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汪若海(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6—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211 评论:0


汪若海,棉花专家。培育出抗黄萎病优良品种“中棉所9号” 和低酚棉新种质系等; 主持完成我国棉花种植区划和商品棉花生产基地建设研究、黄淮地区棉麦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制定国家标准 《棉花原种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等项目。对我国早期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棉花的育种和生产做出了贡献。
汪若海,1936年1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他的幼年正逢中华民族群起抗争外族入侵的烽火年代,无数先辈不畏强敌、啸傲沙场的壮举强烈地感染着他,在他心灵里播下了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种子。战争的硝烟迫使他的童年和少年在浙江南部山区中辗转度过; 虽然居无定所,生活和学习环境十分恶劣,但他求知的欲望从未磨灭。在与田野庄稼、山林花草长期的接触中,他对自然、生物和农业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他日后终生献身农业的起因。1954年,他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农学院农学系,从此便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期间,他孜孜以求、勤奋学习,课余时间替着名小麦专家金善宝院长整理了3 000多个小麦品种资源的有关调查记载,利用暑假进行农田杂草的研究。在校四年,36门课程,他的成绩全优,是全院58届毕业生中唯一的一个。
毕业前夕,刚刚调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农学院教授、棉花专家冯泽芳教授回校并主持毕业班的考试。汪若海在考试中抽到的题目是 “四个栽培棉种的形态特征及其识别”,他的回答圆满,冯教授十分满意,当场就问: “你愿不愿意到棉花所去,专门搞棉花研究?不过那里是农村,很偏僻。” 汪若海想都没想,便答应了冯教授,从此他便走上了棉花科研的道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1957年成立于北京,1958年迁到河南安阳东郊的白璧镇,位置十分偏僻,科研和生活设施都在筹建中,条件极为简陋。面对种种困难,汪若海与老师、同事们没有丝毫动摇,他深知我国的棉花科研与生产,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他也十分清楚他们这代人肩上的责任。
汪若海在工作初期,正赶上 “大跃进”,浮夸风劲吹。冯泽芳先生对此深恶痛绝,经常提出不合 “潮流” 的见解,汪若海深有同感。他亲自在棉花 “卫星田” 调查棉桃的数目,可是公开发表时却增长了几倍,他更清楚地意识到了这种 “卫星” 的分量,和这种乱放 “卫星” 给我们国家农业和科研事业所带来的后果。冯泽芳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他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久,冯先生含怨去世,而汪若海也成了一名不能紧跟“形势”、有“白专” 倾向的年轻人。1997年,汪若海作为所长在主持冯泽芳先生铜像揭幕仪式上,在棉业界各方人士面前,坚决地洗刷了以前强加于冯泽芳先生的不实之词,他还深有感触地说,从冯先生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渊博的棉花知识,更重要的是求真务实的为人之道。
汪若海是我国棉花冬季南繁的先驱者。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生活与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他为寻找我国最适合棉花冬季南繁加代的基地,从海南、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历尽艰辛,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考察、调查和棉花冬繁试验。最后确定海南岛西南端的崖城一带为我国棉花冬季南繁的最佳地点。然而,他常年奔走在外,当父亲在老家病逝时也未能返乡奔丧尽孝。由于他出色地完成了科研任务,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他的成绩得到了所领导的首肯。
正当他在事业上初露锋芒之际,“文化大革命” 开始了。他听从安排,下乡蹲点,指导组织乡村的棉花生产,向农民传授棉花科技知识。10年中虽然他数次地离开科研岗位,但是像他这样从家门到校门再进科研单位的工作者,有机会接触到棉花生产实际,接触到广大棉农,了解到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科技问题,了解到广大棉农的愿望和要求,这对充分掌握中国的国情、农情和棉花事业的发展大有益处,也对他日后进一步进行棉花育种和栽培研究、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宏观调整提出重要的建议都有极大帮助。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使科技界焕发了生机。良好的机遇摆在了春秋正盛的汪若海面前。没有了种种的禁忌与束缚,他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扑在棉花科研事业上,大展身手了。在随后的几年中,他先后被任命为育种研究室主任、科研处处长;198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1985年他开始走上所领导岗位,任副所长; 1989年开始担任所长,直到1997年。10多年中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全所的管理工作中,坚持搞好团结,重点抓好科研; 严格要求自己,发扬民主,共同决策,勤奋求实。棉花研究所的领导班子也成为团结战斗、有凝聚力的领导集体,因而连续被中国农业科学院授予“所级优秀领导班子” 称号,并受到表彰奖励。在此期间,全所获得国家和省 (部) 级科技成果奖励40项 (其中国家一等奖3项),育成的优良棉花品种推广种植面积占全国棉田面积的50%,棉花研究所也被评为全国百强农业科研单位的第二名。人们都说,在他任所长期间,棉花研究所兴旺发达,处于鼎盛时期。
汪若海除搞好科研、担负棉花研究所主要领导与管理职责外,还曾先后兼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农业部棉花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麻专业组副主任、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1997年秋,汪若海从领导岗位下来后,时间变得较为充裕,他离任而不离休,积极参与棉花科研与生产的调研、培养研究生、撰写专着和科技论文,还经常为农民讲授棉花种植技术,为棉农排忧解难,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研究棉花杂种优势 促进杂交棉发展


