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杜振华(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5—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514 评论:0


杜振华,小麦育种专家。协助金善宝院士主持育成了早熟、丰产、抗病春小麦“京红号” 系列优良品种。育成春性优质面包小麦品种“中7606” 等,和节水型、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冬丰1号”。为小麦育种研究做出了贡献。
杜振华,1935年9月1日出生于天津市塘沽区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籍贯都是北京。父亲在塘沽永利碱厂 (侯德榜制碱法) 做工。童年时期家境贫寒,母亲长年生病,父亲工资低,常靠借当维持一家生活。一家人省吃俭用只能勉强供他一个人上学,弟妹们却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他就读的小学是当地条件最好的 “塘沽明星小学”,主要教课老师都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50年考入北京市35中学,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李大钊创办的“志成中学”,学校师资力量强,由于他学习刻苦,在高中时获得了北京市三好学生奖章,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所在班级是优秀班集体,同学们学习基础好,上进心强,毕业时几乎全班同学都考上了重点大学。1956年他考入北京工业学院 (现名北京理工大学) 学习,一年后因为招生与毕业分配失调,经学生强烈要求,学校允许学生自愿转学。由于他受苏联米丘林园艺工作和电影中集体农庄的幸福生活感染,1957年即转入北京农业大学重新读一年级,恰逢这年学校又改为五年制。在中学和大学期间,尽管家庭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助学金,但他为了不给国家增加困难,宁肯自己节俭,也不去申请。
1962年自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担任我国农业界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金善宝院长的业务秘书,从事春小麦育种研究。不久在金善宝的领导下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课题组,当时主要承担院所的研究任务,按照金善宝的设计思路,为华北地区选育优良的春小麦新品种。1967年先后育成京春号、京红1号、京红5号; 1968—1973年又育成京红7号、京红8号、京红9号等早熟、丰产、抗病的优良春小麦品种。为此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4—1980年又通过冬春小麦杂交的方式在国内率先育成并经有关专家鉴评为可加工优质面包的春小麦品种中7606、中791。1981年以后他带领课题组参加 “六五”、“七五”、“八五”、“九五” 期间的全国小麦育种攻关项目,先后主持全国春、冬小麦育种的子专题、专题、课题研究。主持育成春小麦京红10号及冬小麦冬丰1号等品种,在内蒙古、山西等省区推广。“十五” 期间他又主持了全国的“冬麦北移” 研究项目,在农业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多次组织全国的协作单位开展交流活动,推动了该项研究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果。1977年以着名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诺尔曼·E. 布劳格 (Norman E. Borlaug) 为首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小麦考察组一行4人,来北京访问回国后在访问记录中表示: “我们可以邀请像杜振华这样年轻育种家到墨西哥和 ‘中心’ 访问学习一个生长期。” 1982年他被批准和另外2位同事去那里学习了小麦选种、收获、考种全过程。这使他大开眼界,了解了国际小麦育种的先进技术、方法和设备条件,对他开阔思路、提高技术水平大有益处。20世纪80年代末他出访前苏联,自乌克兰引进了10个优良品种,经筛选鉴定,米罗诺夫808(引种名: 苏引6号) 于20世纪90年代在辽宁省通过审定,在辽宁、黑龙江省的虎林等地推广面积较大,成为冬麦北移的主干品种之一。
为了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他克服了个人及工作上的种种困难,带领课题组与南京小麦室研究人员一道多次去江西庐山、江西井冈山、广东湛江,后又到海南通什、云南元谋等地探索春小麦育种过程中一年种植三代的加代试验并获得成功。同时也带动了全国兄弟单位开展小麦育种异地加代试验。
他很重视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为了满足选育超高产小麦品种的需要,广泛收集并改良育成多个大穗小麦新种质,积极参与新种质的创新研究,如异源细胞质小麦种质的创造研究等。
1978—1984年任春麦室主任; 1984—1989年任麦类系主任;1988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8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 1989年被聘为研究员; 1998年被聘为北京市作物学会名誉理事; 1995年被河南省政府聘为 “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技术专家组成员”; 2004年被聘为《作物杂志》 主编。
他主编有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1991—1995) 及 《夏播小麦理论与实践》 专着,参加编着《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作物卷》、《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 等专着。主要获得 “全国科学大会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各一项,合作研究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 各一项。

