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王培(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6—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244 评论:0


王培,植物组织培养专家。研究提出了供体植株离体前的适宜生理状态和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技术。论证了植物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提出了关于花粉植株的壮苗、移栽和倍性鉴定技术以及花培后代选择方法。研究成功了用于小麦花药培养的C17培养基和冬小麦花药细胞工程育种程序,用这一新技术培育出了 “冀麦42”、“花521” 等一批小麦优良品种,对提高我国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做出了贡献。
王培,1936年5月26日生于河北省平山县 (原建屏县) 两岔村一个偏僻的深山庄,祖辈务农,家境穷苦。少年时期动荡和贫寒的生活,使王培从小就磨练出吃苦耐劳、抵抗逆境的坚强意志,他11岁才有机会步入学堂,而且每天要往返10多里山路,起早贪黑,冬冷夏晒,可他从不叫苦,努力学习,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1953年,他考入建屏中学,成为两岔村第一个中学生。初中毕业时,由于在家乡深深体会到落后的小农经济和祖辈传下来的旧式种植习惯,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乡亲们连年受苦受难,一心报考农校,为的是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1956年,他到保定农业学校学习。1958年,学校转入保定地区农学院,他考取了大学部。在大学学习期间,经过到农村整风整社和在学校农场实习,他意识到,虽然平原区比山区生产条件好,但产量也很低,必须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产量,才是改变农村面貌的唯一出路。
1962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耕作灌溉研究所,在老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快就总结出小麦需水规律和小麦耐旱限度,促进了节水灌溉的发展。
1964—1966年,他在石家庄市谈固乡谈固村驻点,谈固村1 045户,4 724人,295.5公顷 (4 433亩) 耕地。此前由于田间管理粗放,不重视科学种田,每年吃国家供应的商品粮20多吨。针对这种情况,王培总结传统经验,改革种植制度,推广科学种田,年年增产,1966年上缴国家粮食88.5吨,皮棉110吨,蔬菜3 000多吨,实现了粮、棉、菜三贡献。
1972年,王培开始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同年12月,在广州全国花药培养学术讨论会上,宣讲了论文 “植物离体前的生理状态对诱导率的影响”,提出改善植物离体前的生育条件,可提高组织培养的诱导率,这一理论使诱导率低的植物提高了诱导率,一些难于组培的植物组培成功。
1981—1984年,王培开展了76-23654小麦的发展研究工作,使这个在区试中被淘汰的品种,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在晚茬麦中获得推广并被认定为 “冀麦20”。同时通过试验和对冀中南各市、县的调查研究,提出弱冬性偏春性小麦在晚茬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提高了晚茬麦产量。
1986年11月,农业部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农业生物技术学术讨论会,他在会上宣读了论文 “C17培养基在小麦花药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此后,这一培养基很快在国内外推广,大大提高了花药愈伤诱导率。他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和省部级成果奖7项,创社会效益7.9亿元。1990年,王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评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

