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洪迥(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08~1993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55 评论:0


李洪迥,皮肤病学和性病学专家,为中国皮肤病和性病的防治、专业干部的培养和科学研究辛勤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他是中国皮肤性病科的一代名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他主持恢复和发展的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是全国最知名,又深受患者信任的科室之一。1960年代初期,他对在全国范围内性病的基本消灭起了积极作用。他在恢复和组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皮肤性病教学上起了主导作用。

李洪迥,曾用英文名Li Huang-Chiong。1908年3月28日出生于上海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25年,李洪迥从上海清心中学(今上海市第八中学)毕业后,为了将来有个较好的出路而选择了学医,考入东吴大学 (现苏州大学) 医预科。1928年毕业 (1929年获该校理学士学位),并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当时,梅毒在中国严重流行,梅毒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的5%,他立志要在中国消灭梅毒。1933年,他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放弃了回上海开业行医的机会,留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1933~1935年,他任住院医师,1935~1938年,他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科助教。在此期间,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李洪迥在北平市东城区卫生事务所创办了防治先天性梅毒的门诊,为患梅毒的孕妇和先天性梅毒患儿治病,并与其他医师一道开展从骨骼肌梅毒树胶样肿病损中分离梅毒螺旋体的研究。1938~1939年,他被派到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卫生学院进修性病的管理和血清学。随后,他又考察了美、英、法和丹麦的一些性病防治机构,分析了大量黄、白、黑不同种族的梅毒病例。根据这些材料,他与傅瑞思 (C. N. Frazier) 合作,撰写了论梅毒免疫的人种差异的着作Racial variation in immunity to syphilis( 《梅毒免疫的种族差异》),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946)。他回国后,1939~1941年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科讲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院关闭,他不愿在敌伪接管的医疗单位工作,便应聘到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皮肤科任副教授。他从沦陷区经上海、香港等地,历尽千辛万苦,34天后才到达成都。然而,大后方的情况却令他十分失望,他不得已又返回北平,婉辞了敌伪接管的医学院的聘请。李洪迥自行开业行医,以维持一家五口的生活。他在诊所挂着晚期梅毒患者的照片,这在心理上给患者带来震撼,促使他们坚持接受治疗。在北平时,他经常偷听陕北新华社的广播,阅读进步书籍,还结识了北平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经常为他们看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洪迥放弃开业。1950~1958年,他被聘任为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教授兼主任。他立志要把协和医院的皮肤科办得比美国人在时还好。经过几年的努力,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的门诊人数增加了3~4倍,病床数增加了一倍; 不仅培养医学生,还接收进修生; 建立了包括临床真菌学、皮肤病理学和实验梅毒学等的实验室,配备了皮肤病的理疗设备。北京协和医学院成为当时国内最完善的皮肤临床科研基地之一。
1958年,北京协和医院的皮肤科合并到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他担任该所副所长,亲自参与并指导了全国的性病防治工作。1958年,他参与制定了在一个月内消灭梅毒的计划。1959年,他还亲赴桂、川、黔、滇四省,与当地的卫生厅合作举办性病防治培训班,并在每一个省 (区) 的一个县内作了示范。他编写的《梅毒学》两次再版。他又主持编写了《梅毒图谱》、《实用梅毒学》等书籍,普及和宣传性病防治知识。
1960年,为适应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校的需要,他被调回北京协和医院。1962年,他任皮肤科主任。在他主持下,北京协和医院的皮肤科再次得到恢复和重建。文化大革命中,李洪迥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迫长期脱离业务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的职务得到恢复。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的情况很快好转,并且有很大的发展。
李洪迥一直热心于社会活动,又做了大量专业书刊的编审工作。他曾任第一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皮肤病与麻风病专题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顾问医师、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学会主任委员、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编委、《中华皮肤科杂志》副总编辑、中西医结合会皮肤病学会组顾问等。
他积极参加国内外的专业学术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参观考察。1957年,他参加在瑞典召开的第11届国际皮肤病学术会议,宣读了论文,并担任“抗生素与皮肤科”讨论组执行主席。1963年8月,他应邀参加罗马尼亚第一届皮肤科学会议,宣读了论文,并担任第二天大会的执行主席。1979年,他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及英、法进行保健考察。1981年9月,他应邀参加在美国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银屑病会议,并担任第三天大会的执行主席,会后,他在斯坦福大学皮肤科讲学。1987年,他应邀出席了在东京召开的第16届国际皮肤科学术会议。
他是美国皮肤病学会和皮肤病科学会的国际名誉委员、英国皮肤病学会的名誉会员、法国和意大利皮肤病学会的国外通讯会员。美国的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皮肤病科研究杂志》) 曾在名人栏内刊登他的小传。
1986年,他因年老退休。李洪迥长期患糖尿病。1993年10月14日,他因肺部感染在北京病逝。

