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李殿荣(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8—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29 评论:0


李殿荣,油菜育种专家。育成了油菜雄性不育系“陕2A”、恢复系 “垦C1” 和杂交油菜品种 “秦油2号”,使我国油菜生产单产水平提高了25%—30%。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随后又育成了优质油菜品种甘蓝型黄子杂交种 “黄杂1号” 等、低芥酸杂交种 “杂油59”等和高油分双低杂交种 “秦优7号” 等优良品种。为我国的油菜生产科技进步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殿荣,1938年10月30日出生于陕西省华县圣山乡罗吝村。农家弥散的炊烟,犁铧翻起的泥土,五谷成熟的芳香,启迪他认识了农业乃衣食父母,激发他探索其中的科学真谛。1958年9月,李殿荣从渭南瑞泉中学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学院,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知识的乳汁,发奋努力地学习立业的本领。196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满腔热忱正准备投身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施展自己的才华,却适逢国家困难时期,被分配到宝鸡地区千阳县银行工作。虽专业不对口,但他没有埋怨,没有气馁,兢兢业业地边学边干,以出色的成绩荣获千阳县县级机关“五好青年” 和银行 “六好干部” 称号。
李殿荣始终没有放弃要学以致用的志向。1964年,国家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他主动要求专业归队,被分配到刚组建不到一年的国营三门峡库区华阴农场工作。这里荒草遍野,蚊、蝇成群,满目苍凉,但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满腔热忱地与广大农垦职工一道披星戴月,战天斗地,四五年风里来雨里去的基层锻炼,使他更加成熟、练达,工作中已能独当一面。1971年,领导选派他组建种子连,第二年又组建试验站,当时的种子连和试验站都是一无房子,二无技术人员,三无设备,他就领着从连队调来的一二十名工人,固窑烧砖,垒墙盖房,打井架电,在一片荒芜的滩地上,盖起了土瓦房和油毛毡棚,既当实验室,又作库房,还作宿舍,实验设备是从附近集镇上买来的盆盆罐罐。然而,就是在这最简陋的实验室里,李殿荣开始了他的作物育种科学生涯。
李殿荣从生产一线来到科研一线,更清楚科研应从哪里着手才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当时,华阴农场大面积种植的油菜品种株型松散、茎秆软、成熟晚、易裂荚,给机械收割造成很大困难。于是,他就以克服这些缺陷为育种目标,从数千亩 “跃进”油菜田选出了20个比较理想的单株。当年秋播种成20个株系,再经过3年的单株选择和混合选择,终于选育出了适宜于机械化收割的油菜良种 “7211”,比当时的主栽品种跃进油菜增产15%以上,1978年获得陕西省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被称赞为 “油毛毡棚里飞出了金凤凰”。不久,他又育成了 “秦油1号” 油菜品种。
利用杂交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是20世纪育种科技的突出成就。20世纪70年代,高粱、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杂种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而油菜杂交优势利用却还是国外育种家尚未解决的难题,而国内虽研究较早,也育成有杂种,但未大面积应用。1976年李殿荣在自己选配的油菜杂交后代中意外地发现了16株雄性不育株,他激动得真想对着华山、对着渭河放开嗓门吼两声秦腔,这正是他几年来辛勤工作期盼实现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希望之光。然而,科学研究终究不是搞大田生产,缺乏研究条件的艰难,诸多客观不利因素的限制,尤其在 “四人帮” 横行的年代更有人祸的干扰。当时,他手下没有技术人员做助手,更谈不上有科研仪器的辅助,也没有专项科研经费。好心人劝他说搞政治保险,搞生产危险,搞科学技术要担风险。是急流勇退,还是迎难而上?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啊! 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感和事业心激励着他,“铁人” 王进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干的精神气概鼓舞着他,他坚信在科学的崎岖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他鼓起勇气奋力向这个油菜王国的科学高峰登攀,只感到时间宝贵、季节难得、资源材料和信息十分不足,许多工作要自己亲自操作。从那时起,他就没有痛快地休过一个节假日,他的日历中再也没有星期天的位置。
20世纪80年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科学的春天已是百花争妍、万紫千红。1980年5月,李殿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1年,他被调到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即陕西省农垦科教中心) 专门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此时,他的干劲更足,信心更大,更加刻苦钻研,发奋地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他独立完成了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及其杂种秦油2号” 选育研究,“秦油2号” 迅速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其雄性不育系被广泛引用。该成果1987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对我国油菜杂种优势研究和应用居世界领先地位起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李殿荣又在考虑如何才能使育成的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怎样才能培育出与国际油菜子市场接轨的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杂交油菜品种?骏马不催自奋蹄,他大胆借鉴、利用企业经营之道和其他科研领域的成功经验,开展杂交油菜科研和育种成果转化工作。
早在1983年,李殿荣就倡导科研生产联合,与陕西省有关种子公司建立起杂交油菜科研生产联合体,实行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杂交油菜种子产业化开发,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了1+1 >2的效应。同时,他还开展杂交油菜种子科技研究,为油菜杂交种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支撑。主持完成的 “利用酯酶同工酶谱分析鉴定杂交油菜 ‘秦油2号’ 种子纯度技术研究” 和合作主持研制的 “杂交油菜 ‘秦油2号’ 标准综合体”,分别获得1994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推广 “秦油2号”、“秦优7号” 等杂交油菜品种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也使陕西省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最重要的杂交油菜制种基地。这一科研生产的联合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典范。
20世纪90年代,李殿荣和他的同事们,适应国内外油菜生产市场的需求,将高油分和优质作为目标开展油菜育种技术研究,实现了甘蓝型黄子油菜的杂交优势利用,育成了 “黄杂1号”、“黄杂2号”。同时,他还主持育成了低芥酸油菜杂交种“杂油59”(冬春播两用)、“杂油57”,以及黄淮区第一个高油分双低 (低芥酸、低硫苷) 油菜杂交种 “秦优7号”。尤其是“秦优7号” 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促进了我国油菜生产的优质化发展。并提出了甘蓝型油菜黄子显性互补基因的观点。
李殿荣在油菜细胞质和细胞核雄性不育杂交育种、杂交亲本繁育、杂交制种技术、杂交种子纯度鉴定技术和杂交油菜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为创建和发展杂交油菜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为制定杂交油菜国家标准提供了重要技术参考。他先后发表论文专着50余篇 (部)。
20世纪初,李殿荣承担着国家“863计划” 和省科技攻关等多项课题,已选育出一批含油量高达50%—60%的油菜新品系; 发现并育成甘蓝型无花瓣油菜突变不育系AMS,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育成甘蓝型油菜双低隐性上位互作SNC型核不育系,既解决了细胞核雄性不育系不能实现全不育的难题,也克服了细胞质雄性不育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出现微粉的问题,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油菜化杀技术研究成果已申请了发明专利; 利用小孢子培养、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油菜育种、品种纯度鉴定和种质资源保护; 利用油菜优质胞质转育成紫菜薹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成紫菜薹杂交种 “薹杂1号”。
李殿荣还是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国际油菜咨询组织(GCIRC) 理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荣获陕西省科技精英、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当选为第七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九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

