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潘才暹(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4—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24 评论:0


潘才暹,玉米育种专家。参与育成 “白单4号”、“中单2号” 玉米杂交种; 主持育成 “中单8号”、“中单12”、“中单2996” 等玉米杂交种; 选育出玉米自交系 “唐四平头”,为耐密植紧凑型玉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热带资源中筛选出 “多5-1” 等玉米自交系;组建了 “中综2” 等基础群体,拓宽了玉米种质资源。为玉米育种和生产做出了贡献。
潘才暹,1934年12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达埔乡岩峰村。父亲是一位严肃正直的小学教师,对5个子女教育特别严格,母亲农家出身,慈祥勤俭。潘才暹小学毕业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1950年,遇到教职工子弟免收学杂费机会,考取哥哥任职的学校——私立达理中学 (现永春五中)。1953年考入永春一中。他从小热爱劳动,对山区农村生活深有体会,对农业生产颇感兴趣。1956年考取福建农学院农学专业。第一年学习部分农业基础课,因教学改革,大学生都去农村教学基点边学习边劳动,毕业前夕再回校集中学习专业课,掌握一些科研生产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
1960年,潘才暹从福建农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与栽培研究所,从事玉米育种工作。他既觉得荣幸,又感到压力很大,因为从小在南方长大,所学的主要是水稻等南方常见作物,对玉米并不熟悉。他深知,玉米是北方的主要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切从零开始,虚心向老专家学习,深入田间,尽快熟悉育种材料。精简机构之后的育种室编制仅7人,主要研究稻、麦和玉米三种作物。每种作物都是由一位老专家带领年轻同志开展工作。从参加工作至 “文化大革命”,在德高望重的庄巧生主任的领导下,育种室几位专家经常探讨育种方向、研究方法及手段,开展数量遗传研究等,学术气氛很浓,工作严谨,这是潘才暹步入科研圣地遇到的第一个学习良机。老专家的言传身教,严格要求,使潘才暹养成了勤奋、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在育种室,他除了搞好本职工作外,还经常帮助他人进行小麦播种、收获及水稻插秧等工作。他认为,稻麦育种及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等,有许多地方值得玉米育种借鉴。玉米育种课题在朱光焕先生的主持下,一方面推广春杂5号、春杂12等双杂种; 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种质资源,选育新的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南繁北育,潘才暹选育出多穗、紧凑型、高配合力的四平头自交系。玉米育种课题组先后育成白双3号、白双8号双交种,以及白单1号、白单2号等玉米单交种。
“文化大革命” 期间,在 “抓革命、促生产” 的口号下,他团结了 “两派” 玉米育种同事,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玉米育种工作。1967年春季他还到福建漳州制种; 1968年育成抗病、高产玉米单交种白单4号; 1969年被下放到河南干校,在安阳干校负责白单4号亲本自交系繁殖及制种任务,为白单4号的示范推广奠定了基础; 1970年被调到中国农林科学院北京黄土岗科技服务队,在北京等地继续示范推广白单4号等。
1972年,潘才暹从黄土岗科技服务队调回中国农林科学院,帮助院农场做玉米试验。同年秋天,他接受院领导交给的任务,到广州繁殖刚从国外引进的高蛋白高油玉米,为我国开展玉米品质育种提供了首批基础材料。
1973年,李竞雄先生从大寨科技服务队调回北京,并带回大寨及原北京农业大学的部分玉米育种材料。潘才暹将其所收集和保存的玉米育种材料也交给李先生,纳入研究计划,统一安排。在中国农林科学院农场,他们俩开展玉米育种工作。这是潘才暹遇到的第二次学习良机。他深有体会地说,在治学严谨、业精于勤和实事求是的导师身边当助手,首先必须学会做人,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材料。他手脑并用,几乎每年刚刚结束北京玉米收获,又匆匆忙忙准备赴海南南繁,顶烈日冒酷暑,年复一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玉米生长季节。1973年夏天,李竞雄先生亲自组配了中单2号杂交组合,潘才暹作为主要执行人,秋天海南鉴定,并繁殖亲本和复配该组合。经过几代南繁北育,1976年在全国多点试验示范,1977年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1984年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1986—1990年,潘才暹主持 “七五” 全国玉米育种攻关的第一专题“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选育” 和第四专题“玉米新品种扩繁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989年,“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选育” 专题获国家科委、计委和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阶段成果奖。
1991—1995年,潘才暹继续主持 “八五” 攻关“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选育” 专题。该专题由全国27个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农业高等院校参加攻关,五年育成65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新品种。
潘才暹先后20余次 (1962—2002) 到广西、广东、福建和海南,进行玉米秋繁 (8月底至12月)、春繁 (3月初至6月中) 及冬繁 (10月至翌年3月),加速了玉米自交系选育与杂交种的繁殖推广。他主持选育出中单8号、中单12及中单2996等玉米杂交种。1989年,他参加湖南省花恒县0.67万公顷 (10万亩) 玉米丰收计划,获湖南省丰收计划三等奖。1974年7—11月,他赴南斯拉夫学习、考察玉米育种; 1977年秋,以玉米专家的身份随中国政府农业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阿尔及利亚和意大利; 1983年9月至1984年3月,赴布隆迪考察规划农牧场;1992年9月,到美国进行玉米育种和栽培技术考察。他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参加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 玉米分支的编写工作。1984—1995年任玉米育种系 (室) 副主任。
1984年,他获得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称号。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9年,晋升为研究员。自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6年2月,潘才暹退休,但他仍然为我国的玉米事业默默奉献,老有所为,老有所乐。1996年5月至2000年5月,他出任三高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玉米育种家,与河北宽城种业合作开展玉米育种,同时兼任山西屯留种业等玉米育种顾问,育成高优1号、高优8号及宽协3591、宽玉8号等玉米杂交种。