汪若海长期主要从事棉花品种的改良工作,他对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开始得比较早,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比较多。
1959年冬,他首次去海南岛就是为了生产棉花杂交种。20世纪60至70年代,他在河南、河北的农村组织推广棉花人工去雄制种的杂种优势利用。1976年,他编写了我国第一份有关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原理、技术与应用的讲义,并首次阐明了人工去雄制种的陆地棉品种间杂交种F2可以利用的观点。利用的科学依据就在于,人工去雄情况下,杂种F2不会产生不育个体,且F2的主要经济性状经试验分离不是很大,这样就不会使棉花的纤维品质与产量下降过多。这对其他农作物杂交种一般只能利用杂种F1有明显的不同,此观点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质疑,但以后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实践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此外,他还查明了杂种棉增产的原因主要在于单株结铃数增多和铃重的增加; 同时重新验证了我国学者杜春培早年提出的棉花杂交种自F1→F3增产幅度存在减半递减的趋势。这些在当时是比较新颖的见解,后来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大多是正确的、可行的,从而推动了我国杂交棉的发展。1993年,他和夫人李秀兰看到自己制种的以转Bt基因抗虫棉为亲本的杂交棉优势特别旺盛,增产作用明显,心里非常高兴。他很快进行了认真的调查验证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他们认为包括外源基因在内的某些异常种质可能有激活杂交棉整个基因网络系统的作用,从而使杂交棉长势强产量高。这一结果为后来我国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大量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在我国杂交棉已蓬勃发展,尤其是转Bt抗虫基因的杂交棉种植面积在66.7万公顷(1 000万亩) 以上,他们的辛勤努力有了可喜的回报。

主持育种攻关 提高研究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科委组织全国重点科技项目协作攻关,棉花育种也列入其中。汪若海在 “六五” 棉花协作攻关中任专家组秘书,并承担新设的抗虫棉育种子课题负责人; “七五” 期间任“专用棉花新品种选育” 专题主持人; “八五” 和“九五” 期间任整个攻关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并具体进行抗虫棉研究。
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棉区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和棉花育种技术的进步,我国科学家对棉花育种攻关的目标、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进行了果断的调整。汪若海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实践,并与专家们多方商讨,确定了切实可行的 “六五”、“七五”棉花攻关育种目标,即在继续提高棉花丰产性的基础上着重提高棉花纤维品质和抗枯萎病性,并进行短季棉、抗虫棉、长绒棉和低酚棉等专用棉花新品种的培育; 在 “八五” 和 “九五” 攻关中,加强了高强度纤维优质棉、抗虫棉和抗 (耐) 黄萎病品种的选育; 在技术路线上强调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紧密结合。
在汪若海参加的近20年全国棉花育种攻关中,先后有200多个科研单位和近2000名科技人员参与。他既带领众多单位和科研人员进行调研、协作、检查、指导,忙碌地奔走于各协作单位之间,又直接参与育种攻关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他参加选育的抗黄萎病新品种中棉所9号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低酚棉新种质系1987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他与人共同主持完成的 “我国棉花种植区划和商品棉花生产基地建设研究” 1985年获全国种植区划系列成果一等奖。特别是在 “八五”、“九五” 期间,汪若海在引入、培育和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其他科技人员共同开创了我国抗虫棉生产应用的新局面。
这一时期我国的棉花育种攻关,共培育出棉花新品种200余个,使我国棉花育种整体水平已经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其中抗枯萎病棉花品种平均病指降为8,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棉花纤维品质也逐步改进,平均绒长29毫米,比强度达21 cN/tex,居世界中上等水平; 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仅次于美国。由于棉花育种协作攻关的重大成绩,1993年,汪若海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棉铃虫防治工作先进工作者” 荣誉称号。1997年,科技部等四部委给予棉花协作攻关课题以表彰奖励,汪若海则被农业部授予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部级专家) 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探索植棉历史 促进棉业进步