率先育成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


利用杂交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是20世纪育种研究的突出成就。高粱、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杂种在生产上应用的效果,使人们看到了杂交优势利用的广阔前景,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在努力探索油菜杂交优势利用的途径。李殿荣历经8年艰辛研究,率先育成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居世界领先地位。他完成的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及其杂种秦油2号选育研究”,1986年农业部主持的成果鉴定认为 “李殿荣同志育成的 ‘三系’ 及其杂种秦油2号,它们的性状优良,稳定性、恢复性能及增产效果在国内外是前所未有的,是一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突破性成果”。《人民日报》1986年12月8日在头版作了报道,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1987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同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989年“甘蓝型油菜三系杂交育种技术” 获国家发明专利,1991年获陕西省专利奖金奖。
李殿荣主持利用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技术先后育成秦油2号、杂油59、杂油57、黄杂1号、黄杂2号、秦优7号等6个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秦油2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于生产的杂交油菜品种,一般亩产200千克左右,高产田达250千克以上,比常规油菜品种增产25%—30%。从1985年起先后通过陕、豫、皖、川、湘、苏、黔7省品种审定,1992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在黄淮、长江流域12个省区推广,年最大推广面积超过133.3万公顷,约占我国当年冬油菜播种面积的1/4。截至2003年收获统计,累计推广1066.7万公顷,增产油菜子43.8亿多千克,新增产值达85亿多元。“推广杂交油菜秦油2号及其栽培技术”获1991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秦油2号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的研制推广,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油菜的单产和总产水平,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我国油菜科研与生产发展。
李殿荣主持育成的低芥中硫油菜杂交种杂油59,既适用冬油菜区秋、冬播,又适用于春油菜区春播,芥酸含量低于1%,硫苷含量低于80微摩尔/克,1996年通过内蒙古和陕西省品种审定,199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1998年获陕西省农作物品种 “后补助”,其育种技术1997年获中国发明专利并以19万美元有偿转让法国利马集团。这是我国继杂交水稻之后转让给西方发达国家的又一重大育种技术专利。1999年获中国专利金奖。
李殿荣主持育成的高油分双低油菜杂交种秦优7号,含油量较目前推广的同类品种高出2—3个百分点,达43%左右,芥酸、硫苷符合国家双低优质品种标准,产量略高于 “秦油2号”,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2001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分别通过黄淮区、长江下游区和长江中游区全国品种审定、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品种审定。2002年获得我国植物新品种权。截至2004年,3年在陕西、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等省示范推广80万公顷。秦优7号的育成和推广,有利于加快我国油菜生产的优质化进程。

