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守谦(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9—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15 评论:0


李守谦,小麦栽培专家。春小麦高产栽培研究提出了甘肃省河西地区沿祁连山北麓地带是我国第二个春小麦高产带,并率先研制出了春小麦栽培计算机专家系统。采用穴播技术实现了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节水、增产技术的效果明显。为我国春小麦生产和旱作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守谦,1939年8月24日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李寨乡小李营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幼年时期一边上学,一边跟随父母干一些农活,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刚刚记事的时候,日本侵略军侵占了他的家乡,他过着被大人背上逃荒的苦难生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期,他正在上中学,他不但自己带头捐献钱物,回到家里又动员父母和邻居积极捐献,并参加宣传抗美援朝的街头演出。他慢慢懂得,人没本事就不能办大事,国家不强盛就会受欺负的道理。于是,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学好本领,当一名农业专家,为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1955年初中毕业时,有好多学校都来招生,因为他爱农,想学农,选报了远在西北地区的甘肃省临洮农校。在农校学习3年后,正值国家 “大跃进” 时期,农校升格为临洮农学院,后改为甘肃省定西农专。他因成绩优秀被选拔留校继续学习,并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专阶段的学业。
1960年7月李守谦从甘肃省定西农专毕业分配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农业研究工作。这时我国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他一边跟随老专家进行小麦育种研究,一边从事代食品采集和用甜菜熬糖的工作。后来,由于人员大量精简,他曾一度从事过资料管理、仪器管理和电话接线员工作。不管从事哪项工作,他都一丝不苟,认真完成。从1964年至1990年,他先后在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民乐县、永昌县、酒泉县的农村蹲点、跑面。在长期蹲点、跑面和与农民群众“三同” (同吃、同住、同劳动) 的实践中,他深刻体会到农民群众需要科学技术的迫切心情,农业科学技术只有与农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巨大作用; 同时,他也为当时大部分农民吃不饱肚子而焦虑。于是,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为改变西北地区农村的落后面貌而努力奋斗。1976—1978年由他担任蹲点组长的张掖县长安公社前进大队,由于大力推广了带状种植等先进技术,3年粮食亩产净增225千克,总产净增38万千克。1981—1983年,由于大力改进小麦栽培技术,推广化学除草,使他们蹲点的武威县二坝乡平沟村200多公顷小麦的平均亩产由167.9千克增加到548千克,净增380.1千克。被当地农民誉为粮食增产的活财神。“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过去没设过专门的栽培研究机构,有关栽培研究都是结合育种适当开展一些工作。但是,李守谦从多年蹲点和开展研究工作的实践中发现,栽培研究和推广工作的潜力很大,同是一个优良品种,由于环境和栽培技术的不同,其产量和品质会有很大的差异。而栽培研究与其他研究相比,要下乡,要蹲点,要吃苦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不少科技人员当时不愿从事栽培研究工作。面对这一状况,李守谦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志主动要求开展栽培研究工作。经农科院领导批准,于1979年底正式成立了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栽培研究室,并由李守谦担任室主任。从此,甘肃省的小麦栽培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从1980年起,由他牵头先后承担了 “春小麦大面积丰产示范”、“河西沿山冷凉灌区小麦栽培技术研究”、“河西地区百万亩小麦丰产示范”、“甘肃省灌区粮食作物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与应用”、“甘肃省河西灌区春小麦栽培专家系统 (GWES) 研制”、“啤酒大麦引种及丰产栽培”、“啤酒大麦良种栽培技术示范”、“黑河地区作物需水量及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甘肃省河西灌区节水型农业研究” 和 “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等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共获得社会经济效益10亿多元。还培养了在职博士和硕士生各1名。1998年退休后,他应邀参加了国家“863计划” 项目ZD-05-03专题中的 “甘肃省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建设” 课题的研究工作,担任了该课题中 “农业知识的获取、汇总、分析及优化” 子课题的主持工作。该课题于2001年获得了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由于他忘我工作的热情和突出的研究成果,198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1996年任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199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 “甘肃省优秀专家” 称号。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7—2000年连续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和甘肃省粮食作物专家顾问组组长。同时,他还兼任过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会小麦组副组长,第三届甘肃省作物学会秘书长,第七、第八届甘肃省政协农业和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甘肃省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他的先进事迹已先后被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词典》、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版的 《为了大地的丰收》、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专家人才库》 等专着收录。他于1990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曾任民进甘肃省委常委、民进甘肃省科技委员会主任等职。从1987年到1995年,他先后5次代表国家或甘肃省到民主德国、日本、美国和德国访问、考察或参加学术会议,并圆满完成了任务。

