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郭丰文(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17—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147 评论:0


郭丰文,化学制药专家和情报专家。他致力于化学制药研究和医药科技情报工作,开创性地完成了多种磺胺类药物、维生素及多种制药中间体的研究,为促进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医药科技情报工作中,最突出的成绩是建立 “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 和编辑出版 《中国药学文摘》。

郭丰文,1917年9月22日出生在广东省潮阳县南阳乡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生活艰难。童年在家乡读书。1930年,随父亲到上海,进入上海贫儿教养院学习。该院是一所培养初级技工的职业学校。1931年,教养院改为正规小学附设初中,郭丰文也就成为首届初中学生。因为年年成绩第一,毕业后经教养院资助进入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学习。1937年,因为在高中全年级中三年考试成绩均名列第一,按照学校规定,免缴学费进入圣约翰大学化学系,于1941年大学毕业。高中和大学的7年学习期间,郭丰文不仅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如居里夫人、瓦特爱迪生等的名人传记,郭丰文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要在科学发明方面做出成绩,一是要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二是要有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三是要准备在生活享受方面有所牺牲。这三条后来便成为郭丰文一生努力奋斗的信条。
1941年7月,经学校推荐,郭丰文进入私营上海生化制药厂工作,任该厂研究所化学师,从事化学合成药的生产研究。当时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资料十分缺少,但他利用大部分业余时间,尽量大努力,到处查阅收集有关化学药物方面资料,并做了大量笔记和卡片,以便自己随时参考。经过他的积极努力,先后在上海生化制药厂试制成功并小量生产了卡巴砷、盐酸二氯苯砷、滴滴涕、白乐君、可乐锑等多种药物。1948年底,他任该厂化学制造所主任,兼管研究工作。1950年,他与侯福忠、汤斐烈一起试制出小量合霉素,提供张昌绍教授做药理试验。
从1950—1964年,郭丰文先后担任了东北制药总厂研究室主任、轻工业部医药工业管理局沈阳医药工业研究室主任、化工设计院华北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兼药物研究室主任、化工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等职。在这15年间,他先后组织并指导完成了多种磺胺类药物 (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嘧啶、磺胺甲氧嗪、4-磺胺-6-甲氧嘧啶等)和多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和多种制药原料中间体(二乙胺、硫脲、乙腈、4-甲基吡啶等)的生产研究。他还与程毓英等人研究并阐明了维生素B1、嘧啶环合成的反应机制,使主环收率以及维生素B1总收率达到较高的水平。以上这些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成功,对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64年底,郭丰文调到化工部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医药托拉斯) 任规划处副处长,其后数年,在加强医药工业的内地建设,改变医药生产的不合理布局,确定战备医药品种,制订建设规划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1970年,他参加了湖北制药厂的筹建工作。1972年,他被调到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任党委副书记兼所长。在此期间,他为该所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作了许多努力,并主持了血防新药硝硫氰胺的研制工作。他指导改进了该药最后一步酯化反应的操作方法,变三相反应为均相反应,大大提高了成品的收率和质量。此外,他还指导试验成功该药口服微粉胶囊、口服微粉油滴丸和畜用微粉水混悬剂等3种剂型。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湖北省血吸虫病研究会的表彰。1978年,他被评为武汉市燃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并作为先进集体的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和湖北省科学大会,同年又被评为全国化学工业系统学铁人标兵。
郭丰文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沈阳市第一届人大代表、辽宁省第一届人大代表和河北省第二届人大代表,先后被评为国家医药管理局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1987、1990年)和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党员 (1990年),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郭丰文还先后担任许多技术委员会职务。1955—1956年,任轻工业部第一届技术委员会委员,1963年,任化学工业部技术委员委员,1983—1989年,任国家医药管理局技术委员会委员,1986—1989年,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医药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85—1989年,任国家医药管理局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1980—1987年,任国家科委国家发明奖励评审委员会医药卫生专业评审组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第四、五届委员。

