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刘洪岭(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7—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20 评论:0


刘洪岭,小麦育种专家。育成了 “冀麦3号” 等一批小麦品种。采用阶梯式杂交方法,把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体的 “冀麦5418”,较好地协调了大面积高产与稳产、高产与早熟、高产与适应性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栽培管理模式、群体动态模型及关键措施,充分发挥了品种的产量潜力。为小麦育种事业及新品种扩繁推广做出了贡献。
刘洪岭,1937年8月23日出生于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一个农民家庭,兄妹6人,排行老二。虞城县地处豫东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十分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刘父以农、商为生,由于家中人口多,生活仅能维持温饱。刘洪岭8岁上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省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时代的生活学习十分艰苦,学校离家20多公里,平时吃住在学校,每周往返一次,背粮入伙,不论酷夏寒冬都是徒步来回。艰苦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使他自幼养成了老实正直、勤劳进取、不畏艰难的性格。第一次走出农村的刘洪岭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对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困有了更深的认识,少年的他就立志学农。1956年刘洪岭高中毕业,考取了河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享受国家全额助学金,是党和政府给了他上大学的机会。在大学期间,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视野的开阔,更加坚定了献身农业、立志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决心。1960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河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在老一辈小麦育种专家智一耕先生的指导下从事小麦育种科研工作。先后培育出一批小麦优良品种,如: 石家庄34、石家庄52、石家庄54、冀麦3号等,其中石家庄54,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冀麦3号荣获河北省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冀麦20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0年后,刘洪岭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小麦育种室主任,主持全国和省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及小麦稳产、高产、超高产、小麦优质、适宜间作套种等多项课题。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麦育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品种性状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全面,育种难度也越来越大,小麦育种一度处于徘徊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刘洪岭另辟蹊径,以生物进化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生态学、遗传学及其他生物学理论,进行小麦育种研究。经过艰苦努力,于1984年育成了具有抗寒、早熟、抗倒、抗病,播期及播量弹性大、适应范围广、高产稳产等特点的小麦新品种冀麦5418 (冀麦30)。
1986年3月参加农业部组织的 “小麦种质资源及育种考察团”,赴澳大利亚学习考察。1993年刘洪岭晋升为研究员,同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洪岭曾任河北农林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专家顾问服务团成员,中国作物学会、河北省作物学会、遗传学会理事,1997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立志献身农业科研


刘洪岭从河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在着名小麦育种专家智一耕先生主持下工作。献身农业科研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他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在智一耕先生的言传身教下,他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很快成为智一耕先生的得力助手。智一耕先生襟怀坦荡、坚持真理的科研态度,深深地打动了刘洪岭的心,也练就了他严谨务实、勇于探索的工作作风。“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成为指导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座右铭,同时也是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指路标。
“文化大革命” 期间,一些人散布 “农业科研无用论”,农业科研机构下马,科研人员下放,育种材料丢失,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刘洪岭也被下放到河北省曲周县插队落户。在这种情况下,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农业科技人员,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自己的责任。在下放期间,他带着自己亲手培育的小麦优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积极推广石家庄34小麦新品种,提高了当地小麦产量,受到农民的欢迎。下放回来后他主动放弃了去条件和待遇都好于科研单位的农业厅工作的机会,坚决要求留在科研一线,继续从事小麦育种工作。1971年他回到河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小麦育种工作恢复后,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间断,原始材料缺失,资料匮乏,与兄弟省育种单位失去了联系,信息难以沟通。刘洪岭提出从基础工作做起,广泛搜集原始材料的建议,并主动承担这一重任。他跑遍黄淮麦区,在各省、地、市小麦育种单位日夜奔波,共征集高产、抗病、早熟、矮秆、大粒等各种不同类型资源材料1 400多份,为以后开展育种储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矮秆品种咸农39、咸农24216、矮丰号、洛夫林系统等,为开展矮化育种、抗病育种和高产育种提供了种质资源。在20世纪80—90年代育成的几批推广品种,如冀麦7号、冀麦10号、冀麦15、冀麦18、冀麦26、冀麦5418等,都是利用这些亲本材料杂交选育而成的。这些品种为提高河北省小麦产量,改变河北省小麦品种落后的被动局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刘洪岭在小麦育种工作中始终坚持在科研第一线,脚踏实地,奋发向上,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工作态度,是他最大的优点,令人敬佩。历经20年选育的冀麦5418就是他辛勤汗水的结晶。在他组织推广该品种时,通过调查分析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现状,他了解到广大群众迫切要求种植高产、早熟、适应性强的新品种。为了尽快把这个品种推出去,他打破原来从上到下号召推广品种的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品种适应地区内实行横向联合、共同开发的思路,与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江苏省种子公司、江苏省徐州市种子公司共同组成联合开发集团,大大加快了小麦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在冀麦5418推广过程中他亲自联络、组织、协调,多次往返于郑州、徐州之间,途经老家虞城县都未能抽空回去看看70多岁的老母亲,同志们都说他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他这种不怕辛苦、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赞扬。由于他工作成绩显着,河北省农科院给他记了二等功。