提出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小麦种植区划发现了我国第二个小麦高产带


甘肃省河西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起乌稍岭,西至甘、新交界,北起龙首山、合黎山和腾格里、巴旦吉林沙漠,南至祁连山,总面积27.9万平方千米,占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61.4%。由于这里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因此成为甘肃省和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李守谦和他的同事通过在这里长期蹲点和考察发现,在河西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产量最高的是海拔1300—1700米的河西平川灌区,当时的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分别为301.8千克和301.6千克; 海拔1300米以下的地区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的平均亩产分别为247.5千克和243.4千克; 而海拔1700—2600米的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小麦和其他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只有178.1千克和163.3千克。但是,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存在着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光温配合较好,降水量比河西平川灌区稍多、干热风危害轻微或基本没有,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化肥施用水平较低、增施化肥的效益较高,麦蚜和黄矮病发生危害轻微等优势。因此,他们率先提出了将河西地区划分为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河西平川灌区和河西沙漠沿线灌区的小麦种植区划,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小麦生产的建议。同时,提出了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小麦的增产潜力最大,有可能成为我国仅次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第二个小麦高产带的科学假说。并在1981—1986年由李守谦牵头组织在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实施的 “三千亩”、“十四万亩” 和 “百万亩” 三个大型攻关项目中得到了印证。三千亩平均亩产548千克,亩产净增380.1千克,其中58.6亩平均亩产达到了547.9千克; 十四万亩平均亩产341.0千克,亩产净增112.6千克; 百万亩平均亩产319.7千克,亩产净增85.6千克。在经验模型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以 “适群体,壮个体,壮前、控中、促后期,双高 (高产量、高效益)、两不 (不倒伏、不秕瘦)、一稳产” 为主要内容的栽培技术体系; 总结出了行政、技术、物资,试验、示范、推广,领导、专家、群众,研究、推广、培训等一系列三结合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妥善处理成果分享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使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的小麦生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整个河西地区粮食生产的发展。1987年,《人民日报》 曾在头版头条位置上以 《河西的办法好》 为题,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科技日报》 等报刊也做了大量宣传报道。为以后在甘肃省和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型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物模式化栽培研究卓有成效


李守谦认为,作物栽培学是系统的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和人工调控技术,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使用生产资料,实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的一门科学。与其他学科相比,作物栽培学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广泛的群众性,明显的区域性和多学科的综合性。因此,作物栽培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过去,栽培研究工作一般都是从水、肥、土、种、密、保、管、工的单项试验开始进行的。但是,李守谦课题组通过大量试验证明,尽管单项研究是基础,很重要,但仅靠单项研究结果的简单相加,不能实现作物高产,也不能突破区域性的限制。因此,他们在学习和吸收国外关于作物模拟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作物模式化栽培的概念: 即在系统工程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作物、环境、栽培措施3个子系统的研究成果和已有经验,围绕提高土地生产力、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等目标,提出具有共性和区域性特点的优化栽培技术方案和应变决策方案,并进行示范印证和大面积推广的过程。与常规的作物栽培研究相比,模式化栽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更加指标化和规范化。1990年8月,他在 《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杂志第3期上发表了 “论模式化栽培” 一文,全面阐述了模式化栽培的概念、特点、成效、发展阶段和应注意的问题。1992年,他在安徽黄山召开的农业知识工程国际研讨会 (AES′92)上发表了 “模式化栽培是作物栽培的高级阶段” 的论文,受到了国内外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还及时的将模式化栽培研究与计算机智能化技术相结合,于1993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春小麦栽培专家系统: “甘肃省河西灌区春小麦栽培专家系统(GWES)”,并获得了甘肃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奖。


