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董钻(个人资料简介_人物生平事迹传记)1935—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28日 阅读:226 评论:0


董钻,大豆专家,从事大豆产量生理研究。提出东北大豆主产区大豆不宜与玉米间作。提出的 “器官平衡” 是 “源—库” 关系的标志,对于大豆理想株型育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为我国大豆高产做出了贡献。
董钻,1935年11月19日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1954—1955年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班,1955年赴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第聂泊尔彼得洛夫斯克农学院农学系留学,留学期间,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自大学三年级开始,课余时间他经常到农学院附近的前全苏玉米研究所图书馆阅览图书和专业期刊。在那里,他认识了乌克兰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豆类作物育种家C.И. 切尔诺布里文科 (Чернобривенко) 教授。后来他一直在切尔诺布里文科教授指导下,在着名的西涅里尼科沃农业实验站从事豆类作物育种和栽培研究。他在学生时代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是“19种豆科作物根瘤形态数量的比较” (俄文)。
为了充实自己的植物生态学和群落学知识,他还在国立第聂泊尔大学生物系进修过三门相关课程,并获得了进修证书。在大学里,他得到地植物学家А. Л. 别里卡尔德 (Белъгард) 教授的亲自指导,学会了用生态学的观点对待作物生产。为了不耽误两个学校的听课时间,他经常在一个学校下课后,立即跳上无轨电车赶到另一个学校去听课。
从大学四年级起,他在西涅里尼科沃实验站进行毕业论文试验。试验内容是,以燕麦、荞麦和鹰嘴豆等3种矮秆作物为“背景”,每种 “背景” 中间划出10个方形小区,分别种植玉米、蓖麻、大麻、苏丹草等10种高秆作物,与此同时,他还进行不同作物混播盆栽试验。试验的目的是分析各种作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田间观察中,他惊奇地发现,生长在鹰嘴豆背景中边行的蓖麻植株非但未显现出植株高大的优势,反而比中间行矮小,特别是当拔出根系后看到其主、侧根竟避开鹰嘴豆行而偏向小区内侧,这一发现使他兴奋不已。以上述试验的观察测定资料为基础,他撰写了毕业论文 《农业植物群落及植物分泌物的生物学作用》。这篇论文经3位教授分别评审后,给予一致好评。1960年,他顺利地通过了 (乌克兰) 国家考试,以36门课程全部优秀的成绩得到 “全优秀” 毕业证书,获学士学位,时年25岁。5年的留学生活,使他养成了认真读书、缜密思考的习惯,掌握了亲自动手探求真知的技能。
回国后他一直在沈阳农学院 (现沈阳农业大学) 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间,在校内曾担任作物栽培教研室主任、主管全校科研工作的教务长、图书馆兼职馆长。
1986—1989年董钻领导并参加了辽宁省建平县科技扶贫工作,因成绩突出,获辽宁省政府星火科技二等奖,他本人被农业部授予 “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 称号。1990—1994年获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优秀教师奖。1991年曾以 “8种农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研究” 验收委员会主任的身份,代表国家 “两委一部”(科委、计委、财政部),对 “七五” 期间8种农作物选育技术研究成果进行了验收。由他主持的科研项目 “大豆产量程序设计及栽培措施优化研究” 于1993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由他主持的另一科研项目 “大豆产量潜力研究和生产操作规程制定及推广” 于1997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社会兼职有: 辽宁省农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农科副主任、农业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物学科组作物栽培学组组长、《大豆科学》、《大豆通报》 编委。

