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戚昌瀚(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27—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30 评论:0


戚昌瀚,水稻栽培专家。开展作物生长计算机模拟与应用研究,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主持农业部 “吨粮田定位、建档、追踪研究” 江西点等项目,为双季稻吨粮田建设提供了技术依据。培养了一批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戚昌瀚,1927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一个中学教师家庭,1946年毕业于鄞县县立中学,1951年毕业于南昌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由于受家乡浓郁文化的熏陶和教师世家的影响,他欣然接受组织分配,留校开始了他的教学和农业科学研究生涯。1953年院系调整后,他先后在江西农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并曾多年担任教研室主任和系主任。50多年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在作物产量生理及作物生长的计算模拟与调控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农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三等奖以及多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与自然科学奖。
戚昌瀚曾担任江西省政协第五届常委、第六届委员,农业部高等学校教材指导委员会作物学科组成员,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作物栽培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农业系统工程委员会理事,江西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顾问,GCTE/Crop Network (地球变化与土地生态系统/作物模型网络) 核心研究组成员等职。
他多次应邀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及荷兰、印度、日本、美国等国家的有关学术机构建立学术联系,积极推动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同时推动作物栽培学科教学研究和水稻科学学术活动的开展,1989年后多次主持水稻模拟模型研讨会,在农业院校中交流相关研究成果,为本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农民丰产经验中总结和提升了水稻丰产栽培技术


戚昌翰大学毕业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当时,水稻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初出茅庐的他,在老教师的指导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总结农民丰富的水稻生产实践经验,并着手进行科学试验和推广。20世纪50—60年代,他在总结江西水稻高产经验的基础上,对江西省萍乡地区水稻高产经验,特别是对以彭光贤劳模为代表的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分析。70年代早中期,正值 “文化大革命” 期间,他依然坚持科研工作面向生产实践,经常顶着炎炎烈日,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加以研究和解决。他坚信理论来源于实践的真理,不时总结农民群众的先进经验,70年代初,特地聘请了广东省潮汕水稻高产地区种稻能手来校园当农民老师,种高产示范田,探寻他们高产经验的理论基础。70年代末,他编着了《水稻高产栽培分析》 一书,汇集了多年来对农民水稻高产栽培经验的研究成果,如彭光贤劳模的 “看苗施肥” 和“长露短晒” 的经验,广东潮汕地区 “短乌牵青” 的省肥高产法等,从理论高度对这些经验进行了剖析; 从实证入手,论述了水稻品种的高产潜力、增产途径和水稻品种特性与栽培环境条件的矛盾,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措施,并且形象地图示了人、禾、天、田之间的关系。他提出,研究水稻产量必须先研究水稻的产量能力,这是产量形成的内因。科学种田、良种良法,就是基因型与外界环境条件的统一。他又把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关系形容为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关系,认为在我国作物生产向现代化与商品化生产的转变中,栽培技术的 “软件” 作用更加显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戚昌瀚带领研究小组,在开展水稻学科前沿性研究的同时,仍然注重科研与生产第一线的联系,关注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中农民遇到的技术问题。他经常深入基层,向当地技术员和农民讲授农业科技知识。1983年,江西农业大学农学系814班成立了农业科技咨询小组,每天都会收到许多农民的来信。该咨询小组像接力赛跑一样持续十多年,戚昌瀚虽工作繁忙,但仍欣然担任咨询小组顾问,经常直接回信或指导学生解答农民来信中提出的生产技术难题。1984年,他率领课题组同事,在总结水稻高产技术经验模式的基础上,编印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图,在各县推广应用,深受基层干部和广大粮农的好评,后经学子们的不断充实和完善,至90年代,模式图仍然被多次编印,并在全省大部分产粮县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将系统分析方法引入水稻栽培生理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戚昌瀚把系统分析方法引入作物科学研究领域,拓宽了这一传统学科的研究思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这一方法在他主持的课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他主持的 “大穗型水稻品种的产量生理与调控对策研究” 中,将水稻根、叶结构与穗器官的生长发育、产量联系起来,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水稻大穗型品种物质生产、解剖结构和根系特性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穗颈大维管束负担的颖花数 (束粒比)、单位叶宽的维管束数、叶维管束梯一孔纹导管的直径与结实的关系; 根系伤流强度与地上部物质生产的关系等概念。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产量 “源—库—流” 中 “流” 的许多特征,同时认为双季稻大穗型品种的源库类型及源库关系可因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研究提出的一系列栽培调控对策,丰富和发展了 “双季稻大穗型增产途径” 的栽培技术,在结构、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前提下达到优质高产,在生产上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1994年,该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戚昌瀚以 《水稻高产栽培分析》 为基础,根据水稻高产栽培实践的技术经验和科学分析,以系统分析方法组成系统化、指标化和规范化的技术措施体系,撰写了 《水稻高产栽培模式》论着。该书详细论述了水稻高产栽培模式的生物学原理、各项发育形态与技术指标: 一是通过稻田生态系统平衡的研究,以建立一个发挥品种生产潜力的生态环境,解决水稻与环境的矛盾; 二是通过水稻主要品种产量因素形成规律的研究,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高产群体,以解决水稻自身的矛盾。同时提出了制定原则和参考指标。在该书中,他总结了多年来研究大穗型水稻的成果,对大穗型品种 (组合) 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形成进行了剖析,提出“稀播、少苗、匀株” 等关键性措施,实践证明增产效果显着。书中首次将系统论引入作物栽培学科,并就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如何应用于作物栽培学科进行了阐述,这有助于将“作物栽培学” 这一传统学科改造为传统特色学科。
戚昌瀚还将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其他类型课题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率领研究组,承担了农业部项目“双季稻吨粮田定位、建档、跟踪研究”,对双季稻吨粮田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及酶的特性进行了定位动态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参数,特别是提出了有关土壤微生物和酶特性的参考指标; 明确了实现双季稻吨粮田所需的土、肥、水和栽培模式等基本条件,论证了双季稻吨粮田在当时投入水平下仍处于报酬增长阶段; 阐明了双季稻吨粮田建设与发展新的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关系,为发展粮食生产的宏观决策和大面积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和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

