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二年秋天,阴霾的乌云笼罩着古城扬州。一座古木森森的庭院中,在悬挂着“古微堂”匾额的书房里,主人正端坐在书桌旁,默默地对着一份《邸报》沉思。因为在这份《邸报》上刊载着皇帝的“圣旨”:命台湾的官吏向英国的战俘查询,英国的领土有多大,附属国究竟有多少?从英吉利到中国有无陆路可通?俄罗斯和英吉利是不是邻国?天子想了解的这些问题,使这个读书人感到悲愤。望着窗外萧萧落叶,他不由得长叹了一声。
大清帝国同英国通商已经二百年了,近三年来两国又发生了战争。而堂堂的大清皇帝对这个国家却如此茫然无知。朝廷昏庸到如此可怕的地步,怎能不令人忧虑和痛心呢?这个关心国家兴亡盛衰的读书人,就是近代爱国思想家魏源。他是我国启蒙主义思想的先驱者,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发生过积极的影响。
勤奋读书 志在为国
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金潭乡人,出生于一个没落地主的家庭。他从小就不爱说话,常常独自静坐、思考。他的字默深,就是因为这种沉默寡言的性格而起的。
魏源幼年时,家乡遭灾,家庭从此破落,过着贫苦的生活。他的父亲魏邦鲁是个九品小官,在江苏沿海一带任职,供奉经常不能接济家庭。生活往往是靠母亲纺纱织布、做针线活来维持的。
魏源无钱进私塾读书,只好借书读。母亲在夜间织布,他常常在织布机旁读书。有时,母亲睡下了,他还继续看书,甚至彻夜不眠。母亲怕他把身体熬坏,经常催他早点休息,有时还把灯吹灭了,逼着他睡。可是等母亲入睡以后,他又悄悄地爬起来看书。母亲发现以后,心疼得流着眼泪劝他,他才听从劝告,不再熬夜。
九岁那年,魏源到邵阳县城应童子试。考官指着茶杯上画的太极图出对说: “杯中含太极,”魏源答对道: “腹内孕乾坤。”他少年时的出众文才和远大志向,曾使考官惊讶不已。
在母亲的织布机旁,魏源不但读完了封建教育规定的“四书”、“五经”一类的书,还读了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着作和许多历史书籍。书籍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十七岁时,他在家乡就很有文名,附近的不少青年都慕名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
一八一五年,魏源随父来到北京,拜刘逢禄为师,学习《公羊春秋》。他不出去游山玩水,寻迹访古,而是决心利用京城里藏书丰富这个优越条件,多学习点知识,将来好为国家出力。有一次,他为了研究一部古书,一连五十多天不出门。老师以为他病了,前去看望他,一见他蓬头垢面,大吃一惊。当他把自己研究后写的文章拿给老师看时,老师非常赞赏,说: “你这样勤勉好学,真是少见,不过你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在北京,魏源结识了一批有志的爱国青年,他们在一起研究学问,议论时政。其中有后来成为着名诗人和学者的龚自珍、爱国政治家林则徐、御史陈沆等。
忧国惜民 有才无用
魏源生活的时代,是清王朝日趋没落的时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各地的农民和少数民族纷纷起义。从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中,魏源窥见了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后,他因为参加科举考试,曾多次往返于北京、湖南之间。在旅途中,又目睹了广大农村凋蔽的惨象:连年的水早灾害,使大片土地荒芜,饥民流离失所,逃荒要饭,卖儿卖女。真是“一入河南道,十里惟荒漠”。他在途中写了许多诗,记述人民的苦难,对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民众表示深切的同情。
二十九岁时,魏源考中了举人。江苏布政使(民政长官)贺长龄听说魏源很有学问,就把他请去当幕友。在那里,魏源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辑录了《皇朝经世文编》一书。这是一部一百二十卷的巨着,入选的文章有一千三百多篇,共一百多万字,包括学术、政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等内容。这部书在当时发生过巨大的影响,数十年间风行海内,凡讲经济的人都备有此书,奉为准绳。就是在今天,它仍然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和军事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