为西北地区优质啤酒大麦种植做了开创性工作


目前,甘肃省河西地区和西北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生产基地。其产量和质量已超过了我国传统的啤酒大麦原料生产基地。但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甘肃省河西地区和整个西北地区基本上不种植啤酒大麦,只种植少量的人、畜食 (饲) 用的大麦和青稞。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啤酒的需求越来越大。能否在甘肃省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开辟一个新的啤酒原料生产基地,以满足对啤酒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也为甘肃省和西北地区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新的途径,使这一地区尽快脱贫致富,是李守谦及其领导下的栽培室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于是,从1984年起,他们一边进行啤酒大麦的引种观察和栽培试验,一边对河西和西北地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通过试验和调查发现,甘肃省河西地区和西北大部分地区由于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病虫害较少,大麦收获期气候干燥,基本上不存在发芽霉变等问题,不仅适合种植啤酒大麦,而且是啤酒大麦的优质、高产区。只要选好品种,注意栽培技术,这里种植的啤酒大麦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千粒重40克以上,蛋白质含量11%以下等指标要求的优级啤酒大麦原料标准。为了使这里啤酒大麦原料生产建立在更加扎实可靠的基础上,在甘肃省科委的支持下,由李守谦等人牵头,于1986—1990年开展了 “啤酒大麦引种及丰产栽培试验示范” 和 “河西地区啤酒大麦新品种丰产栽培技术示范” 等两项大型协作攻关项目,对河西地区发展啤酒大麦的品种选择、综合栽培技术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和示范,并且培训出了大批种植啤酒大麦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为河西地区和西北地区发展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生产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为使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新的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创造了小麦全程覆膜穴播栽培新技术


李守谦经过多年小麦栽培研究发现,依靠已有技术的组装配套虽可较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但到了一定水平后,由于环境和措施的限制,其增产幅度很难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新的大提高,就有赖于栽培技术的新突破。然后再以新的突破技术为中心,进行新的组装配套。进入20世纪8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已在蔬菜、经济作物和玉米上大量应用,发挥了极显着的增产、增收效益。但这一技术一直未能在小麦这一密植作物上得到推广应用。虽然早在1980—1986年已有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的科技人员进行过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采取的是小麦条播—播后盖膜—出苗后揭膜的办法,不仅使节水增产幅度受到限制,而且揭膜工作费时费力,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烧苗问题。因而,未能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面对这些情况,李守谦和他的同事们决心攻克这一技术难关。他们认真总结了我国不同类型作物地膜覆盖栽培的经验和问题,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探索。终于在1987年由李守谦提出了全生育期盖膜、精量穴播的新思路,使此项技术的研究工作走出了困境。之后,他们相继开展了穴播地膜小麦的穴播方式、密度、灌溉等试验研究,于1991年正式提出了 “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栽培技术” (简称地膜小麦)。通过试验、示范应用证明,该项技术与常规技术相比,可实现亩增产100千克、亩节水100立方米的显着增产、节水效果。但是他们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如果这项技术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农业机械,仍然不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于是,在棉花点播机的启发下,于1991年冬季,李守谦和课题组的另一同志亲自赴敦煌农机厂与该厂的农机人员一起反复研究,终于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小麦覆膜穴播机。当年冬季就赶制出了4台,于1992年春季首次在张掖县花寨乡进行了8.31公顷的示范。取得了小麦亩增产180公斤,增幅40.5%的良好效果,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1993年以后,在国家和北方各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这项技术连同山西省创造的小麦垄上覆膜—沟内条播的膜侧栽培技术迅速在我国北方地区得到了示范推广。到1998年,全国地膜小麦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近66.7万公顷,其中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穴播技术约占一半。《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甘肃日报》 都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其中 《甘肃日报》 于1999年7月4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 “地膜小麦之父——记省优秀专家、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守谦” 的报道。

