣誉证。
1990年以后,王琇瑛虽已退休,仍经常在家中接待国内外的护理人员来访,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多次为护理人员的论着提词或撰写序言。1995年10月,她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此后,她的健康情况有所下降,一直在家中休养或住院治疗。2000年9月4日,王琇瑛因年老体衰在北京逝世。
王琇瑛为了护理事业,终身未婚。
为护理队伍培养人才
1949年,在纪念南丁格尔诞辰时,王琇瑛在《中国护士季报》第1卷第2期上发表了“五·一二护士节感言”。她写道: “在这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富有诗意的五月,中国青年的思绪中却充满了血和泪的回忆——民国四年的‘五·七’ 和 ‘五·九’,民国八年的 ‘五·四’,民国十四年的 ‘五卅’——是中国青年志士对于挽救祖国沦亡宣誓的日子。由于中国青年之不死,中国得以重生。这蕴藏着深意的‘五月’给予中国青年无限的兴奋……护士是国家保健的卫兵,这是他们工作中的信条。国家不可一日无兵,亦不可一日无护士……”
从1931年开始,王琇瑛就致力于公共卫生护理教育工作。她执教认真,治学严谨,桃李成荫。
1952年,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王琇瑛代表中华护士学会组织了第一批护士长教学队,并亲自带队到沈阳为后方医院培训了50名护士长。她还到鸭绿江畔丹东战地医院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写出了改进战伤护理工作的建议。
1954年,王琇瑛担任北京市卫生教育科技正,负责全市中等卫生专业护士、助产士、医士等学校的调整工作。为了提高护士长的病房管理水平,进一步整顿好北京市医院的护理工作,她为市属各医院的护士长举办了两期进修班。请医院的院长、护理部主任为学员们讲课。通过进修学习,这些护士长后来都成为各医院护理领导工作中的骨干。为了加强公共卫生护理工作,王琇瑛在卫生局及防痨协会的配合下,于1959年,举办了一期公共卫生护理进修班,培训公共卫生护士。
1956年,北京市卫生局开办了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并聘请王琇瑛兼任校长。这所学校可容纳360名学生,是当时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一所护士学校。由于该校的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好,学生的专业思想巩固,因此,也是当时经常接待外宾的一所对外开放的护士学校。
1961年,北京第二医学院 (现首都医科大学) 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护理系,由她出任系主任。当时,王琇瑛正在北京市积水潭医院举办第二期护士长培训班。护理系的第一班学生于1964年毕业,绝大部分回到原就职医院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1965年,培训班招收了第二批学员,但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该班被迫解散。直至1990年,首都医学院又开始组建护理大专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王琇瑛担任顾问。
1971年,王琇瑛又被调到北京第二医学院设置的中专系,参加护士班的教学工作。这个班的学生是从北京郊区县招来的,毕业后还要回到郊区县去。这班按学生来源分成几个小班,每小班设一个住班主任,负责带学生去各区县医院组织教学。王琇瑛带着一个小班到大兴县医院。她与学生同吃、同住,既致力于教学,又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在病房里,她和学生一起护理患者,指导学生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整整3个月,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从理论、作风、医德各个方面为学生树立了榜样。
王琇瑛认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根本大计,在于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她多次撰文投送报刊,阐述自己的观点。她强调指出,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护理学科是一门专业,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护士,首先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如果护理教育只限于中级,势必造成中专毕业生再教中专学生的状况,使教学水平很难提高,学生的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因此,必须恢复和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她还利用参加各种会议的机会,向到会的各级领导呼吁,请他们支持护理工作。1978年,王琇瑛参加了中华护理协会和各地分会讨论的关于“充实、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的建议起草工作。为了说明中国护士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王琇瑛还从当年Encyclcpaedia Britiannica(《不列颠百科全书》) 和世界卫生组织的 “Manpower”资料中摘译了欧、美、亚、非洲许多国家的护士数量与床位数量及医生数量的比例材料,附在上述建议中一并呈交卫生部,为卫生部在考虑中国护理队伍发展前景时提供参考。此项建议获得全国科协优秀建议二等奖。