毕生致力于大豆产量生理研究


董钻从青年时代起一直从事大豆产量生理研究,几十年内不曾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早在1962年,他在玉米与大豆同盆混播试验中,采用在其中一种作物叶片上涂同位素32P的方法证明,在处理后24小时,32P即已通过根系转移到了另一种作物的叶片之中。同年,针对当时辽宁省玉米、大豆多为间混作的实际,他采用在玉米与大豆相邻行间埋玻璃 (每块100cm×100cm) 将两作物根系隔离的方法,证实了在间作条件下,大豆不但受玉米遮光的影响,而且其根系生长和吸收功能也受到玉米根系的抑制。进而,他提出了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大豆不宜与玉米间作的观点。后来的生产实践也表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1975—1976年,在农村劳动期间,他利用工余时间,在多个不同类型的大豆田间,比较测定了大豆植株各器官的重量比率,发现大豆一生中所积累的同化产物最终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是不同的,于是,他提出了 “器官平衡” 的概念,并指出器官平衡是“源库关系” 的标志,它最终影响着大豆子粒产量的高低。在生产上,应当采取措施,促使大豆群体有足够的生长量,同时又要适当地调控同化物的分配。“器官平衡” 概念对于大豆理想株型育种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为了研究大豆群体的自动调节,1979年6月,他在大豆田间定点定株,连续几天自凌晨4时30分至当日傍晚20时30分,每隔4个小时观测一次大豆植株各个叶片叶柄的方位和角度。结果发现,随着一天中阳光入射角的变化,大豆群体的所有叶片、叶柄以及幼嫩分枝都在起伏、旋转、扭动。镶嵌调位的结果,使群体中的各个叶片始终处于良好的受光态势。1981年,他带领学生采用群体层切法,在植株长成时和豆荚成熟期进行切片,将2次测定结果互相对照和作相关分析后发现,上一层叶面积与下一层粒重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进一步测定表明,有限结荚习性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的叶一荚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而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虽然也呈正相关,却未达到显着水准。为了证明生产100千克大豆子粒从土壤中究竟摄取多少氮、磷、钾,他在1982年、1987年和1996年先后3次进行了精密的各器官样本测定,终于得到了可靠的结果。
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董钻带领研究生们围绕着大豆产量生理这一研究方向进行了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积累了大量实验数据,发表了包括大豆形态建成、光合生理、水分生理、营养生理、理想株型、群体结构等多方面的研究论文40余篇,这一批学术论文成为大豆生理学的基础性文献。据有关引文分析统计的结果,截至1995年,在大豆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位中国作者中,董钻排在第4位。退休后,他以自己40年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撰写了一部32万字的学术专着《大豆产量生理》。同行专家对这部专着给予极高的评价。有的专家说,这部着作只能产生在大豆的原产国——中国。他在我国大豆高产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说: 虽然我个人的力量是菲薄的,但是使命感催促着我,我要为我国大豆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呐喊助威。

甘愿为农民做实事


董钻于1960年从乌克兰回国时,恰逢我国 “三年困难时期” 的第一年,他参加了沈阳农学院组织的科教小分队,奔赴辽宁省地处偏僻、生产落后的康平县。这是他第一次深入我国农村、接触农民。当时当地农业生产落后和农民生活贫困的状况深深地触动了这位年轻的农业工作者,他同农民一起劳动,同甘共苦。那一年的10月份,他得知父亲病逝的噩耗,赶回北京家中,同家人一起安葬了父亲的遗体后,又立即返回康平农村,往返不足7天。在农村那一年多的科教活动成为董钻后来立志要为农民做些实事的动力源泉。
1975—1976年,董钻又一次被派往康平县 “蹲点” 劳动。他同小分队的几名教师在该县陶岱屯乡改进种植方式,推广实用技术,当年全乡粮食总产量比前一年提高三成以上。秋季丰收的喜悦和粉碎 “四人帮” 的喜讯使他和全乡农民欢欣鼓舞。
1986年,根据农业部关于8所部属院校参加科技扶贫的决定,董钻以学校分管科研工作教务长的身份亲自选点,组织科技扶贫工作团,并直接参与了建平县科技扶贫活动。工作团以特困乡马场乡为示范区带动全县扶贫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谷子、红小豆、绿豆等当地优势作物品种提纯、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技术,引进了子粒苋、豆科牧草,推广了玉米覆膜栽培、水浇地小麦种植,特别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示范,使当地农民第一次看到,在冬季,棚外白雪皑皑,棚里的蔬菜却郁郁葱葱,无不奔走相告。扶贫工作团自1986至1989年的3年中,在全县共推广实用技术20余项,培训乡村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上万人次,编写并分发实用技术手册15 000余份,还创办一所青年农民技术学校。经过3年的艰苦工作,建平县农业人口人均口粮由215.9千克提高到340.4千克,人均收入由158元增加到329元,农民的温饱问题初步得到解决。由于工作出色、成绩突出,沈阳农学院科技扶贫工作团受到农业部的表彰,被授予 “科技扶贫先进集体” 称号,董钻本人被评为 “科技扶贫先进工作者”。该项成果于1990年荣获辽宁省政府星火科技二等奖。