因陋就简 试验生产药物


1950年8月,上海私营生化药厂合并到沈阳东北制药总厂,郭丰文作为主要技术人员随迁,并被任命为东北制药总厂研究室主任。当时没有现成的实验室,一切实验都要靠自己从零开始,从头做起。就在此时,抗美援朝开始,研究室奉命迁到吉林省的白城子。白城子条件更差,连自来水都没有。研究室全体同志在郭丰文的带领下,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和政治责任感,立即投入战备合成药物的试制工作。当时正值寒冬,气温经常是零下三四十度,在如此困难条件下,他们在很短时间内就把一个破烂不堪的碉堡式的万福麟公馆改建成为具有一定条件的实验楼和中试车间,并在这里完成了维生素C、杀虫剂滴滴涕、苯佐卡因等药物的试制和白乐君的中试。他与胡霍等人试验成功的滴滴涕生产新工艺——酒精分段连续氯化和用氯磺酸直接缩合,很快用于生产,并在国内推广。1952年,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发动了细菌战。为了生产反细菌战药物,研究室又从白城子迁回沈阳。郭丰文带领全室人员很快将东北制药总厂二分厂的一些库房改建成为实验室和若干个小型化工车间,生产饮水消毒剂清水龙和小量维生素C,为支援朝鲜战场做出了贡献。后来他们又陆续进行了合霉素、磺胺甲基嘧啶和液相加氢装置等的小试验和中试验工作,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我国制药工业做出了榜样。

自力更生解决化学制药原料


我国的化学制药工业,是在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开始创业的,许多制药原料和中间体都要靠自己解决。化学药品生产又是从仿制常用的大路货药品开始的。这些产品,文献上都有许多合成路线可供选择,但有些合成路线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为使这些产品能在国内生根,必须结合国情,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从国内能够解决的化工原料和技术装备出发,提供切实可行的生产路线。郭丰文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从事生产研究的。
维生素C的研制:初试是以东北制药总厂库存的山梨糖为原料进行的,此原料只有200多公斤,小量生产就用完了,无以为继。而当时进口山梨糖制取维生素C,还不如直接进口维生素C。要使维生素C生产立足于国内,首先要解决山梨糖的生产供应问题,为此必须解决两个技术难题: 一是将葡萄糖高压加氢变为山梨醇; 二是山梨醇经霉菌氧化制成山梨糖。葡萄糖加氢一般要在100—150个大气压下进行,而耐这样高压的反应器一时难以解决。郭丰文与邝宗濂等研究成功一种高效的复式气液搅拌器,用于葡萄糖液催化加氢,在30—40个大气压下,可使葡萄糖顺利地氢化为山梨醇,使第一个技术难题得以解决。该项技术荣获1964年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第二个技术难题在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3年的小试、中试,圆满地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为我国维生素C大量生产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医药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硫脲生产工艺研究: 磺胺噻唑是我国首先实现大量生产的磺胺类药物,但其主要原料硫脲一直依赖进口。郭丰文在接到上级指定的硫脲试制任务后,翻阅所有能够找到的参考文献,都没有满意的安全生产方法。最后,他提出了用硫化钙加计算量硫酸制备硫氢化钙的设想,并制定了试验方案。当时硫化钙买不到,只有自己动手,自制硫化钙。经专题组反复试验和改进,最后用上次母液加入硫酸钙,再加计量的硫酸制备硫氢化钙,然后,加入石灰氮进行反应,趁热过滤冷却结晶,便可直接获得高收率、质量好的硫脲。此法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整个生产过程避免了硫化氢的溢出,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达到使磺胺噻唑生产完全立足于国内的目的。
维生素B1试制: 当时在全国医药科研计划会上讨论时,不少人认为题目太难,不宜搞。郭丰文却信心百倍,亲自担任专题组长,从当时国内可以购买的丙烯腈、糠醛、醋酸等为起始原料,自制乙酰丙醇和乙腈等中间体,只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小试工作,并推广生产。该项成果荣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二等奖。
磺胺嘧啶(SD)的研制:磺胺嘧啶是防治流行性脑膜炎的必备药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郭丰文从当时化工原料供应立足于国内这一想法出发,先选择了磺胺甲基嘧啶进行试制,并获得了成功。1956年决定试制SD,在他的指导下,以糠氯酸为中间体制备SD的生产方法获得了成功,并首创糠醛在稀盐酸中通氯气进行氯氧化制造糠氯酸的生产工艺,为SD生产推广到全国和逐步做到SD国内自给创造了条件。该项成果荣获1964年国家新产品三等奖。
此外,为了使一些已投产的重要药品的生产原料立足于国内,郭丰文先后组织和指导完成多种制药原料中间体 (如生产普鲁卡因的二乙胺、生产磺胺二甲嘧啶的乙酰丙酮、生产异烟肼的4-甲基吡啶以及有机合成新试剂分散金属钠、氢化钠、硼氢化钾等) 的生产研究和推广生产。他还组织力量开展雷贝反应的小试验并获得初步成功。后来东北制药总厂在此基础上予以发展,并投入生产为开发一系列医药新产品创造了条件。