辛勤耕耘,勇于攀登栽培科技高峰


在近40年的农业科研生涯中,李守谦之所以能够在农业科技领域不断取得卓越的研究成果,是与他在党的多年培养教育下所形成的勤于进取、勇于攀登、公而忘私、团结同志的优秀品德分不开的。李守谦只有大专学历,但由于他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新知识的学习,使他一直能够站在学科的前沿考虑问题。就连上学时没有学过的高等数学、计算机、英语等学科,他通过自学和参加有关培训,都能较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在工作中,他总是干一步,看几步,不断提出新的思路和题目。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他从不向困难低头,而是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事业第一,工作第一,是他长期以来的一贯作风。加班加点对他来说已是常事。1981年,当他得知远在河南的老母亲患中风瘫痪后,由于他当时正在张掖农村蹲点,正值秋收季节,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只能汇去一点钱,表示慰问。当他后来赶回去时,母亲已经安葬。他只能望着母亲的遗像痛哭流涕,请求九泉之下的母亲原谅自己。由于长期在农村第一线从事研究、推广工作,加之他经常加班加点,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但他从不因此而影响工作。即使在1996年患胃溃疡大出血的前夕,仍然坚持为调查地膜小麦的示范推广情况在农村奔波。尚未病愈出院,他就赶到国家科委在兰州召开的全国地膜小麦推广会议上作了精彩发言。人们称他为勤于进取、勇于攀登、敢于拼搏的 “陇原豫杰”。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栽培研究室成为一个团结奋进的研究集体。
如今,已年过花甲,两鬓白发的李守谦,仍然退而不休,经常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指导生产,开展科技扶贫,积极为我国和甘肃省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咨询建议,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简历


1939年8月24日 出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张林乡李寨村小李营。
1955—1958年 在甘肃省临洮农校学习。
1958—1960年 在甘肃省临洮农学院 (后改为甘肃省定西农专) 学习。
1960—1979年 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小麦育种、资料管理、仪器管理、科研管理等项工作。
1979—1998年 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栽培研究工作。
1979—1991年 担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小麦栽培研究室主任。
1987—2000年 受聘担任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农业部种植业专家顾问组成员和甘肃省粮食作物专家顾问组组长。
1991—1996年 担任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1994—2003年 兼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农业和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
1998年5月 退休。

主要论着


1 李守谦. 略论甘肃省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春小麦的生产潜力. 中国农业科学,1984,17 (1): 24—31
2 李守谦. 春小麦的秕瘦与防治. 甘肃农业科技,1979 (1): 4—6
3 李守谦. 关于农业科研成果的经济评价方法. 甘肃农业科技,1986(7): 16—18
4 李守谦. 关于把甘肃省河西地区建成我国第一流的啤酒大麦基地的看法和建议. 甘肃农业科技,1987 (3): 12—15
5 李守谦. 甘肃省民勤地区春小麦丰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初探.甘肃农业科技,1987 (5):13—19
6 李守谦,王效宗. 试论我国西北地区啤酒大麦的生产优势. 大麦科学,1989 (3): 1—7
7 李守谦,王效宗. 甘肃的啤酒大麦. 大麦科学,1989 (3):7—10
8 李守谦. 论模式化栽培.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0 (3): 2—6
9 李守谦,王亚军. 关于发展西北地区春小麦生产的几个问题. 甘肃农业科技,1991 (3):2—5
10 Li Shouqian. Expert systems are the advanced stage of pattern cultivations,1992,AES'92
11 Li Shouqian,Ma Zhongming,Schafer W. Watersaving studies in irrigated agriculture in China. Zeitschrift fur bewasserungswirtschaft,1994,29:184—193
12 李守谦,兰念军. 干旱地区作物需水量及节水灌溉研究.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3 李守谦,王效宗. 西北春大麦栽培技术.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4 李守谦,马忠明. 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的研究概况. 高原气象,1993(2): 217—221
15 李守谦,谢忠奎,兰念军等. 干旱地区春小麦耗水量和节水措施的探讨. 高原气象,1993 (2):209—216
16 李守谦. 专家系统是模式化栽培的高级阶段. 甘肃农业科技,1994(7): 7—9
17 李守谦. 甘肃省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必要性及对策. 甘肃农业科技.1996 (12): 1—4
18 李守谦.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及品种. 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9 李守谦. 穴播地膜小麦栽培技术.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0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