领军进行水稻生长模型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戚昌瀚又成为我国开展作物生长模拟与优化研究的几位领先者之一。1983年,他把系统论原理和方法应用于 “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 (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的子项目 “鄱阳湖区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调查与试验” 中,采用了系统分析和数学方法,建立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综合经验模型。在此基础上,他率领课题组研制成功能综合分析多年多点旋转设计试验资料的 “多息回归模型库”,这一成果曾分别在“系统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8,北京)、“旱地农业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8,美国)、“雨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讨论会” (1991,印度) 上交流。
1986—1991年,他的研究组又应用系统动力模型原理,开始动态模拟模型研究,建立了有应用价值的 “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 (RICAM 1.0)”。该模型不仅能综合分析在相似生态地区进行的旋转回归设计的多年、多点试验资料,为 “生长日历”提供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优化农艺方案,并能模拟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干物质生产能力,而且还能及时提出应变对策,预测产量。该模型参数相对较少,便于应用,适合国情,且提出的水稻发育速度、叶龄受光、温、秧龄等因素影响的非线性发育模型,比以往的应用线性发育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这一成果曾先后在气候变化、植被、粮食学术研讨会 (1992,日本筑波)、水稻与气候变化研讨会和GCTE/Crop Net Work研讨会 (1994,国际水稻研究所,菲律宾) 上交流。该成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1998年,已年逾花甲的戚昌瀚在完成了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 (RICAM 1.0)以后,又开始主持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调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这是水稻生产与管理的专家系统,是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重要领域,对发展种植业生产、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促进农业科学进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丰富现代化作物栽培理论也有很高的价值。在RICAM 1.0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从结构和功能进行完善和扩充,完成RICAM 1.3新版本,该模型更准确的反映了水稻生育过程,为水稻生产系统提供更准确预测、决策与应变对策,程序运行更加方便、快速。该模型作为GCTE/Rice Network的亚洲季风区域气候变化与水稻产量模拟研究的六个模型之一(有六个国家参加),在亚洲季风区域的气候变化、农业生产与粮食保障研讨会 (1997,印度尼西亚) 的交流中显示,RICA1.3程序运行结果最好,其结果比较其他5个模型更接近观察值。戚昌瀚领导的这项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一是研制了能准确描述水稻光温感应特性的3S-Beta模型,在模型中充实了生物学意义十分清晰的遗传参数,模型能反映品种的遗传背景,这是RICAM模型精度比其他模型极大地提高的主要原因; 二是揭示了水稻发育温度效应的非线性模型,这对一般只引用发育速率和温度呈线性关系的参数是一个新的突破; 三是阐明了水稻根系形态建成与产量形成关系,组建了水稻产量形成与根系建成关系非线性回归模型,为水稻看苗诊断的调控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模型使用限制条件少,更有利于模拟分析和预测环境因素对生产的影响,能更准确地对一个生态条件相似的小流域水稻生产系统提供生产预测、决策和应变对策,并能估计新品种的适应性等。该研究是我国水稻模拟研究中较系统的成果之一,2001年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把系统原理应用于县级农村经济规划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戚昌瀚将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县级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决策中,为江西省奉新、瑞金两个革命老区县制定了 《2000年奉新农村经济》 和《2000年的瑞金农村经济》规划。在《2000年奉新农村经济》 规划着眼近期,为中远期发展开路; 面向当地资源,以种、养、加为主体,进行多层次生产,实现多层次增值; 使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实现五业俱兴,资源再生,青山绿水,地力常新。通过对奉新县农村经济的历史和当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明确了农业的优势与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完成诊断分析、战略研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从奉新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角度,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 以农田生态系统 (种植业) 为主体; 种、养、加和农工贸为侧翼; 资源开发、生态平衡与集约经营为支柱; 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为前提。至今,这一规划为从事优质米和猕猴桃生产的农民带来很多收益。