魏源治学“通经致用”,十分关心朝政,注意经济问题。他看到水灾频繁,就致力于水利问题的研究。一八二九年,湖北发大水,魏源写了《湖北堤防议》。不到三年,两湖又发大水,魏源根据自己对两湖河流的考察调查,又写下了《湖广水利论》,设计了一幅有科学根据的湖广水利蓝图。以后,他又亲自考察长江、永定河的河堤,提出了治理黄河、永定河和长江的建议。魏源还根据京杭大运河淤塞的情况,向当局建议发展海运以代替漕运,并为此编辑了《海运全案》一书,力主发展海运事业,认为这是“国便、民便、商便、官便、河便、漕便,于古未有”的大事。魏源的这些建议,无疑是正确的,并且是有远见的,但却没有被昏庸的当权者所采纳。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国殖民者将鸦片输入中国后,魏源和林则徐一样,坚决主张禁烟。他说,鸦片的泛滥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祸患,比洪水猛兽还凶。虽然魏源在政府中没有什么地位,但在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迅速投入到这场可歌可泣的民族自卫战争中去。他于一八四一年主动到负责浙江防务的钦差大臣裕谦那里去当幕僚,直接参与军事。当他听说侵略军的一个上尉安突德,在浙江前沿阵地窥测地形被我俘虏的消息时,立即赶到宁波军营,亲自审讯这个俘虏,还把审讯得到的情况,连同其他一些材料,写成《英吉利小记》。他还和总兵葛云飞等人到前线去察看地形,研究防务。可是,由于清政府的软弱无能,鸦片战争失败了。投降派把这场战争的起因归咎于林则徐禁烟“办事不当”, “操持过急”。魏源挺身而出,驳斥投降派的这些谬论。他指出,英国发动这场罪恶战争的根本原因, “绝不由缴烟”,而在于它“惟利是图”。
当卖国投降的清政府将林则徐撤职查办,向英国侵略者讨好求饶的时候,魏源感到再在军中呆下去也无能为力,就辞去了职务,在扬州城里住了下来。他为好友林则徐的遭遇痛心,愤愤不平,也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当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路过镇江时,魏源特地赶去会晤这位自己经常思念的挚友,两人凄然相对,默默无语,感慨万千。当夜,他们同宿一室,对榻长谈,互相勉励,砥砺爱国的志气。林则徐把《四洲志》的手稿交给了魏源,希望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编写,完成自己的未竟之业。朋友的嘱托使魏源发愤着述。他以笔为武器,唤起人们正视现实,挽救危亡中的祖国,维护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唤醒民心 改革图强
鸦片战争的失败,给魏源的刺激很大。他忧国忧民,悲痛欲绝,写下了“江北火光赤如血,江南涛色黯如墨。炮声未动涛声蹙,中有沉沉万家哭。”的沉痛诗句。
一八四二年,魏源完成了他的重要着作《圣武记》。全书共十四卷,四十多万字,叙述清朝建立至道光年间的军事历史,并记述各项军事制度,尤其详细记述了清初的武功。当时,魏源写作这部书的苦心是很清楚的。他要让人们了解,祖国的过去曾经是很强大的,但今天已经衰落了,人们应该奋发图强,使祖国重新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海国图志》是魏源在鸦片战争后着手编撰的第二部着作。它是根据林则徐主持编辑的《四洲志》和历代史志、明以来岛志等材料写成的,是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知识的名着,内容翔实、丰富,对当时中国知识界了解世界各国状况起了很好的作用。后来, 日本翻译出版了这部着作,对明治维新发生过积极影响。
值得指出的是,魏源在这些着作中,提出了一系列变革国家政治、军事制度的主张。魏源认为,以老大自居的清王朝已经象人身上长的毒瘤一样,表面上看去还是红艳艳的,其实内部已经溃烂。这种腐朽的政治制度,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而改革的办法是要从改变人心做起。魏源说:“如果为官的人都有真才实学,皇帝的号令又能畅行,国家就一定会富强起来。在这样的国家里,奸邪无法容身,贪污舞弊绝迹。紧急时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无论是什么外国强盗也都不可怕了。”
