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提供各个学科的历史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研究

《施肩吾·泛舟飘海拓澎湖》事迹简介

作者:主编 时间:2022年12月11日 阅读:106 评论:0

施肩吾在西山潜修二十余载,道成。决心离开西山回到家乡分水。在老家逗留期间,施肩吾发觉自己离开家人多年,常年生活在山中,近乎与世隔绝。当回到家乡,一切都已经物去人非。儿女已经长大,却不认得自己的父亲,和他人孩子并无多少区别。一句 “归去不论无旧识,子孙今亦是他人”的感叹,多少有些酸楚。尽管女婿何景尧也欢喜写诗,翁婿也曾有唱和之乐,总是不如在外那种闲云野鹤般的修仙悟道生活来的休闲。再想想当朝天子唐文宗对影响唐敬宗的道首赵归真的处置,心中也是透出阵阵寒意。不由再次想起了外出。他访天台山、游四明山。到了普陀山,望着眼前滔滔东海,仿佛蓬莱仙境就在身边。一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到海外寻求净土修道的念头油然而生。于是,买舟泛海,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一个岛上,住了下来。这个岛,就是现在的澎湖列岛。当时澎湖还是一个十分原始落后的地方。拿施肩吾 《题澎湖屿》 的诗来说,就是:“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又腥又臊的海涂上,到处都是坟墓,岛上居民没有几个,零零散散地散住在四处。施肩吾带去的族人,和当地人一起,风吹雨淋,一身晒得漆黑,在海水里捕鱼捉虾,捞蚌采珠,艰难地活着。

施肩吾到海外寻求仙山时,有三十多个族人追随同行。这些人因为生活在比较富庶的分水,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社会的文明程度。他们带去的大唐文明,不断在岛上四处传播,澎湖列岛很快发展起来。随着与外界的交流增多,朝廷派驻的官员也就接着来了,施肩吾开发澎湖的功劳也就益发显著。到了唐懿宗咸通二年(861),施肩吾没有如他所期望的得道升天羽化成仙,而和平常人一样,老死在澎湖,享年八十二岁。族人将他与先他二年去世的刘氏夫人灵柩,运回分水。合葬在故乡石壁山麓。到了清乾隆四十年 (1775),他的后人还为他立了一块长118厘米、宽59厘米,共493字的墓碑,用来凭吊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和开拓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yishiweijian.com/renwu/20221215017.html

文章来源:主编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 版权声明 | 浙ICP备18038933号-5 | 网站地图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