汪若海在中学时代就爱好文史,从事棉花研究后,又对中国植棉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棉花品种的改良工作主要是大量、连续引进国外的优良品种。在充分掌握我国棉花引种历史和当时棉花育种状况的基础上,1974—1975年,他主持了 “引入美国棉花品种联合试验”,共有12个美国棉花新品种在全国各主要棉区共76个试点进行试验。品种数量之多和试点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而获得的试验结果却又出人意料。从整体看,没有一个美棉品种的产量能超过我国自育推广的良种,而美棉品种在纤维品质略胜一筹。这个结果在中国棉产改进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相当于宣告已有100多年之久的美棉引种历史可以告一段落。同时,还表明了我国棉花品种在纤维品质方面有待改进提高。40年前,冯泽芳先生主持完成了着名的“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美国的斯字棉早熟丰产,适合黄河流域棉区引种。从那以后,我国大量引入斯字棉品种,在当时也确实对我国的棉花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如今我国的棉花育种和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汪若海的试验结果便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让他既感慨万千,又感到欣慰。从他主持的引种试验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棉花品种的改良工作已经可以从引种转向自育,棉花育种目标也将从着重丰产性转向兼顾纤维品质作综合考虑。随后我国棉花育种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导向的正确与及时。与此同时,他还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引种美洲陆地棉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认真总结出了我国棉花引种成功的若干规律,如引种要求明确、生态条件相似、耕作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等。这不仅对棉花,也对其他农作物的引种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汪若海对我国棉产史也进行了较多的考证。研究棉史没有正式课题,他全靠业余时间看文献,利用出差之便查资料,经过多年探究,终于取得了一些成果,对纠正错误记载、澄清认识做出了贡献。他亲自到天津海关查阅到1866年的海关年报,从中证实中国最早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的时间应为1865年,纠正了早先传统认为是1892年或1898年的误说; 通过古代文献考证分析,他认为2000多年前的张骞不仅开辟了丝绸之路,还从西方带来了棉子,创建了棉花之路,丝绸和棉花促进了东、西方各族人民经济、科技、文化的融会与交流; 通过研究,他还认为,中国古代对棉花的称呼——白叠,与现今西藏的挚敬礼品——哈达有同源的关系,从中反映了古代西藏和内地之间有着紧密的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联系。

重视良种繁育 制定国家标准


棉花良种容易混杂退化,一直是棉花品种改良中的一个难题。20世纪50年代引进前苏联的品种内杂交复壮繁育法,实践表明技术烦琐而效果不佳。特别是 “文化大革命” 后各地种子管理失控,棉花原种生产停顿,棉种混杂退化十分严重,迫切需要有较好的技术体系来规范棉花原种生产。1979年,汪若海接受农业部委托,主持制定国家标准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他组织全国主产棉省的12个棉花原种场及科研单位,进行广泛调研考察和深入研究,同时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经过三年努力,制定出以 “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 为技术路线的三年三圃制生产棉花原种标准方法,即 “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3242-82) 国家标准。1982年经国家标准总局审定并公布实施。这是我国最早的棉花原种生产技术的国家标准,也是棉花生产中的第一个国家标准。它的技术可行,效果良好,沿用至今已20余年,对我国棉花良种繁育和原种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研究棉花栽培 完成总理嘱托


汪若海主要从事棉花育种工作,但他也十分关注棉花的栽培研究。他认为棉花受环境的影响比其他作物大得多,棉田的耕作栽培技术与方法是直接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一环。
1990年6月,汪若海遵照李鹏总理的亲自嘱托: 要研究棉花大面积高产的问题。他作为第一主持人,承担了 “黄淮地区棉麦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的研究项目。他与小组成员商定目标、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并经常进行检查、总结与调整。三年间,他奔走于河南、山东两省四县的试验示范区,与科技人员和广大棉农开展棉花高产的试验与大面积示范,最后在受灾情况下,四片示范区共计9万亩棉花获得亩产皮棉80—95千克的好收成,而且他还总结创建了一套适合北方两熟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技术是: 选用中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良种与优质种子; 地膜覆盖,适时播种,确保全苗壮苗; 培肥土壤,配方施肥,合理施氮增施磷钾; 根据生育指标,控制棉花稳健生长,综合治理病虫害,使损失率低于5%。由此,为黄淮棉区棉花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样板和技术途径。李鹏总理亲自交给的任务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项研究成果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好评,并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提出棉产建议 急农民之所急