育成甘蓝型油菜黄子品种,获发明专利


黄子油菜种皮薄、低纤维素、高蛋白质、高含油量,是油菜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但甘蓝型黄子油菜种质资源缺品种少。1996年育成了甘蓝型黄子杂交油菜品种黄杂1号,黄子外显率50%; 2003年又育成黄杂2号,黄子外显率达100%,产量与秦油2号相当,但含油量却高出2—3个百分点。这一研究成果1994年和1999年在国际油菜会上报道后,受到与会专家的极大关注,1998年获中国发明专利。李殿荣还提出了甘蓝型油菜黄子显性基因的观点,即黄色种皮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显性互补基因控制,不仅黄子和黑子杂交能得到黄子,而且黑子和黑子杂交也能得到黄子。

科研与经营嫁接 结果是1+1>2


如何才能使育成的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绝不比取得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容易。李殿荣并没有将自己禁锢在科学研究的圈子里,而是学习借鉴企业的经营之道,大胆改革科研育种与种子生产经营脱节的体制。1983年,他率先与种子部门携手合作,成立了陕西省杂交油菜种子科研生产联合体 (公司),按责权利大小进行利益分配,形成了杂交油菜种子育、繁、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种子科研开发体系。这样,种子部门有了新品种来源,技术有了依托,经营的产品有了保障; 科研单位育成的新品种有了繁育基地,有人帮助推广和经营。既发挥了种子部门管理经验丰富、生产基地广、贮运条件好和营销能力强的优势,又发挥了科研单位技术力量强、研究水平高、科研设施好、品种资源广、成果储备多等优势,集二者所长为一体,达成了自愿互利、相互依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大大加速了秦油2号、秦优7号等油菜育种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有效转化。截至2003年共生产销售秦油2号、秦优7号、黄杂1号、杂油59等优质杂交种2200多万千克,制种农户和种子经营收益2.5亿多元,育种科研单位技术服务收入2000多万元。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了1+1>2的良好效应。
当秦油2号在黄淮流域、大江南北如火如荼的大面积推广时,李殿荣又以企业家的远见卓识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研制不同生态区的秦油2号丰产栽培技术,宣传良种良法配套,保证了杂交油菜秦油2号增产增效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1989年和1991年他曾两次召集部分全国着名油菜栽培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制订和修订 《黄淮冬油菜区和长江流域秦油2号栽培技术规范》,在秦油2号适种区印发5万余份,广泛宣传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同时,不断改进秦油2号种子包装质量,还将栽培技术要点印在种子袋上,使农民买种得法; 其次,每年在油菜生育关键时期,李殿荣或亲自出马,或派出技术人员到基地现场指导,或举办技术讲座解决生产难题。曾先后在四川内江、湖北枝江、湖南慈利、河南信阳等地召开全国适种省 (市) 秦油2号推广现场会。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还与陕西省杂交油菜联合公司共同筹资拍摄科技电视系列专题片——《杂交油菜秦油2号》 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这种与企业广告有异曲同工之效的宣传,使秦油2号及其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取得了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
李殿荣将企业经营之道引入科研领域,为杂交油菜推广建立起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体系,也为其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虚怀若谷,与时俱进的开拓者