筹建中国医药情报文献库


1979年,郭丰文调到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开始在总局科教处工作,不久调该局医药技术情报所任副所长,1983年起,担任该所总工程师、研究员。此时,他虽年过六旬,但仍勤奋工作,努力钻研情报业务,组织筹建中国药学文献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计算机自动编排出版检索刊物《中国药学文献》。他具体指导文摘的编辑、分类和标引,以及药学主题词表的制订等工作。“中文药学文献数据库和自动编辑排版及检索系统”荣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郭丰文是主要受奖者之一。这一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药学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医药情报工作中,他还致力于药品生产的宏观研究和药品需求预测,先后撰写了多篇有关医药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章和论文,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郭丰文几十年如一日,勤奋工作,他的思想品德和情操深得同志们的好评和尊敬。如今他虽年已古稀,仍在发挥余热,继续为发展我国的医药事业做贡献。

简 历


1917年9月22日 生于广东省潮阳县南阳乡。
1941年 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
1941—1950年 任上海私营生化制药厂研究所化学师、化学制造所主任。
1950—1954年 任国营东北制药总厂研究室主任。
1955—1957年 任轻工业部医药工业管理局沈阳医药工业研究室 (后改名为化工部沈阳合成药物研究所) 主任。
1957—1959年 任化工设计院华北设计分院副总工程师兼药物室主任。
1960—1964年 任化工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64—1969年 任中国医药工业公司规划处副处长。
1970—1972年 任化工部湖北制药厂筹建指挥部生产准备组副组长。
1972—1979年 任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所所长。
1979—1980年 任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科教处工程师。
1980—1983年 任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医药技术情报所副所长。
1983—1989年 任国家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药学文摘》 主编。
1989年— 任国家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论着


1 郭丰文. 谈合成药研究与生产中的技术革命. 医药工业,1959,(6):188—194.
2 郭丰文.再谈医药工业研究与生产中的技术革命. 医药工业,1959,(7): 214—218.
3 郭丰文. 我国合成药物生产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在中国药学会沈阳分会1964年年会上的报告.
4 郭丰文. 维生素B、嘧啶环合成反应机理. 医药工业,1964.
5 郭丰文. 长效磺胺. 见黄鸣龙主编. 药物化学进展. 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 155—184.
6 李云阁,郭丰文.药品、医疗器械销售额与国民经济间关系的探索.医药情报,1982,(1): 1—14.
7 郭丰文. 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探索药品生产的技术经济规律. 医药情报,1982,(12): 1—24.
8 李云阁,郭丰文. 不同类型国家的医药销售金额及其国民经济间关系的调查研究. 医药情报,1983,(3): 1—14.
9 郭丰文. 解热镇痛药物品种更新问题. 见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编. 全国解热镇痛药剂会议资料汇编. 1984: 1—4.
10 郭丰文,李云阁.2000年我国药品销售金额的预测.见:中国药学会主编. 药学科学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 1985: 18—27.
11 郭丰文. 制剂生产大有可为. 医药情报,1986,(7): 1—6.
12 郭丰文. 从宏观角度讨论新药研究与开发问题. 医药情报,1988,(3): 149—155.
13 郭丰文,刘静民,郑瑞泰等.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Database and Retrieval System. 第六届世界医药信息学大会(MEDINFO). Beijing. MEDINFO 89,Part Ⅱ,1989,1140—1143.
14 郭丰文. 研究与开发是制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医药情报,1990,(8): 1—14.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78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