在《圣武记》的序言里,魏源说: “财用不足, 国非贫,人材不竟之谓贫;令不行于海外,国非羸,令不行于境内之谓赢。”这就是说,财政不充裕,并不能说这个国家穷,有本事的人不能发挥才能,国家就真的穷了;号令不能达到海外,并不能说这个国家弱,而号令在自己国内行不通,那就真的弱了。因此,魏源要求改革吏治,除掉贪官污吏,而让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清官掌握政权。
在《海国图志》的序言里,魏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个思想发端于林则徐,其基本精神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制止外国侵略。他主张仿照西方国家,训练一支具有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在国内兴办新式的军火工厂乃至民用工厂, “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自来火”等等,都可以在这些工厂中制造。只要我们掌握了技术,又有自己的铸造局,我们就可以不依赖外国了。而独立地发展新式工业,就可以加强国防力量,抵御外国的武装侵略。魏源的这些设想,在当时是一种崭新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封建思想的挑战,具有开发新风气的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维新运动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梁启超就曾经说过:“数新思想之萌蘖,其因缘不得不远溯龚、魏。”
兴利除弊 政绩显着
魏源在五十二岁的时候,又去参加了会试和殿试,这一次他中了进士。此后,历任内阁中书,江苏东台、兴化县知县,两淮盐运司海州分司运判,高邮州知州等官职。
兴化是江苏北部的一个小县,北临淮河,西靠古老的运河,高宝、洪泽两大湖泊在其西。境内地势低洼,水涝灾害频繁。为了防止洪水外溢,兴化县一带修筑了五条大坝。早先,这些大坝是夏天封闭,秋天放水。因为此时稻谷已经登场,收割不会受影响。后来,大坝年久失修,防洪能力逐渐减弱。魏源以前的知县,既不去维修大坝,又害怕大水冲垮了大坝,不顾稻子登场与否,提前开坝放水。农民辛辛苦苦栽插的稻子,眼看就要收割,却被淹没在水乡泽国之中。这样,年年造成人为的灾荒。魏源到任以后,亲自视察了每一条大坝,并组织人力加以培修以确保稻谷收成。
魏源到任后的第一年夏末秋初,高宝湖和洪泽湖的特大洪水越过运河,猛烈地冲击着大坝,群众惶惶不安。魏源便组织大批民夫,夜以继日地进行抢修。他把知县衙门也搬到了大坝上,顶风冒雨,亲自指挥抢险。当惊涛骇浪不断撞击堤防,大坝十分危急的时候,魏源伏在堤坝上放声痛哭,求告老天爷宁可夺去自己的生命,也不要淹没几万亩庄稼。魏源的行为当然不会感动上天,但却感动了全县人民。十多万人跟着他合力抢险,终于战胜了洪水,保住了大坝,使全县稻谷获得了丰收。老百姓为了感谢魏源,亲切地称这些稻子为“魏公稻”。
这次抢险以后,魏源又着手修筑了运河的西堤,使兴化县的水患得到了治理,附近的县也减少了洪水之害。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当地为他建立了生祠。
改革盐政是魏源为百姓做的另一件好事。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清政府规定,由领取执照的商人专营,政府收取盐税。商人为了取得执照,便重重贿赂官员,而这笔费用必然转嫁到人民身上。奸商一面压低收购价,一面抬高出售价,以盘剥人民,获取暴利。这种重利盘剥现象造成了许多私盐贩子,他们只要逃避政府的盐税,就可以大发横财,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却因此大受影响。魏源研究了这些情况,决定改革盐政,废除垄断的包商制,由政府冋商人发给盐票,领到盐票的商人只要缴纳税款,就可自由贩运食盐。这样,盐商可以不用贿赂的手段经商,盐价也就自然降低了,而政府的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却大大增加。魏源就用这增加的收入,作为水利专款,发展农田水利事业。
魏源虽然为人民做了些好事,但仕途坎坷,一八五三年被罢官。后来郁于统治者的昏庸,他思想日趋消沉, “闭目澄心”, “不与人事”,忧愤成疾,一八五七年病死于杭州。
魏源是我国近代着名的爱国思想家、诗人和历史学家,他的着作对后世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主张,使他和龚自珍一样,成为我国维新运动的一位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