皮肤科的一代名医


李洪迥非常重视临床医疗工作。他的精湛医术和优良医德在同行和患者中都是有口皆碑。1930年代,他与C. N.Frazier一同研究过维生素A缺乏的皮肤表现,又研究过溴疹、湿疹、谷痒疹、虱样袋形螨皮炎、回状颅皮、皮肤结核、毛细管血管痔、寻常疣、结节红斑和硬红斑、药疹、银屑病等的诊断、治疗以及更年期妇女皮肤的变化等。
在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的建设上,李洪迥强调诊疗手段的建立。1957年,他参加在瑞典召开的第11届国际皮肤病学术会议,宣读了论文 “Modified Snapper-Nathan's method of demonstrating L. E. Cells” (显示红斑狼疮细胞的改良Snapper-Nathan二氏法)。他很重视皮肤病的理疗,在1950年代,他主持下的协和医院皮肤科有包括各种放射治疗、光疗、电疗、冷冻治疗的门类齐全的理疗设备。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分析问题,解决了大量疑难病例。他创造性地将二甲亚砜用做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新霉素的溶媒,制成新的外用药剂,促进了药物的穿透性,明显地提高了疗效。他与药房合作,创造了效果良好的皮肤保护剂——硅霜,深受广大患者欢迎。从1960年开始,他从头学习中医药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用于临床,对一些西药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天疱疮等,用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提高了疗效。

知名的性病专家


李洪迥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时就立下在中国消灭梅毒的志愿。毕业后,他从事了大量与性病有关的临床工作,特别是孕妇及先天性梅毒的专科门诊,后来又去美国进修了性病管理。在性病,尤其是梅毒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他曾与胡传揆合作研究过梅毒的诊治问题,共同撰写过“Isola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from gumma of skeletal muscle with a report of 4 cases observed in North China” (骨骼肌树胶肿中苍白密螺旋体的分离,在华北观察的四例报告,1936) 等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国消灭性病的形势下,他的知识和才能得以充分发挥。1951年,他编写了约40万字的《梅毒学》。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而深入地论述梅毒的专着。1950年代,由他主持的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在曹松年教授的具体指导下,研制成达到实用水平的中心拟脂梅毒试验抗原,并开展实验梅毒的研究。在担任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期间,李洪迥亲自参加并指导了性病防治工作,如举办训练班、编写书籍等,为1960年代在中国基本消灭性病作出了贡献。1980年代后,性传播疾病又在中国广泛传播,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受聘担任卫生部性病防治研究咨询委员会的顾问,为中国控制性传播疾病的再次流行献计献策。

培养后继者的良师


中国皮肤科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培养高质量的专科人才。李洪迥将培养后继者当作自己工作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他很重视医学基础教育,两次从无到有,白手起家,恢复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教育体制。在复校过程中,从人员的组成,教学设备的添置和讲义的撰写,他都事必躬亲。1953年,他与曹松年合作编了《皮肤花柳病学讲义》,由协和医学院教务处出版。另一方面,他很重视在职医师和进修医师的培养。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每年都从全国各医院招收近10名进修医师。他不仅重视医师临床实践的锻炼,也重视医师思想方法的训练。李洪迥曾亲自培养研究生。如今,他培养的学生都成为中国一些省市和部队的皮肤科骨干力量。