小麦育种结硕果


杜振华带领他的课题组为我国北部春麦区及冬麦区选育了十多个优良品种及数十个具有不同特征特性的优良品系,为该麦区的小麦育种和生产做出了贡献。
他最初的小麦品种改良研究是接受金善宝的设计思路,以改造南大2419为开端。南大2419 (原名Mentana) 是金善宝从大量国外引入小麦品种中鉴定筛选出来的优良小麦品种,也是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之一。由于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变异使南大2419丧失了抗条锈病性,另外也不抗秆锈病,推广面积逐年下降,生产上急需新的丰产抗病品种。20世纪60年代初他针对南大2419的问题选用了当时抗病性强、农艺性状较好的甘肃96、原农1号等进行杂交,选育出了京春号、京红4号,其丰产性与南大2419相近,抗条、叶、秆3种锈病,曾在北部春麦区推广和作杂交亲本利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带领课题组,利用两个国外引进小麦品种——欧柔、印度798进行有性杂交并采用温室加代技术,先后育成了京红1号、京红2号、京红5号等各具特色的优良春小麦品种。其中京红1号早熟、矮秆、抗条、叶锈病,可与棉花、玉米间套种,曾在河北省年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当时京红1号属于稀有的早熟矮秆春小麦品种,也是个配合力较高的优良亲本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到2000年各地以它为亲本之一育成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内麦2号、内麦8号、云麦30、云麦31、京甘127、辽春10号等。京红5号1976年在晋、冀北部及两广地区推广面积50多万亩。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选育的春小麦 (简称墨麦)引入我国,倍受人们的关注。针对这批墨麦品种千粒重低、不抗赤霉病和白粉病、易早衰等缺点。他带领课题组用他们第一阶段育成的品种与 “墨麦” 广泛杂交,并通过南繁北育,加速选育,一年种植2—3代,先后育成京红7号、京红8号、京红9号等,这些品种表现千粒重较高而稳定,抗干热风,后期落黄好,一般增产10% 以上等优点,在京、津、河北北部及内蒙古等地推广,取代了部分墨西哥小麦的种植面积。山西省1988年审定了京红9号,年推广面积20多万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从京红9号中系选出内麦14并大面积推广,也有的单位用上述品种作亲本育出了新的品种,为北部春麦区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品质是小麦重要性状之一。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本组掌握的亲本材料及育成的品种送到本院分析室进行品质鉴定。20世纪70年代末他带领课题组通过冬、春小麦及春、春小麦品种杂交育成了中7606、中7605、中7725、中791、京771等,这些品种农艺性状明显优于前两个阶段的育成品种,高抗3种锈病和白粉病,其中中7606、中791不但能在北部春麦区春播,也可在河北北部、山西省北部高海拔地区夏播,在黄淮冬麦区南部也可晚秋播种。1987年3月16日在北京首次召开了优质专用粉加工面包鉴评会,参加会议的代表近百名,由国内知名的育种家、教授、从事谷物化学研究的高级工程师、钓鱼台国宾馆的高级面包师等组成专家组,以香港生产的高级面包粉金象粉为对照,对用中7606及中791加工的面粉在国宾馆同样条件下制成的面包进行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测定的品种各项指标与对照相近。国内各大报纸及《中国日报》 (外文版) 都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文汇报》 1987年3月13日作了报道: 我国有了适合制作优质面包的小麦新品种,结束靠进口专用粉加工优质面包的日子为期不远了。此后,国内一些单位也陆续举办了相关的鉴定会,小麦加工品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八五” 期间他又主持了专用小麦育种专题,带领课题组育成了节水、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冬丰1号,20世纪90年代末在河北、山西省东南部推广15万亩以上。

