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宁锟(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1—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40 评论:0


宁锟,小麦育种专家。育成了小麦高产、抗病,抗倒、中早熟品种“陕农7859”,为我国小麦生产做出了贡献。
宁锟,1931年1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邵东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童年时父母双亡,由其兄抚养长大,从小培养了艰苦奋斗、独立自强的品质,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51年,经选拔宁锟来到湖南省零陵行署法院从事司法工作,这一年6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2年,由组织推荐,他考入了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在校学习四年期间,他刻苦上进,各方面表现出类拔萃。1956年毕业后,宁锟放弃留校机会,响应党中央支援西北的号召,从江南水乡来到西北农科所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前身,1999年9月并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作物系 (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前身) 从事玉米育种工作,20世纪60至70年代累计在农村一线科技蹲点达10年之久,70年代初开始从事小麦育种工作,陆续育成了一批在生产中表现突出的小麦新品种,享誉国内。
宁锟参加工作40余年间,先后担任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室主任、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委、陕西省小麦育种攻关组组长、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 (农业) 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陕西省小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农畜育种技术及繁育体系” 小麦专家组成员、《麦类作物学报》 主编等职; 曾获得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他的事迹多次被中央与陕西省新闻媒体报道,曾被评为1995年 “陕西省十大科技新闻人物”; 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员、陕西省作物学会理事长。

科技蹲点十年,深入农村实践


1956年,大学毕业的宁锟在来陕途中,平生第一次看到了贫瘠的黄土高原,看到了西北农民的生存现状。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使农业生产丰收,农民丰衣足食。不久,他接受所领导交给的第一个课题任务——参加由我国着名农学家赵洪璋教授指导、由西北农科所与西北农学院合作开展的玉米育种研究。他用5年时间收集、整理和鉴定了国内外一大批玉米种质资源,并开展了玉米品种间杂交种和自交系选育,为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玉米杂交种及自交系选育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国内着名的玉米自交系武105就是从那时开始选育的。
1962—1964年,宁锟深入农村,协助我国着名农学家俞启葆研究员开展陕西省粮食综合高产研究,主要着眼于充分利用农业自然和社会资源,开展粮食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通过作物布局、品种搭配、合理种植、农牧结合等途径,促使大面积粮食单产提高。1965—1967年,他在陕西杨凌的蒋家寨村科技蹲点期间,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运用农业综合配套技术使粮棉产量大幅度提高,迅速改变了该村的落后面貌,还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农业生产发展。1973—1975年,他在陕北的子长县与洛川县等地农村一线蹲点,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 “麦不下川” 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川地小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他针对延安南部塬区春旱造成的玉米 “捉苗难” 问题,研究提出了玉米沟垄播种技术,经示范推广成为当时延安地区普及应用的重要耕种新技术; 他在生产中还发现洛川县的 “回茬麦” (秋播小麦) 产量低而不稳,经调查分析,是由于当地无霜期短,前茬晚熟,“回茬麦” 播种太晚。他通过试验,提出将春箭舌豌豆纳入洛川塬区大田作物的轮作体系,即在春玉米收获后,种植一茬春箭舌豌豆,然后播种冬小麦,确保小麦种在高产期。这一轮作体系很好地解决了该县小麦生产的实际问题。
宁锟总是在生产中寻找问题,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他为了解决好农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几乎跑遍了陕西各地,而正是这十年的艰苦经历为他以后从事小麦育种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宁锟常说: 是农村科学实践撑起了自己的事业之帆。