育成四平头自交系,奠定了紧凑型玉米发展的遗传基础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玉米育种工作还处于初期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在大量农家品种中选育自交系。我国玉米农家品种很多,国家种质资源库中收集保存了上万份玉米品种资源,但是从中选出高配合力的自交系,并能在杂交育种中利用的为数不多。潘才暹在筛选玉米自交系时,注重选育配合力高、株型好、耐密植、抗逆性强、具有多穗性的植株。他认为,双穗或多穗玉米遇到不良环境时,比单穗玉米空秆率低,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与朱光焕、龚胤昕等人合作,从河北省唐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了唐四平头自交二代材料,经过几年南繁北育,于1964年选育出叶片短而上冲,株型紧凑,具有多穗性、果穗短、结实性好、秃尖少、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唐四平头。先后用它育成了白双3号 (四平头×Ky21)×(塘18×红心白)、白双8号 (四平头×埃及205)×(Ky21×红心白) 等多个高产双交种,但这些双交种植株高大,主要是父本单交植株过于高大,抗倒性差,难以推广。后来在实践中他们发现,用四平头自交系作母本的单交种、植株较矮、半上冲、适宜密植,产量比双交种高。因此,决定由推广双交种改为推广单交种,把白双3号母本单交种 (四平头×Ky21) 定名白单1号。针对单交种比双交种制种产量低,种子成本高等问题,根据四平头自交系紧凑株型、多穗性、适宜密植等特点,进行了密度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发现唐四平头在4.5万—6.75万株/公顷 (3000—4500株/亩) 范围内,单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在单繁及作母本制种时,每公顷种植6万株 (每亩4000株),植株健壮,结实性好,部分植株第二果穗还能结实,单产可达3750千克/公顷(250千克/公顷) 以上,克服了单交种种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1968年,他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又用唐四平头作母本育成高产玉米单交种白单4号。1969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也用它育成郑单2号。由于这两个杂交种的母本耐密植,父本花粉量大,父母本同时播种,制种简便,制种产量高。因此白单4号和郑单2号迅速得到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191万公顷 (2864万亩),占全国玉米杂交种面积的14.0%。1978年,白单4号和郑单2号双双获得全国科学大会良种奖。
唐四平头自交系具有很高的配合力及其遗传传递力。后来的玉米育种者从唐四平头自交系天然杂株中选出的自交系黄早四,以及用黄早四作亲本的杂交种中选出的二环系及其改良系,如502、昌7-2等,也都具有高配合力,而且株型好,具有多穗性、结实好、耐密植等特性。用它们作亲本选育的京早7号、黄417、掖单2号、掖单4号及郑单958、浚单20等杂交种,近30年来先后在我国玉米主产区迅速推广,成为我国紧凑型中、早熟玉米主栽良种。始于唐四平头的一系列早、中熟自交系的育成与应用对我国玉米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在我国玉米育种资源中开拓出一个新的杂交优势群,这个优势群与另外几个优势群分别组成了有效优势模式,为丰富我国玉米育种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潘才暹及其合作者在这方面完成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在我国玉米育种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引进Mo17,拓宽了外来优良种质的应用研究


