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将星陨落 赣榆易名——符竹庭与竹庭县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4日 阅读:191 评论:0

站在中国地图(大挂图)面前,细细查找,就会发现我国用人名命名的县份尚存8个。它们是:1925年,国民政府为纪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将其家乡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1935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应广大群众要求,为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创建者谢子长同志,将其家乡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36年,中共中央为纪念陕甘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创建者刘志丹同志,将其家乡安定县改名为志丹县;1940年,党中央为纪念生前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曾参加领导清涧、渭南、华县等地起义,1929年牺牲的李子洲同志,将绥德、子长、横山、米脂、清涧等县划出一部分设置新县,命名为子洲县;1943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纪念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将其牺牲地辽县改名为左权县;1943年,冀鲁边区政府为纪念冀鲁边区副司令员兼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黄骅将军,将其牺牲地河北新海县改名为黄骅县;1946年,党中央为纪念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将军,将其牺牲地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47年,珠河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为纪念抗日联军的领导人赵尚志将军,提议(后经中央批准)将其牺牲地珠河县改名为尚志县。在上述8县中,后4县均系为抗日而殉难的将军而改名。由此,使我想起抗战胜利后,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一事。

符竹庭

抗战时期,具有特殊战略地位的赣榆县(1939年前归属江苏省,后归属山东省,是新四军、八路军驰骋疆场的结合部,有我方控制的唯一出海口——柘汪特别镇,是沿海交通枢纽联络中心),在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政治委员以及滨海军区政治委员兼滨海区党委书记符竹庭将军领导、指挥下,坚持抗战,奋击日寇。尤在其亲临领导指挥的赣榆战役获得胜利之后,竟在万恶敌顽之报复扫荡时,不幸在赣榆县马家旦头村壮烈牺牲,时为1943年11月26日,年方31岁。噩耗传出,赣榆军民沉浸在悲哀之中。尔后,《纪念符竹庭》的赣榆民歌一直在赣榆大地传唱。“……竹庭将军家住江西广昌县,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为祖国他为人民费尽了心血……啊!英灵千古,浩气长存!……”

1945年8月22日,赣榆县全县光复。抗战胜利后的赣榆军民更加怀念好政委符竹庭将军。1945年11月26日,山东省政府顺应民心、军心,为更好地纪念符竹庭将军,遂将赣榆县改名为竹庭县。1950年10月1日,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竹庭县复名为赣榆县。虽然竹庭县在赣榆县史上只有5年时间,但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一段光辉历史,不可磨灭,永载史册!赣榆县是抗日名将符竹庭将军的牺牲地,故而一度改名为竹庭县。那么,符竹庭将军戎马生涯又是怎样的呢?

符竹庭将军,1912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头陂村一个贫苦家庭,15岁参加革命,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6岁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历任红军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七·七”抗战后,历任八路军团政治处主任、东进挺进纵队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主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旅政委等职。他自参加革命起,16年如一日,“未曾有一日放下杀敌武器”,在保卫中央苏区、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激战平型关、挺进冀鲁苏、开辟滨海区、攻克赣榆城等光辉战斗中,其功勋如巍巍岱宗高入云霄;其英名如昭昭日月万古长青。他赤胆忠心,智勇双全,为民族为人民为我党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曾夸奖竹庭同志“军政兼优”,罗荣桓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政治上、军事上都比较强,很有能力的优秀干部”。

符竹庭将军牺牲后,安葬在抗日山烈士陵园。当年滨海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墓志铭最后说:先烈之血,民族之光。竹庭同志,模范榜样。为国为民,忠军忠党。英勇壮烈,果敢坚强。战斗一生,贯彻始终。老实态度,朴素作风。伟大精神,示范作用。军民纪念,勇往杀敌;团结到底,战斗到底;直到最后胜利!