为作物栽培学学科建设尽心尽力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实用性科学。董钻最初在老一辈作物栽培学家徐天锡教授指导下,从做助教带学生实验实习开始,任讲师后走上讲台,为非农学专业学生讲授课程,后来任副教授、教授,一步步站稳讲台,直到为研究生开设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课程,其间经历了35个春秋。作为一名教师,为教好作物栽培学这门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的课程,董钻费尽心思,他讲授的课程受到听课学生的普遍欢迎,授课效果好为师生所公认。听过他讲课的毕业生在二三十年后依然清楚地记得他工整的板书、逻辑的讲述和表达的风采。
1978年,北方各农业院校作物栽培学教师集中在山东农学院研究教科书编写,董钻负责编写了 《作物栽培学 (北方本)》中 “大豆 (栽培)” 一章。1982年,当时的农业部高教局在沈阳农学院主持召开全国农业院校作物栽培学研讨会,会上,他宣读了 “试论作物栽培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论文,着重论述了正确处理“作物、环境、措施” 三者关系是作物栽培学的核心的观点。1983年,他以这一观点为基础,编写了校内使用的教科书《作物栽培学总论》。后来,这一观点又写进了由他策划和参与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作物栽培学概论》 (1989)。
农业部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后改为教学) 指导委员会成立后,董钻担任了作物学科组作物栽培学组组长。在组织全国南北方作物栽培学学科建设上尽了自己的责任。他以副主编的身份协助王树安教授,邀请三十几位专家共同编写了涵盖64种大田作物的 《作物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 (1995)。在云南农学院召开的学科组会议上,他提议由专家分头编写各种作物栽培生理参考教材,用以加强栽培学的理论基础。根据这一提议,后来编辑出版了12种主要作物的栽培生理系列参考书,他本人编写了《大豆栽培生理》 一书 (1997)。
1995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召开的作物栽培学课程研讨会上,董钻作了 “论作物栽培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专题发言。他从古今中外农书的比较入手,论述了作物栽培学从来都分总论和各论,且二者相辅相成,力主总论与各论配套和各校开设 “作物栽培学总论”。他退休后,于199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主持召开了作物栽培学总论编写研讨会,制定了编写大纲。2000年由他担任第一主编、南北4院校5位教授参编的 《作物栽培学总论》出版。此后,各院校纷纷采用。该书被定为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3年获得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为培养合格的研究生呕心沥血


我国恢复培养研究生制度之后,从1981年起,董钻招收了第一名硕士研究生,直到退休前共指导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1名。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从制订 “开题报告”、试验 (实验) 设计方案,到观察分析测定,事事必须亲自动手,不可假手于人。有一次,他在一个学生的试验田里发现了杂草,便对这名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杂草丛生的试验是得不到准确的试验结果的。一个学生的研究课题是大豆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动态研究。在他的指导下,该研究生一边在田间取样进行观察测定,一边在室内进行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分析。终于根据2年的观测分析数据写出了一篇符合要求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后来,又以此为基础撰写了研究论文,发表在1989年的 《作物学报》上。他的另一个学生进行3种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生殖生长进程比较研究。根据课题的要求,需在田间大豆群体中选取3个品种各2株,进行定株观测记载。这名研究生从大豆出苗开始一直坚持观察记录,特别是从每一植株的第一朵花开放起,连续50余天,从未间断地记下了2 088朵花每一朵的开放节位和时间,以及落花、坐荚情况,获得了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写出了水平较高的硕士毕业论文,受到答辩委员会的赞许。有的硕士生在毕业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跟董老师学习3年,才知道什么是科学研究。”
董钻悉心指导和培养研究生,不但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特别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有的学生汉字写得不好,他就建议学生临摹《滕王阁序》 字帖。不少学生不知如何搜集资料,他就为学生示范如何作读书卡片和笔记。他还多次为研究生们举办 “研究生论文写作” 讲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鉴于不少研究生重视外语,轻视汉语,特别是当他看出个别人甚至有 “言必称外国” 的倾向时,他开设了 “古农书选读”课程,让研究生们了解我国 “天人合一” 的农学思想和精耕细作的农艺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董钻还为他所指导的研究生每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研档案,其中包括: 开题报告、试验 (实验) 设计方案、观测研究原始记录、论文初稿及修改稿、论文打印 (印刷) 本,以及根据研究结果在国内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检查组来校检查时,特别肯定了他为研究生建立档案的做法。
接受过董钻亲自指导培养的研究生,绝大多数毕业后在科研、教学、编辑、管理等岗位上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工作,受到各方的好评。在一次同学的聚会上,他的研究生们异口同声地说: 董老师的道德文章值得我们人人学习。