首创了小麦花药培养的C17培养基


培养基是植物组织培养最关键的技术,因此,国内外对培养基进行过大量研究。Niizeklet用米勒培养基诱导出水稻花药愈伤,欧阳俊闻 (1971) 用MS培养基首次对小麦花药培养成功,朱至清 (1975) 开发了N6培养基,欧阳俊闻 (1977) 研究成功马铃薯简化培养基。但N6培养基主要适用于水稻,马铃薯简化培养基由于其产地、栽培环境管理条件的不同,效果很不稳定。由于没有一个能够大幅度提高小麦花药愈伤诱导率,并能获得满足育种需要的大量花粉植株的培养基,严重影响和限制了小麦花培育种的应用。王培依据植物都是由外界吸取氮、磷、钾等物质来建造自己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应用的各种培养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这些培养基都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物等几十种化合物组成的,基本能满足植物离体培养生长发育的需要。但这些培养基均系单因素试验成功的,在多种元素混合后,由于各元素的相互促进和拮抗作用,各元素间的配比就不尽合理了。针对这些问题,他设计了多因素、多水平的正交试验和单项辅助试验,以小麦单倍体植株的MS培养基和禾谷类作物应用较广的N6培养基为基础,根据小麦对氮、磷、钾等元素和有机物的需求进行养分调整,经过800多项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C17培养基。
1986—1988年,C17培养基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和教学单位组织培养中广泛应用,均收到好的效果,其诱导率平均为国内禾谷类作物广泛应用的N6培养基的2.73倍,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MS培养基的12.81倍。C17培养基在美国、日本、西班牙、德国、丹麦、比利时、南斯拉夫、捷克等国应用,均受到高度评价。如日本鸟取农业试验场,应用C17、N6和MS三种培养基,花药愈伤诱导率分别为10.34%、3.90%和1.42%,C17是N6和MS培养基的2.7倍和7.3倍。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在花药直接出苗中应用12个培养基,其出苗绿C17最高,居第一位,并认为C17是个极好的培养基,对小麦花培是重大贡献。应用C17培养基诱导选育出参加省级以上区试的新品系62个,审定品种7个。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1998年审定的“冀麦42”推广面积13.42万公顷 (201.3万亩); 2000年审定的 “花521” 推广11.2万公顷 (168万亩); 陕西省小麦中心和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1977年审定的 “陕农757”和“新冬21” 推广面积49.6万公顷 (744万亩);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细胞工程实验室1995年审定的 “豫麦37” 和 “京花5号” 推广18.93万公顷(284万亩);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1991年审定的 “峡麦1号” 推广11.03万公顷 (165.4万亩),这7个已审定的品种累计推广达104.18万公顷 (1 562.7万亩),为提高我国小麦产量和改善品质奠定了基础。
C17培养基不仅适宜小麦花药培养,同时对水稻、大麦、燕麦具有同样效果,并对突变体筛选,成熟胚、未成熟胚、无性系建立,小麦幼叶培养,牡丹、月季、花叶芋、紫罗兰、茉莉及林果快速繁殖,均成效显着。

提出了供体离体前生理状态的理论


王培认为,不同供体材料,其生理状态不同,诱导率也不同。如烟草诱导率一般可达50%,而棉花花药至今尚未诱导出绿苗。就同一作物小麦来说,不同品种之间的诱导率也有几倍、几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差异。
栽培环境条件对诱导率也有很大影响。1978年,他把15个小麦品种 (杂交组合) 分别进行温室秋播、田间适时秋播和顶凌春播,适时取花药,接种在相同的培养基上。在相同品种(组合)、相同培养条件下,由于材料所处栽培环境不同,其愈伤诱导率表现出明显的有规律,15个品种 (组合) 中有13个(87%) 表现顶凌麦高于适时麦,有10个 (66.7%) 表现适时麦高于温室麦,全部 (100%) 表现顶凌麦高于温室麦。再从平均出愈率看,温室麦、适时麦和顶凌麦依次为1.42%、2.82%和4.99%,表明适时麦比温室麦高1倍,顶凌麦又比适时麦高1倍左右,顶凌麦比温室麦高2倍多。
植株年龄对诱导率的影响也很大,虽然多数植物适宜诱导的时期为单核期,但小麦单核期时间较长,单核期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也有很大差异。1974年,他将单核期分为早期、中期、中晚期和晚期,并把各期花药接种在MS培养基上,结果中晚期诱导率最高,早期为1.06%,中期为0.80%,晚期为0.66%。1980年又用C17培养基重复试验,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中期为8.83%,中晚期为10.32%,晚期为3.25%。绿苗占花药的百分率依次为3.25%、4.10%和1.42%。不同年度、不同培养基均是单核中晚期诱导率最高。主穗上的花药出愈率为9.46%,而第一、第二和第三分蘖穗花药出愈率依次为6.10%、3.36%和2.60%,主穗上的花药比分蘖穗出愈率高30%到两倍多。
王培检测了相同组合材料均处于单核中晚期的植株,在不同栽培环境条件下的营养: 顶凌麦植株的全糖含量比适时麦高1.32%—8.13%,可溶性糖高1.37%—4.00%,全磷高0.07%—0.28%。但全氮含量适时麦比顶凌麦高0.14%—0.74%。硝态氮高26.4—403.6微摩尔/升,说明花药处于单核中晚期的植株,秋播适时麦的碳氮比相对较小,营养生长比顶凌麦较旺盛,而顶凌麦植株碳氮比相对较大,说明顶凌麦植株在生理上提前转入生殖生长,这些生理状态的差异对花药的内源激素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影响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