坚持育人与科研并举


戚昌瀚在高等农业教育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50多年,春华秋实,他以严谨学风、锲而不舍和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至诚待人、为人师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他的学生们。
在他的教学生涯中始终不忘教书育人,向学生灌输学农、爱农、为农的思想。他的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把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受同学们欢迎。他以作物科学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根据作物生产是 “露天绿色工厂” 的特点,提出作物生产系统是 “天 (气候)、田 (土壤)、人 (技术)、作物 (种性)” 构成的多层次的开放的农田生态系统,因而受系统的运动规律所制约,将直观的作物科学与抽象的系统科学相联系,进行形象生动的教学,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注重本学科自身的情况与特点,加强了相关学科的交流与渗透,结合农村实际和学科优势,厚积薄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他的教学理念。这一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不少人受益一生。由于他在作物科学领域的学术造诣和声誉,他曾受聘担任农业部部颁教材 《作物栽培学 (南方本)》 的第一副主编、《作物栽培学总论》 的主编之一。
他对本学科的硬件建设也十分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设想,利用重点专业经费,建成了在当时来说比较完善的教学实验设施和实习基地,为作物学科建成比较现代化的实验室和试验基地奠定了基础。
几十年来,戚昌瀚淡泊名利,提携后辈。“文化大革命” 刚一结束时,他立即四处搜集英语教材,担任起英语教师,组织中青年教师补习英语,抢回被耽误的时间。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以 “知识面要宽、专业要精深、富有创新性” 来要求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他还特别注意对刚进教师队伍的青年人进行培养和引导,帮助他们确定成长目标、制订学习计划,用自己的言行树立和带动注重师德修养,注重为人师表的风尚。他培养的研究生中,已有不少人成为国内有较高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每年研究生和大学生毕业时,他总是不忘题词留念: “谦于处世,勇于治学。” 这是他的人生格言,也是他行为准则,他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还愿以此与青年一代共勉。
戚昌瀚现在虽然年事渐高,但还担负着较繁重的科研任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他还依然经常穿梭在试验田与办公室之间,在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在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时,仍然可以看到他不倦的身影。

简历


1927年11月 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县。
1951年7月 毕业于南昌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
1951—1969年 任南京大学农学院 (1953年院系调整后成立江西农学院)助教、讲师。
1970—1971年 在江西省 “五·七” 干校劳动锻炼。
1972—1981年 任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江西农学院并入该校) 讲师。
1981年至今 任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农学系主任 (1983—1988)。