我国引进的玉米自交系数以千计,但能在生产上应用的不多,或者应用寿命很短。在李竞雄先生主持下,潘才暹最先经手繁殖、鉴定并迅速利用的Mo17是唯一在我国玉米杂交种大面积生产应用优良自交系。1973年初,加拿大爱国华侨赠送中国农林科学院一批美国玉米自交系,当年在院农场进行引种观察鉴定,李竞雄先生将这一批美国自交系与国内选系杂交,组配出一批杂交种。秋天,潘才暹主动争取南繁,并根据多年南繁北育经验,挑选一部分杂交组合及亲本自交系到海南鉴定,并请院领导将山东科技服务队刘文祥同志调回北京,帮助南繁。1973年秋,李竞雄先生访问加拿大,又带回一批玉米自交系,立即寄到海南,进行第二期播种。潘才暹在海南首先发现第一、二期播种的Mo17与在北京春播的Mo17植株高度及生育期等差异不大,对光温反应不敏感,适应性强,植株清秀,抗病性好,而且配合力高; 在组合鉴定中,用Mo17组配的杂交种,植株健壮,杂种优势强,穗位适中,果穗长筒型,出子率高,品质好,丰产潜力大。其中 “Mo17×330”杂交组合表现最佳。根据自交系及其杂交种的表现,在海南立即复配其优良杂交种,并套袋繁殖自交系Mo17。1974年在院农场进行春播试验,“Mo17×330”组合表现非常突出,不仅比对照品种单105增产18%,产量居第二位,而且植株清秀、抗病、活秆成熟、综合性状好。“Mo17×330”组合即被定名为 “中单2号”。1974年,中国农林科学院成立农业所粮作研究室,玉米组由3人增加到7人。当年冬季,中单2号又在海南隔离区制种,同时繁殖亲本Mo17。1975年在北京、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10处布点试种,中单2号表现突出,产量超过所有对照种。但在北京隔离区繁殖Mo17自交系失败了。1975年冬,在李竞雄先生主持下,潘才暹先生又到海南,利用北京试验地套袋授粉的10多个Mo17果穗,在海南岛采用反交制种,调节播种期,先播母本330,后播父本Mo17,Mo17单粒点播,扩大繁殖系数,母本严格去雄、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既配制了中单2号杂交种子,又繁殖了Mo17自交系。1976年,中单2号种子一半供大寨生产示范,另一半广泛布点,在全国162个县扩大试种,各试点均表现比对照种增产。经接种鉴定证明,中单2号及其亲本Mo17高抗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株率在0.5%以下,抗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1977年,中单2号开始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 1980年种植103万公顷 (1544万亩); 1990年达243.2万公顷 (3668万亩),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的11.4%; 2000年仍保持了69.4万公顷 (1049万亩),23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000万公顷 (5亿亩)。到21世纪初,中单2号在我国西南、西北等干旱瘠薄以及东北丝黑穗病严重的冷凉地区,仍是主栽品种之一。它是我国玉米杂交种推广史上适应性最广、使用年限最长的大面积推广优良杂交种。


