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识才得贤 著文资世——进士倪长犀慧眼识英才著文说地震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4日 阅读:197 评论:0

倪长犀(1631—1688),字六通,号郁洲,清赣榆长庄(今塔山镇倪林村)人。康熙二年(1663)中举,名列第45名;九年(1670)中进士。官河南仪封(今兰考)知县,权知江西定南厅(权知,暂代之意;定南厅,今江西赣州市定南县。明隆庆三年(1569)析龙南、信丰、安远三县地设定南县,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改县为厅,是赣州分防府正南厅。民国二年(1913)裁厅改县),湖北谷城知县,卒于任所。《嘉庆赣榆县志》《海州直隶州志》有传。博学能文,工诗善书,尤精篆刻,所镌印章,一时为文人争相收藏的珍品。《康熙赣榆县志》为其于十一年(1672)手订;所作《地震记》,详述康熙七年(1668)郯城8.5级大地震,为宝贵地震历史资料。诗作见清邑人宋砚樵所编《栎天阁诗存》、今人王铜起、汪维懋所编著《赣榆诗词集萃(古代卷)》。
倪长犀在做河南仪封知县时,“江南大中丞张伯行方居贫,为县书吏,夜读书科房中。公闻而异之,召其语,益奇其才,乃留之署内,亲教之。后中丞既显达,人服其有识”(清《嘉庆赣榆县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也说:“时张伯行方居贫为县吏,夜读书科房中。长犀闻而异之,召与语,奇其才,乃馆而教之,卒至江南巡抚,为名臣,人服其识。”
以上两部方志所载,讲的都是同一时期的人和事。是说当年倪长犀高中进士,官放河南仪封知县时,县衙内有一名书吏,白天办理文案公差,晚上则在科房内刻苦读书。这个人叫张伯行,仪封人,字孝先,号恕斋,晚年号敬庵。倪长犀看到这名书吏读书用功,很觉诧异,便召他进衙,与之谈话,觉得他很有才,就收他做了自己的学生。在倪长犀的亲自教诲和品行影响下,张伯行品学兼修,最后竟以一介书吏考中举人、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山东济宁道,江苏按察使,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去世后追封太子太保,谥赠“清恪”,并附祭孔子庙,是有清一代附祭孔子庙堂三名官员之一。
张伯行在江苏巡抚任上,曾于朝堂、闹市发布《禁止馈送檄》,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在康熙王朝倡导清官政治,社会风气推崇清官,官员亦以居官清廉为荣的历史背景下,像张伯行这样严格自律近乎苛刻的行为,也是一般官员做不到的。正是由于他始终不忘恩师倪长犀的教诲之恩和垂身示范,才形成了其一介不取、为官清正、不畏强权、敢于刚直犯上的品格,以至被康熙大帝称为“操守为天下第一清官”!
有史料记载,张伯行在江苏任官时,曾对赣榆裁海复开出过大力。未承想倪长犀当年慧眼识英才,成就了清代的一位好官,还为赣榆青口镇带来了百年繁荣。
据州志、县志记载,赣榆禁海始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
六月庚申,严禁入海,违者重处;
顺治十三年(1656),六月癸巳,申严海禁,凡沿海可容泊船口门,皆筑土坝、木栅阻拦,不许片帆入海;
顺治十八年(1661),十二月十八日,重申通海之禁,片板不准入海,违者以“通贼叛逆例”重治;
康熙十七年(1678),闰二月初四,奉旨开海禁;
康熙五十七年(1718),复禁海;
雍正三年(1725),再开海禁;
雍正七年(1729),复禁海,唯不禁采捕;
从1655年至1740年,赣榆沿海各泊船口门尤其是青口港,裁海闭港时间长达85年之久,这对于近海农民,对于苏北鲁南重要商埠青口,不啻是灭顶之灾、抽薪之患。
一次,在江苏巡抚任上的张伯行,偶翻恩师倪长犀的旧札,再诵倪公《忆亡姬》诗之一:

风飘绣户愁芳草,雨冷空山泣杜鹃。
愿把玉环牢结取,一秋月向两秋圆。


忽然忆及恩师虽已作古,未跟随任上的倪夫人还在赣榆长庄老家,便急忙派人租车北上,接倪夫人到江宁府上奉养一段时日。消息一传开,青口镇的富商绅董觉得应利用这个机会,便在倪老夫人面前恳求,请她在巡抚面前求个人情,准许青口开港,出口黄豆、油饼等货物。恰巧,时值康乾盛世,海防较前大固,省府三司官员久已萌动奏请复海之议,张伯行遂会同总督郝公联合上疏,朝廷复准由青口港经鹰游门对渡浏河口,出口豆、油、饼等物。这是乾隆五年(1740)的事。
自从海口复开之后,赣榆青口的货物贸易进入了一百多年的繁荣时期,“(赣榆)镇三十……唯青口为殷阜,山东、山西、江南诸贾贸迁于此,海沭士民所需食货取给焉”(《嘉庆海州志》)。本地商号的庄客纷纷到外地坐庄交易,而外地客帮也纷至沓来,如山西客帮经营的油坊、典当、钱号;安徽客帮经营的杂货、酱园、土产、南货;镇江客帮的丝烟,江西客帮的药店,浙江客帮的丝绸、茶叶、崇明布等。赣榆周匝沂、费、临、蒙、郯的油、豆、山货,泰安的麻,牛山、阿湖的粮食等源源不断汇集青口,“交衢杂五方之人,哄市嗅千钧之鲍,车来贿迁,盖无日无之”(《光绪赣榆县志》)。
在倪长犀考取进士前两年的1668年,赣榆地区发生了以郯城为中心的8.5级大地震,倪长犀身临其境,写下了一篇《地震记》,详细记述了震前、震中及震后的各种情形,文献价值极高。全文如下:
前此书震矣无记。兹记者何?志甚也。先是苦雨几一月。是日,城南渠,一晷之间,暴涨涸,见者异之。顷,云作,若大雨状。既雨,殊,未大,而黄紫云亘西壁,由南至北,声若辘轳。顷则明月在天,微风不作。人方轻絺(c h i细葛布)缓箑(sha,扇也),自命羲皇。方震声发西北,雷轰电迅,地闪忽跳纵,疑火疑潮;而震声,坼裂声,覆屋宇声,崩梁摧壁声,折树声,水声,风声,鸡犬鸣吠声,牛畜吼声,人号哭声,父子夫妇呼救声,千百万发,远近如沸。时盖飏轻尘,拥宿雾,惨曀布天,浓烟遮地。前此坐月开襟者,倏皆摧垣断壁中,相与为蛇,为猬,覆之黄壤,籍以清泉矣。城外旧无水,忽噪水至。急登陴视之,水循城南泛,澎湃奔驶,退则细沙腻壤,悉非赣物。井水高二丈,直上如喷。凡河堤暴涨,海反退舍三十里。室自出泉,寒冽不可触。裂地以丈尺许,旋复合,投石试之,其声空洞。及旦,人且谣曰:“神告我,后十日当陷。”至期,愚者率奔避山上。而是夜,果大雨,飞虹绕电,天地若倾,人栖树下,视覆扉盖笠者直大厦华庑矣。城北得古窑,一瓦器如豆,意三代以上物震出之者。自是三岁,率常震。居者惧复压,编苇为屋,疾榱题若陷阱焉。前覆压死者以千数,乃有曲蘖生醉覆宇下者,掘土出之,方化蝶未返。倘所谓天者,非耶。邑进士倪长犀记。
无独有偶,世居青口的周士翀先生也同时写了一篇七言古诗,虽系律诗,记述没有《地震记》详备,但足可与之互相参阅。
《康熙七年地震纪事》全诗如下:

岁在戊申月在六,十七戍时当暑溽。
人方缓箑坐微风,开襟看月倚修竹。
忽听西北来奇声,电掣雷轰奔 辘。
几上盘瓯狼籍颠,叱咤风云移耳目。
偃仰胡床摧撼起,三步倾斜五踬伏。
坤腹疑有怪千万,揭地掀天摇山谷。
大厦东倾旋复西,茅檐土壁一时覆。
川腾木拔塚崒崩,地裂泉喷直飞瀑。
鸟鹊惊飞空际鸣,马牛不寒群觳觫。
纵横变态总非常,势同羹沸纷相逐。
老幼招呼急出门,须臾不及人多扑。
终夜嘈嘈户外喧,荒村远近闻啼哭。
平明百驿往来传,土崩峡坼难更补。
父子忽离夫妇分,倒砌翻墙寻骨肉。
白叟交逢泣致词,我曾未经履兹毒。
震后频频震不停,编苇织篷星露宿。
谣传神梦告沦胥,急造轻桴际沉陆。
纵有余庐不敢居,双睛一饭相惊瞩。
况兼淮涨雨滂沱,风涛泊吼蛟龙触。
警予何术善回天,半减田租半给粥。
从此坤维安地轴,永奠金瓯燮化育。


从史料记载已经得知,倪长犀是在湖北谷城县任所去世的。县档案馆藏有一件倪公的诗文条幅,由于岁时久远,字面有些残损和模糊,但从全文意境可以推测,诗文和书法都是在谷城时完成的。大意为:贫病之日,和如夫人郊游漫步(推测其出门做官时原配留在故里长庄,在官时为照顾起居曾纳一妾,或为上文中《忆亡姬》之“姬”),身边没有可差遣的仆役,灶前缺少善烹饪的厨娘,相扶相携,神伤情黯,眼前竟是一片萧索、寡淡。其居官无奢供、清贫如寒士的气节操守,于此可见一斑。这与胡松年终生“不蓄一钱”,刘守良、邵思忠致仕还乡时行李“只可一担”,孙斯位殁后靠当地友人凑钱为其营葬何其将近!倪公之风,亦足可廉顽立懦矣!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18684.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