探索育种加代技术


20世纪60年代初期作物育种加代技术尚是一项鲜为人知的新技术。然而正是当时的一些勇于探索的年轻人使这项技术成为现实,而杜振华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我国小麦常规育种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美国和前苏联的一套育种程序和方法进行,一年种植一代,育成一个品种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的速度不能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工农业生产的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金善宝院长是在我国最早提出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小麦育种加代并领导实践的老专家,他经常鼓励助手要以“只争朝夕” 的精神搞好小麦育种工作。杜振华牢记他的教导,带领课题组克服困难、不辞辛苦地探索加速春小麦育种进程的方法。早期的做法主要是冬季利用温室种植一代,一年两代,4—5年可育成一个品种,如京红1号、京红5号等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育成的。由于温室面积的限制,育种规模很小,育种效率很低。杜振华与南京农学院小麦品种研究室等单位合作,1966年先后到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江西井冈山和庐山考察了气候条件、地势、土质及山上的农业生产情况,金善宝还亲自到庐山考察过。经反复比较研究,金善宝最后确定在江西庐山和井冈山两地进行小麦夏播试验,并于1967年获得成功,实现了田间一年种植两代的设想。能否在夏播收获后在北京或南京播种前再种植一代呢,当年10月份杜振华又与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室以及湖北省农科院的同志到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学院水稻生态研究室、广东湛江农科所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最后确定在广东湛江市农科所进行秋播加代的计划,并于1968年3月中旬正常收获,得以成功。这样,北京 (南京) 春播——庐山或井冈山夏播——湛江秋播,一年种植3代的春小麦加代计划完全成功,创造了缩短小麦育种年限的新途径。与此同时,全国玉米、高粱、水稻等有关专家也在探索加代制种场所,他们的试验成功对大家是个很大的鼓舞。在加代实践过程中杜振华等又感到在湛江秋播,其第2年收获期与北京3月初的春播时间衔接十分紧张,若遇到湛江雨季提前的年份,连绵的阴雨延误收获期,北京更无法适时春播,他在经过再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了海南的通什农科所,这里为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较为冷凉,小麦秋播后可于第2年2月中旬收获,为北京春播提供了较为充裕的准备时间。20世纪70年代将秋播加代地点移到海南通什农科所。随后北京的其他研究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室、上海市农科院以及辽宁、内蒙古、吉林、宁夏等省、区、地县农科所纷纷来到海南通什进行小麦育种加代。随着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在海南育种加代的试验成功,来海南育种加代的单位和人员不断增加,给海南的交通(当地岛内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汽车)、食宿等带来很大压力,加代所需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南繁工作遇到不少困难。后来他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了解到云南省元谋县气候条件较为适宜,交通较去海南更方便,并通过试验获得成功。以后,各省、地的春小麦育种单位也将加代场所移到了云南元谋县。目前这里已成为全国春小麦加代基地。
杜振华带领他的课题组为寻找最佳的小麦育种加代场所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调查研究、试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好像是用几百字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写清楚了,然而这个结果的得来是相当不易。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他们开始探索育种加代场所时正是“文化大革命” 初期,各地派性斗争激烈,许多单位的工作处于瘫痪和半瘫痪状态,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联系工作,有时连有关的人员都难以找到,另外,食宿、交通不便,自带行李迁徙,伙食费低营养不足更是常有的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找到最佳的加代场所”。就个人家庭而言也有许多困难,他当时经济并不富裕,孩子还不满周岁,处处需要照顾,爱人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家里家外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当外出选点或南繁加代的任务到来时,他从不讲条件,打起背包就走,有时节假日都难与家人团聚。比如去海南秋播加代,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需要多次倒车,路上要花去7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小麦收获期是在第2年的2月初,我国人民传统节日——春节也在这个期间,为了工作常常是人家在过“年三十”,他们在忙着收获小麦或在火车上与列车员为伴度过节日。他就是凭着这样一种为科研事业献身的精神,克服了各种困难,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加代任务。他主持育成的中7606、中7605、京红7号、京红8号、京红9号、京红10号等优良小麦品种都是经南繁北育的成果。

实事求是 严于律己


他对从事的小麦育种事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对个人生活和工作也严格要求。他曾多年担任我国着名的农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的业务秘书,后来又担任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麦类系主任,副所长等职务,但他始终谦虚谨慎,从不炫耀,从不利用金老的名誉去争名争利,担任副所长后也从不摆架子,从不谋私利。他为人诚恳老实,尊敬师长,工作踏实并且独立工作能力很强,所以金老很喜欢他这个助手。在 “文化大革命” 混乱的日子里,他坚持继续完成金老交给的科研任务,没有间断小麦南繁加代的任务; 同时也不给金老乱贴大字报,为此金老很感动,私下找他谈话说: 我知道你的压力很大,不表态也过不了关,你给我贴大字报不用有什么顾虑。在他去江西井冈山、庐山、海南通什进行小麦育种工作时,金老还给他写信慰问和鼓励。有时过节过年金老还给他送节日礼物。1983年他妻子疑患乳腺癌住院,已是88岁高龄、满首皓发的老院长还亲自到城里医院去看望,他们夫妻感动得热泪盈眶。像他们这样的师生关系真是令人羡慕! 他十分憎恨那些贪官污吏、以权谋私及渎职的官员,每当提起这类人和事,他都愤愤不平,严加痛斥。研究所内的一些同志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都愿意找他谈一谈,他总是细心倾听,诚恳地给予同情和安慰,并提出建议。他对课题组成员也很关心,无论是组员本人或其家属生病或遇到什么难事,他都亲自或偕夫人登门看望。不仅如此,在科研工作中,他也是热心支持组内同仁的开创性工作,尽力为他 (她) 们顺利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他有一种亲和力,能将全组同志团结在一起完成一个又一个科研任务。

简历


1935年9月1日 生于天津市塘沽区。
1956年9月—1957年7月 北京工业学院 (现名北京理工大学) 化工系学习。
1957年9月—1962年7月 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
1962年9月—1996年5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工作。
1974年7月—1974年8月 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墨西哥考察农业。
1975年1月—1976年1月 在辽宁新城干校劳动再教育。
1985—1988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麦类系主任。
1988年12月—1996年5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

主要着作


1 杜振华,陈孝译. 小麦与大麦杂交工作八十年.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3,5: 18—24
2 陈孝,杜振华,张文祥等. 大麦与提莫菲维小麦杂种及其再生植株. 中国农业科学. 1983,16 (2): 9—13
3 杜振华. 中7606、中7902春小麦晚冬播大有可为. 农业科技通讯.1984 (9): 6—7
4 杜振华主编. 夏播小麦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5 杜振华,庄巧生主编.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6 肖世和,杜振华. 超级小麦与21世纪小麦育种. 见: 全国作物育种讨论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79—185
7 万富世主编,杜振华副主编. 冬小麦品种越冬性改良理论于实践.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773.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