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屠呦呦(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0—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09 评论:0


屠呦呦,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着成绩。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带领课题组人员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病——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她埋头从事生药、炮制及化学等中药研究,开始了她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当时,正值初创的中医研究院工作条件差,设备简陋,科研人员不足。但是,党的 “继承、发扬中医药学宝库,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遂成为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屠呦呦增添了力量和信心。
工作伊始,屠呦呦主要从事生药学研究。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 进行了生药学研究; 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 (Stellaria dichotoma L. var.lanceolata Bge.) 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由于她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在2年半的学习中,她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参加过临床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屠呦呦深深感受到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她还根据自己的专业,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以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着者之一。该书广泛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1978年,该书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大会成果奖。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奖。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由于屠呦呦在科研工作的出色成绩,1987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2亿余人患疟疾,百余万人死于疟疾。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疟疾的防治重新成为世界各国医药界的研究课题。60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化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我国是从1964年重新开始了对抗疟新药研究,至1967年,又组织全国7大省、市全面开展这项工作。从中草药中寻找抗疟新药一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
就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均无好的苗头。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肩负新的任务回到北京,组织力量成立课题组,投入了新的攻关研究。
这次,在重新考虑对一些基础比较好的药物进行复筛时,她又系统查阅有关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吸取药物合理提取方法的线索,以寻找突破口,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 中称,有 “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她细细琢磨这段记载,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改进了提取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着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时期,政治冲击一切。在这样的环境下,屠呦呦等人仍不受任何干扰,日以继夜地埋头于实验室,反复进行抗疟实验研究,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 (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 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
此后,她又进行了深入的药理、毒理研究,为确保用药安全她还亲自试服。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于1972年8-10月,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1973年,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接着在全国各地的大力协助下,进一步扩大临床验证,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使青蒿素真正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结构类型抗疟新药。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从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经大量化学工作、衍生物制备结合四大光谱研究,确定为倍半萜类成分。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后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支持协助下,用X-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青蒿素为一具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该结构仅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从而突破了抗疟药必须具有含氮杂环的理论“禁区”。结果还揭示,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相关,为结构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论基础。
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制,是人类防治疟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继喹啉类抗疟药后的一次重大突破。在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们的极大兴趣。
疟疾化疗科学工作组主席、印度中央药物研究所所长阿纳德教授认为: 这一新的发现,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发现这种化合物独特的化学结构,它将为进一步设计合成新的药物指出方向。”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在报告中也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会议代表一致认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发明,它的化学结构与抗疟作用与以往已知的抗疟药作用完全不同,对各种抗药疟原虫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药。

对青蒿的广泛深入研究


屠呦呦为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党和人民给了她相应的荣誉和待遇。作为一个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科学工作者,自己的发明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赞赏,当然是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但是,屠呦呦始终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绝不可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应该不断进取,不断创新。过去的成绩只能当作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和新动力。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1979年起,屠呦呦等人结合青蒿素研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青蒿进行了多方面的系统深入研究。在确定品种方面,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和化学、药理分析,证实了历史上青蒿和黄花蒿等品种混乱的错误,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予以更正;在化学研究方面,从青蒿中分离出17种化合物,其中7种为新型化合物;在药理研究方面,除抗疟外,还对青蒿解热、镇痛、抗炎、抑菌等传统药效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从而为传统药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由于青蒿素存在抗疟复发率比较高、用药剂量比较大等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这一特效药,屠呦呦等人还对其衍生物进行了研究。他们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历经6年时间,终于又开发成功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10倍,而复发率极低、用药剂量小、使用方便的抗疟新药——还原青蒿素。同时,对还原青蒿素的化学、制剂、毒理、药理、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质量规格、临床应用等20余项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1990年3月,还原青蒿素通过了技术鉴定,专家们普遍认为该药是目前国际上比较理想的口服抗疟治疗药,将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改为羟基,使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还原青蒿素的研制成功,在抗疟药的研究领域里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屠呦呦并未因此而满足,她十分清楚,新药系列化研究计划正等着她和同志们去实现。
踏遍青山人未老。年过花甲的新中国第一代药学家屠呦呦正豪情满怀,向着更高的科学顶峰奋勇攀登。

简 历


1930年12月30日 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1955年 毕业于北京医学院 (现为北京医科大学) 药学系。
1955年 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 (现中国中医研究院) 中药研究所
工作至今。
1959—1962年 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 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 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论着


1 屠呦呦,楼之岑. 半边莲的生药学研究. 见: 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252—260.
2 屠呦呦,银柴胡. 见: 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 中药志 (第二册).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520—526.
3 屠呦呦. 中药鉴别经验的学习心得. 中医杂志,1962,(6):32—35.
4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编. 中药炮炙经验集成.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5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科学通报,1977,(3): 142.
6 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等. 青蒿素(Arteannuin)的结构和反应. 化学学报,1979,37 (2): 129—142.
7 Qinghaosu antimalaria coordinating research group.Antimalaria studies on qinghaosu.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79,92 (12):811—816.
8 青蒿研究协作组. 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 药学通报,1979,14(2): 49—53.
9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的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 中国科学,1979,(11): 1114—1128.
10 屠呦呦. 抗疟新药——青蒿素. 世界发明,1981,(1): 6.
11 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 中药青蒿素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药学学报,1981,16 (5): 366—370.
12 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 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 (简报). 中药通报,1981,6 (2): 31.
13 Tu You-you,Ni Mu—yun,Zhong Yu—rong,et 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annua Part Ⅱ.Planta Medica,1982,44:143—145.
14 肖永庆,屠呦呦.蒿属中药南刘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药学学报,1984,19 (12): 909—913.
15 吴崇明,屠呦呦. 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艾叶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中药通报,1985,10 (1): 31—32.
16 吴崇明,屠呦呦. 白莲蒿化学成分研究. 植物学通报,1985,3(3): 34—37.
17 屠呦呦,尹建平,吉力等. 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Ⅲ). 中草药,1985,16 (5): 8—9.
18 吴崇明,屠呦呦. 蒿属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Ⅱ)——邪蒿脂溶性成分的分离鉴定. 中草药,1985,16 (6): 2—3.
19 屠呦呦,朱启聪,沈星.中药青蒿幼株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通报,1985,10 (9): 35—36.
20 肖永庆,屠呦呦. 中药南刘寄奴化学成分研究. 植物学报,1986,28 (3): 307—310.
21 屠呦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为国争光.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 174—177.
22 屠呦呦. 中药青蒿的正品研究. 中药通报,1987,12 (4): 2—5.
23 肖永庆,毕俊英,刘晓宏,屠呦呦. 地丁化学成分的研究. 植物学报,1987,29 (5): 542—536.
24 屠呦呦,陈妙华. 苦杏仁的炮制研究. 中药通报,1987,12 (7):23—28.
25 屠呦呦,张衍箴,张定媛等. 青蒿. 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四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441—449.
26 尹建平,屠呦呦. 南牡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草药,1989,20(4): 5—6.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50.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