明确育种目标,育成一系列小麦优异新品种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陕西省关中灌区的小麦主栽品种是丰产3号、小偃6号等高秆品种,这些品种在高水肥条件下很容易发生严重倒伏,造成大面积减产。培育抗倒伏、高产小麦新品种是当时小麦育种工作的当务之急。
1968年宁锟开始参加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的小麦育种工作,1976年后开始主持陕西省、有关部委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任务。由于曾长时间在农村科技蹲点,十分熟悉农业生产中的这些现实问题,宁锟一直认为,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中国农民解决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难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加之他阅读了大量国内外作物育种方面的文献资料,基本摸清了国内外作物育种领域的动向和趋势。所以,他一开始就把选育 “矮秆、高产、早熟、优质、抗病的小麦新品种” 定为自己的育种目标。
研究工作启动后,宁锟既没有抛弃前人的工作基础,又没有被前人的工作思路所禁锢。凭着积累的生产经验,在对育种材料进行鉴定筛选时,他发现编号为 “6811” 和 “74100” 的两个材料值得挖掘,但是 “6811” 在试验中表现耐旱性差,而“74100”是高秆材料,在高水肥条件倒伏严重。许多研究人员对它们基本失去信心,但宁锟却没有轻易放弃。通过对 “6811”采取大量布点、多点试验,终于确定了它的育种价值和适种区域。通过审定,“6811” 定名为 “陕早1号”,并经过几年的推广示范,成为当时关中稻麦两熟区的主栽品种之一。他还将“74100”引至关中平原的中水肥灌区,结果在区试中表现突出,审定后定名为 “秦麦1号”,最终成为陕西关中平原中肥灌区和旱肥地的主要优良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3.3万公顷 (200万亩)。1981年,“陕早1号” 获得了陕西省科研成果二等奖;1986年,“秦麦1号” 获得了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短短几年,由于宁锟的慧眼识珠和量材适用,使这两个几近 “夭折”的小麦品种得以 “起死回生”,并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成功使他的信心和勇气得到了巨大鼓舞,他决心在小麦育种领域大做文章。
20世纪80年代,宁锟广泛借鉴国内外育种经验,立足陕西省,面向黄淮地区,全面分析了我国小麦生产中高秆品种为主、高产地区倒伏严重、半矮秆品种大多叶枯病严重、熟相差等现实问题,针对黄淮麦区生态条件的多样性,进一步提出了高产、抗倒、抗病、株高80厘米左右、抗条锈病、抗叶枯病、成熟早、熟相好的育种目标。
宁锟在收集研究亲本材料的基础上,于1978年采用阶梯式复交,配制了一批新组合。通过观察F1代,结合分析亲本性状,选择部分突出组合,打破常规育种模式,将正处于分离世代的F2代种在温室,加代繁殖,在青海西宁扩大规模种植F3代,并放宽选择标准,然后将F4代在陕西杨凌正常种植,严格选择。同时,采取提前出圃,边试验、边提高、边繁殖、边推广的技术路线,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最终育成了高产、抗病、抗倒、中早熟、熟相好的 “陕农7859”。后经陕西、河南、安徽、江苏四省及国家审定,在黄淮麦区、鄂西北、青海等八省区迅速推广,年最大种植面积达117.8万公顷 (1767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66.7万公顷 (1亿亩),成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育成和推广面积最大、经济效益最显着的小麦品种。“陕农7859”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与此同时,宁锟还选育出另一个小麦新品种 “陕7853”,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随着 “陕农7859” 等小麦品种的诞生,宁锟的育种思想更加成熟。他根据国内小麦育种向高、稳、优、广综合发展总趋势,针对北方麦区水资源贫乏、旱地小麦面积大、灌区麦田灌水保证率不高、高产地区小麦倒伏、病害成灾等问题,在总结“陕农7859”选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黄淮麦区生态条件和品种种植现状,提出了育种 “目标多元化、不拘一格选品种” 的育种思路。在目标设计及选育策略上,他高度重视高产品种的耐旱性和多抗 (抗病、抗虫) 性,以保证品种的稳产性和适应性。他针对高产区矮秆多穗型品种群体生态条件恶化的趋势,提出小麦进一步增产的出路应是降低穗数和增加穗粒重,向矮秆重穗型方向发展。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他在20世纪80年代相继育成了 “陕3124”、“陕167” (大穗型)、“陕213” (中间型)、“陕229”(多穗型) 等小麦新品种,并投入生产应用。其中,“陕229” 在生产中表现突出,以耐寒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稳产、水旱兼用、适应性广为主要特色,适宜在陕西省及黄淮麦区种植。1993年起,“陕229” 通过陕西、江苏两省及国家审定,1997年种植面积达70.7万公顷 (1061万亩),其中陕西省近40万公顷 (600万亩),累计推广面积达400万公顷 (6000万亩) 以上,成为陕西省和苏北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主栽品种,被陕西省列为第五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骨干品种,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迫切。面对新形势,宁锟制订了 “高产、优质、多抗” 的育种目标,特别在品质育种上,提出以优质面条、馒头等民用主食品质为主,注重面包专用品种的策略,加大选育力度,先后育成了 “陕160”、“陕354”、“陕253” 等小麦新品种。其中,“陕160”经陕西省审定并推广,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陕253” 作为优质面包专用品种,经陕西省审定,现已大面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30多年来,宁锟选育了一批又一批小麦新品种,他的小麦育种理论在科学实践中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他大胆改革育种策略、育种程序和育种方法,重视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加工改造中间材料相结合,积累了一套遗传背景清楚、性状特点不同的亲本材料; 重视改造和利用抗源不同的材料作亲本,预防和避免了由单一抗源带来的不利后果; 提出了应用阶梯杂交,“F2代多组合、小群体筛选组合” 和 “F3代起少组合、大群体选育品种相结合” 的育种策略,有效地解决了杂交组合多、育种规模小、多种目标性状结合难的问题; 从育种策略到育种程序,从育种目标到后代处理,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育种技术体系。