提出了小麦花药的适宜培养条件


1976年,Wernicke研究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漂浮培养对烟草花药培养的效果,发现液体培养可提高愈伤诱导率。1979年,陈英发现液体漂浮培养可大幅度提高水稻花药愈伤的诱导率,但愈伤组织质量下降。1989年,王培在冬小麦花粉培养中,将花药接种在固定培养基上后再注入2毫升不加琼脂与固体培养基浓度相同的培养液进行浸润培养,结果愈伤诱导率达29.95%,是固体培养基诱导率的2.15倍。愈伤绿苗分化绿为36.54%,比固体培养高10.16%; 绿苗占花药的10.94%,是固体培养基的2.37倍。浸润培养产生愈伤早、愈伤多、质量好,而且绿苗分化率高,是一项较好的培养方法。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否则幼苗在试管中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在培养条件中,温度影响最大。1971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现为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专家在18—25℃的温度条件下首次成功实现小麦的花药组织培养,此后这一温度条件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但在我国华北地区,小麦花药的组织培养时期正值6—8月的高温季节,很难将有光照的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18—25℃,特别是这一温度范围也不适宜大多数小麦材料,诱导率不高。王培于
1978—1980年探索了温度对诱导率的影响。1978年接种44个组合31 923个花药,在较低温度 (20—25℃) 下培养,平均出愈率为1.32%;1979年又采用相同的培养基,接种61个组合
24 891个花药,在较高温度 (27—30℃) 下培养,平均出愈率为
2.30%,提高75.8% 。1980年将花药接种后分别置于21、25、28、31和33℃五个温度条件下培养,其愈伤诱导率依次为
4.87%、7.28%、8.88%、9.52%和7.43%。结果说明,在21—31℃培养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出愈率越高,但在33℃高温条件下,却呈下降趋势。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白、绿苗存在着有规律的变化,温度越高,白苗率越高,绿苗率越低。温度对花药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的影响与白化苗相反,即温度越高绿苗率越低,反之越高。也就是说,培养温度高,愈伤数量多,但分化绿苗率低,绿苗总数就不多。培养温度合适与否,必须以花药为单位的绿苗率为准。研究表明,培养温度为21、25、28、31和33℃时,绿苗占花药的百分率依次为
1.77%、1.63%、2.04%、1.53%和0.35%,以28℃的最高,考虑到31℃出愈率最高,将28—30℃作为冬小麦花药培养的适宜温度,不仅出苗增加,还降低了成本。
王培提出,日龄5天以内的愈伤,白苗分化率高于绿苗,日龄5—10天的愈伤绿苗分化率高,日龄10天以上的愈伤,日龄越长,分化率越低,30天以上基本不分化绿苗,所以,愈伤组织日龄以10天左右为好。
王培多年观察发现,第一块愈伤组织出现在接种后第18天,第20天后逐渐增多,至接种后第25天达到高峰,第40天开始显着减少。由于在培养过程中花药自身有 “幼—青—老—衰”的生理变化,因此不同时间产生的愈伤组织也有差异,这种差异对分化率影响很大。1979年试验表明,从产生第一块愈伤组织算起,五天为一期,共八期,产生的愈伤绿苗分化率依次为29.3%、30.6%、25.8%、19.2%、7.1%、13.6%、12.5%和
9.1%。说明接种后培养时间越长,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率越低。也就是说,接种后愈伤组织产生越早越好。