创建中综2号群体,
利用热带种质丰富玉米种质资源


潘才暹注重自交系的选育和种质创新。他自参加玉米育种工作以来,就利用农家品种、顶交种、双交种、单交种等套袋自交,大量筛选玉米自交系。为了选育多穗玉米,他还借鉴水稻的籼粳杂交、小麦的远缘杂交等方法,利用多穗性的玉米近缘属大刍草与普通玉米杂交,选育多穗玉米自交系,提高玉米的抗逆性。但是多穗玉米的果穗太小,产量低,在生产上不能直接利用。为此,他吸取了多年的育种经验教训,根据性状互补和有益基因重组等遗传原理,在李竞雄先生倡导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的指导思想下,于1976年开始创造中综1号、中综2号群体。中综2号群体是以多抗性丰产单交种中单2号作母本,11个国内外优良自交系作父本等量花粉混合授粉,经多代繁殖、筛选,聚合重组有益基因簇而成,它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从该群体中已选育出金黄96等综合性状好的优良自交系,并组配出中单2996等优良杂交种。中国农业大学用中综2号群体,转育成功抗逆性和农艺性状俱佳的高油玉米群体BHO。
此外,潘才暹还从具有热带血缘、抗病、抗倒性强、保绿度高的先锋杂交种及泰国苏湾号群体中,筛选出多5-1、多29、多79和639等自交系,用它们育出高优1号、高优8号玉米优良杂交种。

简历


1934年12月5日 出生于福建省永春县达埔乡岩峰村。
1956—1960年 在福建农学院学习。
1960—1968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室实习研究员。
1969—1970年 下放到河南干校。
1970—1972年 在中国农林科学院北京黄土岗科技服务队工作。
1972—1973年 在中国农林科学院院农场从事玉米育种研究。
1974—1978年 在中国农林科学院农业所粮作室工作。
1978—1996年 先后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和栽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和研究员。
1984—1995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育种和栽培研究所玉米育种系 (室) 副主任。
1996年2月—退休。
1996年5月—2000年5月 任三高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玉米育种家,兼任山西屯留种业等玉米育种顾问。

主要论着


1 朱光焕,潘才暹,龚胤昕. 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问题的初步研究. 作物学报,1962,1 (2): 103—111
2 朱光焕,潘才暹,龚胤昕等. 不同测验种的比较研究. 作物学报,1964,3 (4): 379—390
3 潘才暹. 杂种优势利用. 农业科技通讯,1974 (9): 26—27
4 潘才暹. 杂种优势利用 (续). 农业科技通讯,1974 (10): 36,31
5 潘才暹. 作物育种知识. 中国农业出版社,1975
6 龚胤昕,潘才暹,李开洋. 南斯拉夫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情况考察报告. 见: 中国农林科学院情报所编. 出国考察材料之八,1975
7 李竞雄,潘才暹. 北方玉米考察. 农业科技通讯,1982 (1): 1—3
8 潘才暹,刘新芝. 介绍几种特殊的玉米品种. 见: 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第二集). 北京: 科普出版社,1983
9 李竞雄,石德权,潘才暹等. 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 中国农业科学,1987 (专辑):23—29
10 潘才暹. 花粉直感. 见: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
11 潘才暹. 我国玉米杂交种的发展趋势. 作物杂志,1992 (1): 15—17
12 黄长玲,潘才暹. CIMMYT玉米改良现状. 玉米科学,1993 (2):16—17
13 黄长玲,潘才暹. 玉米新品种中单2996的选育. 作物杂志,2000(1): 19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29.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