简历


1908年3月28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25年 毕业于上海清心中学。
1925~1928年 在苏州东吴大学医预科学习并毕业。
1928~1933年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并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
1933~1935年 任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
1935~1938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科助教。
1938~1939年 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卫生院进修,获性病管理硕士学位。
1939~1941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科讲师。
1941~1942年 任在成都的中央大学医学院皮肤科副教授。
1942~1950年 在北平开业。
1950~1958年 任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教授兼主任。
1958~1962年 任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副所长。
1962~1982年 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教授兼主任。
1983~1986年 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教授。
1986年10月 退休。
1993年10月14日 因糖尿病晚期肺部感染在北京逝世。

主要论着


1 Li HC. Bromoderma treated with infusion of sodium chloride,report of a case. Chin Med J,1936,50:565~571.
2 Hu CK,Li HC. Isola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from gumma of skeletal muscle with a report of 4 cases observed in North China.Chin Med J,1936,50:123~130.
3 Frazier CN,Li HC. Vitamin A deficiency in man,resolution of cutaneous lesions following prenatal administration of carotene.Chin Med J,1938,54:301~314.
4 Frazier CN,Li HC. Racial variation in immunity to syphili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6.
5 Chu IKC,Li HC. Localized pretibial myxedema,report of two cases. Chin Med J,1951,69:205~209.
6 李洪迥. 梅毒学(参考书). 北京: 军委卫生部教育处,1951.
7 李洪迥,傅瑞思. 黄、白、黑三种人对梅毒之反应. 免疫丛刊,1951,1:53~86.
8 李洪迥. 湿疹之发生与治疗. 华北医刊,1951 (13): 5~8.
9 李洪迥. 磺胺剂及青霉素在皮肤病疗法中之地位. 人民军医,1951 (4):42~45.
10 李洪迥. 性病的故事. 北京: 中华书局,1952.
11 李洪迥. 皮肤病的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1954 (2): 19~21.
12 李洪迥,曹松年. 谷痒疹. 人民军医,1954 (10~11): 3~5.
13 李洪迥,曹松年. 1954年夏季在北京流行的虱样袋形螨皮炎的临床报告.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4,2: 245~250.
14 李洪迥. 回状颅皮.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5,3 : 10~16.
15 李洪迥. 现代皮肤性病学上之进展. 人民军医,1956 (12): 1~6.
16 李洪迥. 梅毒学 (增订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17 李洪迥. 有关隐性梅毒的几个问题.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6,4: 278~282.
18 李洪迥. 更进一步地加强医师和药局的协作. 药学通报,1956(12):551~558.
19 Tsao SN,Li HC. Modified Snapper-Nanthan's method of demonstration L E cells. Acta Dermat-Venereol Proc. 11th Intern Cong Dermat. 1957,3:457~460.
20 李洪迥. 北京市皮肤结核的初步调查报告.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5: 13~22.
21 李洪迥. 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健康报,55期,1957年7月9日.
22 李洪迥,陈照庭. 自制煤焦油的临床试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5:313~317.
23 李洪迥,等主编. 性病麻风雅司防治手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24 李洪迥. 皮肤与头发的美容与保健.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58.
25 李洪迥. 晚期梅毒的诊断. 中级医刊,1958 (5): 23~25.
26 李洪迥. 参加国际皮肤病学会第11届大会的简报. 中华皮肤科杂志,1958,6:81~83.