从1978年以来,她经常应邀代表中华护理学会到各地进行讲学或作报告。仅从1978年到1988年,就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作了60多场报告,听讲的人数达四万人次。
王琇瑛常常收到许多与她素昧平生的年轻护理工作者的来信。她们怀着对老前辈无限信赖的心情,向她诉说着自己的心里话,求她给予帮助。有些护士向王琇瑛坦诚地暴露自己并不热爱护理专业的想法。王琇瑛每次收到这样的来信,心情总是不能平静。她知道,这些思想在护士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解决不好,会影响到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前途。对这些来信,她都是尽可能地亲自答复。有些原来不安心工作的护士,收到王琇瑛语重心长的复信后,都受到启发和教育,表示要把青春献给护理事业。
致力于公共卫生护理
在协和护校学习期间,王琇瑛认识到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大力普及保健知识的重要性。
王琇瑛在协和医院实习时,曾统计过在内科门诊就诊的100例病人的患病情况,发现其中50%以上的疾病,如痢疾、伤寒、肺结核、感冒、疟疾、溃疡病、性病、皮肤病等都是可以预防的。这更使她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预防工作做在治疗的前面,才是最大的医疗资源的节约。因此,毕业后她便选择了公共卫生护理及其教学工作,为之贡献出她毕生的精力。
1931年,王琇瑛在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工作期间,基于护士必须走向社会的观点,除安排协和护校学生参加地段保健、家庭护理、学校卫生及工厂卫生等公共卫生实习外,还到晏阳初等在河北省定县创办的 “平民教育促进会”所建立的县卫生院参观。
重视卫生知识的普及
1935~1938年,王琇瑛组织第一卫生所的同事们编写《卫生演讲广播集》,向群众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她是第一个在北平广播电台简陋的播音室里播讲卫生知识的护士。她们编写的广播稿曾由第一卫生事务所汇集印制成册,为不定期内部刊物。但是,由于当时老百姓家中很少有收音机,这种宣传方式收效甚微。
王琇瑛认为,要让人民掌握保健知识,就应该从小学开始,将卫生保健课程纳入小学、中学以至大学的教育计划,卫生工作者应与家庭、社会共同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从1937年开始,她利用业余时间,着手编写《小学卫生试用教材》,并与北平西观音寺小学合作,由一年级开始每周讲授一课。同时,她还为教师编写了《小学卫生试用教材教学法》。教材内容有人体解剖部位、个人卫生、环境卫生、营养、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等。该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切合实用。教学方法包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状;用不同营养物质喂养小白兔进行实验,观察并对比其生长发育情况,组织大型卫生图片、食品展览等,颇能引起小学生及群众的学习兴趣。后来,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协和医学院停办,这份教材只写到第7册(小学四年级用) 就告中断。
1980年,王琇瑛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为了推动护理科普工作的开展,王琇瑛在领导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工作期间,曾与委员们召开过3次全国性的护理科普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全国护理科普写作学习班。1985年,王琇瑛组织专家到东郊房山县进行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普工作委员会在房山县举办了农村护理科普培训班。
1982年,由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与健康报社联合发起向全国征集、评选“护士之歌”活动,开展得十分热烈,当年2月3日下午,在首都体育馆举办了 “护士之歌”演唱会; 5月25日举行了优秀歌曲作者发奖大会,这次活动宣传了护理工作,振奋了护士精神,在全国推动起演唱“护士之歌”的热潮。王琇瑛不但积极组织,而且热情参加了这次活动。由她作词、王世真谱曲的《护士进行曲》是获奖优秀作品之一,刊登在邓颖超题写书名的《护士之歌》一书的首页。并且该曲被纳入1987年8月出版的《解放军歌曲》月刊中。
在王琇瑛的倡导与组织下,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摄制了护理科普电视讲座。1982年,针对医院交叉感染问题,电视讲座播出了灭菌法、无菌技术、隔离技术23讲,并且这些内容被印制成册。1985年,中国科协普及工作部、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又针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问题,播出了 “怎样才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娃娃” 13讲,电视播出后,这些内容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书,发行了20万册。
1985年,在王琇瑛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该委员会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性学会的先进集体。
简历