亲身参与新品种推广,重视科研与推广相结合


宁锟高度重视科研与推广相结合。只要育出了好的小麦新品种,他必定亲身参与推广种植,不遗余力。他认为,要挖掘小麦新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须加强推广示范,做到良种、良法、良田相结合。
在20世纪80年代,宁锟为使 “陕农7859” 尽快应用到生产中,他采取 “边选育、边试验、边提高、边繁育” 的技术路线,坚持深入农村一线试验观察。有一年冬天,他和课题组的同志去云南元谋县加代繁种,精心管护到来年3月份,收获了200多千克种子,他带着这些种子马不停蹄地又来到青海播种。到8月份收获时,他白天割麦,晚上脱粒,共收获麦种1万多千克,全部用于布点试验。从1983年到1987年,宁锟先后20次到安徽、山西、山东、河南、江苏等省指导群众种植 “陕农7859”,在黄淮麦区共布了60多个试验点。有一次,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领导专门安排宁锟到西安临潼疗养,他硬是在报到途中悄悄转车回到杨凌,投入到紧张的科研工作中。
除 “陕农7859”外,“陕229” 和 “陕354”也因推广示范工作得力,得以迅速投入生产并充分发挥了增产作用。其中,“陕354” 丰产性、多抗性突出,产量潜力在9000千克/公顷(600千克/亩) 以上。在多天灾的1998年,“陕354”因优良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而一枝独秀,引起了陕西省和黄淮麦区各省农业及科技部门的重视。1998年8月,“陕354” 提前通过陕西省审定,并被确定为该省第六次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骨干品种。
30多年来,为推广示范他选育的小麦品种,宁锟的足迹已遍及陕西和黄淮麦区各省。翻开他育成品种的推广分布图,就像一把庞大的扇面: 以陕西西部为扇柄,北经山西中部、河北南部,直射山东烟台; 南过河南南阳、安徽及江苏淮河沿岸,覆盖整个黄淮麦区; 在青海、湖北西北部也有不少的面积。
回顾几十年的奋斗经历,面对一项项获奖的科技成果,宁锟完全可以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自豪。可逾古稀的他,追求事业进步的劲头却不减当年。近年来,他还在与年轻同志一起,开展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和糯小麦育种的研究,完成了以蓝粒为标志性状的新型两系法杂种小麦系统创制,正在加速不育系的转育及强优势组合筛选,已培育出能用于生产的糯小麦新品种。他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努力,在小麦育种领域再出新成绩。

简历


1931年1月11日 生于湖南省邵东县。
1952—1956年 在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1956—1958年 在西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1958 在北京农业大学苏联专家讲习班学习。
1958—1960年 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
1960—1999年 任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室主任、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
1999年9月至今 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研究员。

主要论着


1 宁锟等. 陕农7859小麦优良品种选育与推广的基本经验.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0 (8): 45—49
2 宁锟等. 陕229小麦新品种选育及其特性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1996,5 (2): 15—18
3 宁锟等. 小麦新品种陕354高产性状的研究. 作物学报,1998,24(6): 930—934
4 宁锟. 从陕农7859的选育谈小麦育种中的几个问题. 陕西农业科学,1987 (3): 1—3
5 宁锟. 对当前小麦品种工作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陕西农业科学,1995(3):1—2
6 宁锟. 关中地区小麦抗病育种问题的探讨. 陕西农业科学,1981(3): 25—27
7 宁锟. 从6811 (3) 谈早熟小麦品种在生产中的地位. 陕西农业科技,1979 (9): 1—3
8 宁锟. 秦麦1号小麦品种的选育. 陕西农业科学,1986 (2): 3—4
9 宁锟. 小麦育种工作的实践和认识. 陕西农业科学,1986 (2): 5—7
10 宁锟. 延安地区南塬小麦增产问题的探讨. 陕西农业科技,1974(8): 4—9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28.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