创建了小麦花粉植株的壮苗、移栽和倍性鉴定技术


小麦花粉植株的壮苗、移栽和倍性鉴定对组织培养和花培育种有重要意义,前人对此就有所探索。1990年,赵成璋用多效唑 (MET) 对水稻组织培养壮苗; 1997年,傅杰用培养液壮苗,并将试管苗移至盆栽。但是,赵成璋未对小麦开展研究,傅杰的方法效果很不理想。通过总结前人的工作,王培认为多效唑(MET) 能矮化植株并对试管苗有壮苗效果,因此他提出在壮苗培养基上加入3毫克/升的多效唑,可抑制小麦试管苗株高的生长,并促进分蘖和根系的增加,从而获得株高适宜、根多、蘖多、叶色深绿的试管苗。他还根据小麦苗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多年的实践经验,将试管苗冬季移至温室盆栽改为秋季大气温度降到6℃时试管苗直接栽于田间,并覆盖塑料薄膜,从而大大提高了花粉植株的移栽成活率; 同时由于生长在田间,土壤的养分、水分容易控制,促进了当代试管苗蘖数增加和穗粒数的提高,大大提高了结实率。
花药培养植株有自然加倍结实的纯系,但多数植株是不能结实的单倍体,这些单倍体植株必须经人工加倍后才能结实。在人工加倍前必须鉴定出哪些是单倍体植株,哪些是自然加倍的二倍体植株。小麦花粉植株其自然加倍的二倍体纯系和单倍体植株外部形态上相似,朱至清 (1973)、欧阳俊闻 (1973) 和潘景丽(1975) 等都曾用植物染色体的常规压片法鉴定其倍性,但由于小麦为异源多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较多,准确计数较为繁杂,技术难度大,且不易掌握,因此我国多数花培育种单位不鉴定花粉植株倍性,任其自然加倍结实,也就是说只利用花培植株中20%自然加倍的二倍体纯合植株来选育品种,而80%左右的单倍体花粉植株因不能结实而白白浪费掉,育种效率很低。王培根据同一作物同一发育期的相同部位,其保卫细胞长度一致的原理,于花粉植株分蘖盛期从主茎第二叶的尖端剪取1.5—2.0厘米长的叶片,测量其保卫细胞长度,经对410株小麦花粉植株的观察,其保卫细胞长度在35.5—83.0微米,单倍体花粉植株的保卫细胞长度一般在35.5—65.0微米,自然加倍的纯合二倍体植株的保卫细胞长度一般在60.0—83.0微米,保卫细胞长度在45.0—65.0微米时单倍体和二倍体同时存在。为了保证95%左右植株确能结实,提出将叶片保卫细胞长度达到65微米作为鉴定倍性的临界指标。依据这一临界指标进行小麦倍性判断,连续三年总计观察979株,其中结实901株,准确率达92.0%。王培提出: 同一作物、同一发育阶段、同一部位的保卫细胞长度是一个遗传标志,用其来鉴定小麦组培苗的倍性,是一项简单易行、容易掌握的方法。