1908年5月28日 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府定县。
1920~1926年 于北京贝满女子中学学习并毕业。
1926年 考入北京燕京大学护预系。
1931年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同时获燕京大学理学士学位。
1931~1935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助教及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与健康教育课教师。
1935~1936年 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护理系进修,获理科硕士学位。
1937~194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教师及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副主任、主任。
1943~1946年 任在成都复校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教务主任。
1946~1949年 任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主任兼北京协和医学院护士学校公共卫生护理教师。
1947~1949年 任中华护士学会北平分会理事长。
1950~1954年 任北京第一卫生事务所公共卫生护理主任。
1950~1987年 任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中华护理学会) 副理事长。
1952~1953年 任抗美援朝护士教学队队长。
1954~1961年 任北京市卫生局教育科技正。
1956~1957年 兼任北京市第三护士学校校长。
1961~1979年 任北京第二医学院 (现首都医科大学) 护理系主任、图书馆顾问、中专系护理教师。
1979~1983年 任北京同仁医院护理顾问。
1980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83年 任首都医科大学护理顾问。
1984年 任《实用护理杂志》、《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等杂志的顾问,《护士进修杂志》编委会名誉主任。
1987年 任中华护理学会荣誉理事长。
2000年9月4日 因年老体衰在北京逝世。
主要论着
1 王琇瑛. 公共卫生护士学进化史原理概要. 北京协和医学院,1933.
2 王琇瑛. 卫生演讲广播集. 北平: 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1935~1938.
3 王琇瑛. 小学卫生试用教材. 北平: 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1938.
4 王琇瑛. 小学卫生试用教材教学法. 北平: 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1938.
5 王琇瑛. 五·一二护士节感言. 中国护士季报,1947,1 (2):32~34.
6 王琇瑛. 中华护士学会总会介绍. 护士通讯,1950.
7 王琇瑛. 抗美援朝护士长教学队的经验体会. 护士通讯,1954.
8 王琇瑛. 创刊词. 护理杂志,1954 (1).
9 王琇瑛. 做一个人民护士是无限光荣的. 护理杂志,1954 (3):6~7.
10 王琇瑛. 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谈起. 护理杂志,1956 (2): 55~56.
11 王琇瑛. 北京市公共卫生局组织了护士长学习会. 护理杂志,1956 (3):100~102.
12 王琇瑛. 护理教育不应只限于中级. 护理杂志,1956 (6):254~255.
13 王琇瑛. 护士长向科学进军的道路. 护理杂志,1957 (1): 3~4.
14 王琇瑛. 在中华护士学会1962年学术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 护理杂志,1963 (1):5~7.
15 王琇瑛. 中华护士学会工作报告. 护理杂志,1964 (5): 261~265.
16 王琇瑛. 努力做好党的护理教育工作. 北京医专通讯,1972(4).
17 王琇瑛. 在防痨护理专题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 中国防痨通讯,1981 (4).
18 王琇瑛. 提高护理质量,发展护理事业. 光明日报,1981,3.15.
19 王琇瑛. 南丁格尔小传. 健康杂志,1981 (2).
20 王琇瑛. 医院护理管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1 王琇瑛. 护理学,护理教育,公共卫生护理. 见: 王懿,吕式瑗,主编. 王琇瑛,李懿秀,黎秀芳等,编委.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1~3.
22 王琇瑛,主编. 家庭护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23 王琇瑛. 我国护理教育改革初探. 天津继续医学教育学报,1987,1 (2):85~89.
24 王琇瑛(执行主编). 护理荟萃.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25 王琇瑛. 护理发展简史.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
26 王琇瑛作词,王世真谱曲. 护士进行曲. 见: 中华护理学会编护士之歌. 1; 解放军歌曲,1987 (8).
27 王琇瑛. 庆祝中华护理学会建会80周年. 中华护理杂志,1990(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