李殿荣并未满足于在油菜杂交优势利用研究上取得的成绩而坐享其成,而是居安思危,不断进取,焕发着开拓奋进的青春活力。他高瞻远瞩,充分利用油菜科研鼎盛时期的技术专利服务所得,加大跨世纪油菜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改善科研工作和职工生活条件,以求增强科研后劲,促进科研持续发展,适应跨世纪科技体制改革的挑战。他聘请着名专家学者来做技术讲座、开展学术研讨,帮助解决攻关难题; 辅助突出的科技人员主持重大课题研究,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鼎力资助下,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经常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科技人员脱产外出进修,还与西北农业大学合办植物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因地制宜地提高科技人员的总体业务水平,较好地解决了人才断层问题。同时他还多方筹资,建起水平先进并具规模的杂交油菜繁育、加代、化验和贮藏4个系统,增强了杂交油菜育种科研的竞争力。
以杂交优势利用加品质改良为特征的作物育种,是农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联手合作,运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生物技术开展的生物工程。李殿荣主持的油菜杂交优势利用课题研究,力主农学、生物学和化学3个学科人才有机结合,配置技术力量和培养专业人才,各部门紧密协作围绕统一的育种目标,利用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不同类型种质资源,通过质不育、核不育、化杀、株型、无花瓣等不同育种途径,联合攻关,开展全方位、高水平的油菜杂交优势利用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有利于多出快出大成果。他提倡育种技术和种质资源广泛交流合作,共享各种资源。早在1986年的秦油2号成果鉴定会上,他就迈出了惊人的一步,将自己花费8年多心血育成的秦油2号三系种质基因无偿赠与当时参加国家“七五” 攻关的各兄弟科研院所,促进了我国油菜杂优育种的进程。
李殿荣的成功给我们昭示了一个真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定会成功。他虽然不是学金融专业的,在银行工作两年,就干出了成绩; 他是土壤专业毕业的,却培育出了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油菜品种; 他是搞科研的,却在成果转化的企业经营上有所建树,在科技开发上不断开拓新的阵地。
如今,面对 “入世” 后国内外市场新的挑战,李殿荣又在思索着我国的杂交油菜产业怎样才能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新的飞跃。我们相信,他孜孜以求的杂交油菜事业,必将迎来又一个辉煌的春天——油菜花香飘扬大江南北,油菜产业惠泽华夏大地。
为了表彰李殿荣科学技术贡献与成就,1982年、198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他 “陕西省劳动模范” 称号,198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授予他 “先进科学技术工作者” 称号,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他 “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称号,1987年中共陕西省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89年国务院授予他“全国劳动模范” 称号,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中共陕西省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专家” 称号,同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他“陕西科技精英” 称号,1999年国家人事部授予他 “一等功奖励”,2001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水利部、林业局授予他 “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陕西省政府授予他 “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简历


1938年10月30日 出生于陕西省华县圣山乡罗吝村。
1958—1962年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学院 (陕西杨凌) 学习。
1962—1964年 在陕西省千阳县人民银行任信贷员、文书。
1964—1965年 在国营华阴农场王庄作业站任技术员。
1965—1971年 在国营华阴农场生产科任生产参谋、技术员。
1971—1972年 在国营华阴农场种子连任技术员。
1972—1980年 在国营华阴农场试验站任技术员、副站长。
1981—1984年 在陕西省渭南农垦局农科所任研究室主任、农艺师、总农艺师。
1984—1997年 在陕西省农垦科教中心任研究室主任。198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1998年1月至今 在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任名誉主任、研究员。

主要论着


1 李殿荣,夏永真.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三系选育的遗传研究. 作物研究,1990,4 (3): 20—25
2 李殿荣. 油菜制种亲本系纯度引起杂种F1代的混杂率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年报,1990: 20—23
3 李殿荣. 杂交油菜秦油2号论文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4 李殿荣,田建华. 杂交油菜遗传育种的研究与应用. 中、加油菜育种项目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4: 22—29
5 傅廷栋主编 (李殿荣参编). 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38—155; 171—175
6 Li Dianrong,Liu Gongshe. The breeding and utilization of the CMS Shaan2A in Brassica napus. GCIRC Bulletin (France),1997 (13): 16—21
7 Li Dianrong,Tian Jianhua. Rapeseed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our progress in Rapeseed generation breeding. GCIRC Bulletin (France),1998 (15):31—36
8 Li Dianrong. Heterosis and Hybrid Seed Production in Agronomic Crops.New York: Food Products Press,1999: 217—260
9 Li Dianrong,Tian Jianhua,Zhang Wenxue. Hybrid Rapeseed Male Sterility and Approaches of Heterosis Utilization,New York: Science Press,2001:13—18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80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