主要论着


1 戚昌瀚,邓亿昌,张锦祯等. 丰产早籼稻看苗经验的初步研究. 江西农学院科研汇刊,1960
2 江西农学院大面积水稻生产调查组 (戚昌瀚执笔).早稻合理密植问题调查报告. 农业学报,1961,11 (1)
3 戚昌瀚,莫桂鸿,姚祥华等. 水稻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Ⅰ. 早籼品种生育特性初步研究.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报,1979,1 (7): 36—43,106—108
4 戚昌瀚,莫桂鸿,姚祥华等. 水稻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 Ⅲ. 杂交水稻生育特性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科技,1979,1 (7): 6—11
5 戚昌瀚,曾宪江,石庆华等. 水稻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 Ⅱ. 晚稻品种生育期初步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2,4 (1): 34—44
6 戚昌瀚,李颜辉,王熙钱等. 水稻栽培生物学基础研究: Ⅳ. 水稻品种生育期预测模式的初步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4,6 (1):57—67
7 戚昌瀚,叶复初,徐志学等. 水稻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技术体系数学模型研究:Ⅰ. 早稻中熟品种综合措施数学模型初步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4,6 (4): 57—67
8 戚昌瀚. 关于应用农业系统工程指导县级规划问题《2000年奉新县农村经济》 绪言. 江西省农业区域规划委员会,1985
9 戚昌瀚,贺浩华,石庆华等. 大穗水稻的物质生产特性与产量能力的研究. 作物学报,1986,12 (2): 121—127
10 戚昌瀚. 《鄱阳湖区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调查与试验》 综合报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87 (水稻栽培生理专辑): 120—145
11 殷新佑,戚昌瀚. 作物系统技术决策的 “多息回归模型”. 见: 第1届农业系统工程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1988
12 戚昌瀚. 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研究综合报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14 (3): 218—223
13 戚昌瀚. 水稻品种的源库关系与调节对策简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 (大穗型水稻产量品种生理与调控对策研究专辑): 1—5
14 戚昌瀚. 《双季稻吨粮田的定位、建档、追踪研究》 综合报告 (1991—199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 (双季穗吨粮田的定位建档追踪研究论文专辑): 1—12
15 殷新佑,戚昌瀚. 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作物学报,1994,20 (3):339—346
16 戚昌瀚,殷新佑. 作物生长模拟的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1994 (4):1—2
17 戚昌瀚,殷新佑,刘桃菊等. 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 (RICAM) 的调控决策系统 (RICOS) 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6 (4):323—327
18 戚昌瀚,殷新佑,刘桃菊等. RICAM1.3的结构与功能的改进及其应用.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6,18 (4): 371—375
19 戚昌瀚,殷新佑. 简论作物发育模型的生理参数的基因定位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8,20 (3): 283—286
20 戚昌瀚,殷新佑,刘桃菊等.《RICAM1.3双季稻高产管理决策系统》在小流域双季稻区的 “水稻苗情预报” 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 (4):482—484
21 戚昌瀚,谢大海,刘桃菊等. 双季稻田生态系统种植结构的效益分析及决策模型. 见: 现代作物生理学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2 刘桃菊,殷新佑,戚昌瀚等. 气候变化与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的模拟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 (3): 486—490
23 Qi C. The cropping systems of dry season crops in the region of Southeastern China. In: Unger PW,Jordan WR,Sneed TV (eds). Challenges in Dryland Agriculture—A Global Perspective. Bushland,TX,USA: Texas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1988
24 Yin X,Qi C. A model bank on the decision of crop system. In: Proceeding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1988
25 Qi C,Yin X. A rice growth calendar simulation model (RTCAM) and its applica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1993,48 (5):831—834
26 Qi C,Wan S. Studies o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Climate on soil microflora and enzyme activity in paddy soi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y,1997,52 (5)
27 Qi C,Cheng X. Studies on the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traordinary nutrient soybean var. “Green Cotyledon” in double-cropping rice regions of South China. In: Proceeding of World Soybean Conference. Kasetsart University Press,1997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3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