赣榆县改名竹庭县的五年中,先后由杨大易、亓仲文、赵亚东、杨毅等任县委书记,朱明远、尚明、董方明、王有九、李川等任县长。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指示,结合县情,在短暂内战、二次解放,剿匪反特、巩固政权,土地改革、重建家园,支前南下、解放全国等方面硕果累累,业绩辉煌!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谈判协定,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2月21日,国民党军队28师进攻竹庭县,24日占领墩尚,27日占领龙河以南地区。县委、县政府要求各地“区不离区,乡不离乡,依靠群众,坚持斗争”,使敌军不能北进。1948年6月14日,我华野二纵六师在县地方武装配合下一举攻克墩尚镇,全县二次解放。

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营造安全祥和的环境,竹庭县委、县政府进行了广泛宣传教育,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分化瓦解土匪组织,全县有398名土匪自新登记,镇压顽匪25名,逮捕判刑112名,教育回家生产115名。接着,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又逮捕土匪56名,全县土匪绝迹。为打击国民党向解放区派遣大批特务进行破坏捣乱,竹庭县委、县政府指示各地及公安部门由反日特转移到反国特、反日特并举。全县共破获国民党地下组织2个大队、10个中队,逮捕骨干38名,严惩特务大队长高洪臣、李道生等。破获中统特务中心组9个、小组27个、中统特务279名。破获军统特务组织2个、日特组织14个、成员135名。1949年11月,县盐警大队在柘汪以东海西成功智歼国民党黄海剿共指挥部司令沈福五及部下40余名,缴获帆船2只、武器弹药一批。

为了让解放后的人民安心生产,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竹庭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共华东局指示,在全县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1946年5月,由滨海专署白涛专员挂帅,率工作组在城头区大黄墩村进行土改试点,随后在全县展开,到10月底基本结束。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共分得土地11.3万亩、房屋3424间、粮食8万斤、现金(北海币)900多万元,盐民分得盐田4千余亩、食盐10.2万石。1950年4月,竹庭县委、县政府发出彻底进行土地改革的指示,要求搞好调查研究,搞好基点村,然后全面铺开,重点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解决老解放区、恢复区土地改革中的遗留问题。通过这次土改,地主、富农及小土地出租者占总户数的7.16%,实有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贫雇农、中农占总户数的92.8%,实有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4%。

董力生支前运输用的小推车(现存国家军事博物馆)

为了粉碎蒋介石对华东地区的进攻,竹庭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指示,发动全县人民,全力支援前线,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先后组成担架队、挑夫队、运粮团、子弟兵团,从鲁南战役开始,随军奔赴莱芜、孟良崮、济南、淮海战场,跨过长江,远征厦门、漳州,直达舟山群岛。光荣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为支援全国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1947年2月,县担架总队9120人、600副担架,随军转战3个月,胜利地完成了莱芜、孟良崮两大战役的支前任务,立功者达7736人,被华东野战军某部通令表彰,命名为“钢的担架队”。1948年10月,县出动万名民工、4500辆木轮小车奔赴淮海前线。经过99天的战斗,往返数千里,运送粮食2千万斤。淮海战役胜利后,有40%的民工立功受奖,86名民工光荣入党。城头镇的董力生被评为支前模范。她的支前小推车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

为支援渡江战役,全县征借粮540万斤、借柴代米186万斤,及时送到,确保军需。由434人组成的子弟兵团随军参战,圆满地完成了支前任务。在这次支前中有49人立一等功,100余人立二等功,200余人立三等功,40余名党员被评为模范党员。同时,县里奉命抽调96名干部组成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各1套,区委、区公所领导班子10套,准备渡江后接管新区。先后接管了浙江仙居、黄岩、宁海、三门四县。1949年9月,县里组织145名船工编成一个中队,有大船18只,随军参加舟山战役。胜利后,县中队受到表彰,11位船老大荣立三等功,中队长祁洪湘同志荣立二等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的赣榆,与全国一样,天翻地覆,日新月异。赣榆人民永远忘不了血洒赣榆的英烈们,尤其是符竹庭将军。1983年11月,赣榆县隆重举行了符竹庭同志牺牲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将军,特题诗怀念战友:“赣南闽西初相识,万里长征风雨同。君赴敌后驱日寇,血洒赣榆留英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将军在《抗日山志》中写道:“符竹庭同志已经在这里长眠了四十周年。四十周年,岁月如流,却流不走我对他的悠悠思念;长征路上,我们同饮风雪;平型关前,我们共浴战尘;挺进敌后,我们并辔冀鲁……”思念之情,跃然纸上。还有唐亮、刘西元等十余位老将军的题词,他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奋斗!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1866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