提出了花药组织培养后代的选择方法


常规杂交育种自F2代开始分离,一般选4—6代才可以稳定。而花药组织培养的幼苗是单倍体,经加倍后获得的H1代就是纯系,其后代一般不再分离,因此,花药组织培养后代的田间选择和常规育种是不一样的。1971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首次育成花粉植株是按株系选择的,国内外在应用这项技术时均是H1代按株选择,H2代按株系混种,这种选择方法的优点是H1代潜在的全部性状在H2代均能表现出来。但花药培养育种最大的优点是减少育种世代,这种H2代的株系混种方法人为扩大后代的变异范围。1979年,胡含提出花粉植株后代中有10.8%发生变异,株系选择法人为造成了选择难度。
于1991—1992年,王培对51个株系的1056个穗系的芒性、穗型和叶形的分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这51个株系中有6个株系发生变异,株系变异率为11.76%。从穗系变异来看,芒性、穗形、叶形三个性状在1056个穗系中有21个穗系发生变异,变异率为1.99%,穗系变异率比株系变异率小5.91倍。小麦的34个性状中,任何一个性状不稳定都不能称为品种,更不能审定、推广。因此,王培认为,冬小麦花粉植株H2代田间按穗系种植纯系率高,并且更容易选择。
株高是小麦的一个重要性状,H1代选择非常重要。试验表明,H1代与H2代株高,呈极显着正相关,并有直线回归关系。因此,可根据H1代株高预测H2代株高,并在H1代对株高进行严格选择。
应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选育小麦品种
1982年,Ozias-Akins等报道离体培养小麦幼穗获得成功。1988年,陆维忠对孕穗期植株茎、节和幼穗进行了培养,但离体幼穗大,茎、节又很难诱导。为了提高幼穗的培养效果,王培将幼穗的发育期分为0.1、0.3、0.5、1.0、2.0和3.0厘米六个时期,又将1.0、2.0和3.0厘米的幼穗分成尖端、中部和基部三部分。试验结果表明,幼穗为0.1—1.0厘米长时分化率较高;
2.0—3.0厘米长的幼穗基部诱导率较高,中部次之,尖端最低;超过3厘米长的幼穗诱导率很低,更难成苗,从而提出小麦幼穗长度为0.3—0.5厘米时容易培养和分化,是较容易组织培养时期。
1986—1988年,王培连续三年对花培幼穗无性系 (R1、R2、R3) 的株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 (综抗矮6号×泰山1号)H1花培单倍体幼穗无性系R0代的34粒种子中,R1代株高平均为65.1厘米,变异范围在43.0—91.5厘米; R2代298株平均株高78.3厘米,变异范围在40.0—110.0厘米; R3代343株变异在43.0—102.0厘米。株高的变异有一定的稳定性,历年均成正态分布连续性变异。通过对R1和R2代选择可获得各种理想的植株高度。
R1代成熟期变异范围在6月6—18日之间。R2和R3代抽穗期的变异范围分别在5月2—17日和4月29日—5月16日,R3分离出的早熟植株明显高于晚熟植株。从生育期看,有利变异率较高,R2和R3代的抽穗期均存在一个高峰,只有年度间峰点有异。说明幼穗无性系的抽穗期变异可以遗传,选择早熟植株是有效的。
通过测定R5代82份已稳定品系的种子的蛋白质含量,王培发现,其蛋白质含量的分布范围为12.14%—21.33%,不同蛋白质含量等级的无性系所占比例呈常态分布。经过R5和R6代连续两年对82份材料的测定,R5代蛋白质含量高的,R6代也高,R5代低的,R6代也低,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如526-3在R5、R6代连续两年测定的蛋白质含量均最高,R5为21.33%,R6为21.78%。表明无性系变异获得的高蛋白特性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王培提出: 无性系变异可以筛选到高蛋白质含量以及矮秆、高产、早熟等优良性状,因而在无性系变异后代中选择,可以选育出矮秆、早熟、高产、高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


明确了晚茬麦适宜种植的品种类型


随着黄淮麦区种植制度由二年三熟改为一年二熟,因热量不足、大秋作物晚熟而出现晚茬麦。晚茬麦因冬前积温不足形成小苗、弱苗、蘖少或无蘖的三类苗,产量大大降低,同时晚茬麦次年又晚熟,使下茬作物晚播晚熟,形成恶性循环。为了提高晚茬麦的产量,姚景侠 (1979)、郑大玮 (1982)、李亚深 (1983)等曾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对品种进行抗寒性驯化,培育种植抗寒性较强的品种,不宜引进南部品种类型等观点,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很难在实践中提高晚茬麦的产量。1981—1984年,王培对黄淮麦区13个弱冬性、14个冬性和1个冬性早熟小麦品种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品种的表现不同: 冬性小麦晚播后株高显着下降,而晚播对弱冬性小麦株高影响不大,并且由于有一定的营养体,弱冬性小麦生物学产量较高,是提高产量的物质基础。冬性小麦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分蘖力显着下降,因穗少而减产,而弱冬性小麦单株分蘖数对播期反应不敏感,并且春化阶段较短,部分春蘖也能成穗,为保证穗数奠定了基础; 冬性小麦冬前分蘖节的含糖量随着播期的推迟略有减少,而弱冬性小麦的含糖量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提高,晚播也有较强的抗寒性; 弱冬性小麦返青后一般发育较快,晚播对成熟期影响不大。因此,王培指出,晚茬麦应当选择弱冬性品种。据此,他把在区试中因冻害减产而淘汰的弱冬性小麦76-23654,在晚茬麦中连年进行大面积示范,均表现早熟、高产。该品种后来被认定为冀麦20,在晚茬麦中广泛推广,效益显着。