刻苦钻研 培育良种


河北省中南部地跨黄淮麦区和北部晚熟冬麦区边缘。刘洪岭认为限制小麦单产提高的因素,就品种本身而言,一是当时具有突出特点的品种缺少,产量潜力不大; 二是适应范围窄,产量不稳定; 三是品种优良性状单一,综合性状不突出,性状的协调性较差。小麦在生育过程中形成分蘖越冬期长,小穗分化和灌浆期短,即 “一长两短” 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穗数、粒数、粒重的协调发展及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另外,不同生态环境的差距也直接影响着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潜力的发挥和稳定性。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和市场需求,选育半矮秆、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早熟、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势在必行。为了实现以上育种目标,在限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就要改变原有小麦的生育特点,创造新的生态类型,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转化时期,使生长发育阶段与最佳生育季节同步,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源、库、流协调通畅,从而提高穗粒重获得高产。为达到这个目的,刘洪岭采用阶梯杂交组合方法,通过主体亲本把几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通过组配—选择—创新,再组配—再选择—再创新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把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品种中。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终使1B/1R系的抗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与当地品种的优良性状得到较好的结合,于1984年选育出小麦新品种冀麦5418 (冀麦30)。这个品种具有抗寒、早熟、抗倒、抗病,播期、播量弹性大、适应范围广、高产、稳产的特点。经过在黄淮麦区多年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较好地解决了抗寒与早熟,早熟与高产,高产与稳产的矛盾。据各级区试83个点统计,平均每公顷产量6487.5千克,平均增产9.99%。1992年在河北省赵县创造每公顷9281.55千克单产最高纪录。1993年在新疆莎车县创造了每公顷10527.0千克的最高纪录。我国着名小麦育种专家吴兆苏、王恒立先生对此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在近年推广品种中冀麦5418具有适应性广而稳定高产的性能,为超高产育种提供了先例。此品种先后通过豫、冀、苏、皖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黄淮麦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00万公顷以上,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获“七五” 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荣誉奖。1993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洪岭在选育小麦良种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效果,对主要亲本的配合力及主要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如株高、早熟、粒重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分别在 《遗传学报》、《作物学报》、《华北农学报》、《河北农学报》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
河北省小麦生产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每公顷600千克增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每公顷6 000千克,增长近10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小麦育种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河北省育成小麦优良品种近百个,并进行多次的品种更新。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今后的育种水平,刘洪岭与他的同事们撰写了 《河北省小麦品种选育利用》 一书,回顾了四十多年的育种工作历程,分析了各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总结了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对河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设想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小麦育种工作的发展与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刘洪岭在他长达30年的小麦育种工作中培育出多个优良品种,为加快实现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推荐他参加1998年度中华农业科教奖评选活动,获得农业科研贡献奖。