作为棉花科技工作者,他十分关心我国的棉花生产与发展。多年来他对棉花生产技术的改进做了大量工作。1990年6月受李鹏总理接见时,他不仅陈述了我国棉花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而且向总理面呈他早已准备好的 “促进我国棉花增产的建议”。不久,他又应召向国务委员陈俊生汇报了有关国内外棉花生产与科技情况,并提出了一些重要建议。1995年他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姜春云书记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 “2000年我国棉花生产525万吨的科技对策”,受到重视。他先后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 和 《中国棉花》 等报刊上发表有关提高我国棉花生产、解决棉花生产的技术问题、改进纤维品质、防治棉花病虫害以及我国近中期棉花生产发展预测、我国棉花科技发展规划等文章,对促进我国棉花生产和科技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棉花科技工作者,他十分关心棉农,常常急棉农之所急,忧棉农之所忧。有一年在报上看到湖北一个偏远地区的农民缺少棉花良种,他立即选好种子派人送去,当地领导和棉农对此十分感激。他热情接待来所询问棉花生产技术或购买棉种的农民,耐心回答他们的提问,还帮助解决食宿等问题。有一次,一个棉农购买棉种钱不够,正在为难时,他见到了就为这个农民付了钱。他经常叮嘱所内有关部门和人员: 农民来访,一定要热情接待; 群众来信,一定要有问必答。他多年来撰写的300多篇文章中,多数是针对棉花生产的科技文章。
汪若海远离人间天堂的杭州老家,来到地处豫北乡间的棉花研究所,一转眼已经46年。原先风华正茂的书生,已经被岁月染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一辈子从事棉花科技事业,兢兢业业,勤奋进取。他常说: “文化大革命” 耽误了一代人,趁着现在还能干,尽量多干一点。他还说,人生最大幸福就是有个健康的身体,为大家多做点事。2002年,为了培养年青人和传播棉花科技知识,他将参与主编的《棉花知识百科》 广泛分赠予所内外从事棉花的科技人员,受到好评。
2003年夏,他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他正式办了退休手续。然而,退而不休,一部《中国棉史》 的书稿已在他手下启动了,他要以这本书为我国棉花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依据,也要以这本书为自己的棉花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简历


1936年1月25日 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1954—1958年 在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学习。
1958年秋 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工作。
1979—1984年 先后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种研究室主任、科研处处长。
1985—1989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所长,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
1989—1997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
2003年7月至今 退休。

主要论着


1 汪若海. 棉花几项经济性状我国不同棉区表现的差异. 南京农学院学报,1981 (1):49—55
2 汪若海,李秀兰. 棉花种子幼苗一些形态特征的观察. 南京农学院学报,1982 (1): 36—41
3 汪若海. 我国美棉引种史略. 中国农业科学,1983,16 (4): 30—35
4 汪若海. 我国最早引种陆地棉考证. 农史研究,1984 (4)
5 汪若海. 全面提高我国棉花纤维品质. 人民日报,1984-06-14 (5)
6 汪若海,潘家驹. 我国棉花育种方法的演进与评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10 (1): 6—10
7 汪若海. 优质棉生产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8 汪若海,李秀兰. 棉花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文献摘要 (1949—1984).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88
9 王旭宁,张毓钟,汪若海. 低酶棉和有酶棉对铃病抗性差异的研究.棉花学报,1990 (1): 81—89
10 刘毓湘,汪若海. 棉花. 见: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11 Wang RH. Advances in cott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in: Proceedings of Beltwide Cotton Conferences,1992,Vol.2: 559—602
12 汪若海,郭香墨,李根源. 兼抗两虫两病的棉花种质系中99的选育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 (5):32—37
13 汪若海,李秀兰. 棉花与锦葵科等植物子叶叶序与花瓣旋向之间的形态相关. 作物学报,1994,20 (4): 489—495
14 洪绂曾主编 (汪若海等副主编). 冀鲁豫棉花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坛.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5 汪若海. 彩色棉前景好问题多. 人民日报,1998-03-26 (11)
16 汪若海,张雄伟. 优质棉栽培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17 祝水金,季道藩,汪若海等. 陆地棉不同色素腺体基因对比克氏棉子叶色素腺体延缓形成性状的遗传效应. 作物学报,1999,25 (5):585—590
18 吴景锋主编 (汪若海等副主编). 作物遗传育种工程技术. 郑州: 河南科学出版社,2000
19 汪若海,李秀兰. 杂交棉的新进展及其深化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2000,33 (6): 111—112
20 朱乾浩,汪若海. 高等植物纤维素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2000,12 (5): 210—213
21 汪若海,李秀兰. 我国转基因抗虫棉应用现状及建议. 生物技术通报,2000 (5): 1—6
22 汪若海,张雄伟,谈春松. 加速标杂A1杂交棉的推广应用. 河南农业科学,2000 (1): 11—13
23 汪若海,李秀兰. 中国杂交棉方兴未艾. 科学时报,2000-02-29 (B2)
24 汪若海,李秀兰. 外源基因及异常种质增强棉花杂种优势.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 (4): 46—48
25 季道藩主编 (汪若海,潘家驹副主编). 棉花知识百科.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6 喻树迅,汪若海主编. 棉花.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7 汪若海,李秀兰,田波等. 转GDH基因棉花观察初报. 华北农学报,2003,18 (1): 20—21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5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