艰苦奋斗,踏实肯干


王培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爱岗敬业,爱农为民,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不气馁,知难而进,自强不息。每年小麦孕穗时节是他工作最忙的时候,他带领课题组的同志,每天凌晨四点到田间取花药,然后是整穗、接种,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点,这样连续工作二三十天,他总是早到晚归。在只能坐三个人的闷热的接种室内,一天要在酒精灯前工作十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但他依然热情很高。在推广冀麦20、冀麦42时,他经常给农民讲课,为了不耽误农民生产劳动,他多选择在中午、晚上或雨天授课,受到农民好评。对群众的来信来访,他都热情接待,一一解答,成为农民的知心朋友。王培经常教育年轻同志: 要取得科研成就,必须实事求是,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直到65岁退休,他一直坚持亲自出外考察和下田间调查,对每个试验材料各个生长发育阶段表现的特性、优缺点都了如指掌,并能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深入实践、扎实肯干是他的最大特点。
王培一贯生活朴素、勤俭节约。经常以山区贫民为榜样,生活低标准,工作高要求。他经常教育年轻同志和自己的孩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他本人也想尽办法节约开支,办公纸用了正面用反面; 将组织培养中绑试管的一次性使用的橡皮筋改用可反复使用的棉线; 在不影响实验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他关心同志胜于关心自己,一贯宽人克己。室内老同志生病住院,他背着上楼下楼做检查; 帮助女同志换煤气、拉白菜。他还经常鼓励支持年轻同志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为他们联系科研条件好的单位,为他们提供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宁愿自己多加班,也要保证年轻同志外出学习的时间。他为日本培养的一个留学生回国后每年的新年都给他来信,感谢他的培养,1995年该学生再次来我国考察时,还专程来看望他。
王培的论着和学术观点,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考验,这与他严肃认真深入实际的作风分不开。忠心耿耿、爱农为民的精神是他取得事业成就的力量源泉; 实事求是、反复试验是他取得科研成果的保证。

简历


1936年5月26日 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 (原建屏县) 刘家坪乡两岔村。
1956年9月—1958年8月 在河北省保定农校学习。
1958年9月—1962年11月 在河北省保定农业专科学校大学部学习。
1962年12月—1971年11月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耕作灌溉研究所技术员。
1971年12月—1980年11月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技术员。
1980年12月—1987年10月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农艺师。
1987年11月—1993年5月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3年6月—2001年9月 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研究所研究员。
2001年10月至今 退休。

主要论着


1 王培,陈玉蓉. 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条件对其花药植株诱导频率的影响.遗传学报,1980,7 (1):64—71
2 王培,陈玉蓉. 培养温度对冬小麦花粉植株诱导频率的影响. 遗传,1982,4 (2): 31—33
3 王培,陈玉蓉. 对冬小麦花粉植株田间H2代株高预测的初步研究. 作物学报,1983,9 (4):283—284
4 王培.76-23654小麦的特点和栽培技术的探讨. 河北农学报,1984,9 (3): 1—6
5 王培,陈玉蓉. 应用细胞工程培育出抗旱耐瘠的小麦新品系. 河北农学报,1985,10 (2):5—8
6 王培,陈玉蓉. C17培养基在花药培养中应用的研究. 植物学报,1986,28 (1): 46—49
7 王培,范光年,孙凤瑞. 冀麦20在黄淮麦区的利用. 中国农业科学,1986,19 (1): 96
8 王培,范光年,刘淑贞. 冬麦区晚茬麦适宜品种类型的研究.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9 (3):12—17
9 王培,陈玉蓉,方仁等. 用保卫细胞鉴定花药植株倍性方法的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5 (2): 141—145
10 王培,裴翠娟,陈玉蓉. 冬小麦幼穗不同发育期不同穗段离体培养的效果. 华北农学报,1990,5 (1):28—32
11 王培,陈玉蓉. 调控冬小麦花粉植株正常化生长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1991,6(增刊):75—83
12 王培,范光年,方仁等. 幼穗无性系变异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作物学报,1992,18 (5): 391—396
13 王培,陈玉蓉. 固体培养基浸润培养提高花粉植株诱导率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1992,7 (3):59—65
14 王培,陈玉蓉. 提高冬小麦花粉试管苗H1穗系产率的新方法. 华北农学报,1993,8 (4):7—11
15 王培,朱至清. 冬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种子蛋白质含量的遗传. 华北农学报,1995,7 (3):6—9
16 王培,陈玉蓉,何萍等. 提高冬小麦花粉植株H:代纯系率的研究. 作物学报,1996,22 (1):126—127
17 王培,温之雨,张艳敏. 冀麦42选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河北科学院学报,2000,17 (1): 49—52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56.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