开展协作 共同攻关


“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小麦育种工作重新受到重视,为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尽快培育出自己的新品种,河北省成立了全省小麦育种协作攻关组。攻关组由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牵头,9个地区的农科所参加,刘洪岭任组长。他带领攻关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搜集信息资料,查找问题和差距,集中专家、领导和群众意见和建议,很快确定了主攻方向,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技术路线和方法。提出协作单位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主导思想,本着 “同舟共济、患难与共” 的原则,依靠大家的力量,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努力,尽快从整体上把河北小麦育种工作搞上去,为河北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牵头单位,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小麦育种工作开展时间长,材料比较丰富,基础较好,也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各协作单位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实行 “开门育种”,有求必应,送货上门。具体做法: 一是把比较好的后代材料拿到生产实践中去与群众一起共同筛选,决定去留。二是对协作单位实行资源、后代材料公开选用。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提高了选择效果而且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同时也支持了兄弟单位,效果十分明显。事实证明,不少协作单位都是在从粮油作物所引去的后代中选出了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如洛夫林10号/矮秆早组合,石家庄市农科院从中选出冀麦10号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邯郸市农科院选出了邯麦1号,邢台农科所选出了邢4075等。另外,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冀麦13和冀麦14,衡水农科所的衡6404,邢台农科所的邢选2号,邯郸农科院的邯选2号等都是从作物所引进的杂种材料中选育而成的,这些品种都为河北小麦生产做出了贡献。
1984年冀麦5418出圃后,刘洪岭提出与小麦栽培、生理专业技术人员相结合,共同研究该品种的生理、生育特性的想法。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是既具有半冬性品种的抗寒性、分蘖多的特点,又具有春性品种幼穗分化早、进程快、早熟等特点的过渡型品种,这种类型的品种是黄淮麦区过去不曾见到的新类型。进而他又根据该品种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不同生态区和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和群体动态模型,实行跨省、市的多部门、多层次的横向联合,大大加快了扩繁和推广的速度。他们与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江苏省种子公司、江苏省徐州市种子公司联合组建“冀麦5418小麦品种联合开发技术集团”,分别在三省市建立繁种基地。并于1991—1993年分别在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山东省滕州市召开三次黄淮麦区冀麦5418大型现场观摩会,对加速该品种扩繁及推广发挥了重大推动作用。该品种成为河北省育成品种中产量最高、种植面积最大、适宜范围最广、推广速度最快的品种,被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品种,荣获“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荣誉奖。

简历


1937年8月23日 出生于河南省虞城县利民镇。
1956—1960年 在河北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学习。
1960年8月—1960年10月 在河北省农科院 (保定工作)。
1960年11月—1963年2月 在河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 (石家庄工作)。
1963年3月—1969年 在河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石家庄工作)。
1969—1971年 河北省曲周县下放插队。
1971—1999年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任小麦育种研究室副主任、主任,课题协助人、主持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任中国作物学会、省作物学会、省遗传学会理事。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
1986年3月 赴澳大利亚考察学习。
1999年12月至今 退休。

主要论着


1 刘洪岭. 冬小麦杂种后代 (F1、F2) 粒重遗传的初步分析. 作物学报,1980,6 (2): 125—129
2 刘洪岭. 冬小麦几个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分析. 河北农学报,1982,7(4)
3 刘洪岭. 冬小麦杂种后代 (F1、F2) 早熟性遗传研究初报. 河北农学报,1982,7(2)
4 刘洪岭. 冀麦15的选育及体会. 河北农学报,1984,9 (1)
5 刘洪岭. 冬小麦几个不同矮源后代株高分离特点的分析. 河北农学报,1984,9(3)
6 刘洪岭. 冬小麦几个主要性状的选育及体会. 河北农学报,1984,9 (4)
7 刘洪岭. 澳大利亚的小麦质量控制. 世界农业,1987 (4):25—27
8 刘洪岭. 小麦几个主要性状的选育. 见: 庄巧生,王恒立主编. 小麦育种理论与进展.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
9 武金铭,刘洪岭. 冀中南高产、稳产早熟小麦育种模式的探讨. 华北农学报,1991,6 (1): 1—6
10 武金铭,刘洪岭. 冀84-5418小麦品种稳定高产性能及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华北农学报,1992,7 (1):8—13
11 刘洪岭,李兴普主编. 河北省小麦品种选育及利用. 石家庄: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2 李兴普,刘洪岭. 河北省小麦育成种系谱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1994(4):8—11
13 河北粮油作物所小麦研究室 (刘洪岭执笔). 冬小麦杂种F1早熟性和F2株高分离特点的初步分析. 遗传学报,1997,24 (2)
14 曹广才. 华北小麦 (刘洪岭参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15 庄巧生.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刘洪岭参编).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1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