简历


1935年11月19日 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
1954—1955年 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
1955—1960年 在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第聂泊尔彼得洛夫斯克农学院留学。
1960—1995年 在沈阳农学院 (现沈阳农业大学) 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0—1985年 任沈阳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教研室主任。
1985—1989年 任沈阳农学院教务长 (兼)。
1989—1995年 任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 (兼)。

主要论着


1 董钻. 农作物群落中不可忽视的生态因子——植物分泌物. 中国农业科学,1962,3 (5): 52—56
2 董钻. 植物分泌物的生物学作用. 生物学通报,1965 (4): 20—22
3 董钻,宾郁泉,孙连庆. 大豆品种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沈阳农学院学报,1979 (1): 37—47
4 董钻. 大豆的器官平衡与产量. 辽宁农业科学,1981 (3): 14—21
5 董钻,祁明楣,孙卓韬. 大豆亩产450斤的生理参数及栽培措施初探.大豆科学,1982 (2): 131—139
6 董钻. 试论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和农艺传统. 沈阳农学院学报,1984(1): 23—28
7 董钻,孙卓韬. 大豆株型、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第一报,大豆群体的自动调节和群体光强、CO2分布. 大豆科学,1984 (2):110—119
8 孙卓韬,董钻. 大豆株型、群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Ⅱ. 大豆群体冠层的荚粒分布. 大豆科学,1986 (2): 91—102
9 董钻,陈光华. 北方油料作物栽培.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7
10 傅金民,董钻. 大豆根系生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大豆科学,1987(4):261—271
11 董钻. 大豆株型育种的若干生理问题. 大豆科学,1988 (1): 69—74
12 董钻,陶向新,张显等. 大豆产量程序设计及栽培措施优化的研究:Ⅰ. 大豆群体的生长模式. 辽宁农业科学,1988 (4): 6—10
13 蒋工颖,董钻. 大豆养分吸收动态及施肥的研究. 作物学报,1989(2): 167—173
14 董钻,蒋工颖,张显等. 大豆产量程序设计及栽培措施优化的研究,第二报,大豆群体的养分吸收模式. 辽宁农业科学,1989 (4): 6—10
15 董加耕,董钻,裘碧梧. 大豆早熟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和产量形成规律的探讨: Ⅱ. 大豆早熟品种产量形成的几项规律. 大豆科学,1991(4):261—268
16 王琳,董钻. 土壤水分状况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1 (4): 336—340
17 董钻. 农学俄语.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18 董钻,那桂秋,王荣先等. 大豆叶一粒关系的研究. 大豆科学,1992(1): 1—7
19 那桂秋,董钻. 大豆生理和解剖某些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辽宁农业科学,1992 (6): 1—4
20 孙占祥,董钻. 绿豆春夏播产量差异机理的探讨. 辽宁农业科学,1993 (3): 20—23
21 王树安,董钻. 作物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2 韩锦峰,董钻. 作物生物化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3 董钻,谢甫绨. 大豆氮磷钾吸收动态及模式的研究. 作物学报,1996,22 (1):32—35
24 董钻. 试论作物栽培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等农业教育,1996(5): 21—25
25 苏黎,董钻,张仁双等. 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开花结荚鼓粒进程的比较研究. 大豆科学,1997 (3): 237—243
26 董钻. 大豆栽培生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27 董钻,沈秀瑛. 作物栽培学总论.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8 董钻. 大豆产量生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9 宋书宏,董钻. 不同大豆品种开花结荚习性比较.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 (11): 1420—1423
30 董钻,王晓光. 无公害大豆生产.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26772.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