27 Li HC,Tsao SN. An out-break of acrodermatitis urticarioides among workers in a department store.Chin Med J,1958,78:135~143.
28 李洪迥,等. 梅毒图谱.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29 Li HC,Ma HT. Syphilitic juxta-articular nodes,analysis of 103
cases. Chin Med J,1959,79:348~353.
30 Huang KC,Cheng KL,Liu CH,Li HC,Lin YY. Capillary hemangioma treated by radioactive32P. Chin Med J,1960,80:170~175.
31 李洪迥等. 皮肤病学讲义.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62.
32 李洪迥. 固醇类荷尔蒙及其有关激素在皮肤科内发应用. 中华皮肤科杂志,1963,9:191~197.
33 李洪迥,文世骏. 介绍一种寻常疣的药物快速疗法. 1963,9 :322~323.
34 李洪迥. 参加罗马尼亚第一届全国皮肤病学会的报道. 中华皮肤科杂志,1964,10: 131~134.
35 李洪迥. 广阔的工作田地 伟大的革命熔炉. 中华皮肤科杂志,1965,11:291~293.
36 李洪迥. 我是怎样自学中医的. 见: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西医结合科研分队工作汇报会资料摘要选编. 1972. 10~12.
37 李洪迥. 中药治疗结节红斑和硬红斑的初步经验. 医学研究通讯,1973 (5~6):57~58.
38 李洪迥,陈兰英. 硅霜二甲基硅油在医学中的应用. 化工技术,1975 (2):1~5.
39 李洪迥. 药疹. 赤脚医生杂志,1976 (12): 44~46.
40 李洪迥,等. 皮肤病学讲义. 北京: 首都医院,1977.
41 李洪迥,虞瑞尧. 常见皮肤病彩色图谱.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42 Li HC. Response to queries on psoriasis in China. Psoriasis Bulletin,1979,6 (2):1~10.
43 李洪迥. 皮肤病学的若干进展. 解放军总院皮肤科专业会议资料选编,1980. 1~12.
44 李洪迥. 局部用皮质类固醇引起的不利反应. 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皮肤病学会学术报告会资料,1980.
45 李洪迥,等译. 1980年美国的皮肤病学. 皮肤病防治研究通讯,1980,9:38~43.
46 李洪迥. 参加第三届国际银屑病会议简报.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1,14:252~254.
47 Xu SC,Wang HC,Li HC.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anti-double strand DNA antibodies. Chin Med J,1981,94 :549~554.
48 徐世正,王慧珍,李洪迥. 抗双链DN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马疫锥虫血片荧光法和Farr放射免疫法之比较.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2,15: 67~71.
49 Li HC. Psoriasis in China. Chin Med J,1982,95:245~256.
50 俞宝田,李洪迥. 成人皮肌炎血清酶变化和病情关系.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3,16:91~93.
51 徐世正,李洪迥,王慧珍. 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的消长同SLE临床表现的关系. Ⅱ. 对9例活动期患者的连续观察.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3,16 : 138~142.
52 李洪迥,王洪琛,李世泰,等. 嗜伊红细胞增高综合征附1例报告.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3,16:249~252.
53 李洪迥. 为开创皮肤科的新局面而努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3,16:72.
54 Li HC,An autobiography. J Am Acad Dermat,1983 (12):969~970.
55 李洪迥. 梅毒,地方性梅毒,品他,脂肪性皮病及与皮肤科有关的综合征. 见: 杨国亮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皮肤病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56~59,60~61,140~142,214~223.
56 李洪迥. 建国35周年以来我国皮肤科的进展.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4,17:147~149.
57 李洪迥. 老年皮肤和常见皮肤病. 健康报,1985年2月3日,第4版.
58 Li HC. Dermatologic training in new China. Intern Dermat,1985,24:129~130.
59 李洪迥,王成义. 性病学. 广西皮肤病研究所资料室,1985.
60 李世泰,李洪迥,赵广,等. 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与HLA连锁的研究. 中华医学杂志,1986,46 (10): 600~604.
61 李洪迥. 更年期妇女皮肤的变化. 中国计划生育报,1987年10月2日,第14号 (总196号),第4版.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05.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